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璀璨相遇
闪光灯如同密集的星辰,几乎要将夜幕点燃。红毯尽头,所有的光仿佛都找到了归宿,聚焦在那抹窈窕的身影上。
陈昊宇身着一条深海蓝色的高级定制礼服,裙摆如浪涛般铺陈开来,上面缀着的无数细碎水晶,随着她每一步摇曳,便漾起一片流动的星河。她唇角勾着恰到好处的弧度,优雅地向两侧的媒体和粉丝挥手致意,颈间那条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在她微微转头时,折射出令人心醉神迷的光芒。
“陈昊宇!看这里!”
“这边!陈老师!”
快门声、呼喊声此起彼伏,她是这片喧嚣宇宙绝对的中心。第三次提名,第三次站在这条通往最高荣誉的路上,她看起来从容不迫,驾轻就熟。只有她自己知道,礼服下的身躯因为长时间保持姿态而有些僵硬,完美的笑容也几乎成了面具,烙印在脸上。
内场,星光同样璀璨,却换了一种更为矜持的流动方式。衣香鬓影间,杯觥交错,低语与轻笑编织成另一张无形的网。
在一个并不显眼却视野极佳的位置,陈丽君端着一杯香槟,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丝绒西装,与周遭争奇斗艳的女宾们风格迥异,却自成一派,清冷而强大。作为近年在资本市场上势头迅猛的“星光传媒”的掌舵人,她受邀出席,更多是观察与聆听。
她的目光掠过那些熟悉的面孔,分析着潜在的合作伙伴,评估着台上的奖项归属可能带来的行业格局微变。旁边有别的公司老总过来寒暄,她得体地回应,言辞精炼,目光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的审视。
当陈昊宇步入内场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她微笑着与沿途祝贺的人点头致意,像一艘优雅的帆船滑过人群。就在某一瞬,她的视线无意间与角落里的陈丽君相遇。
很短暂的一瞥。陈昊宇看到一双异常沉静的眼睛,不同于周围人或狂热或讨好的目光,那双眼睛里是纯粹的观察,甚至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度。这让她习惯性扬起的唇角微微顿了一下。
陈丽君也看到了她。镜头下的陈昊宇美得无可挑剔,但真正让陈丽君留意的是她眼神深处一闪而过的东西——某种在极致荣耀下难以掩饰的、细微的疏离感。很有趣。
目光一触即分,两人都若无其事地移开视线,仿佛只是人流中一次最寻常不过的交错。
“接下来,颁发的是本届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项!”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会场,气氛瞬间被推向**。
大屏幕上依次闪过提名者的精彩片段。当放到陈昊宇在《暗涌》中那段长达三分钟的无台词独角戏时,场内响起了由衷的掌声。她将角色内心的崩溃与重建演绎得淋漓尽致。
毫无悬念。颁奖嘉宾高声念出了那个名字:“——陈昊宇!恭喜!”
雷鸣般的掌声中,聚光灯再次牢牢锁住她。陈昊宇起身,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惊喜与感动,与身边的朋友拥抱,然后提着裙摆,一步步走向那束光的源头。
站在话筒前,她手握金色的奖杯,目光扫过台下无数张面孔。她感谢了导演,感谢了剧组同仁,感谢了粉丝,言辞得体,情感饱满,又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影后时刻。
颁奖典礼的辉煌在后台化作了更为具象的喧嚣。陈昊宇刚踏入媒体区,就被早已守候多时的长枪短炮和录音设备围得水泄不通。闪光灯几乎让她睁不开眼,各种问题像潮水般涌来。
“陈昊宇,第三次封后心情如何?”
“对于打破最年轻三金影后的记录有什么想说的?”
“下一部作品有计划了吗?”
静静和保安尽力护在她周围,但人群还是不断挤压着空间。陈昊宇保持着微笑,重复着之前在台上说过的感谢词,声音已经有些微哑。
突然,一个尖锐的声音穿透了嘈杂:“陈昊宇,听说你和星耀的合约马上就要到期了,目前有超过三家公司在接触你,你会优先考虑哪家?”
“有传闻说你和星耀闹得并不愉快,是因为资源分配问题吗?”
“对于同样在竞争这个奖项的林薇,你怎么评价她的表演?”
问题一个比一个敏感,现场气氛瞬间变得有些紧张。静静试图打断:“不好意思,今天只回答和奖项相关的问题……” 但那位记者显然不打算放弃,话筒又往前递了了几分。
陈昊宇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她抿了抿唇,正在快速思考如何得体地避开这些陷阱。场面一时陷入了短暂的僵持和尴尬。
恰在此时,陈丽君正带着助理从另一侧通道经过,准备离开。她被这边的喧闹吸引,停下脚步,目光穿过人群,精准地落在了被围在中心、略显局促的陈昊宇身上。她看到陈昊宇微微蹙起的眉心和静静徒劳的阻挡。
陈丽君几乎没有犹豫。她对助理低声说了一句“稍等”,便调整了一下表情,带着从容不迫的微笑,径直朝那团混乱走去。
“陈老师,恭喜获奖!”陈丽君的声音清晰而悦耳,不高却自带一种让人群下意识安静下来的气场。她巧妙地挤开一点空间,来到陈昊宇身边,非常自然地向她伸出手,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刚才的表演片段真是太精彩了。”
陈昊宇有一瞬间的错愕,但立刻认出了这是刚才内场有一面之缘的那个女人。她迅速反应过来,伸手与陈丽君轻轻一握,顺势接下了这个解围:“谢谢您。” 媒体的镜头立刻对准了这意外同框的两人。
“不好意思各位,”陈丽君转向媒体,笑容依旧,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和陈老师还有些合作上的事情需要紧急沟通一下,恐怕得先借走她一会儿。各位辛苦了。”
她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中断采访的理由,又给了媒体面子。不等记者们再发问,她便微微侧身,对陈昊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用自己的身体隔开了大部分镜头,护着陈昊宇从侧方离开了包围圈。
摆脱了媒体的纠缠,后台一条相对安静的走廊显得格外空旷。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喧闹提醒着她们仍身处热闹的核心。
“刚才……非常感谢。”陈昊宇停下脚步,微微喘了口气,真诚地向陈丽君道谢。脱离了强光照射,她的脸上露出一丝真实的疲惫。
“举手之劳。”陈丽君微微一笑,递给她一张名片,“星光传媒,陈丽君。陈老师的场面见得多了,想必只是不喜欢在这种时候起无谓的冲突。”
“陈昊宇。”她接过那张设计简洁的名片,指尖感受到纸张细腻的纹理,“星光传媒……我听说过,这几年发展很快。”她再次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女人,年轻、漂亮,但更突出的是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掌控感。
“和陈老师的成就相比,不值一提。”陈丽君语气诚恳,她话锋一转,“尤其是《暗涌》里,你在得知父亲死讯后那段沉默的表演,从难以置信到绝望再到一丝扭曲的解脱,层次感把握得惊人,我看的时候就在想,这段表演值得一个奖杯。”
陈昊宇真正地愣住了。那不是一句泛泛的恭维,而是真正看懂了电影、甚至捕捉到她精心设计细节的专业评价。她遇到过无数赞美,大多浮于表面,而陈丽君的话,精准地戳中了她作为演员最骄傲也最隐秘的神经。
“您……看过电影?”她忍不住问,语气里带着真实的惊喜。那部文艺片票房并不算出色。
“当然。好作品不该被错过。”陈丽君的眼神里带着欣赏,“星光虽然年轻,但一直致力于和有想法、有实力的创作者合作。”
这时,静静急匆匆找了过来:“姐,我们得去参加庆功宴了……” 陈丽君的助理也适时出现,低声提醒她下一个行程。
“看来我们都该走了。”陈丽君从助理手中接过自己的手包,对陈昊宇颔首,“再次恭喜。希望以后有合作的机会。”她的语气自然,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期待。”陈昊宇回应道,这次的笑容真心实意了许多。
陈丽君离开后,静静小声问:“姐,那是星光的陈总?她怎么会……”
陈昊宇看着陈丽君消失的方向,摩挲着手中那张名片,若有所思:“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就在陈昊宇和陈丽君在走廊短暂交谈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走廊另一端的一个开放式休息区入口,一个挂着媒体证但看起来更像自由摄影师的男子,悄悄举起了他的长焦镜头。
他原本是想拍几张后台花絮,却意外捕捉到了这绝佳的画面:构图中心,刚刚获奖、一身华服的影后微微仰头看着对方,脸上带着放松的、真实的浅笑。而她对面,一身利落西装的女人微微侧身,姿态从容,目光落在陈昊宇脸上,嘴角也含着一丝笑意。走廊暖色的光打在她们身上,氛围莫名和谐,甚至有种旁人难以介入的默契感。
摄影师内心一阵激动。当红女星和新锐娱乐公司女总裁的同框!这可比普通的后台照有价值多了。他快速按了几下快门,记录下这不同寻常的瞬间。
典礼结束后不久,这组照片就被上传到了专业的图片交易平台。很快,几家嗅觉灵敏的娱乐营销号工作室就发现了它们。
“快看!陈昊宇和陈丽君!她们怎么会在一起?”
“这氛围……不像第一次见啊?”
“买!赶紧买下来!标题想想……‘影后陈昊宇后台密会神秘美女总裁,相谈甚欢疑有新合作?’”
深夜,当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寂,网络世界的热闹才刚刚开始。第一批带着这些照片的微博帖子悄然出现,配着引人遐想的文案。
庆功宴上,香槟、赞美和应酬环绕着陈昊宇。她周旋其中,得体又疲惫。回到下榻的酒店顶层套房,她终于卸下了一身的荣耀和铠甲。
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璀璨夜景,手里的奖杯冰凉。巨大的喜悦之后,是一种熟悉的空虚感悄然蔓延。她想起了今晚那个短暂的插曲,那个叫陈丽君的女人。
冷静的眼神,专业的评价,以及那句“希望有合作的机会”。不像许多投资人或公司老板那样带着明显的企图心,她的邀请显得更真诚,也更……值得考虑。陈昊宇拿起被放在茶几上的那张名片,“陈丽君”三个字简洁有力。
与此同时,陈丽君坐在回家的车里,指尖在平板电脑上滑动。屏幕上显示的正是陈昊宇的详细履历、作品列表以及近几年的商业代言评估报告。
“陈昊宇……”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目光锐利。演技顶尖,国民度极高,商业价值稳定,更重要的是,她似乎不满足于只做演员,有转向幕后制作的意向。这完美契合星光传媒下一步想要打造“演员驱动内容”的战略。
“是个理想的人选。”她对前排的助理说,“尽快整理一份更详细的分析报告给我。另外,留意一下她与原公司合约到期的具体时间和条款。”
“好的,陈总。”助理应下,同时递过自己的手机,“陈总,另外……您和陈昊宇小姐的照片,已经在网络上有些讨论了。”
陈丽君接过手机,快速浏览了几条微博和下面的评论。照片拍得意外不错,捕捉到了她们之间那种微妙的、介于陌生与熟悉之间的气氛。评论里除了粉丝的控评,已经开始有零星的“看起来好配”、“双A同框太绝了”之类的言论。
她微微挑眉,将手机递了回去:“知道了。暂时不用干预,保持观察。” 这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意外的预热。
而网络上,关于“宇露君沾”的第一批话题标签,已经被几个兴奋的CP粉创建了出来。那张后台对视的照片被不断转发、解读,热度像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一圈圈扩大。
陈昊宇的团队也监测到了这股悄然兴起的舆论。经纪人Tina看着手机上的照片,皱了下眉,随即又舒展开。她拨通了陈昊宇的电话:“昊宇,看到网上的消息了吗?你和星光的陈总……” “刚看到。”陈昊宇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听不出太多情绪,“你怎么看?” “照片拍得不错,舆论风向目前是正面的。”Tina谨慎地回答,“星光传媒……或许我们可以列入考虑名单?”
电话两端都沉默了片刻。一次意外的解围,一张被捕捉的同框照。仿佛蝴蝶轻轻扇动了翅膀,谁也不知道,这将引发怎样的一场风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