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阳台记事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九月的南星市,风里终于带了点凉意。林薇早上出门时,特意加了件薄外套——前几天晚上下了场小雨,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连阳台的多肉都像是裹了层薄霜,叶片上凝着细细的水珠。

“记得带伞,今天可能还会下雨。”陈默在玄关帮她递过包,手指碰了碰她的外套袖口,“这外套有点薄,要不要换件厚点的?”

林薇摇摇头,笑着踮起脚在他脸颊啄了一下:“不用啦,办公室有空调,晚上回来你给我煮碗热汤就行。”

她走到楼下,才发现小区里的梧桐树开始落叶了,金黄的叶子飘在地上,铺出一条软软的路。公交站旁的早餐摊前,老板娘正热情地招呼客人,蒸笼里的包子冒着白汽,香味飘得很远。林薇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和陈默就是在这家摊前买过包子,当时陈默怕她烫着,还帮她把包子皮一点点剥下来。

到公司的时候,同事们已经在讨论国庆假期的计划了。坐在林薇旁边的小雅凑过来,小声说:“林薇,你国庆打算去哪玩啊?我跟我男朋友想去海边,你要不要一起?”

林薇愣了一下,才想起国庆假期快到了。她之前一直忙着做“城市非遗”的专题,采访了好几个老艺人,连假期的事都没来得及想。“我还没计划呢,”她笑着说,“得跟陈默商量一下。”

中午吃饭的时候,林薇给陈默发微信,问他国庆有没有什么想法。陈默很快回复:“我想回趟老家,看看我爸妈,他们说想我们了。”

林薇心里一动——她只在春节的时候见过陈默的爸妈一次,两位老人很和蔼,知道她喜欢吃辣,还特意做了一大桌川菜。“好啊,”她回复,“那我们提前买点东西,给叔叔阿姨带点南星市的特产。”

下班回家的时候,果然下起了小雨。林薇刚走出地铁口,就看见陈默撑着伞站在路边,手里还拎着个保温袋。“等很久了吧?”她快步走过去,躲进伞下。

“没多久,刚到。”陈默把保温袋递给她,“里面是你爱吃的糖炒栗子,还热着,赶紧吃几颗暖暖身子。”

林薇剥开一颗栗子,甜糯的口感在嘴里散开,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连雨天的凉意都驱散了不少。“对了,”她一边吃一边说,“小雅问我们国庆要不要一起去海边,我说跟你商量一下。”

陈默握着伞柄的手顿了顿,笑着说:“你想去海边吗?要是想去,我们可以先去我老家,再去海边玩几天。”

林薇摇摇头:“还是先去看叔叔阿姨吧,他们肯定盼着你回去呢。海边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去。”

回到家,林薇先去阳台看多肉。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晚霞之舞”已经长得很大了,叶片层层叠叠,粉紫色的边缘在灯光下格外好看;“佛珠”也垂下来长长的一串,像绿色的帘子;只有“桃蛋”好像有点蔫,叶片不如之前饱满。

“是不是水浇多了?”陈默走过来,蹲在旁边看了看,“夏天的时候你总担心它渴,浇水太勤了,秋天多肉要控水,不然容易烂根。”

林薇吐了吐舌头,赶紧把喷壶收起来:“知道了,以后我少浇点水。”

晚上,陈默给她煮了萝卜排骨汤,汤熬得很稠,萝卜炖得软烂,入口即化。林薇喝了两大碗,暖得浑身都舒服。“对了,”陈默突然想起什么,“我今天收到出版社的消息,说我的第二本书已经进入排版阶段了,预计下个月就能出版。”

林薇惊讶地抬起头:“真的吗?太好了!”她放下碗,走过去抱住他,“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

陈默笑了笑,回抱住她:“这里面也有你的功劳,要是没有你帮我整理素材,我也写不了这么快。”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准备国庆回老家的东西。林薇特意去老字号买了南星市的酱鸭和糕点,还给陈默的妈妈买了条羊毛围巾——她记得陈默说过,阿姨冬天特别怕冷。陈默则去书店买了几本他爸爸喜欢的历史书,还准备了一瓶好酒。

国庆前一天,林薇终于完成了“城市非遗”专题的最后一篇稿子。主编看了之后,笑着说:“林薇,你这篇稿子写得很好,有温度,有细节,下周就推头条。”

林薇心里松了口气,收拾好东西,提前下班去和陈默汇合。两人拎着行李,坐上去陈默老家的高铁。高铁上,林薇靠在陈默肩膀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一点点往后退,心里满是期待。

陈默的老家在南星市周边的一个小县城,高铁到站后,还要坐半个小时的公交才能到村里。下车的时候,陈默的爸妈已经在公交站等他们了。阿姨看见林薇,赶紧走过来,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叔叔则接过他们手里的行李,笑得合不拢嘴。

“路上累坏了吧?快回家,我给你们炖了鸡汤。”阿姨牵着林薇的手,往家里走。

陈默的家是栋两层的小楼,院子里种着一棵桂花树,开得正盛,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阿姨把他们领进屋里,端出刚煮好的鸡汤,又摆上好几盘菜,有红烧肉、清蒸鱼,还有林薇爱吃的辣子鸡。

“快吃,快吃,”阿姨不停地给林薇夹菜,“你太瘦了,得多吃点。”

林薇笑着应着,碗里的菜很快就堆成了小山。陈默坐在旁边,时不时帮她把鱼刺挑出来,眼里满是温柔。

晚上,阿姨给他们收拾了一间朝南的房间,窗户外面就是桂花树。林薇躺在床上,闻着桂花香,听着窗外的虫鸣,突然觉得特别安心。陈默走过来,坐在床边,摸了摸她的头发:“今天累坏了吧?早点休息。”

“还好,”林薇摇摇头,“就是觉得叔叔阿姨太热情了,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陈默笑了笑:“他们喜欢你,才会这样。我妈之前还总问我,什么时候能把你带回来呢。”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带着林薇在村里转了转。村里的路很干净,两边种着果树,树上结满了橘子和柚子。他们去了陈默小时候上学的学校,学校已经翻新过了,只有校门口的那棵老槐树还是原来的样子。陈默指着老槐树,笑着说:“我小时候总在这棵树下跳皮筋,还被老师抓过好几次。”

林薇看着他眼里的笑意,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下了他和老槐树的合影。她想,等以后老了,再翻出这张照片,肯定会觉得很有意思。

有一天,陈默的妈妈要去镇上赶集,林薇跟着一起去了。镇上的集市很热闹,到处都是叫卖声,有卖蔬菜水果的,有卖衣服鞋子的,还有卖小吃的。阿姨拉着林薇,给她买了很多零食,还帮她挑了件毛衣,说“冬天穿暖和”。

“阿姨,不用买这么多东西,”林薇有点不好意思,“我自己有衣服。”

“没事,”阿姨笑着说,“这是我给你买的,你要是不喜欢,阿姨再给你换。”

回到家的时候,陈默正在院子里帮他爸爸修水管。看到她们回来,他放下手里的工具,走过来接过阿姨手里的袋子:“买这么多东西,累坏了吧?”

“不累,”阿姨笑着说,“跟薇薇一起逛街,开心着呢。”

国庆假期很快就结束了,林薇和陈默准备回南星市。临走那天早上,阿姨很早就起来给他们做早饭,还打包了很多土特产,有腌菜、腊肉,还有她自己做的饼干。

“路上小心点,”阿姨拉着林薇的手,眼里满是不舍,“有空常回来看看,我们等着你们。”

“好,”林薇点点头,眼眶有点红,“阿姨,您和叔叔也要照顾好自己,天冷了多穿点衣服。”

坐高铁回南星市的路上,林薇靠在陈默肩膀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满是温暖。她突然觉得,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更是有牵挂的人在的地方——有陈默在的地方,有叔叔阿姨在的地方,都是她的家。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林薇就去阳台看多肉。几天没见,多肉长得很好,“桃蛋”的叶片又恢复了饱满,“晚霞之舞”的颜色更鲜艳了,“佛珠”也长出了新的小珠子。她开心地蹲在旁边,给每一盆多肉都浇了点水,陈默走过来,从背后抱住她:“别太累了,歇会儿吧,我去给你煮碗热汤。”

晚上,林薇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写新的稿子。她想把这次去陈默老家的经历写下来,写村里的桂花树,写镇上的集市,写叔叔阿姨的热情,写那些温暖的小事。陈默坐在她旁边,拿着笔记本,修改他第二本书的校样。房间里很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偶尔传来窗外的虫鸣,温馨而美好。

“对了,”林薇突然想起什么,“下周张爷爷的生日,我们去看看他吧,顺便把叔叔阿姨做的饼干给他带点。”

陈默点点头:“好啊,我明天给张爷爷打个电话,问问他有没有时间。”

张爷爷生日那天,林薇和陈默拎着蛋糕和饼干,去了老城区。张爷爷的修钢笔摊子还在老槐树下,只是他今天没摆摊,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一本旧书在看。看见他们,张爷爷赶紧站起来,笑着说:“你们怎么来了?”

“张爷爷,祝您生日快乐!”林薇把蛋糕递过去,“这是我们老家做的饼干,您尝尝。”

张爷爷接过蛋糕和饼干,眼里满是感动:“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还惦记着我的生日。”

他们坐在老槐树下,陪着张爷爷聊天。张爷爷给他们讲了很多以前的事,讲他年轻的时候在钢笔厂上班的日子,讲老城区的变迁,讲那些渐渐消失的老手艺。林薇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拿出笔记本记下来——她觉得,这些都是珍贵的素材,以后可以写进专题里。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些老手艺了,”张爷爷叹了口气,“再过几年,可能就没人记得这些了。”

林薇握住张爷爷的手,轻声说:“张爷爷,您别担心,我会把您的故事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修钢笔这门手艺,知道老城区的故事。”

陈默也点点头:“是啊,张爷爷,我的第二本书里,也写了您的故事,等书出版了,我第一个给您送过来。”

张爷爷笑了,眼里满是欣慰:“好,好,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离开老城区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林薇和陈默手牵着手,走在老巷子里,路灯的光落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你说,”林薇突然说,“我们以后要不要在老城区开个小店?卖你写的书,也卖我做的专题杂志,再放几张桌子,让老人们来这里聊天喝茶。”

陈默停下脚步,看着她眼里的光,笑着说:“好啊,等我们再努力几年,攒够了钱,就来老城区开个小店,实现你的愿望。”

回到家,林薇坐在阳台的吊椅上,看着窗外的星星。陈默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牛奶:“在想什么呢?”

“在想我们的小店,”林薇接过牛奶,喝了一口,“我想象着小店的样子,门口种着桂花树,里面摆着书架,老人们坐在桌子旁聊天,孩子们在旁边看书,多好啊。”

陈默坐在她旁边,握住她的手:“会实现的,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阳台的风很轻,带着桂花的香味,多肉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可爱。林薇靠在陈默的肩膀上,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会有更多的温暖和美好在等着他们——会有陈默出版的第二本书,会有她做的更多专题,会有他们在老城区开的小店,会有阳台上越来越多的多肉,会有他们一起走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而这些平凡的日子,就像阳台上的多肉一样,在时光里慢慢生长,越来越繁茂,越来越温暖,也越来越让人珍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难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