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寒越时,仗义的性格,挺拔的身姿、俊朗中带着硬气的五官,还有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很难不让人多看几眼。但真正让她一步步走近的,却是这副耀眼皮囊下的真实。对自己很严格,对别人却很包容。同理心很强,有一个很有趣的灵魂。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
“发什么呆呢?”寒越一回头,撞上陈也的视线,咧嘴一笑,露出小虎牙,哦,还有点傻气。寒越顺手用勺子舀了点锅里咕嘟冒泡的汤汁,吹了吹,小心翼翼地递到她嘴边,“尝尝咸淡?小心烫。”
陈也凑近,就着他的手抿了一小口。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香料的味道在舌尖化开,恰到好处。“味道特别好!”陈也说完还点点头。
寒越得意地晃了晃脑袋,转身继续翻炒,“饿了吧?再等十分钟,米饭焖好就能开饭!”
陈也没走开,反而走进厨房,拿起旁边的水果开始清洗。水流哗哗,寒越侧头看她,动作熟练又安静。他喜欢这种感觉,两个人,一间小小的厨房,各自忙着手里的事,不需要太多言语,空气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心里特别安稳。
“对了,”寒越想起正事,“明天我就联系岳英姐,问问她弟弟岳峰的事。早点定下来,省得杨锦姐总念叨我。”他语气轻松,显然对岳峰的条件很满意。
“嗯,岳英他们家开武馆的,岳峰也会点手脚功夫,只是不太善于和人打交道。”陈也把洗好的水果放盘子里。
晚餐是简单却丰盛的家常菜:油亮酱浓的红烧排骨,翠绿清炒的菠菜,爽口的凉拌黄瓜,还有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蘑菇豆腐汤。两人坐在餐桌旁气氛融融。寒越一边给陈也夹排骨,一边絮叨着他下午查到的那些装修灵感图,从智能马桶盖的品牌差异,到哪种木地板更耐造,再到厨房岛台水槽是单盆好还是双盆好……陈也安静地听着,时不时和寒越讨论一下。
“对了,”陈也放下筷子,擦了擦嘴,看向寒越,“下周三你的访谈,我不能陪你去了,访谈前一天我就要封闭培训。你说的那个检察剧是要去申市见导演?”
“嗯,和访谈隔着一天,结束就立马飞去申市。“寒越心里还是有点不舍,眼巴巴看着陈也。
陈也探过半个身子,亲了亲寒越,“家里装修靠你啦,不着急,慢慢装,以后要住很久。我觉得你的审美挺好的,我没有任何意见。”
“那不一样。”寒越嘟囔了一句,低头扒拉了两口饭,觉得嘴里美味的排骨忽然少了些滋味。他抬头,看着陈也平静无波的脸,“我拿不定主意,肯定还要问你。”
陈也看着他孩子气的样子,心里微软。“行,我尽量每天给你打电话。”
“嗯……”寒越应了一声,心里那点失落还是没藏住,像只耷拉着耳朵的大狗。但他很快又振作起来,“房子的事我盯着,岳峰的事我去谈,等你回来,咱们就去看家具!”他试图用这些未来的计划冲淡分离感。
“好。”陈也看着他没精神的样子,“你是不是这几天情绪起伏有点大啊?”变得絮叨,话痨,还爱撒娇了。
寒越恨铁不成钢的看着陈也,“陈也,你是直女吗?”
“啊?我...我是吧。”看寒越的样子,搞的陈也都不自信了。是自己哪里说的不对?
饭后,陈也主动收拾碗筷进了厨房。寒越跟进去想帮忙,被她推了出来,厨房里传来水流声和碗碟碰撞的清脆声响。
陈也收拾完厨房出来,看到寒越已经歪在沙发上睡着了。他高大的身躯在沙发上显得有些委屈,眉头完全舒展,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放轻脚步走过去,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他熟睡的脸上。褪去了白天的兴奋和活力,此刻的他显得格外沉静。
陈也拿起旁边薄薄的毯子,轻轻盖在他身上。动作间,寒越无意识地动了动,含糊地咕哝了一声“媳妇儿……”,然后呼吸又变得绵长均匀。
陈也站在沙发边,静静看了他一会儿。一种很踏实、很饱满的情绪在她胸腔里弥漫开,俯身在他额头上落下极轻的一吻,然后拿起手机坐在旁边看最近的资讯。
第二天
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时,寒越已经精神抖擞地在厨房准备早餐了。
“早!媳妇儿!”寒越笑容灿烂,“快来吃早饭,我选好衣服了,咱俩早点去排队领证。看看能不能争取第一个。”
陈也看着他那双亮晶晶、充满期待的眼睛,听话的坐好。
寒越心满意足地坐下,一边吃一边还不忘念叨,“一会吃完,我再检查一遍带的证件。摄影师约好在民政局门口见面。我们开哪辆车?”
陈也喝了口牛奶,“越野车吧,刚洗的。你来开车。”
早餐在两人的絮叨中结束。寒越快速把碗碟收拾了,让陈也去换衣服,然后有把证件检查了一遍。
陈也看到旁边挂着的领带,招手让寒越过来,拽着寒越的衬衣领把人拉到眼前,“很帅。”低下眼睑,认真给寒越系领带,寒越看着画着淡妆的陈也,白色的连衣裙,就像刚认识时的样子,满身的书卷气。忍不住低头亲了陈也脸颊一下。自己嘿嘿笑。
陈也笑看了寒越一下,“裤子紧吗?感觉你又壮了。”
“没事,就是修身款。老公帅吧?”
“帅,今天你最帅。走吧,上班高峰,路上堵车。”
出门时陈也主动拉着寒越的手,朝他笑笑,寒越这是紧张了。
跟拍的摄影师是杨锦的发小,也是个叛逆的人,爸妈搞学术的,他就学了艺术。拍风景,拍人物,在业界也是挺有名气。
两人到民政局时,已经有两对新人在排队了,寒越还主动和人家搭话,送人家喜糖,“同喜同喜,你们几点来的?”
对方的新娘认出寒越,赶紧捂嘴,笑的那叫一个美,“七点就在门口排队了。”说着还看向一旁站着的陈也。瞬间眼睛瞪大,也不管寒越了,“啊,啊,啊,大师姐。”
陈也看姑娘这么激动,主动抱了抱人家,“恭喜。”
这个姑娘属实是激动了,说话都有点打磕,“喜,喜,都喜。”
众人都笑起来,把最前边坐着正在说悄悄话的那一对惊了过来,然后大厅就热闹起来,前面两对都是年龄快30的,人也成熟稳重,一看还有人陆续进来,就赶紧让陈也和寒越第一个排队领证。
陈也和寒越不住的感谢,还和人拍了照片,最后叮嘱人家,麻烦保密。不住的感谢。
那两对新人看着寒越帅气的脸,说什么听什么,不住点头。听你的,听你的。
领证时很顺利,寒越看着新鲜出炉的红本本,美死了,拉着陈也还去宣读了誓言。又在车里拍了好多照片。发在朋友圈炫耀给亲近的人看。
陈也就这么笑看着寒越显摆,又帅气又可爱,真好呀。
晚上,陈也和寒越去了杨教授家,看望长辈,聊了聊最近的状况,免得老人家担心。
寒越比第一次去时,从容随意了很多,纪老师很满意寒越,觉得小伙子是个很会来事的,和杨教授说这孩子情商高,会说话,会办事。
陈泗没有赶回京市,兄妹俩就是电话聊了很久,陈泗准备磨着宁真去领证。宁真这边还想去战乱地一趟,两人正在磨。
假期看着很长,感觉很快就过去了。
寒越就特别舍不得,热乎的老婆要分开一个月,陈也这几天和寒越天天在一起,也有点不舍了,但工作要继续,承诺说培训结束就去找寒越,不管是在京市还是申市。寒越黏黏糊糊的勉强答应了。
站在原地,看着黑色的商务车平稳地汇入车流,很快消失在视野里。清晨的阳光照在身上,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拿出手机,拨通了岳峰的电话。
“你好,岳峰,我是寒越,你姐姐和你说过吧?……对对,我觉得挺好的!你看今天方不方便,我们见个面聊聊?……行,我给你发个地址,你来我这里,顺便开车送我去公司,我们车上聊。”
(两周后·京市应急管理局)
应急管理局大楼深处,在那间宽敞明亮高度信息化的指挥室里,气氛有些凝重。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分割着不同的监控画面和数据流。这里是应急处的作战指挥中心。
陈也穿着利落的作战服,站在主控台前。封闭培训还未结束,就被紧急召回。众人都风尘仆仆,脸上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屏幕上正显示着一个加密视频会议的画面,另一端是港市安保局的梁局长,脸色严肃。
“陈组长,情况紧急,我就不多客套了。”梁局长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一艘名为‘蓝海号’的大型游轮,在距离港市东南约120海里的公海区域遭遇极端天气和未知机械故障,发生严重侧倾!目前船体倾斜角度已超过30度,随时有倾覆危险!船上载有包括船员在内共计1873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我国公民,还有大量老人和儿童!我们已协调最近的救援力量赶赴,但天气恶劣,海况极差,大型救援船靠近困难,直升机悬停救援风险极高!”
屏幕上切换出几张卫星图和模糊的现场画面:巨大的白色游轮在灰黑色的惊涛骇浪中像一片无助的叶子,以一个极不自然的角度倾斜着,海浪猛烈地拍打着船舷,激起巨大的白色浪花。船体中部似乎有破损,隐约能看到火光和浓烟。
“最棘手的是,”梁局长语气沉重,“侧倾导致船体内部结构严重变形,大量舱室被海水倒灌或挤压变形,形成复杂的‘迷宫’。很多乘客被困在底舱、娱乐场所或客房里,位置难以确定,通道堵塞严重!我们尝试建立内部通讯,但信号受到严重干扰,断断续续,只能确定部分区域有大量人员被困,具体位置和伤亡情况不明!”
陈也盯着屏幕上那艘在风浪中挣扎的庞然大物,眉头微蹙。公海、极端天气、复杂船体结构、大量人员被困、信息不明……每一个因素都极大地增加了救援难度和风险。她迅速在脑中梳理着关键信息。
“梁局,我需要更详细的船体结构图,特别是受损区域的图。”陈也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被困人员可能聚集的区域,根据你们现有信息,圈定重点。另外,天气和海况的实时预报,以及预计能维持多久的救援窗口期?”
“结构图和受损预估模型正在传输给你!重点区域初步圈定在船尾底层娱乐中心、中部部分客舱以及受损区域附近的通道。”梁局长语速飞快,“天气方面,根据气象部门最新研判,这场风暴的强对流核心将在三小时后开始减弱,预计能给我们争取到4-6小时相对稳定的救援窗口!但在这之前,海况依然极其危险!”
“4-6小时……”陈也低声重复了一遍,目光扫过屏幕上复杂的三维船体结构图,大脑飞速运转。时间就是生命,如何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在复杂的钢铁迷宫中,精准定位并安全救出尽可能多的人?
“万通!阿朗!”陈也头也没回地喊道。
“到!”一个身影出列。
“我需要这艘船最近一次全面检修的详细报告,特别是关于动力系统和船体结构薄弱点的评估!还有,船上所有岗位人员的背景资料和联系方式,看能不能绕过受损通讯建立直接联系!”
“收到!收到!”万通脸上没了平日的嬉笑,阿朗手指在个人终端上飞快敲击,两人瞬间进入了工作状态。
“木头!”陈也转向另一边。
“你带装备,立刻出发,乘最快的直升机赶往现场外围待命。你的任务不是狙击,是观察!我需要你在安全高度,利用高倍观测设备,实时监控船体倾斜角度变化、破损点情况、以及任何肉眼可见的人员活动迹象!特别是顶层甲板和救生艇区域!有任何异常,第一时间报告!”
“是!”穆枫言简意赅,没有任何废话,立刻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指挥室地下室准备装备。
“岳英!”陈也的目光投向岳英。
“头儿。”岳英应声上前,声音沉静,等待命令。
“你坐军/用机去港市,负责协助梁局长。从特警和消防特勤的精锐里抽调人员,必须是最有复杂空间救援经验、心理素质过硬的!装备要带足:破拆、顶撑、生命探测仪、水下呼吸装置!你们乘坐最快的救援船出发,目标是利用稍后出现的天气窗口,强行靠近蓝海号!登船后,听指挥,建立前进基地,打通生命通道,尽最大努力营救被困人员!记住,安全第一!船体不稳,情况瞬息万变,行动必须快、准、稳!”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岳英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带着一股磐石般的坚定。
“阿朗!”陈也看向正在操作电脑的李爽。
阿朗抬起头,看向陈也“在。”
“我需要你侵入蓝海号的内部网络系统——如果还有残存的话。重点目标是船上的安全监控系统、舱门控制系统、以及乘客定位手环的信号源!同时,尝试捕捉船上任何残存的无线信号!”
“明白!正在尝试建立连接点……船体受损严重,内部网络肯定瘫痪了大半,我尽力!”又转头看向万通,“哥,去我办公桌上帮我把贴着星星的那台电脑拿过来。”
“夏天!”陈也最后看向联络员夏天。
“头儿!”夏天立刻站直。
“你和岳英一起去港市,找梁局长报道。第一,协调港市方面、海警、海军、医疗救援力量,确保信息同步,资源调配最优化!第二,准备应对媒体!和港市宣传处的人配合好!第三,安抚家属。对接港市那边的家属联络中心,保持沟通顺畅、透明,但同样要严守信息边界!”
“是!保证完成任务!”夏天神情严肃。
陈也看向队里的两位姑娘,还都穿着作战服,“拿着备用行李,现在出发,保持通讯畅通。”
陈也站在主控台前,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那艘在风暴中挣扎的巨轮,接通了前往现场指挥舰的频道:
“这里是京市应急管理局急处陈也。我已接管‘蓝海号’救援行动最高指挥权。各单位,汇报实时情况。”
她的声音透过电波,清晰地传向波涛汹涌的远方。
陈泗:头疼
陈也:我老公最近有点傻乎乎的
寒越:小区的狗看起来眉目清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领证和蓝海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