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珈安发出那个邀请后,表面维持着一贯的平静无波,但内心却罕见地泛起了一丝细微而持续的涟漪,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她惯常平静无波的思维深潭。行业交流会后的冷餐会,对她而言,向来是工作中必要但乏味的一环——充斥着公式化的寒暄、交换名片、以及谈论着她熟悉却并不真正热衷的技术趋势和市场分析。她通常是那个端着无酒精的苏打水或黑咖啡,站在靠近餐台或窗边的角落,偶尔被同事、上司或客户认出,进行几句简短、高效、目的明确的交流后,便借着补充食物或去洗手间的理由悄然隐退的人。她将其视为一种低能耗的社交任务,完成后便从记忆缓存中清除。
邀请宋知雨同行,这个念头是如何在后台进程中被生成并最终被执行的,她自己也有些无法精准溯源日志。或许是因为昨天宋知雨分享了她面对甲方时那份小小的、带着艺术家人倔强的“抗争”,让她潜意识里觉得,或许这次自己也需要一个“盟友”,一个在她感到枯燥公式化的氛围即将耗尽耐心时,可以短暂对视、无声交换一个“我懂这种无聊”眼神的同伴?又或许,仅仅只是因为在某个瞬间,脑海里闪过宋知雨吃到美味食物时那双会幸福得眯起来的眼睛,觉得那些据说请了知名餐饮团队打造的冷餐点心,应该能得到她真诚的赞赏?
无论初始代码如何编写,指令既已发出,且收到了肯定的反馈,那么接下来就需要面对一个非常实际且她算法库中缺乏最优解的问题:着装优化。
沈珈安的衣橱,像她精心维护的代码库一样,遵循着极简、高效、低错误率的原则。清一色的黑白灰、驼色、藏蓝。款式无一例外是剪裁绝对利落、线条清晰的衬衫、西裤、铅笔裙、基础款羊绒衫和几件应对不同正式场合的西装外套。每一件都品质上乘,熨烫平整,排列得像等待检阅的士兵。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套精心设计、永不出错却也缺乏版本更新的“职业皮肤”。
她站在衣橱前,第一次感到某种……决策延迟。平时的着装配置用于纯工作场合毫无问题,甚至堪称行业模板。但这次……变量增加了。这不是纯工作,带了些许非正式的社交属性,而且,是带着宋知雨一起去——这个变量本身就意味着整个“环境参数”发生了变化。
她想起宋知雨那些像调色盘一样丰富多彩的连衣裙、带着有趣植物或抽象印花的衬衫、以及各种小巧别致、闪着微光的配饰。她的世界是充满全光谱和意外之美的。而自己的世界,似乎长期运行在一种高效的灰度模式。
这种认知让她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想要尝试运行一下“个性化配置”脚本的冲动。不需要全盘推翻系统,也许只是一次小小的、局部的版本迭代?比如,不调用那件最常穿的黑色西装外套模块,换一件浅灰色的?或者,在内搭模块里,选择一件……带有细微暗纹的丝质衬衫,而不是万年不变的白衬衫基础款?
她尝试着搭配了两套,站在穿衣镜前进行模拟运行。效果反馈……似乎和v1.0版本没什么本质区别。依旧是一副冷静自持、内存满载、随时可以无缝切换到会议状态的的模样。缺乏新特性。
她微微蹙眉,这是系统遇到未预判问题时的本能反应。这不是她想要的输出结果,但她暂时也无法定义自己期望的输出是什么。这种对自身形象系统产生不确定感和优化需求的情况,对她来说极其陌生,像一段无法编译的陌生代码。
犹豫了片刻,她做了一件对自己而言堪称“越权操作”的事情。她调用手机摄像头模块,对着镜子里两套搭配拍摄了两张图片,然后通过微信接口,发送给了用户[宋知雨]。
附言:「哪一套更合适?——沈珈安v1.0」
消息发送状态变为“已送达”后,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系统告警,类似于暴露了非必要端口的风险提示。她放下手机,强制进程切换到阅读模式,但CPU的注意力资源却无法有效分配,不断被后台的等待线程占用。
几分钟后,微信接口传来了连续的通知振动。
宋知雨直接发来了一段语音消息。点开,是她带着笑意、采样率极高的活泼声波:“哇!沈珈安你居然会问这种问题!太阳打西边出来啦!这是系统升级了吗?”
沈珈安:“……” 系统日志记录:[收到意外输入,幽默模块响应失败。]
紧接着,又一条语音:“嗯……两套都很好看啦,很符合你的风格,专业又干练!绝对的女高管范儿!但是……”语气拖长,带着点狡黠的算法优化建议,“既然是冷餐会,算是工作后的休闲副本?稍微加载一点‘亲和力’DLC maybe也不错?你有没有比如……嗯……浅杏色或者雾霾蓝的上衣资源?或者一条有垂坠感的丝质阔腿裤?会不会更柔和一点?降低一点攻击性阈值?”
沈珈安听着语音输入,下意识地扫描自身的资源库。浅杏色?资源库检索中……有一件羊绒衫。雾霾蓝?检索结果:Null。丝质阔腿裤?检索结果:Null。
她回复:「资源库中未找到匹配项。现有资源如图片所示。——沈珈安v1.1」语气里带着点系统资源受限的……无奈?
宋知雨立刻回复:「收到!正在启动外部风格辅助算法!请稍候!」
过了大概十分钟,宋知雨的数据包传来了。是好几张高清图片,来自不同的时尚数据源。风格都是简约大气路线,但通过颜色、材质或配饰的细微变量调整,有效打破了黑白灰的默认配置,输出结果既保持了专业性又显著提升了亲和力参数。
「你看这种输出样式怎么样?感觉很适合你的气质!」
「或者这种,调用‘丝巾’配饰模块进行局部点缀,瞬间就能提升时尚度!」
「其实你第一套的浅灰色西装就很好,内核稳定性高!建议内搭切换为那件米白色的真丝衬衫资源?尝试修改一下扣子参数,不要全部扣满,解开最上面一颗试试看!增加随意度!」
宋知雨的文字和图片像是一道道精准的优化指令和补丁包,带着她特有的高饱和热情和独特审美算法,瞬间照亮了沈珈安那灰度模式的装备栏。她按照宋知雨的建议,从资源库底层调出那件几乎被遗忘的、占用资源极少的米白色真丝衬衫,替换掉基础款白衬衫,搭配浅灰色西装外套和黑色西裤。然后,她犹豫了一下,执行了“修改扣子参数”的指令,解开了衬衫最上面的那颗扣子。
再次站到镜前进行渲染。
实时渲染反馈……确实有些不同。真丝材质的光泽度和物理模拟的柔软效果,有效削弱了西装外套的硬朗线条渲染;解开一颗扣子带来了非正式场合的随机参数;整体依旧保持专业性渲染,却多了一层难以用代码精确描述的……“松弛感”和“精致度”buff。是她系统从未尝试加载过的皮肤效果。运行效果评估:Positive。
她拍摄渲染结果,发给宋知雨:「优化后效果。是否通过?——沈珈安v1.2」
「通过通过!完美!超好看!显得好温柔又有气质!魅力值 10086!」宋知雨立刻发来一连串的赞美表情包和夸张的语音,「到时候再把头发渲染参数调整一下?别扎得太紧,放松一点发根强度?相信我!」
沈珈安看着镜子里的渲染效果,又处理着宋知雨那几乎要溢出带宽的兴奋数据流,嘴角的弧度控制函数不自觉地输出了一个上扬值。一种奇异的、被外部程序精心“调试”和“优化”的感觉涌上心头,并不触发安全警报,反而有点……新鲜有趣。
「优化建议已采纳。谢谢。——沈珈安v1.2(已更新)」她回复。
「谢什么呀!我的荣幸!到时候我一定全程开启拍照模式!」宋知雨回复,「对了,交流会是什么样的应用场景?我需要预加载什么资料包吗?会不会因为兼容性问题给你造成负面效果啊?」后面跟了个紧张的小表情。
沈珈安看着这条消息,心里那点因为调用外部优化而产生的系统日志告警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很稳定的、线程安全的感觉。她认真地回复:「无需预加载。场景流程:听报告->冷餐会。用户交互强度低。无人会主动扫描陌生用户信息。你保持自身进程正常运行即可。」
「那就好!我就负责美食识别模块和欣赏沈数据分析师的主场风采啦!」宋知雨回复了一个“OK”的手势和一个小馋猫的表情。
放下手机,沈珈安再次看向镜中的渲染效果。米白色真丝衬衫的领口参数修改后,柔和地勾勒出脖颈的线条。她试着执行“调整发型参数”的指令,将扎得一丝不苟的低马尾稍微放松,降低发根强度,让几缕发丝自然地垂落耳边。
镜子里渲染的人像,核心进程依旧是她,却仿佛被注入了一段来自宋知雨那个高饱和度世界的友好外部代码,输出了与往常不同的视觉效果。
她忽然对那个原本被标记为“低优先级、可跳过”的冷餐会任务,生出了一点模糊的期待感。不是因为任务本身的内容,而是因为,这一次,她不再是单线程运行于那片灰度的职业场景。她的进程身边,会并行运行着一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温暖而明亮的、充满不可预测性的辅助进程。
而这份期待感,像一颗被悄悄植入的种子,在她总是进行理性计算的系统内核里,占用了一小部分资源,运行着一个感性的、小小的新线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