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谱成新卷 传承永续
秋风过瑾知阁,栀子落素笺。沈瑾知临竹桌而坐,指间陈婆婆遗留的银针轻颤,终为《烟雨绣谱》补全“叠金绣”末页。旁侧顾松砚自京城寄来的题注,细至丝线密度、蜀地新丝特性,墨字清俊如人,藏尽赤诚。
“姑娘,苏掌柜送绸缎至。”张妈妈声落,苏文渊抱天青色云锦入内,缎面缠枝纹在日光下漾着温软光泽——此乃江南最好的云锦,正配为绣谱作封,承这份绵长传承。沈瑾知指尖抚过纹路,十岁时父亲握她手教绣缠枝的模样倏然浮现,那时她总绣得歪斜,父亲却唯有耐心。而远在京城的顾松砚,早托卫叔送来新刊工具,连装订丝线都选了不褪色的蜀锦,附纸短言:“谱子妥存,待我归,共序之。”
阿桃携学堂孩童围拢,捧着“百子图”绣样,颊染绯红:“瑾知姐姐,可将我的绣样入谱?愿后世学绣人,知陈婆婆教过我,知瑾知阁的好。”沈瑾知颔首,将孩童绣样一一贴进附录,每幅旁皆书姓名与初习针法,为传承缀上鲜活注脚。
绣谱刊成那日,沈瑾知于扉页题字:“谨以此谱,传苏绣之魂,承父辈之愿,续匠人之心。”笔落未久,卫叔递来顾松砚新信——京城苏绣馆已备妥,待她携新谱赴展,且他已请得圣假,不日归苏州。
信声落处,孩童欢呼,张妈妈笑纹满颊。院中青竹轻响,似父亲与陈婆婆在云端颔首。沈瑾知捧新谱在怀,满心慰然:三代人的传承终换新颜,而这,不过是苏绣故事的开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