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晨光带着点雀跃,像揣了颗糖的孩子,悄悄溜进102班的教室。讲台上堆着一摞崭新的答题板,是张老师特意为明天的知识竞赛准备的。刘念初把最后一份模拟题分下去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丁星禾的手——她的手心里全是汗。
“别紧张,”刘念初压低声音,“我们都准备这么久了,正常发挥就行。”
丁星禾用力点头,却还是忍不住搓了搓手:“我昨晚梦见答错题,评委老师全变成了会说话的石窟佛像,瞪着眼睛看我……”
她的话逗笑了周围的人,李竞瑶推了推眼镜:“我查过了,这次竞赛分必答、抢答和风险题三轮,必答题我们平均分,抢答题靠手速,风险题……”
“风险题就交给于凌澄!”王星澄拍板,“她记东西最牢,就算是冷门知识点也难不倒她!”
于凌澄的脸颊微红,捏着笔的手指紧了紧,却还是轻轻“嗯”了一声。
薄晚柚从书包里拿出个笔记本,上面是她整理的“易错知识点对照表”:“比如‘大足石刻’是宋代的,别和唐代的龙门石窟弄混;‘威尼斯水城’属于意大利,不是西班牙……”她的声音不大,却像定心丸,让大家浮躁的心绪渐渐沉了下来。
上午的课过得格外快,每个人都揣着点紧张,连平时最爱开小差的王星澄都在认真听讲。午休时,大家没去食堂,而是把桌子拼起来,用最后一点时间过风险题。
“要是抽到‘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怎么办?”丁星禾举着题卡,声音发颤。
“雅鲁藏布大峡谷,”于凌澄立刻接话,“最深处6009米,在西藏。”
“那‘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呢?”李竞瑶追问。
“大堡礁,澳大利亚,”薄晚柚抬眼,“由2900多个珊瑚礁组成。”
刘念初看着她们对答如流,心里的底气足了些。她忽然想起吴老师昨天说的话:“一群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强。”此刻才真正明白,这种互相支撑的感觉,比任何复习资料都更让人安心。
下午最后一节课,张老师带她们去竞赛场地熟悉环境。阶梯教室已经布置妥当,评委席上摆着名牌,观众席虚位以待,最前排的答题区放着六张椅子——正好是她们六个的位置。
“别怯场,”张老师拍了拍刘念初的肩膀,“你们是我见过最有默契的团队。”
丁星禾走到答题区,假装拿起抢答器,手却抖得按不下去。刘念初走过去,握住她的手:“你就当下面坐着的是咱们班同学,平时怎么练的,明天就怎么答。”
薄晚柚站在舞台侧面,望着背景板上的“旅游知识竞赛”几个字,忽然说:“我以前参加过书法比赛,紧张的时候就深呼吸,想笔画的起承转合。”
“那我就想动漫人物!”丁星禾眼睛一亮,“想到我最喜欢的主角,就不紧张了!”
于凌澄默默走到答题板前,用手指在空白处写了个“稳”字,写完后抬头,正好对上刘念初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眼里的紧张淡了不少。
离开阶梯教室时,夕阳正把走廊染成金红色。王星澄忽然说:“不管明天结果怎么样,今晚我请大家喝奶茶!就当提前庆祝!”
“我请吃薯片!”桥知凌立刻附和。
“我带我妈做的杏仁饼!”丁星禾举手。
刘念初看着她们叽叽喳喳的样子,心里忽然暖暖的。原来比起赢比赛,和这群人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的过程,才更让人期待。
周三清晨,刘念初在公交站遇到了吴老师。蓝色轿车缓缓停下,吴老师摇下车窗,递过来一个纸袋:“给你们带的能量棒,补充体力。”
“谢谢您,吴老师!”刘念初接过纸袋,里面是六个独立包装的燕麦棒,还带着温热。
“加油,”吴老师笑了笑,“我会去看比赛的。”
走进教室时,大家已经到齐了。丁星禾穿着件印着卡通图案的卫衣,说是“战袍”;李竞瑶换了副新眼镜,镜片擦得锃亮;薄晚柚把头发扎成了利落的马尾;王星澄和桥知凌穿了同款的运动鞋,说是“默契战靴”;于凌澄的书包上挂了个小小的平安符,是她奶奶求的。
刘念初把能量棒分给大家,六个人的手指碰到一起时,像有股电流轻轻窜过。
比赛开始前,后台的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紧张。丁星禾攥着能量棒,嘴里念念有词;李竞瑶在默背知识点;薄晚柚望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王星澄和桥知凌在猜第一题会是什么;于凌澄的手指在裤缝上轻轻打着节奏。
刘念初深吸一口气,举起手:“来,我们握个手。”
六只手叠在一起,温热的掌心传递着力量。丁星禾的手还是有点汗,李竞瑶的手微凉,薄晚柚的手骨节分明,王星澄和桥知凌的手劲最大,于凌澄的手轻轻搭在最上面,却很稳。
“102班,加油!”她们齐声喊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笃定。
必答题环节很顺利。李竞瑶答历史题,薄晚柚答建筑题,于凌澄答数据题,王星澄和桥知凌答趣味题,丁星禾负责答天津本地景点——她昨晚临时抱佛脚背的内容,居然全答对了,坐下时偷偷冲刘念初比了个耶。
抢答环节竞争激烈。王星澄的手速快得惊人,抢下了三道题,虽然有一道答错了,但另外两道全对;桥知凌抢到一道关于美食的题,说得头头是道,连评委都笑了。
到了风险题环节,她们的分数暂时排在第二,和第一名只差十分。最后一道题,刘念初选择了五十分的最高分题——“请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并简述其特点”。
全场安静下来,连观众席的呼吸声都听得见。丁星禾紧张地捂住了嘴,李竞瑶的手指紧紧攥着答题板。刘念初下意识地看向观众席,正好看见吴老师坐在第三排,冲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眼里的鼓励像晨光一样明亮。
她定了定神,看了看身边的伙伴,薄晚柚冲她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信任。刘念初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教堂,比如哥特式教堂有尖顶、肋拱和彩色玻璃窗;□□教的是清真寺,特点是穹顶和宣礼塔;佛教的是寺庙和佛塔,比如中国的佛塔多为楼阁式……”
她的声音清晰平稳,薄晚柚在旁边补充:“印度的桑奇大塔是佛教早期建筑的代表,用半球形穹顶象征宇宙。”
于凌澄接着说:“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建筑,米开朗基罗参与了设计。”
三人配合默契,把知识点补充得完整又准确。评委亮分时,全场响起了掌声——五十分满分!
最终,她们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赢得了比赛。当张老师把奖杯递到刘念初手里时,六个人紧紧抱在了一起。丁星禾的眼泪蹭了刘念初一肩膀,王星澄和桥知凌尖叫着跳起来,李竞瑶推了推眼镜,眼眶红红的,薄晚柚的嘴角扬得高高的,于凌澄的平安符从书包里掉出来,被她小心翼翼地捡起来。
台下,吴老师笑着鼓掌,手机屏幕亮着,显然是记录下了这一幕。
比赛结束后,吴老师特意在走廊叫住了刘念初。“恭喜你们,”她递过来一个小小的礼盒,“这是给你的,算是庆祝。”
礼盒里是一支银色的钢笔,笔身上刻着“Keep Going”。“知道你喜欢写东西,”吴老师笑着说,“希望它能陪你记更多故事。”
“谢谢您,吴老师!”刘念初握着钢笔,指尖传来金属的凉意,心里却暖烘烘的。
傍晚回到家,刘念初刚打开门,就看见客厅的灯亮着——爸妈居然回来了。妈妈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锅铲:“冠军回来啦?妈给你做了糖醋排骨,庆功!”
爸爸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她的奖杯,看得格外认真。见她进来,他放下奖杯,难得露出有些激动的神色:“念初,好样的!你爸妈办案拿过不少奖状,但你这个奖杯,我们觉得比什么都珍贵。”
饭桌上,爸爸给她夹了块最大的排骨:“听说你们是团队第一?懂得合作,比单打独斗厉害多了。”妈妈则翻出她小时候的奖状,和奖杯摆在一起拍照,嘴里念叨着“我女儿就是棒”。
窗外的夜色渐浓,屋里的灯光暖融融的。刘念初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这个奖杯的重量里,藏着太多东西——伙伴们的并肩,吴老师的鼓励,还有爸妈眼里的骄傲。
她拿起吴老师送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今天,我们赢了。不只是比赛,更是这段一起奔跑的时光。”
字迹落在纸上,清晰又坚定,像她们此刻的心跳,也像青春里最响亮的回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