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阳台记事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十一月的南星市,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雪。林薇早上醒来时,习惯性地往阳台看,瞬间被窗外的景象惊住——远处的屋顶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楼下的梧桐树桠上挂着细碎的雪粒,连阳台护栏上都积了层雪,像撒了把白糖。

“下雪了!”她猛地坐起来,推了推身旁的陈默。

陈默揉着眼睛坐起来,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阳台,眼里也泛起笑意:“没想到今年雪下得这么早。”他伸手摸了摸林薇的头发,“快把衣服穿好,别着凉了,今天还要去出版社拿新书样刊呢。”

林薇这才想起,陈默的第二本书《老巷灯火》今天出样刊,出版社让他们过去拿。她赶紧爬起来,翻出厚厚的羽绒服,又给陈默找了件加绒的外套,两人洗漱完,还特意在阳台的多肉架上盖了层塑料膜——怕雪水冻坏刚冒芽的“玉露”。

出门时,雪还在下,细小的雪粒落在脸上,凉丝丝的。小区里的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在雪地里追着跑,笑声像清脆的铃铛。林薇忍不住停下脚步,看着他们打闹,陈默站在旁边,把她的手揣进自己的口袋里:“别站太久,手都冻凉了,出版社那边还等着呢。”

坐地铁去出版社的路上,林薇一直攥着陈默的手。她想起去年冬天,他们还挤在三十五平的出租屋里,那时候阳台的暖气漏风,她总把多肉挪到暖气片旁边,陈默则裹着毯子坐在书桌前改稿子。现在想想,那些日子虽然苦,却像现在手里的温度一样,暖得让人记一辈子。

出版社在一栋老写字楼里,编辑张姐早就等在门口了。看见他们,张姐笑着递过来一本精装书:“陈默,林薇,你们可来了,这是《老巷灯火》的样刊,快看看喜欢不?”

陈默接过书,手指轻轻摸着封面——封面上画着老城区的巷子,夕阳落在青石板路上,一个老人坐在老槐树下修钢笔,旁边站着个扎辫子的小姑娘,正是他书里写的张爷爷和小时候的自己。

“太好看了,”林薇凑过去,指着封面,“这个画跟你写的故事一模一样!”

张姐笑着说:“我们特意找插画师按照书里的情节画的,就想还原老城区的烟火气。对了,下个月中旬办签售会,地点定在市中心的书店,到时候你们可得来。”

陈默点点头,把书抱在怀里,像抱着件珍宝:“一定来,谢谢您,张姐。”

从出版社出来,雪已经停了,太阳透过云层洒下来,把地上的雪照得亮晶晶的。林薇看着陈默怀里的书,忍不住说:“我们去老城区吧,把样刊给张爷爷看看。”

陈默眼睛亮了亮:“好啊,我也想让张爷爷第一个看到这本书。”

两人买了些水果,拎着样刊往老城区走。老城区的巷子被雪盖着,青石板路有点滑,陈默一直牵着林薇的手,走得很慢。快到张爷爷的摊子时,就看见张爷爷坐在小马扎上,正用布擦着一支旧钢笔,旁边的火盆里烧着木炭,冒着淡淡的烟。

“张爷爷!”林薇喊了一声。

张爷爷抬起头,看见他们,赶紧站起来:“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来了?快过来烤烤火。”

林薇和陈默走过去,蹲在火盆旁边,手放在火边烤着。陈默把《老巷灯火》递过去:“张爷爷,我写的书出版了,第一个给您送过来。”

张爷爷接过书,手有点抖,他翻到扉页,看见上面写着“献给老城区的每一盏灯火,献给张爷爷这样的手艺人”,眼眶瞬间就红了。“好孩子,”他声音有点哽咽,“没想到我这老头子,还能被写进书里。”

林薇递过纸巾,轻声说:“张爷爷,您的故事特别好,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张爷爷慢慢翻着书,看到写他修钢笔的章节时,忍不住念了出来:“张爷爷的修钢笔摊子在老槐树下摆了二十年,木盒里的工具擦得锃亮,每一支送来的钢笔,他都像对待老朋友一样,仔细检查,小心修理……”念到这里,他停了下来,抹了抹眼睛,“这写的就是我啊。”

旁边几个路过的老街坊也凑过来看,有人说:“老张,你可真厉害,都成书里的人物了!”

张爷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书抱在怀里,像抱着件宝贝:“以后我每天都要看看,等我走不动路了,就躺在床上看。”

从老城区出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林薇和陈默手牵着手往家走,路过那家糖糕店时,发现李奶奶还在营业。“李奶奶,来两个糖糕!”林薇喊道。

李奶奶从里面走出来,笑着说:“好久没见你们了,快进来暖和暖和。”

糖糕刚炸好,还冒着热气。林薇咬了一口,外酥里糯,还是熟悉的味道。她想起第一次和陈默来这里吃糖糕的场景,那时候他们还只是合租的室友,现在却成了彼此最亲近的人。

“好吃吗?”陈默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

林薇点点头,把手里的糖糕递过去:“你也吃,还是原来的味道。”

回到家,林薇把《老巷灯火》放在客厅的书架上,摆在第一排最显眼的位置。陈默则去阳台看多肉,塑料膜上积了层雪,他小心地把雪扫掉,掀开膜一看,“玉露”的叶片还是水灵灵的,没冻坏。

“还好没冻着,”他松了口气,回头看见林薇正对着书架笑,“在看什么呢?”

“在看我们的书,”林薇走过去,从后面抱住他,“你看,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家,有你的书,有这么多多肉,真好。”

陈默转过身,把她搂进怀里:“以后还会更好的,我们会有更多的书,更多的多肉,还会有我们的小店。”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忙着准备签售会。林薇帮陈默整理读者可能会问的问题,还帮他设计了书签——书签上画着阳台的多肉,旁边写着“老巷有灯火,阳台有暖阳”。陈默则忙着练习签名,他说“要把每个读者的名字都签得好看点”。

签售会那天,市中心的书店挤满了人。有来支持陈默的老街坊,有喜欢他文字的年轻读者,还有林薇公司的同事。张爷爷也来了,穿着新做的棉袄,手里拿着《老巷灯火》,坐在第一排。

“大家好,我是陈默,”陈默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人,有点紧张,“《老巷灯火》写的是老城区的故事,是我小时候的回忆,也是我身边人的故事。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本书,感受到老城区的温暖,感受到小人物的力量。”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林薇站在旁边,看着陈默发光的样子,眼里满是骄傲。

签售会进行得很顺利,读者们排着队,拿着书让陈默签名。有个小姑娘拿着书,小声说:“陈默老师,我特别喜欢您写的张爷爷,我也想以后做个手艺人,把老手艺传下去。”

陈默笑了笑,在书扉页上写道:“愿你永远保持热爱,守护心中的灯火。”

签售会结束后,张爷爷走过来,握着陈默的手:“好孩子,今天真是辛苦你了。我刚才听好多年轻人说,想跟我学修钢笔,以后我的手艺有传人了。”

陈默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张爷爷,这都是您的功劳,是您的坚持,让大家看到了老手艺的价值。”

晚上,林薇和陈默请张爷爷、李奶奶还有出版社的张姐一起吃饭。饭桌上,大家聊着老城区的故事,聊着书里的情节,笑声不断。李奶奶说:“以后我要把糖糕店开到书店旁边,让来买书的人都能吃到我的糖糕。”

张姐笑着说:“那好啊,以后我们出版社的人,买书还能顺便吃糖糕。”

吃完饭,陈默送张爷爷和李奶奶回家,林薇站在路边等他。雪又开始下了,细小的雪粒落在她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碎钻。陈默回来时,手里拿着个烤红薯,递过来说:“刚才路过烤红薯摊,给你买的,还热着。”

林薇接过红薯,暖乎乎的,咬了一口,甜得心里都化了。“你怎么知道我想吃烤红薯?”她问。

“上次你跟你妈打电话,说小时候冬天总吃烤红薯,”陈默笑着说,“我就记下来了。”

两人手牵着手往家走,雪地里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林薇靠在陈默的肩膀上,看着远处的路灯,突然说:“你说,我们明年是不是可以把叔叔阿姨接来南星市过年?”

陈默点点头:“好啊,我早就想接他们来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在新家过年,一起看春晚,一起在阳台看雪。”

“还要一起给多肉浇水,”林薇补充道,“还要一起吃你做的饺子。”

“好,都听你的。”陈默把她搂得更紧了。

回到家,林薇把烤红薯的皮剥掉,放在盘子里,和陈默一起坐在沙发上吃。电视里放着老电影,窗外的雪还在下,阳台的多肉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可爱。林薇看着陈默,突然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是寒冷的冬天里,他递过来的烤红薯;是加班晚归时,他留的热汤;是一起在老城区吃糖糕,一起在阳台看雪;是他写的书里,有她的影子,她的生活里,有他的陪伴。

陈默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转过头,笑着说:“在想什么呢?”

林薇摇摇头,靠在他的怀里:“没什么,就是觉得,有你真好。”

陈默吻了吻她的额头,轻声说:“有你,才好。”

阳台的雪还在积,多肉在塑料膜下安静地生长,电视里的老电影还在播放。林薇知道,这个冬天,会因为这本书,因为身边的人,变得格外温暖。而未来的日子,也会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总有灯火照亮前路,总有温暖相伴左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