绢花作坊门口,听程颂说完眼前一串孩子的来历,黎仁宁喊来几个精于裁剪的女工,挨个给他们量尺寸准备做衣服,同时叮嘱程颂和自己弟弟:
“他们一路上没换过衣服,头上身上怕是有虱子,回学田最好把头发也剪了。”
“大姐想得周全。”
程颂连忙点头。
刚刚已经去过成衣铺和鞋铺,给他们每人买了衣服和草鞋。现在身上穿的太脏太破了,万一有虱子跑到吃食或布匹上就麻烦了。
一身衣服不够,程颂买了不少细麻布。带着孩子们来绢花作坊量尺寸,让女工们帮忙做衣服。内衣外衣都得做,这里女工多,两三日就能做好。
布鞋也得做,回村让吴婶子找人帮忙就行。夏日里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多穿草鞋,程颂想买三十多双布鞋都没货。
草鞋就草鞋,采摘小队的娃娃们也都穿草鞋。天冷就不能凑合了,必须换布鞋。自己买布做鞋,加上工钱也比买现成的合适,天冷之前给孩子们每人发两双。
趁着孩子们排队量尺寸,程颂他们去了离此不远的牛马市。
一下多了三十多个正能吃的娃娃,挣钱的压力陡然上调,买地种甘蔗的计划很可能要扩大,生产力急待革新,得赶紧买牛!
黎兄说过,好牛不容易遇到,那就早点去预定。
兴许是做了善事天降好运,他们到的时候,牛马市正好来了卖牛的。程颂见过牛,买牛却是头一遭,新鲜劲不比画砚和梁言少。
全程旁观了程颂买牛的过程,黎仁诚也是开了眼。皮毛、骨骼、四肢什么都不会看也不讲究,选牛全凭眼缘,最后程颂挑了头刚满一岁的小公牛。
只因他挑牛时,那小牛总是躲闪,程颂偏说这牛被自己帅到害羞了,非要买下牵回去。
“少爷……”
画砚和梁言蹲在一窝小土狗旁,眼巴巴地看着。程颂过去看了看,一共三只,两黄一黑,十分肉圆。
“行,买回去拿耗子!”
小少爷痛快拍板。
……
这日午时,见程颂牵着一头牛拎着一篮狗,身后还缀着一队大孩小孩回到学田,整个村子都被惊动了。
买个孩子这种事大家都听过,可一下买这么多,怕是整个云州都没听过见过,不知这程小郎君又要整出什么大动静?
制糖院门口,听完小东家的交代,吴婶子服了。
好家伙,一下就带回三十五个娃娃,小东家这手笔也太大了!
再不解也得先干活,按程颂的吩咐,她喊了几个村里干活利索的婶子帮忙,每人十文钱,把还空着的两个院子赶紧收拾出来,男孩女孩各占一个。
趁着人多,程颂冲围观的村民喊了句收购热水。一文钱三桶,全送去那两个院子,给这些孩子洗澡用!
一文钱三桶?听到的村民立刻原地解散。那水是井里白来的,烧开就给钱,还不赶紧去。一会儿孩子们洗干净,收购可就停止了,机不可失!
石头木头把小牛牵到冰糖院子拴好,一篮小狗被画砚拎到制糖院喂水喂食。
一头牛至少十多两银子,佃农村没人买得起,县学也不会买来让他们用,石头兄弟最大的心愿就是攒够钱给家里买头牛。
这小公牛真是怎么看怎么好,把哥俩稀罕得够呛。一个打水刷毛一个割草做料,围着小牛忙活得不亦乐乎。
“这几位是?”
周家人也出来看热闹了,见程颂身后跟着几个伙计模样的人,卫氏问道。
“布铺、药铺、成衣铺,卖牛的卖狗的卖鞋的,还有卖床单被褥的,都是来收钱的。”
程颂挨个介绍。
“收钱?”
“啊,今日买的东西多些,没带钱。”
……
当初养济院的娃娃们也是一副脏乱的落魄样子,可至少他们还在爹娘身边,有吃住的地方。
今日买下的代州少年,不但没了家,连自由都失了。当真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热水还没烧好,孩子们拘谨地站在院中。他们当中有几个十三四了,再让画砚发表新员工讲话不太合适。
看着他们瑟缩惶恐的样子,程颂也不知从何讲起,打了一大通腹稿,最终精简成了几句安抚:
“无需害怕,你们可以在这里安心住下,这里有饭吃有活干,不会有人打骂你们。其它的,等明日上工了再说。”
这些孩子跟着牙商已经受苦多日,好几晚都是露宿旷野,也就仗着天热,不然都得冻坏几个。
听了黎仁宁的提醒,程颂在药铺买了祛虱子的药粉。男娃娃这边他和黎兄来,女娃娃那边就把药粉给了吴婶子,洗澡之前先要剪头发祛虱子。
除了药粉,还有解暑祛湿的汤药,程颂给了孙大媳妇,让她熬好给孩子们都喝一碗。
从上公堂眼看着牙商被收拾,到出衙门吃饱肚子,尽管此刻又到了陌生地方,但少年们已经对程颂几人产生了不小的信任。
听小公子说让他们安心住下,以后都能吃饱饭,大一点儿的孩子已经开始掉泪了。小一些的娃娃们眼神也活了起来,似乎对这新地方产生了好奇,像刚买来的那窝小狗似的,眨着眼睛四处观察,努力尝试着熟悉。
至于程颂跟他们商量说要剪头发,没有一个孩子拒绝。剪头发有什么,过几个月就长出来了。
一个个恨不得赶紧剪好头发洗干净。那边院子飘来的味道太香了,比记忆里家中煮的豆粥还香,明明刚吃饱了饼子……
村民陆续把烧好的热水送来,制糖院的帮工婶子也过来了,问程颂午饭该如何做。早上送来的猪肉他们是打算炖了,现在一下人多了,怕是不够。
“无妨,我让章家铺子送蜜汁肘子过来了,应是一会儿就到。中午的肉先放着,一会儿我来烧。”
程颂也想到午饭肉菜不够了,出了衙门就托章清安排伙计送肘子,不过这厮大概率会连自己一起送来。
“颂弟,这红烧肉似是与往日不同。”
为了今日的官司,章清和谢驰都请了假。刚才路上章清去了趟县学,又帮程颂续了一日的假。
陪着娘回了家,谢驰也担心程颂这里忙不过来,便去了章家铺子,随正要送肘子的章清一起来了学田。
此刻两人正挨坐着品尝程颂的新版红烧肉。味道十分特别,但就尝不出放了什么。
自然不同,程颂暗自得意。
炖肉前他想起了腐乳,以前家政阿姨做过,说最好发酵到六个月再解封。如今已经五个月了,天气又热,程颂估摸着已经可以吃了,就取出拆了一罐。
除了没有红曲粉,颜色上差了些,味道着实不错。戳开看也没有生心儿,完全可以食用了。
于是今天的红烧肉就成了腐乳版的,给这俩常来蹭饭的送了个惊喜。
为了让新来的孩子尽快融入这里,程颂往制糖院搬了几张桌子,嘱咐画砚安排他们和原来的采摘队员混着坐,带动一下吃饭热情,别因为到了新地方不敢动筷子。
现在院子里新老小队员加起来八十多个了。看着饭菜消失的速度,程小东家又骄傲又担心,骄傲自己的手艺,担心孩子们的胃,这都第几碗了……
“程兄打算如何安排这些孩子?也做杏干吗?”
谢驰边吃边问。
他今日受到的冲击有些大。亲娘有胆量在公堂上作假,同窗有魄力买下这么多少年奴仆。两份勇气都给了他不小的震撼,现在还未彻底回过神来。
眼下又看到这些孩子吃起饭来的狠劲儿,怕程颂扛不住这么大的负担。
“先做几日杏干也行。我这里可做的事情不少,杏干过季也无需担心,只是在安排他们做工之前,还有事要办。”
“何事?去衙门办文书红契?”
“红契自然要办,明日就去,还需把税交了。”
程颂说完转向黎仁诚:
“还得辛苦黎兄帮忙,与我一同将这些孩子的信息尽快记录下来。”
“信息?”
章清停下筷子问道。
“就是他们每个人的身世过往。”
程颂骨子里的意识受后世影响很深。虽然买下了这些孩子,但他们毕竟年纪还小。刚刚洗澡时已经问过,最大的与自己同龄,最小的刚四岁。不管未来如何,程颂想趁着他们离家不久,记忆还深的时候把原本家里的信息都记下来。
若是哪个想回家,自己也会提供帮助,不会困着不放人。
听罢,章清谢驰都是一脸感动,赞程颂简直菩萨心肠。只有黎仁诚没说话,轻轻皱起了眉头。
“黎兄请讲,无需为难,是小弟安排得不妥?”
程颂看出了黎仁诚的不赞同。
“将他们的身世记录下来自然可以,但送回家的安排,还是过些时再说为好。”
“为何呢?”
知道黎仁诚一定有他的理由,程颂认真问道。
“据牙商所言,这些孩子都是他从代州的几个村子买来的。那里与云州交界,离长宁走路至少七八日的距离,就算这些孩子走得慢,他们离开家应该也不过十几日。此时问他们想法,应是有不少孩子都希望能回家。可现在他们家中都还正是艰难之时,他们回去了家里就要多张嘴吃饭。有些人家可能庆幸儿女能回来,有些,可能未必如颂弟所愿。”
黎仁诚很了解程颂,知道他没经历过多少苦难,遇事很难向人性恶毒的一面多想,但自己的担心确有可能发生。若真有哪个孩子被颂弟送回家中,不被接受甚至再被卖掉,那他定会为这个决定悔恨不已。
听完黎仁诚的话,另外三人都是一时无言。
程颂垂眼拧眉,心中有了几分郁闷。道理上他很快接受了黎仁诚的意见,只是情绪上一时难以调整。
的确,若是哪个孩子回了家又被卖掉,且卖去一个无法像自己这里能敞开吃饭的地方,那他不就害了孩子?
“颂弟可否听我一言?”
“黎兄请讲。你刚才所言极是,是我想得过于简单。”
程颂提了提精神抬眼道。
“这些孩子的信息还是要记下来,尤其是家住哪里,家中还有哪些亲人。等过几日适应之后,问问他们自己的想法。若是谁想和家中联系,就替他们写一封报平安的信件,告诉家中他们被卖到了何处,在做什么。家中得了消息,也就放了心。等过上一两年,若是有哪家境况转好,想念他们,自会寻来看望。那时若是有谁想要归家,颂弟可以再放了他们的奴籍。”
“好!就依黎兄所言,此法甚好!”
程颂激动道,写封平安信好!
有了与家中的联系,不仅他们家人少了惦记,孩子们也能安心在学田住下来。
他们在学田能吃饱饭,还能做工识字,就算将来要离开,最好也是学个手艺再走。可以自食其力,不用担心再被卖掉,黎兄英明!
“吃完饭你俩先别走,三十五个孩子呢,不能让黎兄一人登记信息,全留下帮忙!”
得了黎兄的高见,程小东家一下支棱了,转过头就给章清谢驰分派任务,不能白吃他的腐乳烧肉!
感谢看文,求评论,求收藏。
小剧场:
画砚:少爷,新来的代州少年有好几个比我年龄大,我还能当队长吗?
程颂:你想继续当吗?
画砚:嗯……想!
程颂:那就继续当呗,咱们看经验,不看年龄。要不,你装着成熟点儿?
画砚:呃,怎么装啊?
程颂:嗯,比如,不那么跳脱,不说太多废话,不……算了,你还是继续这样吧,挺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6章 平安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