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我在乱世开黑心教辅班 > 第36章 离开书院

第36章 离开书院

谢清韵端坐于书案前,窗外的晨光映亮了她沉静的侧脸。她提起那支略显沉重的狼毫,笔锋悬于雪白的信笺之上,墨迹饱蘸,带着千钧之力。

父亲大人亲启:

青州书至,父命已悉。拳拳爱女护犊之心,清韵铭感五内,然恕女不孝,万难从命。

书院非瓦砾,乃脊梁。女儿之躯,非蒲柳,乃青松。此间有百子待育,有薪火待燃,更有晚儿以女子之身,承万钧之重,披荆斩棘,立‘格物’之帜,行‘致知’之道。此非私产之争,乃文脉存续之战,清流风骨之立!

女儿虽病弱,志未残!愿以此残躯,守于书院,静观星火燎原。女儿亦深信,我谢家‘清流’之骨血,不在庙堂之高,不在避世之安,而在浊浪排空之际,敢立中流,敢擎薪火!

路州,恕女暂不能归。书院,即我母女归处。此心昭昭,天地可鉴。伏惟珍重,勿念。不孝女清韵泣血顿首。

封漆落定,那封信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被交到谢九手中。

谢九带着复杂的神色,深深看了谢清韵一眼,又望向远处书院中那抹忙碌而坚定的身影终是抱拳,策马绝尘而去。

当这封重若千钧的回信抵达路州谢府,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寂。

谢老太爷摩挲着信笺上那熟悉的、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刚劲的笔迹,布满皱纹的脸上,先是惊愕,旋即化为一种复杂的激赏,最终沉淀为深深的骄傲。他猛地一拍桌案,须发微颤,声音却洪亮如钟:

“好!好一个‘清流风骨’!才是我谢家的女儿!这才是我谢家的外孙女!有胆魄!有担当!不愧谢氏门楣!”

那封曾力主退守的书信,此刻在他眼中已化为灰烬。谢家沉寂多年的热血,仿佛被这远在青州的星火骤然点燃。

“父亲?”谢清韵之父,谢蕴,眼中仍有忧虑,但更多的是被父亲情绪感染的震动。

“还犹豫什么?”谢老太爷目光如炬,“清韵母女既有此志,我谢家岂能袖手旁观?明面上的力量动不得,暗地里的支撑,必须给足!立刻传信青州暗桩,启用‘甲’字级护卫!告诉清韵,谢家,是她们娘俩永远的后盾!书院之火不熄,谢家之志不灭!”

数日后,一骑快马如离弦之箭,直抵书院大门。马背上跃下的,并非寻常信使,而是一位身形挺拔、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的青年武士。他一身劲装,风尘仆仆,腰间佩刀古朴沉重,行走间自有一股剽悍之气。他身后跟着两辆沉甸甸的骡车。

“青州谢九,奉家主之命,拜见姑奶奶,拜见……山长!”青年武士声音洪亮,单膝跪地,动作干净利落,带着行伍特有的肃杀之气。他便是谢家老太爷身边最得力的护卫之一,谢九!

谢清韵在安心搀扶下快步走出,林晚也闻讯赶来。

谢九起身,目光扫过林晚,那锐利的审视中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他双手奉上一封未曾封口的家书。

谢清韵展开家书,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正是其父手书。开篇便是一行力透纸背、墨迹淋漓的大字:

“吾儿清韵:汝书已至,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不愧为我谢家儿女!谢家清流之骨,正当如是!”

信中再无半分责备与退缩之意,字里行间皆是澎湃的豪情与坚定的支持:

汝母女既已择定前路,谢家便是汝等身后之山!路州根基,永为汝盾!书院所需钱粮、典籍、工匠,凡有所需,星夜驰援!谢九携护卫十人,良种十石,即刻留驻书院,听凭山长调遣!此十人,皆百战老卒,忠勇可靠,可为书院护翼,亦可授弟子强身健体、临危自保之术!”

谢清韵捧着信笺,指尖微微颤抖,泪水无声滑落。这一次,是滚烫的欣慰与自豪!谢家,终究是那个风骨铮铮的谢家!

与此同时,那位一直沉默寡言、扮作车夫的神医张清明,在照料谢清韵服药后,缓步走到了林晚的书房外。

他没有寒暄,开门见山,声音依旧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林山长,老夫观书院气象,生机勃发,然则‘格物致知’,岂可独缺‘性命’之道?”

林晚心中一动,立刻起身相迎:“张神医有何指教?晚生洗耳恭听!”

张清明目光扫过窗外那些在阳光下奔跑、劳作、读书的年轻身影,缓缓道:“医道,乃格物之精微处。识百草,辨药性,察经络,究病理,莫不是穷究物理、体察天人之道。老夫一身微末医术,与其埋没山野,不如……留在这书院。”

他顿了顿,看向林晚,眼神锐利:“山长,可愿为这些学子,开一门‘医道格物’之课?无需人人悬壶,但求略通医理,强健体魄,明晓敬畏。他日若遇疾厄,或可自救,或可助人,亦是书院教化之功。”

林晚闻言,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张清明的医术,她是亲眼见证过的,堪称国手!他能主动留下授艺,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藏!

“愿意!晚生求之不得!”林晚激动地深深一揖,“神医肯屈尊教导,是书院之幸,更是学子之福!晚生即刻安排!”她脑中飞快盘算,“此课可设为‘选修’,凡有志于此道、或愿略通医理以强身助人者,皆可自愿报名修习!”

消息一经宣布,出乎林晚意料。本以为这艰深枯燥的医道,报名者寥寥,岂料竟有十几个少年少女踊跃报名!其中既有沉稳好学的周文博、心思细腻的安心,也有对草木有着天然好奇的沈星,甚至还有两个原本在“实践组”开荒、手脚麻利的农家少年。

看着眼前这群热情洋溢、求知若渴的少年,张清明那向来古井无波的脸上,竟也难得地浮现出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他微微颔首:“好。明日辰时,后山药圃集合。自带纸笔,莫要迟到。” 平淡的话语,却如同在少年们心中播下了一颗颗悬壶济世的种子。

林老夫人林舒心,在秀娘的搀扶下,静静站在回廊的尽头,看着眼前这幅生机勃勃、却又井然有序的“格物图景”。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专注的面孔,每一处忙碌的场景,最后落在远处正与李庇商讨新一批活字排版事宜的林晚身上。

那张年轻的脸庞上,早已褪去了初来时的迷茫与惊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如渊的自信与运筹帷幄的从容。书院虽仍显简陋,但那股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力量,却已沛然不可阻挡。

林老夫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绽放出一个无比欣慰、无比满足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尘埃落定的释然,有后继有人的骄傲,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她轻轻拍了拍身边秀娘的手,又低头看了看懵懂好奇、正咿咿呀呀学语的阿宝。

“秀娘,文多,”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收拾收拾,我们……回家。”

林文多一愣:“娘?您不留……”

“不看了。”林老夫人笑着摇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书院那喧腾的生气上,“该看的,都看到了。该托付的,也都托付出去了。意儿找到了他的位置,晚丫头撑起了这片天。老婆子我,还赖在这里做什么?”

她拉起阿宝的小手,目光慈爱:“书院是雏鹰展翅的地方,不是我这老雀抱窝的窝。回咱们林家坳去,那里山好水好,清净。让文多好好侍弄田地,让秀娘好好教养阿宝。等阿宝再大些,识了字,明些理,再送他来这格物书院,让他好好学!”

她的话语里没有离愁,只有满满的放心与对未来的畅想。

林文多和秀娘对视一眼,明白了母亲的心意。书院已是年轻人的天下,母亲留在这里,反是牵挂。回到林家坳,守着故土,看着阿宝长大,等着书院的好消息,才是她最想要的归宿。

“好,娘,咱们回家!”林文多憨厚地笑着,蹲下身,将母亲稳稳地背在背上。秀娘抱着阿宝,拎着简单的行囊。

没有惊动任何人。林老夫人伏在儿子宽厚的背上,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在晨光中蒸腾着希望的格物书院,看着远处林晚挺拔的身影,看着药圃边林文意认真侧耳听张神医讲解的专注模样……

她的嘴角噙着满足的笑意,轻轻闭上了眼睛。

“走喽!回家喽!”林文多迈开稳健的步伐,踏上了归乡的山路。阿宝在秀娘怀里咯咯笑着,挥舞着小手,仿佛在向书院告别。

书院里,书声、劳作声、讨论声,依旧喧腾,汇成一支充满希望的晨曲。薪火已传,前路虽长,但光,就在前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我的特种岁月

红警之二战风云

我们相爱吧:错嫁替婚总裁

帝少宠妻有点甜

大隋之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