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92章 宁工坊

第92章 宁工坊

“牛肉?!!”

“嘶,小点声!”

程颂拍了下画砚的小揪揪。

“再把狼招来。”

“哦哦哦,哪来的牛肉啊少爷?”

画砚使劲压下声量,直怕这牛肉来路不正。当初去云州,那几家大酒楼都说很难买到牛肉,他家少爷哪来这么大本事。

“别管哪来的,吃你的。”

“黎兄这几日辛苦了,吃这个。”

程颂把单独的一小碟酱牛肉递到黎仁诚面前。

长宁连头活牛都少见,更别说牛肉了。家里冰柜还冻着牛腱子,不过今天这些不是程颂炖的,是超市买来的真空包装,一直在冰箱放着。

今天才敢拿出来是想给黎兄补充点营养。晚饭时人多,不好解释也不够分,只能当宵夜了。

黎仁诚去云州就住在府学,程颂知道他定是顿顿在饭堂吃饭,不会跑出去改善伙食。连续多日见不着荤腥,得好好补补。

肉不多,就二斤。程颂把黎家人也请到了秀才院,除了黎母说晚上不想吃东西,黎家姐弟都到了。

加上秀才院的这群娃娃,二斤牛肉,除了黎仁诚的略微多些,每人也分不到几片,就吃个新鲜。

“少爷,牛肉真好吃!这味道,真能把狼招来!”

画砚眯着眼歪着头感叹。

院里一桌人除了程颂,怕是都没吃过牛肉。他穿越太久,程家是不是买过他早不记得了,反正程胜和勤学都说没见过。

“赶紧咽了,你这一口嚼多半天了。”

“那,那我得嚼够本了!少爷怎么不吃啊?”

见少爷给他们分完了牛肉,自己盘中的却没怎么动,画砚问道。

“我不饿,你吃吧。”

说完,程颂把盘中的牛肉分给了几个孩子。他倒不是舍不得吃,就是看画砚他们吃得太仔细有点心疼。他已经把肉切成薄片了,小仁安还把薄片又拆成了小片。

黎仁诚也只夹了两片,大姐不要,其余的都分给了孩子们。

想着给黎兄补充营养,孩子们尝个新鲜,没料到二斤牛肉把自己分憋屈了,程颂念叨着早晚买几头牛养着,让大家都能吃个过瘾。

“那不行,牛多贵重,得留着犁地。咱们买了牛,肯定不舍得宰了吃肉。”

终于咽下最后一口,画砚满足地和少爷讲起道理。

“少了自然舍不得,咱们得想办法多养。”

“牛还能多养?”

“那是自然。眼下是不好办,将来咱们买片地,开个牧场,就养牛!”

……

程小少爷梦想太多,除了黎仁诚认真点头,刚来的程胜勤学听直了眼,其他人都见怪不怪了。牧场就牧场吧,老死之前说不定真能见到。

“颂弟打算用这些盒子做甚?”

吃完牛肉,程颂把下午送来的盒子又都取了出来。黎仁诚才看出这盒子有木制的也有竹编的,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看不出能做什么用。

“给绢花做个包装。”

程颂拣出个最大的递给他。

“包装?”

黎仁诚挑了下眉,倒是能想明白意思。

“那为何样式用料都不同。”

这盒子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些还像个果子。颂弟说那是桃形,就是比真桃子对称许多。

“加包装是为了分出档次。普通款用竹编盒子,贵价一些的就用木盒。听传回来的消息说,有些样式的头饰在京城都涨到了三四两银子一支,而且越贵的卖得越快。既然有不差银子的买家,那就多加些花样上去,让它贵得更有道理。这盒子上还要印上品牌,嗯,品牌就是,类似诚颂书坊,把咱们的正品身份给立住了,也是为了难为一下做仿品的。”

“如何难为啊少爷?”

画砚问道。

“绢花上不易添加标志防伪,只得从包装入手。咱们给不同的样式配上不同的包装盒,再放入一张花笺。贵价的那些还可以加入一块绢帕。总之就是为了让仿制更费劲。要还有死犟的,那就仿吧。”

黎仁宁正拿着个小圆盒端详。加包装的事程颂和她提过了,她也很赞同。

现在绢花的制作已经不拘于头饰和插花,耳饰手串挂饰都有。虽然还是以清雅秀丽的样式为主,但逛过云州的首饰行,又与谭四娘交流了一些富贵人家的喜好后,她们也设计了不少繁复艳丽的款式。

这些新品批发价最低都到了三百文一支,高的有七八百文,但工料并未增加多少,加上木盒与绢帕,成本至多涨上四五十文,利润依旧很高。

与之相比,包装确是短板。很多饰品都是批量装箱卖出的。按程颂的想法,每件饰品都加个包装盒,是要精致许多。

“这几个盒子是舅父帮忙做的样品,大姐选好后交给刘实和陈家制作就好。咱们再设计一下‘宁工坊’的标志,设计好后就用竹片制成镂空的模板,直接压覆在盒上涂色即可。”

程颂把后面的工序简单说了下。做绢花比制作盒子快得多,其它步骤能快尽量快,用模板压涂肯定比一个一个图画省力。

“宁工坊?”

黎仁宁重复道,作坊起名字了?

“是,我打算用‘宁工坊’做绢花的牌子。‘宁’字既扣了大姐的名字,也有长宁县之意,我觉着不错。”

程颂说完看向其他人,等着他们发表意见。

“好听!”

画砚率先表态。

“嗯嗯!”

其他人也都跟着点头。

“颂弟费心了。”

黎仁诚轻声道,眼中的柔和与往日一般无二。

黎仁宁没开口,只是攥紧了手中的木盒,点了头。

……

次日一早,程颂和黎仁诚去教学处等廖阔。画砚和梁言都留在制糖院,只有程胜和勤学跟来了。

他俩走在前面,悄声嘀咕着身后的案首秀才。

昨日初见黎仁诚时,程胜就是满心惊讶。

之前哥哥只说案首是邻居,其它的都没介绍。他和勤学都以为黎仁诚是与林夫子差不多的秀才模样,肃容寡言,最多年轻些。没想到真人居然如此挺拔俊朗,话是不多,但十分和气,一点不吓人。

相识之后,黎案首便说让他先听哥哥的话安心玩上几天,缓解一下之前紧张读书积下的疲累,若是想请教学问可以随时去找他。

早饭前他俩和采摘小队一起上了小课堂,程胜对这位耐心授课的案首好感更强了。尽管那些字他都认得,却十分享受和几十个孩子一起认字跟读的过程。

跟着林夫子读书,他从没大声念过文章,混在娃娃队里,声量不自觉就提上去了,所谓“朗朗读书声”就是这般吧。一早上的诵读结束后,程胜心中愈发地自在畅快。

……

几个大院都还在施工,统计过养济院打算留下的工人,程颂又租下一个大院。砌火墙、盖宿舍,想要尽量抢在秋末全部弄好。他还去养济院递了申请,若是刚建好的房子需要通风晾晒,就缴纳租金,让工人们在养济院多住些日子。

差役做不了主,请示之后给了回话,说可以让灾民多住两月。租金不用了,程颂管饭就行。

既是施工,院中难免杂乱。好在买卖都没耽误,绢花作坊和印坊都还在有序赶工。

“这是做甚?”

廖阔问道。印坊大院进门处放了张长桌,桌上摆着好几摞纸张,还有个装钱的竹篓。桌边守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卖纸的摊子。”

山杏彻底过季了,衙门外的摊子也收了。程颂把卖纸摊挪到了印坊门口。也不用许正每日跑来,他让裴勇安排印坊的少年们轮流出来值守。

一是卖纸,二是给来咨询诵读的百姓指路。教学处挂了牌子,但不识字的人多,免得总有人跑错屋子去了印坊。

“你还卖纸?”

廖阔吃惊道。印书的竹纸他当然认得,但未见过有人单独卖这种纸。

“这纸价钱低,家贫的读书人不少,我进些便宜纸既方便了他们,也能多个进项。要是别的县镇也没有商家散售这种纸,廖兄过去的时候可以带上几箱,趁着诵读课的时候卖一些。”

不要钱的诵读课还卖纸?廖阔听笑了。

“按黎贤弟所言,我以为你那教学处全部都是不收钱的善举……”

“卖便宜纸怎能不算善举,廖兄可知这摊子给长宁的读书人省了多少银钱?善举并非只能一文不挣,靠着薄利为教学处做些贴补有何不妥?”

程颂据理道。

廖阔一怔,顿了顿道:“似是,确无不妥。”

……

廖阔三人在教学处呆了半日,被诵读课的红火震惊了一把。一个长宁县城居然日日都有近百人来学习识字,倒座房改的教学处竟然有了门庭若市的热闹。

“不止长宁,有人是从其它县镇赶来的。在长宁住上几日就为了把识字书上的内容记下。等廖兄去各县把诵读课开起来,应该就没这么多人了。”

程颂介绍说。

除了巡回的诵读,类似合杉这样富裕的大县,也可以考虑开个教学处,只是这事得一步一步来。租个地方简单,难的是找到尽心负责的管事,不能搭个空架子做不好事,伤了百姓的识字热情。眼下先用流动的方式把诵读开起来,后面可以慢慢筹划。

程颂又拜托廖阔帮他在云州找找合适的院子,最好是在外城。那里既是普通百姓聚居的地方,不识字的人多,房屋院落的租金还比城内低一些,价钱合适还可考虑买下。

程颂盘算过,乡试前黎兄很可能要去府学冲刺备考,买个院子能住得舒服些,他和画砚或是黎家人想要跟去也能方便不少。

院子买得大些,还能腾出两间办诵读,也算一举两得。

看过卖纸的摊子,廖阔重新理解了何为行善助人,答应程颂回云州后就去牙行仔细挑挑。

“颂弟放心,定给你寻一处好宅子。不但能住,位置也得好,利于开课,还能摆摊。”

“辛苦廖兄!”

收到好多营养液,有些读者没留言,只能在这里感谢了!

谢谢大家追文阅读!

小剧场:

程颂:盘算什么呢?

画砚:少爷,印书坊叫“诚颂书坊”,绢花作坊叫“宁工坊”,酱料和杏干要不要也起个名字?

程颂:嗯,酱料暂时就叫长宁辣酱。杏干杏仁的话,你有建议吗?

画砚:没有,要不还用少爷名字?

程颂:印书坊已经用了我和黎兄的名字,要不杏干用你的名字?

画砚脸一红:那,那多不好意思!

程颂:有啥,画砚杏干?好像不太好听,画书童杏干?小画童杏干?你想想。

画砚:……我也选不出来呢少爷。

程颂:没事,反正今年没杏了,明年夏天之前想好就行。

画砚: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2章 宁工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