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张屠夫接了老张屠夫的手艺,别家杀猪时会来请他去帮忙,各个村子里转着,赚着点小钱和主家送的点猪肉、猪下水。
为了赚多点钱,张屠夫会去别的地收猪回来卖,他的猪肉摊都是早晨出摊的,没那么热。
今天,张屠夫的猪肉摊上那只大野猪让人瞩目。
“哪里来这么大一只野猪!”
“多少钱一斤,这野猪肉老,费柴,便宜点吧!”
“这野猪是大柱叔打的,这部位五文一斤,够便宜了,不讲价啊!”
村长叫了村里各家的当家人来村里祠堂开会,召集每家派人去巡逻,还要几个人跟着去山上挖坑。
因着张屠夫摊子上那只大野猪,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大家对于巡逻一事都没有抗拒,都十分配合。
会布陷阱的三个人分别带着几个健硕汉子去山上挖坑,做好了标志,防止村里人跌进去,削尖的竹刺密密麻麻的插在坑里,野猪掉进去必定活不了。
林大柱带了两个汉子在他打到野猪那块正挖着坑,刚布好竹刺,还没掩盖起来,就听到一阵轰隆声向这边来,“快上树。”他往树上一窜,站稳脚根,一只大野猪带着几只小野猪冲了过来,一时没刹住脚,直冲到坑里,那几只小野猪也跟着掉了进去。
可惜坑挖的不够深,一只小野猪踩在其他野猪的背上,爬了出来,林大柱见状,从树上爬了下来,拿起锄地的锄头向野猪锄去,瞬间毙命。
“快走,先回去叫人!”林大柱怕还会有野猪过来,这坑已经满了,这再来野猪也没法子,还是先找人搬走。
三人往村子跑去,跑到村里,林大柱心下稍定。
“我们捉住了野猪了!”,另两个人兴奋不已,正面遭遇这么多只野猪还杀掉了,别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
村里巡逻的人听到这话冲了上来,“在哪里!你们没受伤吧!”
两人激动的讲述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大柱叔真的太厉害了,一锄头下去就把那小野猪砸死了!”
“好了,别说了,一共五只野猪,一大四小,你们给点人手,带上竹竿,去把野猪抬回来,放久了怕把别的都引过来!”
“是是是,大家别愣了,都听大柱叔的,快去拿工具抬野猪!”巡逻小队的队长立刻让大家去把竹竿和绳子拿出,跟在林大柱的身后上山抬野猪去。
不只他这出现野猪,其他的陷阱也出现了。
八只野猪放在村子中心的打谷场里,十分壮观。
还有一队人找到了野猪老巢,发现野猪都不在巢穴,回来一看,野猪都被擒获了。
这些都是由村里安排,这么多只野猪,像林大柱这样出了大力气的都收获了一大块肉,村里老弱孤寡都分了稍多一点肉。
剩下的肉按人头分了,每人都收获了一大块肉,这个冬天又多了一道菜了。
野猪皮炮制好也是一味药材,这个要拿出县里卖了,钱由村里收着,用于村里建设。
这地里的粮食已成熟,热火朝天地收好粮,缴完税还剩七百斤左右小麦。
经过一个月的存粮食晒菜干,冬季也已到来。
晚饭后,一家人早早的入睡了。
一夜过去,清晨的小院里洒满了雪,银装素裹,天上还仰撒细细的雪花。
李秋娘醒来后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赶忙去了儿子房间看小孙女,这天冷得突然,万一没盖好被子可不好。
林平安和李巧兰两个正裹着被子熟睡着。
“平安、兰兰起床了,外面下雪了!”
“唔,娘,怎么这么早起来了。”
“开门,我进来看看小葡萄。”
“娘,这就来了。”林平安套了件单衣道,“这天怎么突然这么冷,厚衣服还没有拿出来呢!”
打开门,李秋娘跨进去后,立刻把门关上,散了散寒气,才凑过去看小葡萄。
看到小葡萄在小竹床裹着小包被睡得正香呢,这才放下心来。
转头对着儿子说,“你这小子,还早呢,外面下雪了,你快起来和你爹去看看屋顶,把院子的雪也扫了去。”
“昨天还秋风阵阵,今日就下大雪了,娘,我穿好衣服就出来。”
这边安排好,她就去小厨房煮早饭,大厨房在前面左边,除冬季煮饭外,其他时候都用它。
冬季需烧炕,这小厨房建在正房与左厢房夹脚处,一炉灶烧两炕!
一大家子都起来了,小葡萄虽然没有醒,但也在李巧兰的帮助下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大伙裹得像熊一样,虽然是第一天下雪,不是很冷,但这么久没有经历这种气候还是不太适应。
冬天吃饭是在正房里,前院亭子那冷,下着雪小葡萄也不好抱出去玩了。
林平安跟着他爹一起搭梯子上房顶,前些日子修过了,现在是查漏补缺,免得哪处屋顶塌了可就不好了。
再加上本就要扫雪,两人把屋顶的雪扫到院子,又把院子的雪扫到一起,堆在院子内一角。
又去了后院小菜地看了看菜的情况,还好,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就先不摘了。
大菜地的菜早就摘好,该晒干的晒干,该腌制的腌制,能久放的就堆放在地窖里。
烟筒飘出阵阵炊烟,米粥的香气扑面而来,起锅拿碗筷,开坛取咸菜,揉面成馒头,上锅蒸起!
“这天吃上一碗你熬的热米粥,暖心暖胃啊!”林大柱喝了一大粥,又夹了一筷子咸菜嚼得咯吱咯吱的响。
“快吃吧,又作怪,让孩子们看笑话了!”,李秋娘嗔笑道。
小两口看着他们的互动用碗遮住暗暗笑着。
冬天,小林村到处安安静静,从远望去,挂着皑皑白雪的山偶尔透露出一丝土色,绿树的枝头也有白色来点缀,银装素裹的村子除了炊烟,别的一概不显。
村里人都躲在家里,暖暖和和地歇着,冬季是个闲季,什么活都不用干,什么活都干不了。
李家小院里,李秋娘煮过朝食后,又放上水蒸上一屉馒头,为两屋取暖,这馒头又可以当午晚的主食。
吃过早饭扫过雪,各自又回了房间,李秋娘把小葡萄抱到自己房间,拿出之前给她做的鹿皮袄子,穿上野气十足,像一头健壮的小鹿犊子!
小葡萄:嗷呜!(李秋娘笑:不对,这不是鹿叫!)唔!(哈哈!)
“好可爱的小葡萄啊,快给奶奶亲香亲香!”
“咿呀呀!”小葡萄用手捉着奶奶的衣服玩,小手一捉一捉到,特别可爱!
“小葡萄跟我学,娘——”
“呀!”
“爹——”
“咿呀!”
“叫奶奶——”
“哇唔!”
“爷爷——”
“呀呀!”
林大柱在旁边看着媳妇教小孙女学说话,脸上不自觉带着笑意,手上功夫却不停,正做着给小葡萄学步的车子,做工极为精细,一丝小木刺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刨得是一干二净。
与此同时,林平安正看着科举书籍,准备应考,“兰兰,冬季不能劳作,夫子安排了接下来每日都需进学。”
“那挺好的啊,你也要考秀才,多读书才好!”
“可是需要辛苦你来带小葡萄了,我现下一读便是整日,家里的事帮不上忙了。”
“说这话,你都说了,冬日少活,我忙得过来,再说还有爹娘帮忙,你就安心读书,考中了秀才,家里的赋税都能少些,征劳役家里也不用出人了!”
“媳妇,我一定会认真读书的!争取一举考中!”
“好!”李巧兰剪断绣线,拿起绣好的花样,“我去请教娘,你好好读书啊!”
“知道了,媳妇!”
李巧兰穿过回廊,到了正房门口,房门大开,“娘怎么不关门?”
“开门透气呢,这样正正好。”
“娘帮我看看我这绣得如何?”李巧兰递过帕子,接过小葡萄逗弄着。
“爹娘,明天起,平安就要一整天去夫子那学习了。”
“嗯,进学是好事,总归比自己学好。”
林大柱看她们母女两聊着,转身出了房门,这小车子做好了,要上层桐油,他拿着去了堂屋刷,别熏着屋子。
“兰兰,你这次绣得不错,这竹绣得比之前好,不过这处你再换着点颜色,会更好!”
“还真是,幸好有娘您教我!”
“你绣的时候不要贪暖,开着点门,亮堂点绣,别伤了眼睛。”
“上来躺躺,暖和!”小葡萄在温暖的氛围里睡着了。
“娘,我去切点桃子来吃吧!”李巧兰躺在李秋娘的腿上说道。
“馋嘴,去吧去吧,切多两个给他们一起吃。”
“知道了,娘——”
切了几个,分了三碟子,给两父子分别送了去,自己拿着回了李秋娘的房里。
“娘,快尝尝。”她拿起一块放到李秋娘的嘴里。
“凉凉的,好吃!”
“中午炒个腊鹿肉怎么样?”
“行,听娘的。”
小葡萄被清晰的桃子味香得醒来,“哇哇!(香香的!放我嘴里!)”
“哈哈,娘,你看这小娃娃怎么这般馋嘴!”李巧兰被她那副馋猫样逗得笑起来。
“像她爹,爱吃!”李秋娘也忍俊不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