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91章 仿品和批评

第91章 仿品和批评

小孩少有不喜欢小猫小狗的,家里没养过,这里一下见到三只,程胜眼睛都亮了,回过头眼巴巴看向大哥。

“去玩吧。”

“嗯!”

得了大哥允许,程胜拉着勤学,跟在画砚后面跳下了骡车。

家里的意思是再给他们兄弟带两个小厮,被程颂拒绝了。说已经雇了妇人帮忙做饭洒扫,带个书童就够了,人太多反而吵闹。祖母便没坚持,林春杏也不好多说。

程胜跟着画砚一起逗小狗,勤学见那狗不咬人,便回来说帮大少爷搬东西。

“不用你,跟他们玩去吧。”

石头已经过来帮忙了,程颂没让孩子动手。

“我不玩,来前祖父说了,外面不比家里,让我多干活勤快些。”

勤学认真道,眼中却有藏不住的疑惑。

祖父说大少爷在学田租房,怕是条件不好,也没个下人伺候,嘱咐自己别偷懒。可他们才下车,就有人过来帮着搬行李。大少爷这里,不像没人啊。

“你跟着二弟就好,其它事有人做,用不上你。”

程颂笑着对小胖子说。

秀才院西屋还有个空房间,就是防贼那几日黎家兄弟住的那屋。搬去黎仁诚那屋布匹也没搬回来,正好安排程胜和勤学住下。

程颂要收拾,被吴婶子把活儿抢了,不到一刻就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来之前程颂已经和弟弟说过,学田的条件与家里没法比。程胜和勤学早有准备,进了屋两人眼里都没有一点嫌弃,只有对新生活的好奇与期待。

刚才追着小狗跑进制糖院,他俩都被院里的热闹惊住了。程胜没去过私塾,家里亲戚也少,就算随母亲上街,也从没一下见到过这么多孩童。

有围着桌子摆弄杏果的,有抱着笸箩翻弄杏干的,还有几个跑出去蹴鞠的……

哥哥说这院子是他租的,程胜好奇得不行,哥哥在村里开私塾了?

……

“前日方四爷派伙计送来了节礼,我放到堂屋了。少爷准备的月饼和腐乳也让那人带回去了。”

见程颂回来了,梁言背着小书包过来汇报工作。这书包他日日背着,里面装着小本和炭笔,预备随时拿出来做个记录,晚间他再整理到账册上。

程颂和黎仁诚都不在,这两日院子里不少事都是九岁的梁言在操心。听他一板一眼地认真汇报,程颂又满足又骄傲,不住地点头称好。孩子真是太能干了!

中秋贺礼是程颂回青寿前仓促准备的。他是从不操心这些事忽视了,黎仁诚家里没有需要走动的亲友。两人都忘了过节要给合作商送份心意,还是梁言提醒才想起来。

长宁也没什么稀罕吃食,程颂便自己做了不少红枣豆沙月饼,还加进去一些切碎的杏干桃干解腻,味道十分不错。

月饼做得多,除了给方四爷的,程颂还给黎仁诚装了不少,让他带去府学送给廖阔和各位夫子。

腐乳是个新鲜物,但成品不多,便只备了一份给方四爷,也算新品尝鲜。过上几月新制的这批发酵完成,就能批量出货了。

本来说好这礼物是黎仁诚送过去,可巧十四那日程颂刚离开,方家商行的伙计就到了,便让他顺道带走了。

“少爷,方四爷让伙计传话,说京城已经有绢花头饰的仿品了。”

合上本子,梁言一脸郁闷道。

“那批货样子简单,能挣上一个月的高利已经超出预期了,无需介意。”

程颂倒是一脸轻松。早能想到的事,根本无需在意。

作坊上月就做起了新款,黎仁宁问过他是不是再招些人手继续做旧款,降点价钱也能卖出去,总是能赚的。

程颂当时就否决了。招人可以,旧款就不做了。饰品的市场太大,消费能分出好几档,他们没必要全去争抢。最好还是坚持创新和品质,把长宁这间作坊的牌子打出去。

至于被仿制,千年后都无法根治的难题,哪是他们能破解的。明知不可为,最好早放弃。

反正他捣鼓出的最初版本也是和中学同桌学的,设计权还真不好追溯。

不过由黎仁宁和女工们新设计出来的这些,倒是可以想些办法保护一下。

“走,去趟舅父家。”

……

黎仁诚是又过了五天才回来的。进院时,程颂正坐在院中摆弄矮桌上大大小小的木盒。旁边画砚梁言程胜勤学和四个副队长也在,手里都抓着个盒子捣鼓。

除了程胜和勤学,其他孩子见了黎仁诚都很高兴,争先恐后地喊了一串乱七八糟的黎秀才。

快十天没见,程颂比孩子们更激动,咧开嘴角刚叫了声黎兄,就被黎仁诚笑着抢了话。

“廖兄来了,在后面的骡车上。”

廖阔来了?说话间骡车就到了,程颂赶忙迎了出去。

廖阔不是一个人来的,同车的还有两名书生,打过招呼后程颂把人都迎进了秀才院。画砚和梁言跑去隔壁端水切水果,没一会儿就端来了桃子木瓜和酸梅汤。

木瓜还是方四爷送来的节礼。除了木瓜,还有葡萄和石榴,都是长宁少见的水果。几盒糕点存不住,已经分给村里孩子们吃完了。

几句寒暄过后,廖阔说了自己的来意。

前几日黎仁诚给他送去的除了月饼,还有几百本识字书,见了面才知道廖家的书肆里已经有货了。

“是从方四爷处进的?”

程颂问道。

“是,方家的子弟都在书院读书,与我也算熟悉,识字书就是他们推荐的。要不是黎贤弟找来,我还真想不到‘诚颂书坊’指的是你俩。”

廖阔边笑边说,尤其夸识字书编得好,在书肆卖得也好。

程颂听得高兴:“那廖兄来是为了进书?”

方四爷是八十文一本买走的,程颂猜他卖给廖家至少得加五成,不过他想买书,和黎兄说一声即可,用不着亲自跑来吧。

“不止,黎贤弟说你们想把诵读课开到云州其它县镇,我便想跟来瞧瞧这诵读是如何办的,也想尽点绵薄之力。”

听说黎兄去府学参加集训班还没忘了替他奔忙,程颂哪能不感动。不过此刻不好多言,他只能先感谢廖阔愿意相助。

诵读课是每日上午巳时,今天已经晚了,程颂想请他们去和乐居吃饭,明日再去教学处。

“县里的馆子先不去了,愚兄有个不情之请。”

“廖兄请讲。”

“咳咳,那个,想要尝尝颂弟的手艺。”

云州初见时,廖阔就听画砚梁言用力吹过程颂的手艺,很是记了个念念不忘。

程颂立马点头。这有何难,现在院里日日都有不少菜肉,做几道菜待客算不得费事。

冰糖炖的肉不但更香甜,味道还新奇。廖阔等人吃得赞不绝口、十分满足,直夸程颂的手艺名不虚传。

席间,廖阔又与程颂聊起了诵读课。

“颂弟是打算去其它县城也办个教学处?”

“初期倒是不必。云州府下辖十四县,全办教学处,我这里人手不足。我与黎兄商量过,最好就是带着识字书和能够领读的书生,轮流去各县办上几场诵读课。除去长宁,另外十三县每年最好去个两三次,每次连办三场诵读。”

连办三场不是连续讲三天,中间可以隔上三两日。加上赶路和租用场地,每个县城的快闪式诵读需要大概十天半月。

这已经是他们能想到的最简便模式了,但程颂和黎仁诚都不可能拉个队伍到处跑。长宁的教学处刚开不久,宋归和郭年他们也不好离开。而且他们只负责诵读,找场地和挂牌宣传最好还有个专人操持,目前合适的人选只有程颂自己。他要去,就得先去办个休学。

“颂弟若是放心,这流动的诵读课就交给愚兄吧。”

廖阔笑着自荐。

“廖兄愿去,我自然求之不得。只是此事耗力更是耗时,怕是会误了廖兄在府学差事。”

程颂说道。廖阔这人和善不失精明,操办诵读的差事他还真是适合,可府学那里如何交代?

“府学那里无需担忧,藏书阁事情少,请假不是难事。”

廖阔摆了摆手。藏书阁有不少寒门学子帮忙做事,挣些贴补钱,日常的事务有他们帮忙,缺席个掌书并无大碍。

而且这些杂务只要做过一次,下次再去就熟门熟路容易得多,两个书生自己就能办好。

那就行,程颂听罢点头,便和廖阔三人说了待遇。长宁教学处的三名领读书生每月上工十日,月钱是三两银子。去其它县镇路上辛苦,也不好按月算,程颂定的是领读一次五百文,食宿全包。

廖阔找来的两个书生看起来都不错,二十出头的年纪,家境贫寒的农家子,身体也结实。流动诵读是辛苦活儿,体质太弱定是扛不了多久。

两人对酬劳很满意,当场答应下来。

比较难办的是廖阔,这人不缺钱,又是主动来帮忙的,给低了肯定不合适,往高了给又没个参照。

廖阔笑着拒绝,让程颂不必给他酬劳,只要保证识字书的供货即可。

“对了,听画砚说颂弟做的酱料甚好,何时做好了也要多给我留些。”

那有何难,用不了一个月辣椒西红柿就都熟了,辣酱少做不了。程颂痛快答应下来。

“那识字书确实便利,就连黎贤弟送去的几百本也都卖光了。这书虽然受欢迎,却也有些批评之声,颂弟可曾听说?”

聊完了诵读,廖阔又对程颂说道。

“倒还未曾,请教廖兄。”

“我也是在府学听到的。有人评价识字书过于浅薄,讲得都是些三岁小儿都能懂的道理,没有一处能引人深思,书中的图作也是过于儿戏。”

廖阔把听到批评转述了一遍。

程颂听罢看向黎仁诚,对方点点头,说自己已经听廖兄提过了,且未以为意。

“多谢廖兄。要都是此类言论,我倒不觉是批评,反而是赞扬。”

“哦?为何?”

“我与黎兄编写这识字书,本就是给幼童和不识字的百姓看的。若是三岁小儿都能懂,那正是说明我们编书的目的实现了。至于引人深思的道理,便请他们去其它书中找寻吧。这书,就只为识字。”

程颂轻扬嘴角,浅笑着为识字书正名。

感谢看文。月底最后一天,大家要有快过期没处投的营养液能不能给这文投投,很不好意思地感谢。

小剧场:

画砚:少爷,快闪是何意啊?

程颂:嗯,就是一项突然出现,又很快消失,通常还挺吸引人的活动,比如,比如……

画砚:比如每月只出现一次的糖醋里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1章 仿品和批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