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星轨
周棠二十五岁那年,在伦敦拍卖行见到一条蓝钻项链。
天鹅绒衬布上的宝石幽蓝如深海,吊坠却是半只破碎的蝴蝶翅膀。拍卖师介绍:“这件‘残翼’出自设计师姜晚晚年,据说藏着一段……”
“请等一下。”前排突然站起银发老人,颤抖着举起号牌,“我要求验证内刻。”
鉴定师在放大镜下找到一行小字:“给没能飞走的星星”——L.C. 2003
全场哗然——这是陆临川(Lin Chuan)的遗作。
周棠看着老人泪流满面地捧走项链,手机突然震动。母亲发来照片:祖母日记的某一页,写着**“今天临川说想把星星和蝴蝶都留住”**,日期正是陆念去世前三天。
纽约现代艺术馆,特展《破碎与重生》。
沈清澜的蝴蝶项链、姜晚的残翼胸针、陆星设计的星蝶手链被并置展出。策展人邀请周棠演讲时,她打开全息投影:
“这些作品其实属于同个故事。”
三维影像里,陆念的蝴蝶胸针展开成星轨,陆临川的蓝钻化作星群,最终汇聚成周棠正在制作的装置艺术——用航天材料编织的蝶翼,将在明年随探测器飞向木星。
“祖母说过,爱是宇宙间最稳定的元素。”全息星光映着她湿润的眼睛,“所以我要让这些思念,真正抵达星辰。”
发射当天,控制中心收到异常信号。
监测屏突然闪现蓝光,组成模糊的蝶形图案。工程师惊呼:“这不可能!探测器还没进入电离层……”
周棠却笑着按下通讯键:“妈妈,您看到直播了吗?蝴蝶找到星星了。”
千里外的绣球花园,陆星仰头望着划过夜空的银芒。她脚边埋着当年的玻璃罩,里面静静躺着风干的蓝闪蝶。
百年后的博物馆,智能导览为游客讲解展品:
“22世纪最浪漫的航天器‘星蝶号’,其涂层技术源自周棠团队。有趣的是,探测器携带的芯片里,存着20世纪的四段语音——”
游客点开播放键,先后响起:
陆念稚嫩的笑声:“蝴蝶飞好高!”
陆临川低沉的留言:“晚晚,要快乐。”
姜晚温柔的哼唱:“睡吧,我的星星。”
周瑾晚年录制的诗句:“我们终将成为后裔的星空。”
全息投影里,四段声纹竟奇妙地组成完整的蝶翼图谱。
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在宇宙深空。
“星蝶号”永恒旋转的太阳能板,在某个特定角度会反射出蓝紫色光芒——恰似地球上的绣球花,也像某人珍藏一生的珍珠光泽。
探测器外壳的铭牌在星光中若隐若现:
“给所有未能圆满的爱,
以光速前行。”
(全书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