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签约风波
星光传媒最大的那间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长长的会议桌两侧,泾渭分明地坐着两个阵营。
陈昊宇这边,以经纪人Tina为首,带着两名资深律师和财务顾问,面前堆满了厚厚的文件。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谨慎和精于算计。
对面,陈丽君独自坐在正中,身边只跟了一位四十岁上下、眼神锐利的女法务总监。与陈昊宇团队的严阵以待相比,她们显得异常精简,甚至有些举重若轻。
谈判已经进行了整整一个上午。Tina逐字逐句地抠着合同条款,从收益分成的百分比、商业代言的抽成比例,到每年必须保证的影视项目数量和质量,寸土不让。
“陈总,陈昊宇这个级别的艺人,工作室的运营成本完全由自己承担,这是行业绝无仅有的先例。”Tina指着合同草案的某一项,语气强硬,“星光必须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或者提高基础分成点作为补偿。”
法务总监刚要开口,陈丽君轻轻抬手制止了她。她的目光越过Tina,直接落在一直沉默旁听的陈昊宇身上。
“陈老师,”陈丽君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成立独立工作室,意味着更大的自主权和更高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自负盈亏。这是权力和义务的对等。星光可以提供资源倾斜和项目优先投资权,但不可能既给自由,又全额买单。这不符合商业逻辑。”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相信,您想要的,也并非是一个被精心圈养的金丝雀的位置。”
陈昊宇的心微微一震。陈丽君又一次精准地看透了她。她确实厌恶被束缚,但也惧怕未知的风险。她想要自由,又希望有人能为这份自由兜底。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她迎上陈丽君的目光,第一次在谈判中开口:“那么,在项目的最终决策权上呢?合同里写了我有一票否决权,但这个权力的范围界定很模糊。如果我和星光的发展战略产生分歧,以谁为准?”
这才是她最核心的关切。
会议室的空气似乎又紧绷了几分。
下午,谈判继续进行,焦点集中在了陈昊宇提出的“绝对主导权”上。就在双方针对几个关键细节争论不休时,陈丽君的助理脸色凝重地快步走进来,俯身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陈丽君面上不动声色,只是眼神微微冷了下去。她对陈昊宇和Tina点头致意:“抱歉,暂时休息十分钟。”
她起身离开会议室,助理立刻跟了上去。
“怎么回事?”
“网上突然爆出大量黑稿,直指陈昊宇小姐。”助理快速汇报,将平板电脑递给陈丽君。
“内容高度一致,说她‘忘恩负义’、‘红了就想甩开老东家’,还暗示她私下接触多家公司,待价而沽,人品有问题。几个之前和星耀合作密切的大营销号都在带节奏。”
陈丽君快速浏览着那些充满恶意的标题和评论区被引导的水军言论,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老套但有效的手段。试图用舆论压力逼她续约,或者至少搞臭她,让别的接盘者掂量掂量。”
她立刻拨通了公关部负责人的电话:“情况我知道了。两条线:第一,立刻收集证据,锁定源头,准备律师函;第二,引导我们准备好的正面话题,冲淡负面影响,重点强调演员寻求职业突破的正当性,语气克制,不要撕破脸。”
十分钟后,陈丽君回到会议室。她没有隐瞒,直接将平板电脑推到会议桌中间,屏幕正对着陈昊宇和Tina。
“陈老师,Tina,看来有人不希望我们谈成。”陈丽君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Tina只看了一眼屏幕,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猛地站起来:“无耻!这绝对是星耀那边干的!”她急得团团转,“这下麻烦了,舆论一旦起来,很多谈好的合作可能都会受影响!昊宇,我们必须……”
陈昊宇看着屏幕上那些不堪入目的揣测和辱骂,脸色发白,手指微微颤抖。她习惯了鲜花和掌声,骤然面对如此规模的恶意,一时有些无措。她下意识地看向陈丽君,想知道她的反应。
“现在不是自乱阵脚的时候。”陈丽君的声音冷静得像冰,瞬间压下了会议室里的躁动,“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打断我们的谈判,让陈老师因为恐慌而退缩,或者让星光因为顾虑而却步。”
她目光锐利地看向陈昊宇:“陈老师,我想请问,这些不实的中伤,会改变您寻求事业突破的决心吗?会改变您对创作自主权的渴望吗?”
陈昊宇怔住了。在最初的愤怒和委屈之后,陈丽君的话像一盆冷水,让她瞬间清醒。是啊,对方越是这样,越证明她的选择触痛了他们。如果她现在退缩,岂不正中下怀?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波澜,摇了摇头:“不会。”
“很好。”陈丽君颔首,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那么,对于星光来说,这些噪音更不值一提。我们投资的是陈昊宇老师您的才华和专业,而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虚拟人设。这点风浪,星光见得多了,也扛得住。”
她身体微微前倾,气场强大而可靠:“甚至,这对我们而言,或许是个机会。”
Tina疑惑地问:“机会?”
“没错。”陈丽君手指轻点桌面,“对方主动把争端摆上了台面,等于替我们向所有人宣告:陈昊宇离开星耀,已成定局。这省了我们后续官宣的很多麻烦。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辩解,而是用行动证明,您的选择是正确的、值得的。”
她重新将话题拉回合同:“所以,我们不必受外界干扰,不如抓紧时间,解决我们最后的分歧。陈老师,关于您刚才提出的项目最终决策权,我的提议是……”
陈丽君在原有的合同基础上,做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惊讶的让步。她同意设立一个由陈昊宇、陈丽君以及第三方专家共同组成的项目评估委员会,但给予陈昊宇在艺术创作层面拥有“超级投票权”,即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她的意见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在商业回报层面,则需要双方共同协商。
这是一个既尊重陈昊宇的艺术追求,又兼顾商业理性的方案。
陈昊宇看着陈丽君,对方的目光坦荡而坚定。在自身利益可能受损的危机时刻,她没有选择趁火打劫压低条件,反而给出了更诚恳的方案,并毫不犹豫地选择与她共同面对风波。
这一刻,陈昊宇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接下来的谈判变得异常顺利。最大的障碍被外部压力意外地清除后,剩下的细节问题都在一种默契的氛围中快速推进。
Tina虽然仍尽职尽责地争取着最后几个点的利益,但她心里明白,陈昊宇的心已经定了。她从未见过陈昊宇在谈合同时,看一个人的眼神带着如此明显的信任和……欣赏。
最终版的合同文本被打印出来,厚厚的一摞,放在会议桌中央。
钢笔递到了陈昊宇手中。笔尖冰凉,却似乎带着灼人的温度。她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陈丽君。
陈丽君也正看着她,眼神深邃,唇角含着一丝极淡的、鼓励的笑意。她轻轻点了点头。
陈昊宇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陈昊宇”三个字,清晰地落在了乙方的位置上。
紧接着,陈丽君也利落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两份合同,交换签署。
当两人的笔同时放下时,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了礼节性的掌声。Tina和星光的法务总监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合作愉快,陈老师。”陈丽君站起身,隔着长桌,向陈昊宇伸出手。她的笑容比之前明显了许多,带着一种达成目标的锐气和真诚的欢迎。
“合作愉快,陈总。”陈昊宇握住她的手。陈丽君的手温暖而有力,握得很稳。这一次,不再是后台仓促的指尖轻触,而是代表着未来漫长岁月利益与共的郑重承诺。
“欢迎加入星光。”陈丽君说。
签约的消息被严格保密,但双方团队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官宣方案,试图将之前的负面舆论转化为正面关注。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签约后的第二天晚上,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知名娱乐爆料博主,突然发布了一条语焉不详的微博:
“某刚拿下大奖的S 级女星,签约新东家这事恐怕还有变数。听说老东家手里捏着她某个不小的‘黑料’,真爆出来足以让她人设崩塌。之前只是警告,再不回头,恐怕就要鱼死网破了。坐等大戏开场。[吃瓜]”
这条微博没有指名道姓,但所有的线索都精准地指向了陈昊宇。话题#S 女星人设崩塌# 迅速被刷上热搜,引发了全网疯狂猜测和讨论。
刚刚平息下去的舆论再次被点燃,而且这次来得更加凶猛和惊悚。
Tina的电话瞬间被打爆,她惊慌失措地打给陈昊宇:“昊宇!你看热搜!他们说的‘黑料’是什么?你到底有什么把柄在他们手里?”
陈昊宇也是一头雾水,心猛地沉了下去:“我没有!我有什么黑料?我怎么可能有那种东西!”但她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慌乱。在这个圈子里,有时候不需要真凭实据,仅凭捕风捉影就足以毁掉一个人。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陈丽君。
陈昊宇立刻接起,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依赖和急切:“陈总!你看到……”
“看到了。”陈丽君的声音依旧冷静,但比平时多了一丝冰冷的锐气,“不要慌。这是最后的手段了,虚张声势的可能性很大。”
她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无论是什么,星光既然签了你,就会和你共同面对。你现在立刻来公司一趟,我们需要知道,他们所谓的‘黑料’,到底是什么。”
电话挂断,陈昊宇握着手机,手心冰凉。陈丽君的冷静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但那句“无论是什么”又让她心生恐惧。
她到底有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的“黑料”?星耀娱乐究竟握住了什么?而陈丽君和星光传媒,真的能承受住这未知的风险吗?
夜色深沉,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