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绣语开堂?稚心聚阁
沈瑾知欲办学堂,皆因阿桃。那小姑娘年方七岁,梳着双丫髻,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裙,每日天未亮便来瑾知阁外捡碎布,攥着布片怯生生立在门口,眼如受惊小鹿,直至第五日,才敢小声问:“姑娘,我能学绣活吗?我想绣帕子换钱,为娘治病。” 沈瑾知看她冻红的指尖,指甲缝里嵌着泥,心口似被针扎,她本就生得心软,见此模样更是不忍。
张妈妈在旁担忧:“咱们自身用度都紧,每月丝线钱需仔细算着花……” 话未毕,顾松砚扛着几张竹桌进来,额角沾汗,青衫被汗水浸湿些许,却更显身姿挺拔。他笑道:“书坊有闲置桌椅,我已修过。另有些旧书,可教孩子们识字,日后绣活也能看懂图样。” 他将竹桌腿用粗布缠了,怕磨坏院中青石板,未说 “我帮你”,却把该备的都备齐了,眉眼间满是细心。
开学那日,后院格外热闹。阿桃攥着新绣针,紧张得手发抖,针戳指尖也未哭,只咬着唇忍耐;小莲总把绣线缠在辫子上,红的绿的绕了一圈,像个彩色陀螺;顾明珠最是调皮,梳着双环髻,穿着粉色襦裙,持绣针追蝴蝶,险些将针甩飞。“明珠!” 顾松砚无奈唤住,他身形挺拔,伸手稳稳接住绣绷,动作轻柔,未碰她的手,只将绷子放于石桌:“再胡闹,便只能看,不能绣了。”
沈瑾知教 “回针” 时,身着浅碧襦裙,发间簪着素银簪,眉眼专注,阳光落在她身上,宛若画中女子。顾松砚在旁写识字课本,他坐姿端正,提笔落墨间尽显文雅。在 “针” 字旁画了小绣针,针尾带缕线;“线” 字旁画了缕丝线,弯得似小蛇,惹得孩子们围过来叽叽喳喳。“顾大哥,你画的针,倒像小树枝!” 明珠指着课本笑,顾松砚将课本推给她,眉眼温和:“若画得好,便教你绣小树枝。”
午时张妈妈端来馒头与咸菜,孩子们却吃得香甜。明珠自怀中摸出块糖 —— 是顾松砚所赠,她小心翼翼剥开,塞给阿桃:“你吃半块,我吃半块。” 阿桃摇头推回,二人最终将糖掰成两半分食,像两只分享食物的小松鼠。顾松砚提竹篮进来,内装书坊学生送的桂花糕与绿豆酥,他眉眼温和:“午后风大,我寻了些旧布,为孩子们缝护指。” 他未说 “心疼孩子”,却将每个细节都想到,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看着孩子们的笑容,眼中满是暖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