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把摄影棚的金属顶晒得发烫,连空气都带着股被烤焦的味道。江驰坐在道具箱上,手里拿着剧本,指尖在“阿屿给相机换胶卷”的台词旁画了个小圈——这是林砚帮他标注的“细节重点”,特意提醒他“换胶卷的动作要慢,像在照顾易碎的珍宝”。
不远处,道具组正在调整老码头的布景,几个工作人员扛着假礁石来回挪动,汗水把衣服浸成深色。扮演“年少挚友”的小演员乐乐跑过来,手里攥着颗融化了一半的奶糖:“江驰哥,你看我妈妈给我带的糖,分给你吃!”
江驰笑着接过糖,小心地剥掉糖纸,把糖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奶味在舌尖散开,像极了小时候苏晚给的草莓糖。“等会儿拍换胶卷的戏,你别紧张,”他揉了揉乐乐的头发,把剧本翻到对手戏那页,“你只要像平时那样,凑过来看我操作就行,不用刻意看镜头。”
乐乐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我知道!就像上次你教我捡贝壳那样,自然一点对不对?”
“对,真聪明。”江驰笑着点头,心里却泛起一阵暖意——这半个月来,他不仅在演阿屿,更在慢慢学会照顾身边的人,就像苏晚当年照顾他,林砚现在陪着他那样。
场记板“啪”地响了一声,江驰立刻站起身,拿起那台老式相机——这是道具组特意找的复古机型,和苏晚当年用的一模一样。他走到礁石旁,按照剧本设定,慢慢打开相机后盖,手指捏着胶卷的边缘,动作轻得像在触碰羽毛。乐乐凑过来,好奇地盯着相机里的胶卷,眼里满是天真。
“阿屿哥,这胶卷真的能拍出夕阳吗?”乐乐按照台词问道,声音里带着点奶气。
江驰低头看着他,眼里的温柔自然地漫出来——没有刻意酝酿情绪,只是想起了和林砚在老码头看夕阳的场景,想起林砚说“你拍的夕阳比别人的都好看”时的认真。“当然能,”他的声音轻轻的,带着点笑意,“等胶卷洗出来,我第一个给你看。”
“过了!”陈导的声音传来,带着满意的笑意,“江驰,你现在越来越会找感觉了,刚才看乐乐的眼神,比剧本里写的还暖。”
江驰松了口气,把相机递给道具组,后背已经沁出了薄汗。林砚拿着冰镇毛巾跑过来,递到他手里:“刚才在监视器后面看,你换胶卷的动作太像那么回事了,我还以为你以前真用过这种相机呢。”
“其实是昨天跟道具组的老师学的,”江驰接过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他说以前的胶卷很娇贵,换的时候不能碰感光区,我练了好多次才熟练。”他顿了顿,看着林砚手里的笔记本,“你今天怎么来了?不用上课吗?”
“下午没课,就过来看看你,”林砚翻开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我帮你把明天的戏份重点标出来了,还有陈导上次说的‘情绪转折节点’,都画了波浪线,你晚上回去可以看看。”
江驰接过笔记本,指尖划过纸上工整的字迹,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暖。他知道,林砚为了帮他分析角色,每天都会抽时间看剧本,甚至还去图书馆借了《演员的自我修养》,连上课的时候都在偷偷做笔记。
接下来的日子,拍摄渐渐进入了正轨。江驰每天都在镜头前演绎着阿屿的青春,也在镜头外感受着细碎的温暖——
早上出发去剧组时,江驰妈妈总会在他的书包里塞一个保温盒,里面装着切好的水果,有时是草莓,有时是蓝莓,都是他喜欢的;中午在剧组吃盒饭,乐乐总会把自己饭盒里的鸡腿夹给他,说“江驰哥拍戏辛苦,要多吃点”;下午拍海边的戏,虽然是布景,工作人员还是会提前在地上铺好防滑垫,怕他不小心摔倒;晚上收工后,林砚总会在小区楼下等他,手里拿着热牛奶,陪他一起复盘当天的戏份。
有一次拍阿屿在雨中奔跑的戏,虽然用的是人工降雨,但初秋的水还是带着刺骨的凉。江驰穿着单薄的衬衫,在雨里跑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陈导满意为止。拍完戏时,他的嘴唇已经冻得发紫,牙齿控制不住地打颤。
林砚立刻跑过来,把早就准备好的厚外套裹在他身上,又递过一杯热姜茶:“快喝点暖暖身子,我跟阿姨学的,放了好多红糖。”江驰接过姜茶,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身上的寒气,也暖了心里的感动。
“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拍雨戏?”江驰喝着姜茶,看着林砚冻得发红的耳朵。
“我问了张默哥,”林砚笑着说,“知道今天要拍雨戏,就提前煮了姜茶,怕你感冒。”他顿了顿,又从包里拿出一个热水袋,塞进江驰手里,“这个也是阿姨准备的,说让你暖着手。”
江驰握着温热的热水袋,看着林砚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热。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为梦想努力,身后有家人的支持,有朋友的陪伴,还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都在推着他往前走。
随着拍摄的推进,江驰对阿屿这个角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他不再是单纯地模仿阿屿的动作和表情,而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融入其中——阿屿对挚友的怀念,是他对苏晚的牵挂;阿屿通过摄影找回勇气,是他对演员梦的坚持;阿屿和身边人的温暖互动,是他和林砚、和家人之间的情谊。
有一天拍阿屿在老码头看夕阳的戏,江驰站在礁石上,看着远处的“夕阳”布景,突然想起了很多事——想起苏晚第一次带他看夕阳的样子,想起林砚陪他在老码头聊天的夜晚,想起妈妈在厨房为他炖汤的身影。这些画面在他脑海里交织,情绪自然地漫出来,不需要刻意酝酿,眼里就满是温柔和释然。
“过了!”陈导的声音传来,带着点感慨,“江驰,你现在已经和阿屿融为一体了。”
江驰站在礁石上,看着远处忙碌的工作人员,看着跑过来给他递水的林砚,突然明白——拍戏不仅仅是演绎别人的故事,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看清自己的内心,珍惜身边的人。那些镜头内外的点点滴滴,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都将成为他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
夕阳的灯光落在他身上,像给了他一层金色的光环。江驰知道,拍摄还在继续,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身边有这些温暖的陪伴,他就有勇气一直走下去,把阿屿的故事讲好,也把自己的青春过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