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外,走廊里人来人往。寒越抱着小鱼。
“小鱼,”陈也的声音努力维持着平稳,甚至带上了一点温和的笑意,她抬手摸了摸小鱼的脸蛋,“妈妈突然觉得有点饿,早上吃得少。你和寒爸去楼下便利店帮妈妈买点牛奶和面包好不好?”
小鱼眨巴着大眼睛,看了看诊室紧闭的门,又看了看妈妈:“那我们先去给妈妈买吃的。”小鱼又看向寒越。
“妈妈想吃巧克力夹心的。”陈也朝寒越使了个眼色,寒越点点头。
“走,儿子,给妈妈买好吃的去!可不能饿着妈妈。”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
看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消失在走廊拐角,陈也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推开了诊室的门。
医生是一位四十多岁、面容温和的女医生。她看到陈也独自进来,又看了看她手里捏着的报告单,心中了然,并未多问孩子为什么没在。
“坐。”医生示意陈也在对面的椅子坐下,接过了她递来的血常规报告单。
诊室里很安静,医生仔细地看着每一项数据,眉头渐渐蹙紧,指尖在白细胞计数(WBC)和红细胞压积(HCT)那几个触目的高值上来回点了点。
医生放下报告单,抬头看向陈也,“孩子的血常规结果非常不好。白细胞异常增高,同时伴有红细胞压积偏高,血小板计数虽然还在正常范围,但结合整体来看……高度疑似白血病。”
即使早有预感,当这最坏的结果被医生亲口说出时,她放在膝盖上的手还是瞬间攥紧,强迫自己平静。
医生有些意外于她的镇定:“要做骨髓穿刺和基因检测,确诊白血病的种类。”医院虽然是他们的定点医院,保密性和服务都没问题,但强项并不是血液病。”
陈也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权衡什么。她拉开随身携带的包,拿出一个深蓝色的证件本,递到医生面前。证件封面上没有任何多余的文字,只有一个简洁的徽章。
医生疑惑地接过,翻开一看,眼神瞬间一凝。安全部的工作证,特殊的序列号和权限标识清晰可见。她立刻明白了这个家庭的不同寻常。
“医生,”陈也收回证件,“孩子的生母已经去世。他的生父,正在执行一项长期高风险的任务,孩子一直以为他的生父已经牺牲。我是他法律上的母亲,也是他唯一的监护人。”
这番话信息量巨大,医生看向陈也的目光里瞬间充满了敬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她理解了陈也此刻的冷静背后所承载的巨大压力和责任。
“我理解你的顾虑。我推荐你带孩子去国家血液中心,找张军教授。他是国内儿童血液病领域的专家,经验非常丰富。”
她顿了顿,看着陈也的眼睛,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补充:“从目前的血象看,孩子没有任何症状,白细胞增高的幅度虽然显著,但形态学上如果有一定分化,慢性白血病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CML,在现今的医疗条件下,通过靶向药物治疗,带病长期生存,甚至达到功能性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先别有太大的心理负担,确诊是关键。”
医生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坦诚相告:“不过,目前国内获批用于儿童CML的一线靶向药主要还是第一代伊马替尼,第二代药物虽然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但在儿童适应症的获批和药物可及性上还存在一些限制,申请流程复杂,并非所有患儿都能第一时间用上。如果我是说如果,出现对现有药物耐药或者疾病进展的情况,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后的备用方案。”
她看着陈也,声音压得更低:“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同步考虑港市的ML医院。他们在国际新药的引进和儿童白血病的三代靶向药治疗策略应用方面,走在亚太地区前列,经验丰富,政策也相对更灵活。只是费用会非常高昂。”
陈也站起身,对着医生,郑重地敬了一个礼。
“谢谢您,医生。”陈也感谢医生的肺腑之言。
“应该的。尽快带孩子去做骨穿确诊。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联系我。”医生把单子还给陈也。
陈也走出诊室,正好看到寒越牵着小鱼,提着一小袋零食从走廊那头走来。小鱼手里还宝贝似的举着一个巧克力夹心面包。
“妈妈!你看,我买的!还有牛奶!”小鱼献宝似的跑过来。“你快吃。”
陈也脸上瞬间切换回温柔的笑意,她蹲下身,接过面包,亲了小鱼脸颊一下:“谢谢儿子。”她看向寒越,眼神交汇的瞬间,轻轻点了一下头。
“妈妈你问医生了吗?”小鱼好奇地问。
“问了,医生说,”陈也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小鱼身体底子不错,就是有点缺铁,建议我们以后多吃牛肉、虾、鱼这些好东西。小鱼能做到吗?”
小鱼一听,都是自己爱吃的:“能!我最爱吃牛肉和虾了!还有鱼!”他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自信,完全没把这点“小问题”放在心上。
寒越看着陈也强装的轻松,在孩子面前,他只能将所有翻涌的情绪死死压住,配合着露出笑容:“那敢情好,以后咱家餐桌上顿顿有肉!走,回家了儿子!”
三人走出医院大楼。陈也对寒越和小鱼说:“刚接到单位电话,有个急件需要我回去处理一下。你俩先回家,我弄完就回来。晚上我想吃清蒸鱼。”
寒越立刻应道:“好!没问题!我和小鱼在家做好饭等你!清蒸鱼,再加个小鱼爱吃的白灼虾,怎么样儿子?”
“好!”小鱼响亮地回答,“妈妈早点回家啊。”
陈也叫了个车去学校的附属医院,找陈奇咨询一下。
陈也给寒越发了信息,简要说明了刚才医生的判断。
寒越看到信息,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不敢回头,不敢让后排的小鱼看到自己此刻的表情。
“寒爸,我们不回家吗?”小鱼看车还没开,探着小脑袋问。
“回,马上出发咯!”寒越努力挤出一个笑容,从后视镜里看向小鱼,“寒爸在想中午咱俩吃点啥好呢?”
小鱼注意力被转移,专心的和寒越讨论中午吃点什么菜呢?
学校医院附近,四合院私房菜馆
陈也让司机将她送到了离陈奇医院不远的一个僻静四合院私房菜馆。这里环境清幽,价格不菲,午餐时段人很少,正适合谈事。她提前点好了几道清淡的菜,坐在靠里的雅间等着。
陈奇几乎是踩着午休结束的点气喘吁吁跑进来的,白大褂都没来得及脱。
“姑奶奶,你这又是搞突然袭击啊!就一个小时!”陈奇一屁股坐下,灌了口陈也推过来的柠檬水。
陈也没寒暄,直接把小鱼的血液报告单推到他面前,开门见山:“帮我看看这个。”
陈奇脸上的玩笑瞬间收起,拿起单子,目光迅速扫过关键数值。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表情变得和之前那位医生如出一辙的凝重。
“白细胞太高了,形态没做,但这数值……”陈奇放下单子,看向陈也,语气严肃,“高度怀疑是白血病,CML可能性大。必须尽快做骨穿确诊。孩子现在怎么样?有症状吗?是小鱼?”
“活蹦乱跳,什么症状都没有。”陈也言简意赅,“医生推荐了血液中心的张军教授。另外也提到了港市ML医院的三代药。”
陈奇点点头:“张教授是专家,找他没错。骨穿确诊是第一步。”他顿了顿,看着陈也的眼睛,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打算以后让孩子在哪里接受治疗?长期在哪生活?”
陈也的回答没有任何犹豫:“哪里治疗效果最好,就去哪里。费用、手续都不是问题,我来解决。”
陈奇沉吟片刻。他了解陈也的性格和能力,她说能解决,就一定能解决。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如果确诊是CML,并且你追求的是最前沿、最稳妥、用药方案最灵活,我建议……去港市ML。现在而言,他们在儿童CML的精准治疗和最新药物应用上,确实经验更丰富,流程也更顺畅。张教授那边团队当然也很好,但国内在儿童CML新药的可及性和审批流程上,客观存在壁垒。国家一直在努力,但孩子小,拖不起,也经不起反复试错。”
陈奇的话,印证了之前那位医生的建议,也给了陈也更明确的倾向性答案。港市,ML医院。
“我明白了。”陈也点点头,神色没有太大波动。
“你也别太焦虑,”陈奇看着陈也略显苍白的脸,尤其是想到她还怀着孕,忍不住劝道,“如果真是CML,现在靶向药效果非常好,很多孩子都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你看他活蹦乱跳的,很可能发现得非常早,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带病生存没问题的!”
陈也摸着腹部,认真点点头:“我知道。”
吃完饭,时间紧迫,陈也结账想送陈奇回医院。陈奇坚持不让她送:“我的姑奶奶,您赶紧回去歇着吧!你这还怀着呢!我自己跑回去,五分钟!记住我的话,先确诊!别自己吓自己!”他几乎是半推着把陈也送上了门口一辆来接她的黑色越野。
看着车子驶离,陈奇脸上的轻松彻底消失,长长叹了口气,转身快步跑回医院。
车上,陈也坐在副驾,闭着眼。
“怎么了?脸色这么差?”金戈敏锐地察觉到陈也状态不对,又联想到她刚从医院方向过来,“你身体出问题了?检查结果不好?”
“不是我。”陈也拿出小鱼的血液报告单,“是小鱼。今天带他体检,血常规异常。医生高度怀疑是白血病。需要骨穿确诊。”
“什么?!”金戈震惊的看了一眼陈也,几秒钟的死寂后,一句压抑不住的脏话脱口而出:“草!”小孩才八岁。
陈也补充道,“医生推荐了血液中心的张军教授,但也建议考虑港市ML医院,那边有最新的三代靶向药。”
“港市ML医院?带他去港市长期治疗,审批会很麻烦。”他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难点。他们的身份敏/感,带着孩子去港市长期居留治病,有一定难度。
“我知道。”陈也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所以,去十三局。找王处。”
金戈瞬间明白了陈也的意图。这条小鱼可以啊,勉强算起来七局,九局,十三局都有人脉呢。
陈泗;妹妹怎么也不打个电话啊
陈也:该王处出力了
寒越:太心疼孩子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0章 去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