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多农忙,这冬季就是给大家修养生息,大家少有在外奔波,家家户户都囤好粮在家歇冬,除了科举之士。
白天他去夫子那读书,晚上偶尔还会挑灯夜读,在林平安认真读书的时光里,小葡萄也快满一岁。
这个冬日里,为了取暖,柴火已消耗颇多,地窖里的菜和肉也差不多清空了,粮食也吃了大半,那板栗在冬日更是给家里多添了一丝甜意。
现在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那雪堆化作雪水,在乡间小路肆意流窜,山间的蛇熊也已清醒,正忙忙碌碌地寻食。
林大柱把雪水引到小溪里,李秋娘跟着他一起把家里那十亩地都收拾了一番,准备种五亩稻子、三亩土豆、两亩红薯。
家里的大菜地也跟着整理了一番,她放了菜籽,待多几日就出苗了,出了苗好好伺候着,新鲜的蔬菜也能吃上了。
要说平日吃的蔬菜,这茄瓜豆角是少不得的。
不过要说好种耐吃,还得是蛇瓜,生津止渴、驱虫、通便、去湿热,好些好处呢!
那蛇瓜种出是吃之不尽,去年她家第一次种,挂了满棚,还送了好些给亲邻,交口夸赞,菜种都分了出去不老少。
就是看着吓人,瓜如其名,像蛇一样,不要说小娃,大人到了晚上都不敢靠近的。
后院的菜地也整了出来,种了些青菜和调味的葱姜蒜,之前从山上移植的野花椒好生伺候着也卖了不少钱。
摸爬滚走,小葡萄也到了学步的时候,虽然天不下雪了,但她怕倒春寒,李巧兰就把小葡萄放到炕上学步,被褥叠好,放边上围着,把她爷爷给她做的小车子放在炕上,又手把手的扶着她,带她学着怎么用。
小车子"哒哒哒"的响动,让她觉着新奇,推着就往前跑,顶到墙边就推不动了,李巧兰给她掉个方向,又"哒哒哒"的响起来。
可小人儿腿没有什么力气,一会儿就玩累了,趴在被褥上不肯动,李巧兰也不管她,在一旁绣着花。
林平安这个冬季每日进学,学问大有长进,春日到来了,又恢复以往的半学半耕的日子。
他早已和同窗报名了今年的院试,待六个月后就可开考。
今天下午不读书,歇一歇这脑子,他拿起砍刀背起弓箭就从后院小路上了山,准备把陷阱又布起来,这路也要清清,免得冬眠起来的蛇往山下来,家里有小孩,更是得小心些。
李巧兰就在家看孩子,忙活家事,差不多时间,就把炉灶烧起,蒸了馒头,炒了碗鸡蛋,煮了个酸菜炖野猪肉。
今天地里忙,早早就去了地里,中午也没空回来吃饭,让她送饭过去吃。
做好饭后,用背带把小葡萄背起,拿出饭篮子装上六个大馒头,两份菜,又放了点水在锅里煮,剩下的就温在炉上,拿起篮子往地里去,给爹娘送饭。
老两口正干得热火朝天。
“爹娘,先歇歇,吃过饭再干吧!”
“大柱,吃饭了——”李秋娘向着稍远处的林大柱喊道。
“来喽!”
两人在小渠里洗了洗手,“爹娘,擦擦脸。”李巧兰从篮子拿出早准备好的帕子递过去,又把他们早上用的帕子收好,准备拿回去洗好晾起,明天再用。
李巧兰把碟子拿了出来,一人递去一双筷子,“爹娘先吃,我回去了,一会我过来收碗筷。”
老两口干得卖力,此时也饿得不行,狼吞虎咽的吃着,有食下肚才缓过来。
“不着急,慢慢再收也不迟,你先回去吃饭吧。”
她回了家,把小葡萄解开放到竹床上玩,孩子大了,精神好,半天都不困。
她就把锅里的热水起出来,拿大陶罐装着,放了点糖盐进去,收拾好,她又从灶上夹了碗菜,拿了两个馒头,坐在堂屋吃饭,剩下的饭菜,让林平安回来自己去拿来吃也不会凉。
吃完饭,水凉得差不多,糖盐也融化好,她拿出四个大竹筒,拧开盖子清洗一番,倒净水,拿大勺子搅拌匀,装进竹筒里,剩下的拿竹盖子盖好。
水装好,她正准备背上小葡萄,林平安回来了,捆了几只兔子。
“饭在灶上,你看着小葡萄,我去给爹娘送水!”
“知道了,媳妇。”
李巧兰就出门了,林平安把兔子放在之前装兔子洞石头笼子里,,去了厨房拿饭,装了三个馒头一碗菜,剩下的还够今晚吃一顿。
他边吃着饭边看着小葡萄在竹床里爬着又想站起来,小手小脚的小顽皮。
另一边,老两口吃完饭又开始干活了。
“爹娘,过来喝点水,我放了点糖盐进去,好补充体力。”
“哎呦喂,秋娘,你家媳妇真孝顺,刚送了饭又来送水了!”隔壁地里的李三嫂子搭话。
这满村都是沾亲带故的,她算辈分也是李秋娘平辈。
“那是,我儿媳妇可好了。”李秋娘满脸骄傲,转头又对李巧兰说,“小葡萄怎么没跟着来?”
“平安在家看着呢。”
“也好,她现在可有分量了,背着重着呢!”话是这么说,脸上却挂着笑。
林大柱默默喝水。
“她三嫂三叔,要不一起喝点,这水喝着有劲。”
“行,来一点。下午我家煮麦茶,你也尝尝!”两口子都是爽快人,不爱推脱。
一个多月过去了,蛇瓜也已长成,小葡萄一岁了,小短腿迈得好极了,咿咿呀呀的话也少了。
一中午在亭子里吃着午饭,一家人围在大木桌子边,李秋娘已经吃饱了,此时正喂小葡萄呢。
她给她喂的是混有蛇瓜泥的米糊糊,蛇瓜泥混在米糊糊里清香味美,比单吃米糊糊香多了,香喷喷的味道让她一口接着一口,看她吃得快,怕消化不了,李秋娘就放慢了速度。
小葡萄着急地伸手示意她快一点喂,急得都喊了出来,“吃!”
短小的一个字,让几人又喜又想笑,平日教的爹娘爷奶都没记住,反倒无师自通学会了"吃"!
“再说一次就给你吃!”李秋娘拿着勺子逗她,另外三人热情注目。
“吃吃!”
“好样的!”一勺子米糊糊进去,小葡萄喜笑颜开,四人笑意盈盈。
“小葡萄会说话了,以后多教教她,在她面前少说那些不该说的!”林大柱发话。
“知道了!”众人回道。
“得空我带她念书!”林平安道。
小葡萄:在我还不晓事的年纪就得到了学习任务!(不知道爱不爱读书的娃~)
突然一天,一家人发现一岁的小葡萄初现怪力——
李巧兰在堂屋边绣帕子边看顾小葡萄时偶然发现竹床的床边坏了一小块,怕是有野物入屋,忙大喊“娘!你快来,你看这竹床怎么坏了一块!”
“怎么了!”李秋娘听到动静拿着锅铲就冲过来。
“娘,你看!”李巧兰指着竹床坏掉的一角。
小崽子坐在竹床上咬着手,一脸无辜状。
(不……知道,不……是我干的!)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坏了?”
“我也是刚刚看到的,刚刚在绣帕子,一时没看着,娘你说是不是有什么野物进屋来了。”
“不像,我也没有听到什么动静,我怎么看着有个小巴掌印子!”
“还真是!”
“难道!”两婆媳异口同声。
正巧,父子两打柴下山,一人背了一大扎柴,看到她们围在小葡萄的竹床边“你们两围着小葡萄干什么呢?”。
“你们看,这是不是小葡萄干的!”李秋娘指着那个小印子。
“哎呦,这娃了不得哇,这么大的力气,比我小时候厉害多了!”
“要不试一试?”
“怎么试!”
林平安拿了一块石头放到小葡萄手边,“小葡萄,捏一下这个好不好,捏开了给你吃好吃的!”
(好吃的!)
脑子里一边都放了吃的小葡萄,握住石头一捏,粉末扬起,石头处出现了小手印大小的豁口。
“这力气!得好好引导啊!以后肯定没人能欺负她!”
小葡萄的这身大力气也算是被发现了。
**
两年过去了,小葡萄三岁了,这两年她的会说的话也逐渐增加,力气更是有所长进,林大柱还特意做了个练力气的小石锁给她玩,教她控制力气。
**
今年雨水少,田里粮食难成活,母女俩正在后山采山菜,大白团子拖着一只大白兔子冲了过来,要不是不够高,都能抱起来了。
那只兔子看起来和她一样高了,抱着冲过来,开口第一句,“娘,兔子,要养!”
“哎!”李巧兰连忙把手里的菜放到篮子里,“你又去哪里耍了,快给我捆好,小心它踢你!”
“不会,我!大力(对自己实力有清晰认识的小葡萄)。”她双手紧抱这兔子不给。
(平心静气.jpg)
“给娘拿着,咱们早点回去,让爷爷给它搭个小屋子,好不好?”李巧兰面带微笑道。
突然有点冷,“好吧,给娘。”
(给兔子)
“走吧,回家了。”
(捆好兔子,牵着女儿。)
小葡萄迈着小短腿,“娘,明天我要带棉棉去外婆家!”
“棉棉是谁?”
(不会是那只兔子吧!)
“是我的大兔子,明天去外婆家玩!”
之前带着去了几趟,在那玩得不亦乐乎,现在倒还惦记上了。
“明天能起得来吗,你要去的话,回去问问爹爹哦。”
虽然力气大,但不爱走路的小葡萄,去外婆家那么远,当然要爹爹抱抱啦!
“会起来的啦!”
说话间,已经到了家,李秋娘在家里整理前几天摘回来的山菜,看到二人回来,惊讶道,“怎么今天这么早回来了。”
“这小家伙,一时没看住,就抱了只兔子回来。”
小葡萄默默抱出大兔子,“奶奶,养!”
“好,养着,给我们小葡萄玩!”
说着,带小孙女去了院里之前放兔子的地方,“先放在这里养着好不好?等爷爷回来再给你建兔子屋。”
“好!”
“那让它在这里玩一会,从外面回来是不是要洗手呀?”
“要洗手!”
李秋娘牵着她去了洗手,这在山里到处玩,手里指甲缝中全是泥。
小娃精力旺盛,要是白天不出去野一圈,晚上睡觉可是个大难题了,这精力是真让人羡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