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86章 赚钱

第86章 赚钱

蹭了顿晚饭,和程颂约定好第二日到绢花作坊看货,谭家兄妹告辞回了城里客栈。

送走了客人,程颂拉上黎仁诚,又叫上画砚梁言,鬼鬼祟祟进了做冰糖的院子。

“亏了他们来得早,再晚到半个时辰准能撞上。”

关好院门,程颂取出已经沥干的两桶冰糖,倒扣在摆好的陶盘上,边敲边叨叨:

“就这两桶,还不够他们兄妹抢的。”

画砚和梁言站在程颂两边,不错眼地盯着。这糖已经结晶一个月了,其间他们好奇问过两次,少爷都说时候未到。今日好不容易说可以吃了,又赶上客人上门,孩子心里早就毛躁了,憋着没让谭家人看出来真真是定力有了长进。

取下木桶,脱好模的冰糖被夕阳照得金灿灿亮晶晶的。好不好吃不知道,真好看!

看够了三人眼中对冰糖的欣赏,程颂举起木槌,带着一丝坏笑,对着桶状的大冰糖哐哐哐哐一通乱敲。一锤一锤,看得画砚梁言直哎呦。

“又没敲你俩。”

程颂扬着嘴角越敲越起劲。

“非要敲吗?就这么卖不行吗?”

画砚满眼心疼。刚才那冰糖平滑晶亮,多有光彩。这一锤锤下去,敲了个七零八碎,卖相都给砸光了。

“有几家一下买一桶糖的。”

“那咱们自己留一桶不行吗?”

“自己留的也得吃啊,不能一桶直接下了锅。”

“这糖好吃!”

捻了几块碎渣渣,黎仁诚和两个孩子都对冰糖的清甜味道十分赞赏。

之前在云州他们都吃过甘蔗,家里也有沙糖,按说都是同一源头,顶多口感有些偏差,但每个人都觉着冰糖吃起来味道更好。

“等九月里甘蔗到货,让王家派个人天天在码头守着,能买多少买多少。”

尝过了自制的冰糖,程颂也是眼神炯亮。同样的原料,一百斤甘蔗做出了七斤多冰糖,差不多是沙糖出糖量的一倍。

冰糖的甜度没有沙糖高,但味道更香,用来做菜熬汤色泽也会更好,指定好卖。

“明年把甘蔗种好,这冰糖应是比绢花收益还高。”

黎仁诚说得肯定,吃糖的可比戴花的多得多。

程颂点头。

“九月甘蔗能到云州,最快十月就能制出第一批冰糖,初冬就能售卖了。”

他盘算着最好能抢在运河封航前出货,年底是销货旺季,更容易创出名声。

“初冬才卖?那现在做好的这些呢?”

画砚又捏了块冰糖放嘴里,好奇地问少爷。上月他们买了近五千斤甘蔗,刚刚黎秀才和少爷算过了,说能出三百多斤冰糖。不卖吗?

“不卖,留着自己吃。”

程颂手里的木槌还没放下,对着大块的冰糖,豪气地又来了两下。

三百斤拿去卖就是个笑话,卖太贵了不合适,平价卖货量又太少。而且有了好东西,还是先紧着自己人吧。黎兄和孩子们都还没见识过冰糖的花样呢,给他们好好尝尝鲜。

年中几个月份是谭家人最忙碌的时段。按往年的安排,他们到云州做完买卖就该往回返了。五月为了等杏干多呆了五天,这次不单要多买杏干,还想多带些绢花,兄妹几个又多留了四天。

长宁附近没有值得游玩的古迹,谭大郎趁空又去了趟合杉。谭三郎和谭四娘没跟着大哥,留在长宁就为了日日去秀才院蹭饭。他俩骑马,每天比养济院的骡车还能早到半刻。

“为了几个包子两碗豆浆,你俩是真不嫌折腾。”

程颂爱喝豆浆,每日卫氏都会往制糖院送上两桶,程颂给钱她也不要。

若不是这大外甥,她家哪能月月进账几十两银子,两桶豆浆算什么。

“豆浆是不稀奇,不过你这豆浆甜得十分特别,别处豆浆加了饴糖也与你这的不同。还有这包子馅味道也好,如何做的呢?”

制糖院娃娃多,包子个也不大。谭四娘每次来都要夹上五六个,和程颂吃个平手。

“似是放了姜,还有花椒?”

谭三郎捏着半个包子说道。

上次四娘回家后没少念叨程颂这里饭食好吃,他早就好奇上了,主动跟来云州,就是为了品尝被夸上天的酱肘子糖醋肉。

几天吃下来确实名声不虚,若不是大哥反对,他都想在长宁住上几月,再蹲蹲程小郎君深不可测的厨艺。

“无可奉告。”

蹭饭随便,毕竟也是大客户,商业机密是绝不能泄露的。说完,程颂又去盛了半碗豆浆。

豆浆中的冰糖,包子馅的料粉,都是搂钱的利器,秀才院的一级机密,岂能轻易传授,等着成品上市掏银子吧。

受了程颂的邀请,谭大郎把回程的日期又推了一天,兄妹三人全去听了诚颂书坊的第二场诵读课。

结束之后,谭大郎与程颂说起了识字书的买卖。程颂说这书可以卖,但有两个条件。

“程公子请讲。”

见程颂一脸正色,谭大郎也严肃起来。

“这书你买回去,定要售卖给沿路的书肆。这第一个条件是须与书肆东家说好,按照二百文的定价销售。若是高价售书,以后便不能从我诚颂书坊进货。二是请谭大郎回去后也在肃州办上几场诵读课。所有花费都算我的,可在日后的货款中直接扣除,不知这两个条件大郎能否答应?”

程颂想过,凭他的力量,能在云州各处把诵读课开起来都需要不短的时间,更不要说其它州府。

肃州所在的西北地区位置偏远文教不兴,现在的自己鞭长莫及,未来哪一天能做到也未可知。想要尽早实现开课目标,只能求助他人。

与谭家人只是第二次见面,程颂对他们也说不上多了解。但谭大郎这人,既有江湖阅历人也豪爽豁达,很对程颂脾气。他便想借这层关系,早一点把诵读课开到更穷苦的西部,将识字书的作用再放大一点。

“小郎君仁义!”

听程颂说完,谭大郎颔首称赞。经商多年,商讨的都是如何抬高价钱多挣钱,还是头一次听到主动压价的。但这价钱,压得痛快,一点不心疼。

谭大郎以茶代酒,敬程颂一杯,并承诺诵读课的费用由自己承担,让他放心。

次日一早,装好八千件头饰、一千斤杏干和两千本识字书,谭大郎带着三弟四妹与程颂辞行,约定九月再见。

“大哥,你说这程颂卖书挣钱就好,为何要让我们把诵读课开到肃州去,还不让收钱?”

路上,谭三郎轻夹马腹,挪到大哥身侧问道。

“昨日诵读课的热闹你可记得?”

“自然,听印坊的少年说,昨日比第一场诵读课还要热闹,人再多的话怕是那院子要站不下了。”

谭三郎回道。可人再多又如何,程颂又不收钱。

“与我同座的一对母子说他们连着两场都来了。第一次诵读后,就认得了不少字,忘记的通过看图也能回忆出一些。昨日一早赶来就为了再跟着读几遍,若是这诵读课多办几次,那本书里的字差不多就认全了。”

天气热,谭四娘也不喜坐车,策着马跟在大哥身旁。想起昨日的诵读课,忍不住插话。

“认全了也不会再多买本书。”

“程公子印这书,不像是为了挣钱。”

谭大郎对三弟说。

“不挣钱他印什么识字书?”

“兴许,就是想让更多人能识字。”

“识字书可不就为了识字嘛……”

谭三郎听不懂大哥的话又不好反驳,只能低声嘟囔。

不过他倒是没反对大哥给程颂帮忙,毕竟那小郎君厨艺十分了得,很是值得交好。

这次他们到时程颂的辣酱已经用完了,没有吃到被四娘惦念已久的辣豆干,说是最快要九月才有,那下趟跑商他还是得跟来。

……

整个七月快把人忙废了,好在成果十分喜人。仅绢花一项,程颂就赚了六千多两。章家那边又来了两家买方子的酒楼,加上杏干杏仁和其它零碎收入,这一月程颂的进账直接破了万两。

“这么多银子,我家布铺十年未必赚得到,少爷一月就挣来了……”

对着手里的账册,小账房梁言无限唏嘘。

“少爷,这钱都够买下程家了吧?”

画砚嘴张得更大,他家少爷,难不成是被财神爷瞧中了?

“买程家作甚,回去住又不收你钱。”

程颂取过账册翻了翻。衙门还没去,梁言已经帮他把要交的钱扣掉了,剩下的一万一千两就是净利,收益确实喜人。

“看来不用等九月,八月咱们就把诵读课开去合杉吧。”

程颂笑着对梁言说。

挣到钱了,那就花吧,先把小账房的心愿提前实现了。

七月长宁的诵读课一共开了三次,后两次到场的人更多。其它县镇也有人来,且不止是合杉,消息是如何传过去的程颂不清楚,只知道诵读课的安排必须要调整了。

第二册识字书已经开始雕版了,等到两册书一起上市,一月三场诵读怕是满足不了需求,陈卓一人也应付不过来,增加场次和人手都是势在必行。

进入八月,白露将至。

秀才院外,整个云州的学子都在关注三年一度的乡试大比。

秀才院里,长宁县学最受瞩目的学渣正在为他刚刚起步的教育事业呕心筹划。

快闪式的诵读不够,那就开家常设机构吧!

感谢看文,求求收藏,求求评论。

小剧场:

秀才院厨房。

程颂:画砚,冰糖罐子呢?

画砚跑进来,打开橱柜一通扒拉,从最里面把罐子掏了出来。

程颂:藏它干嘛,每日都要用。

画砚:少爷不是说冰糖要保密吗?

程颂:保密的是做糖的方法,不是糖。

画砚:眼下冰糖也得保密,嗯,物以稀为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6章 赚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