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弟弟画砚明白,不过——
“少爷,卷相公是何意啊?”
“嗯,就是她让相公去与人比拼,争个高下。”
“与谁比拼啊,她就一个相公啊。”
“……自然是与别人家相公拼。”
“那老爷要是拼输了,就卷了扔了吗?可这里是程家啊。”
把爹卷了扔了?
画面一出,程颂差点乐出内伤,使劲绷着嘴角道:
“就因为没法扔了才会烦闷,再去用力卷儿子。”
“儿子也不能扔啊——”
画砚正说着,院外传来呼唤大哥的声音。
“是二少爷。”
“进来吧,大哥在呢。”
程颂冲外面喊道。
晚饭前,程胜已经给程颂行了问候礼,只是碍于母亲在,一句话没敢多说。饭后又被林夫子叫去默背功课,现在才有了空闲。带着自己的书童偷偷跑来大哥院子,想和哥哥说说话,听些嘱托。
“你与那林夫子学了几月,感受如何?”
程颂让二弟坐下,给他倒了杯梨干陈皮泡的果茶。
“林夫子虽然严厉,但学问应是好的。只是我资质不足,达不到先生的要求,母亲也才急切了些……”
程胜越说声音越小,头都低下去了。听大哥也问起自己功课,心中有些惭愧又有几分失落。
“二少爷已经很用功了,每日背诵到快子时才能歇息。实在是林夫子布置的功课太多了,背不下来还要罚。”
满脸不忿道委屈的是程胜的书童勤学。勤学是程家老管家的孙子,本名何顺,与程胜同龄。祖母见他老实,就让陪在程胜身边做了书童,勤学这名字林春杏给起的。
“如何罚的?”
程颂问勤学。
虽然同岁,个头也差不多,但勤学比程胜能胖上两圈,脸蛋更是鼓鼓的。要是换了衣服,比苍白瘦弱的程胜更像个富家少爷。
“打手心,罚站,抄写更多功课,可那些书根本抄不完……”
勤学越说越气愤,肉拳头都攥紧了。
听勤学仔细讲完,程颂也锁了眉头。科举的考试内容别说八岁的孩子,程颂一个曾经的大学生,如今的县学学子都在咬牙坚持苦读。
要是授课的夫子知识储备不够,教学技巧不精,只会一味强灌,学起来是相当艰难。
那林夫子很可能为了达到林春杏的要求,过于拔苗助长了,把好好的孩子累成了失水的小豆芽。
再者程颂非常反对体罚,上房揭瓦的孩子可以靠挨揍长记性。程胜这样的,挨打很可能只会让他更惧怕读书,功课变得更差。
程颂将水杯塞到二弟手中,问他愿不愿意搬去长宁与自己同住,同时转去县里的私塾读书。
“去长宁读书?”
程胜呆愣住了。去长宁读书,还和大哥一起住,能,能行吗?
“少爷,不是,二少爷,快点头啊!”
勤学平日里喊惯了少爷,到了程颂这里才意识到主子是二少爷。去长宁,和大少爷一起,多好的事!指定比留在家里每日受罚强啊!程胜不点头,急得勤学直拽他袖子。
“娘,娘和林夫子怕是不会答应。”
程胜喃道。
“那些你不用管,我会想办法,只问你自己想不想去。”
程颂耐心道。
想不想去……
程胜攥紧了杯子,心中一下慌乱起来。
他并不厌学,可打从林夫子来了,功课多得他真是有些吃不消。母亲又让他必须早日通过预考,还要考得比大哥好。他对读书的恐惧已经一日多过一日。
去县里就能与大哥住到一处,他是很乐意的。
只是去私塾读书,程胜怕自己跟不上,学不好,丢了大哥面子。
程颂看出他的纠结,也不催。八岁的孩子决定自己去哪里读书不是易事,让他慢慢想。
程胜的纠结没有持续太久。兴许是近来读书的压力太大,也可能是看懂了大哥眼中的鼓励。心中的天枰开始不自觉地倾斜,驱动着他终于下了决心。听大哥的,去私塾!
“想,想去!”
程胜绷紧了小脸,发誓一般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身后的勤学听了,高兴地差点蹦起来。
“好,那其它的无需你操心,我会去办好。大哥唯一担忧的就是你年纪太小,怕你去了县里会想家。私塾也会放假,但青寿离着远,可能一两个月才能回来一次。”
“只要父亲母亲能同意,两月回一次家,无碍的。”
程胜抬起头,扑闪着浓密的睫毛看向大哥。
林春杏对儿子读书的期望就是超过程颂。程胜对程颂却只有依赖崇敬之情。他更渴望的是哥哥的称赞和鼓励,而不是超越他,更早得个功名。
从大哥院子出来,吹了点冷风,程胜又有了几分忐忑,停下来问勤学:
“要是娘不答应,怎生是好?”
“大少爷不是说了,老爷和夫人那里,他会去说,无需少爷忧心。”
“可娘一向不喜大哥,怕是不会答应。”
……
“少爷,县学的私塾真有那么好?”
院子里,画砚也在好奇,他没听章清谢驰讲过县城的私塾,以为是程颂在县学听同窗讲的。
“不知。”
“不知?不知少爷就敢让二少爷去读书?!”
“能在县里一直开着,总不会太差。再说,就算夫子讲得寻常,至少程胜能踏实吃个饭。不会早饭前晚饭后再被喊去背诵。功课上的疑难,我和黎兄也能帮帮他。”
“也是,有黎秀才呢。不过少爷,咱们院子里早饭前晚饭后也有小课堂啊。”
程颂:“……不一样。”
“哦。”
画砚顿了下又问:
“明日林姨娘要是不听少爷的咋办?”
“要她听到的今日都说过了,明日不必找她。”
“嗯???”
程颂当然清楚林春杏不会听自己的。第二天吃过早饭,他就到了老夫人院子。只要说服了祖母,林春杏那里就容易得多。
只是程颂没想到,这姨娘比他还积极。他到的时候,林春杏正在向祖母申请把程胜送去县里读书。程胜和弟弟妹妹应该是随着一同来请安,此刻正都安静地站在一边。
林春杏的想法是在县里给程胜租个院子,派两个小厮丫鬟跟去伺候,最好把林夫子也带去。
“若是私塾里有什么学不明白的,还可以指点一下嘛。”
程颂对林春杏的鸡娃天赋给予了高度评价。去私塾还带上个林夫子,她是怕学不死孩子吧!
家里就一个过了预考的,老夫人肯定要问程颂的意见。
“单租院子,只有小厮丫鬟怕是不够,最好再雇个护院。前些时州里县里都不太平,虽说贼人伏了法,还是要小心些。”
程颂叮嘱过画砚,学田抓贼的事不能说,怕吓着祖母。不过前些时盗匪出没的事都传遍了,程家人自然也知道。
“去县里读书可以,无需另住了,兄弟二人都在长宁,住在一处互相照应才是正理。胜儿年纪小,独居的话有什么事身边连个做主的人都没有,哪能指望小厮丫鬟。”
听程颂说完,老夫人直接将租院独居的建议否了。林春杏防着程颂的心思一眼就能看明白。但在老夫人眼中,兄弟俩都是她孙子,和睦相处才是正理。而且让八岁的程胜独居她也确实不赞同,还是跟在程颂身边放心。
“姨娘无需担心,也不必让林夫子跟着。若是不放心我的学问,待二弟有了疑难,我可以带他去找相邻的案首请教,定不会误了他的功课。”
程颂态度与昨日一般,和善地让林春杏硬生生忍下了白眼。
“哪里会不放心,要是能请到案首教导胜儿,自然是更好,呵呵。”
态度还有些勉强,但好歹是答应了。程颂也没墨迹,当天就让程胜带着勤学把东西收拾好,第二日一早就出发回学田,没给林春杏留出后悔的机会。
临行前,程颂给家里留了几本识字书。两本给了程晓和程晖,一本留在了祖母那里。
这两个弟弟妹妹还小,每日去祖母那里认两个字就好。
大琞没有接收女子入学的学堂,不过富裕人家都会教导女儿识文断字。
林春杏是不是认字程颂不清楚,祖母是识字的,看过之后还夸这书编得好。
“诚颂书坊”的印记老夫人也看到了,只是根本没往孙子身上想。离家半年就折腾出一堆买卖,程颂也想不出太好的说辞,就先不提了。
“大哥,我真的要去私塾读书了吗?”
骡车内,程胜还是有些恍惚。昨日得了祖母的应允,晚间爹娘又把他叫了去。
父亲没说什么,只嘱咐他认真读书。母亲也是同样的意思,只强调要是县学功课难懂,就给家里捎信,再把林夫子请去。程胜不敢说不用林夫子,只向爹娘表了决心,说自己会刻苦读书。
眼下骡车都驶出两刻多了,他还是不太敢信自己居然真要去长宁读书了。
抬起头眼巴巴地看向大哥,程胜等来了让他铭记一生的鼓励:
“是啊,要去县里了。不过私塾和读书都不急,先好好玩些日子吧。凭你的资质,学会读书不难,学会玩未必容易,努努力吧。”
……
“汪汪,汪,汪汪汪……”
骡车刚驶进村子,车里人就听见几声狗叫。
画砚一下激动了,没等车子停稳就钻出了车厢,站在车夫身后朝着冲过来的三条小狗使劲挥手。
“小红小绿小白!”
三条小狗就是那日和牛头一起买回来的两黄一黑,当初买的时候有多喜欢,现在程颂就有多头疼。
那几天忙着安顿崔勇他们,三条狗买回来就放到制糖院养着了。程颂也没顾上给狗起名,院里几十个娃娃不知开了几次大会,集思广益出了这三个破名字。等他发现的时候,三条小狗都把名字认领多日了。
“你们是不辨颜色吗?就叫大黄小黄小黑也比红绿白强啊。”
程颂虚心请教自己书童。
“小黄小黑太常见了,万一有歹人起了坏心,蒙对了小狗的名字,直接就给喊走了啊。”
画砚皱眉争道,少爷也太不识人间险恶了。
“被歹人喊走?这狗买回来不就是为了防范歹人吗?噢,不对,是买来拿耗子的。”
想到这点程颂更是憋闷。虽说拿耗子是玩笑,他也没当真,可现在这狗别说拿耗子,就是程颂逮只耗子送过去,人家都未必看得上。
三条两个月大的小土狗正处在它们狗生的颜值巅峰,谁看了都喜欢,断不了有人投喂。三条狗大爷根本用不着自己觅食,更不要说看家护院,每日的生活就是坐看制糖大院的袅袅炊烟,卧听采摘小队的朗朗书声。
感谢看文,求评论。
小剧场:
勤学:我也去??
听说自己也得跟着二少爷去私塾,勤学蒙了。在程家他要跟在旁边伺候,私塾不应该少爷自己去吗?他也去不得多交一份束脩?而且,他也不爱读书啊!
画砚语重心长地提醒同行:得去!咱们书童,得有学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0章 转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