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风波都在逐渐平息,鹰巢基地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冰冷秩序。但在这层冰面之下,暗流开始涌动,源头正是沈莫一精心策划的“催化反应”。
沈莫一深知陆凛的性格——与其旁敲侧击,不如直接制造一个他无法忽视的“问题”。在一次关于基地安保升级的汇报后,沈莫一“不经意”地提起:“对了,指挥官。医疗中心那边……闻景报告说,沈少将昨天在医疗室,看到了CR-7的标签。”
陆凛正在签署文件的手指骤然停顿。笔尖在光滑的电子屏上划出一道突兀的痕迹。他抬起头,深邃的眼眸如同寒潭投入了石子,瞬间冻结,锐利的目光直刺沈莫一:“他看到了?他说了什么?”或许连他自己都察觉不到那一丝焦急。
“问了闻景那是什么。”沈莫一观察着陆凛的反应,语气平稳,“鹿闻景按规程解释了是紧急医疗预案。但……沈少将似乎不太信,情绪明显低落了很多。回来后就一直待在房间里,连花园散步都没去。”他刻意强调了沈砚的反应。
陆凛的眉头紧锁起来,下颌线绷得如同刀锋。一股莫名的烦躁感,如同细小的电流,瞬间窜过他那总是精密运转、冰冷无波的大脑。他讨厌这种感觉,这种不受控的、因“样本”情绪波动而产生的扰动。CR-7……那个针对最极端情况的最终“医疗”手段。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冰冷的宣判。沈砚看到了,会怎么想?恐惧?怨恨?认为那是他陆凛为他准备的“最终处置方案”?
“知道了。”陆凛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他挥了挥手,示意沈莫一可以离开。但沈莫一离开后,陆凛盯着屏幕上那道划痕,久久没有动作。一种强烈的、近乎本能的冲动在他心中升起——不能让那个东西继续存在在那里,像一把悬在沈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他的处境和可能的“终点”。必须消除它!
一个念头迅速成形:找个“合理”的时机,由他自己,当着沈砚的面,或者…哪怕沈砚只是“可能”看到或知道,摧毁CR-7。理由?很简单——“检查团已离开,基地最高警戒解除,针对‘Alpha-7’的极端情况预案风险评估已降至最低,该预案不再具备保留价值。为节约资源及避免管理冗余,予以销毁。”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逻辑严密,符合他一贯的作风。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背后汹涌的、是那份不想让沈砚再因那个冰冷标签而恐惧和疏远的……急切。他只是觉得,这是解决当前“样本情绪不稳定”这个“项目干扰因素”的最有效方案。
沈莫一离开指挥室,立刻接通了鹿闻景的通讯,嘴角勾起一丝计谋得逞的笑意:“闻景,种子埋下了。鱼儿上钩了。他打算‘销毁’CR-7,找个‘合适’的机会。接下来,该我们给‘合适的机会’铺路了!不过理由嘛…还是那么冠冕堂皇,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事得让沈砚知道。”
于是,在沈莫一这个“内应”的巧妙操作下,陆凛日常的巡查路线被“微调”了。原本只是偶尔经过B区图书馆外围的他,现在每天至少两次需要“恰好”路过图书馆三层东侧的回廊。
而鹿闻景则不着痕迹地引导着心情低落的沈砚:“沈少将,总闷在房间里不利于信息素稳定。B区图书馆三层东侧的光线很好,有几本关于古星图测绘和早期星舰动力年鉴的孤本,或许……能让你换换心情?”
沈砚确实需要转移注意力,摆脱CR-7带来的阴霾。他接受了建议,开始每天下午固定出现在图书馆三层东侧靠窗的位置。那里阳光充足,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基地模拟的星海景象,一排排厚重的书架散发着油墨与时光的气息。他通常会选一本厚重的《第七星区稀有矿物图谱及应用年鉴》或《深蓝壁垒早期星舰动力系统综述》,安静地翻阅。
最初几天,陆凛的脚步声规律地在回廊响起,隔着书架,两人只有短暂的目光交汇。陆凛的目光依旧深邃而难以捉摸,沈砚则迅速垂下眼帘,专注于书页,心脏却不受控制地微微加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张力。
变化发生在第三天下午。沈砚正被年鉴中一段关于“辉锑晶矿在第三代跃迁引擎核心稳定器中的应用争议”所吸引,他微微蹙眉,似乎对某个论点存疑,轻轻将厚重的年鉴放回书架。
一只骨节分明、带着指挥官专属黑色手套的手,几乎在同一时间伸了过来,拿起了那本年鉴。沈砚抬头,正对上陆凛近在咫尺的深邃眼眸。
陆凛快速扫了一眼沈砚刚才看的那页,眉头习惯性地皱起,低沉的声音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响起,带着专业领域不容置疑的权威:“这个论点有争议。第七星区‘星火’实验室去年的前沿实验数据明确显示,辉锑晶矿在超过临界阈值的能量脉冲下,结构稳定性会急剧下降,无法满足第三代引擎的极限工况要求。”
沈砚一怔。他没想到陆凛会主动搭话,更没想到他竟对如此专业的矿物引擎应用也如此了解。一丝属于昔日顶尖军官的专业好胜心被激起,他下意识地反驳,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但是,‘深蓝壁垒’三年前的‘破晓’行动最终报告里,在附录的技术复盘部分提到过,其旗舰‘晨曦号’在紧急规避‘陨石雨’时,引擎核心曾短暂超载至理论极限的115%,当时使用的正是辉锑晶矿基的稳定器,并成功维持了结构完整,支撑了那次关键机动。这难道不是有力的旁证?”
话一出口,沈砚就后悔了。他怎么能提“深蓝壁垒”?怎么能提“破晓”行动报告?那份报告是高度机密!他现在的身份是“Alpha-7”,是囚徒,不是能接触这些机密的少将!
陆凛也明显怔住了。他深邃的目光锁住沈砚,里面翻涌着惊讶、审视,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看到被尘埃掩盖的宝石重新焕发光彩的亮色。他没想到沈砚不仅看过那份绝密的“破晓”报告,还能精准地引用其中的技术细节进行反驳。这份专业素养和记忆力,远超一个普通“样本”的范畴,瞬间将他拉回了沈砚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沈少将的时刻。
图书馆里安静得只剩下两人的呼吸声。沈砚抿紧了唇,等待着陆凛的质问或斥责。
然而,陆凛没有追问报告来源。他只是深深地看着沈砚,那目光复杂得让沈砚心头发慌。片刻后,陆凛低沉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带着一丝与图书馆静谧氛围格格不入的……温度?
“那份报告……有它的保密层级。”陆凛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沈砚耳中。他没有责备,反而像在陈述一个事实,甚至……带着点邀请的意味?“下次……如果对这些技术问题有疑问,”他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沈砚微微睁大的眼睛,“可以直接来我办公室讨论。”
说完,陆凛没有再看沈砚的反应,将那本年鉴放回原处,转身离开了。黑色的军装背影消失在书架尽头,留下沈砚一个人站在原地,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几乎要撞破肋骨。
来我办公室讨论?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一种久违的、被当作平等个体对待的、甚至是带着一丝尊重的感觉,瞬间攫住了沈砚。不再是命令,不再是冰冷的编号,而是“讨论”……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奢望。那一瞬间的甜蜜和悸动,真实得让他指尖发麻。
但紧随其后的,是更汹涌的苦涩和冰冷的现实。他是谁?他是“Alpha-7”,是鹰巢的囚徒,是陆凛的“珍贵样本”。去指挥官办公室“讨论”技术问题?这念头本身就像个荒谬的讽刺。那份短暂的、因专业碰撞而燃起的平等星火,迅速被名为“囚笼”的寒冰覆盖。沈砚自嘲地扯了扯嘴角,重新拿起那本年鉴,指尖却微微发凉。那点微弱的甜蜜,终究是裹着玻璃渣的糖霜。
鹿闻景敏锐地察觉到了沈砚在图书馆遭遇后的心绪不宁——那是一种混合着短暂雀跃和更深沉失落的复杂状态。他和沈莫一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催化剂似乎开始起效了,但剂量和方向还需要调整。
“是时候加点‘糖’了。”鹿闻景微笑着对沈莫一说。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荔枝味下午茶”在沈砚那间相对宽敞、带有独立卫浴和小起居室的“休息室”里上演。
鹿闻景带来了自己亲手烘焙的、散发着清甜荔枝香气的点心和花茶。沈莫一则充分发挥了他作为副官兼基地“百事通”的优势,讲起了基地里一些无关痛痒却足够有趣的八卦:比如某个严肃的研究员养了一株会跳舞的食虫植物结果把助手吓得够呛;比如后勤处为了抢购限量版咖啡豆上演的“无间道”;甚至还有陆凛刚接手鹰巢时,因为不熟悉某个老旧的通风系统被意外喷了一脸除尘泡沫的“黑历史”当然,他恰当的隐去了指挥官的身份细节。
轻松诙谐的氛围,鹿闻景温柔的笑容和香甜的点心,沈莫一绘声绘色的讲述,像温暖的潮水,一点点冲刷着沈砚心头的阴霾。他紧绷的神经不知不觉放松下来。当沈莫一讲到某个研究员被自己培育的发光蘑菇映得满脸绿光、惊慌失措的场面时,沈砚的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一个浅淡的、却无比真实的笑容,如同破开冰层的初阳,在他清冷的脸上漾开。那双总是带着警惕和疏离的眼眸,此刻也染上了点点温润的光泽,整个人都柔和了下来。
休息室的门并没有关严,留下了一道缝隙。门外走廊上,陆凛“恰好”在沈莫一通风报信下,“顺路”巡查至此。他高大的身影在门缝的阴影里停顿。
室内温暖的灯光流泻出来,混合着荔枝点心的甜香和轻松的笑语。陆凛的目光穿透门缝,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坐在小沙发上的身影——沈砚微微侧着头,听着沈莫一说话,脸上带着他从未见过的、放松而真实的浅淡笑容。那笑容仿佛带着某种魔力,瞬间柔和了他过于精致的五官,点亮了整个房间。阳光透过休息室的小窗,在他发梢跳跃,在他眼底投下细碎的光。
陆凛的脚步,如同被施了定身咒,在原地凝固了足足好几秒。他那张总是冷硬如冰雕的脸上,线条似乎被那温暖的光晕和沈砚的笑容悄然融化了一瞬,薄唇紧抿的弧度都变得不那么锋利。一种极其陌生的、类似冬日暖阳晒在背上的感觉,极其微弱地拂过他的心湖。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微微放缓了呼吸。
直到沈莫一的笑声再次拔高,陆凛才猛地回神。他迅速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仿佛刚才的停顿从未发生。恢复成那个冷峻的指挥官,迈着沉稳的步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门口。只是那步伐,似乎比平时略显急促了一分。
门内的沈砚,对门外的短暂凝视毫无所觉。他正拿起一块晶莹剔透的荔枝冻,清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暂时驱散了心底的苦涩。这个荔枝味的午后,像一场短暂而美好的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