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层薄薄的、因忙碌和疏忽而产生的冰层,在沈珈安笨拙的道歉和宋知雨悄然融化的笑意中,迅速消弭无形。空气里重新流动起那种令人安心的、微暖的默契。
“这次你看着我做。”沈珈安的话音落下,行动力却比言语更快。她几乎没给自己犹豫的时间,转身就回了屋,留下宋知雨在阳台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出声——这人,道歉和邀约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执行感”。
几分钟后,沈珈安家的门被敲响。她打开门,看到宋知雨站在外面,手里还拿着她那盆长势喜人的迷迭香。
“教学工具,”宋知雨晃了晃花盆,眼睛弯弯的,“顺便给你这盆打个气,让它看看榜样该有的样子。”
沈珈安侧身让她进来。这是宋知雨第一次正式踏入沈珈安的家。和她想象中一样,极简,整洁,色调偏冷,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像样板间,但也符合沈珈安给人的感觉。
“你家好干净。”宋知雨感叹,对比自己那个总是散落着画稿、颜料和各种小玩意的窝,这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没什么东西。”沈珈安言简意赅,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径直走向厨房。厨房更是整洁得不像经常开火的样子。
烤饼干的材料,沈珈安居然真的提前买好了,整齐地放在流理台上。
“看来是早有预谋?”宋知雨揶揄她。
沈珈安耳根微热,没接话,只是拿出电子秤,表情严肃得像要进行化学实验。“先称面粉,对吧?”
“对对对,沈同学很认真嘛。”宋知雨凑过去,看着她一丝不苟地操作,忍不住指挥,“糖可以再多一点点……对,就是这样!”
教学过程中,难免有肢体接触。宋知雨示范怎么揉面不粘手时,手指偶尔会碰到沈珈安的手背;她凑过去看烤箱温度时,发丝会轻轻扫过沈珈安的手臂。这些细微的触碰,像小小的电流,让沈珈安有些微的不自在,却又并不讨厌。
面团终于进入烤箱等待烘烤。厨房里弥漫开黄油的甜香。
两人靠在操作台边等待。短暂的安静下来,刚才那种微妙的氛围又悄悄弥漫开。
“其实,”沈珈安忽然开口,声音不高,“那几天没回消息,不是没看到。”
宋知雨看向她。
“是不知道回什么。”沈珈安看着烤箱玻璃门内逐渐膨胀的饼干面团,语气有些涩然,“觉得很累,状态不好,怕说出来的话……也会很无趣,或者带着情绪。”
她很少这样解释自己。这对她来说,比做一个复杂的报表难得多。
宋知雨安静地听着,心里最后那点小疙瘩也彻底消失了。她明白了,沈珈安的“冷处理”,并非不在意,而是一种她特有的、笨拙的自我保护,怕把不好的状态传染给别人。
“没关系啦。”宋知雨用肩膀轻轻碰了一下她的肩膀,动作自然亲昵,“下次要是很累,就回一个‘累’字,再加个句号就行。我就知道了,不会吵你,给你点个外卖挂门上就跑。”
沈珈安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嘴角忍不住向上弯了弯:“嗯。”
“叮!”
饼干烤好了。这次的成功率远超上次沈珈安的独自尝试。金黄酥脆,形状可爱。
她们泡了茶,坐在沈珈安客厅那套看起来就没怎么用过的沙发上,分享着新鲜的、热乎乎的饼干。
“好吃!”宋知雨不吝夸奖,“出师了,沈同学!”
沈珈安小口吃着,确实不错。甜度刚好,带着温暖的幸福感。
窗外夜色渐深,楼下的车流声也变得稀疏。客厅里只开了一盏暖黄的落地灯,光线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
一种宁静而安稳的气息包裹着她们。不需要太多言语,只是这样静静地待着,就很好。
宋知雨慢慢吃着饼干,目光落在沈珈安过于整洁的客厅,忽然说:“你家好像缺了点东西。”
“嗯?”
“缺一点……活着的东西。”宋知雨指了指阳台那盆孤零零的迷迭香,“除了它。比如,挂画?或者一块软乎乎的地毯?要不然总觉得有点冷。”
沈珈安随着她的目光环视一周。她住了几年,从未觉得这里冷,只是方便。但现在被宋知雨一说,好像……确实少了点什么。
“我不太懂这些。”沈珈安老实说。
“交给我呀!”宋知雨来了兴致,眼睛发亮,“周末我们去逛逛家居店?我知道一家很大的,有很多有趣的小东西,不贵的!”
沈珈安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拒绝的话根本说不出口,也不想说。
“好。”她点头。
宋知雨笑得更加开心,像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饼干吃完,茶也喝得见了底。宋知雨该回去了。走到门口,她回头看了看沈珈安的家,又看了看沈珈安。
“下次来,给你带块地毯试试。”她说,“保证让你这里变得暖和起来。”
“好。”沈珈安应着,心里也跟着暖起来。
门关上。沈珈安看着空荡却残留着饼干香气和另一个人温度的客厅,第一次觉得,这个住了很久的地方,或许真的可以变得更像“家”一点。
而这一切,都源于隔壁那个像小太阳一样,带着迷迭香和温暖闯入她生活的女孩。
周末的阳光正好,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偌大的家居卖场。空气里弥漫着新家具的味道和咖啡厅飘来的淡淡香气。宋知雨像一只被放归山林的小鸟,兴奋地穿梭在各个样板间和货架之间,不时拿起一个可爱的抱枕或者一盏设计别致的台灯给沈珈安看。
“珈安你看这个!放在你沙发角落是不是很棒?”
“这块地毯!颜色好温柔,光脚踩上去一定很舒服!”
沈珈安跟在她身后,手里推着购物车。她依旧保持着冷静观察的习惯,会查看标签上的材质和价格,权衡实用性,但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她会接过宋知雨递来的物品,仔细看看,然后点头说“不错”,或者提出更实际的建议:“这个尺寸可能不太合适,换个小的?”
她的参与是理性的,却也是真诚的。她开始学习欣赏宋知雨眼中那些“无用的美好”,并尝试将它们纳入自己过于规整的世界观里。
购物车渐渐满了起来:一块灰粉色的长绒地毯,几个几何图案的抱枕,一套质感不错的香薰蜡烛,还有几个厨房里的小工具——大多是宋知雨以“改善生活品质”为由放进来的。
“累了,我们去喝杯咖啡吧?”宋知雨揉了揉小腿,指着卖场里的咖啡区。
两人坐下,沈珈安点了黑咖啡,宋知雨要了杯拿铁,外加一块红丝绒蛋糕。
“好久没逛得这么开心了!”宋知雨挖了一勺蛋糕,满足地眯起眼,“以前都是自己来,或者跟朋友,但感觉不一样。”
“嗯。”沈珈安搅拌着咖啡,她明白那种“不一样”。和宋知雨一起,连挑选一个杯垫都似乎变得有趣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插了进来:“知雨?这么巧!”
宋知雨抬头,脸上露出笑容:“薇薇安?好久不见!”
被称为薇薇安的女人打扮时髦,妆容精致,手里也拿着几个家居店的购物袋。她目光扫过宋知雨,又自然落到对面的沈珈安身上,带着一丝探究的笑意:“和朋友一起来采购?”
“对啊,给我家……和邻居家添点东西。”宋知雨笑着介绍,“珈安,这是我大学同学,薇薇安,现在可是厉害的时尚买手。薇薇安,这是沈珈安,我邻居,也是好朋友。”
沈珈安礼貌地点头致意:“你好。”
薇薇安打量沈珈安的眼神更加明显了,那是一种混合着职业习惯和八卦兴趣的目光。“你好呀。知雨,你邻居气质真好,清冷挂的,很适合现在流行的‘知识分子风’。”
宋知雨哈哈一笑:“是吧?我也觉得珈安穿什么都好看。”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小骄傲。
薇薇安又聊了几句近况,主要是和宋知雨回忆了一些大学趣事,期间不时用眼风扫过沈珈安,似乎在评估着什么。沈珈安安静地喝着咖啡,并不插话,但也没有显得不自在。
临走时,薇薇安冲宋知雨眨眨眼:“下次姐妹聚会一定要来哦,可以带你邻居朋友一起嘛,感觉会很有趣。”她又对沈珈安笑笑,“很高兴认识你。”
送走薇薇安,气氛有片刻的安静。
“薇薇安就是这样,性格比较外放,没有恶意。”宋知雨解释道,小心地看着沈珈安的脸色。
“没关系。”沈珈安确实不觉得有什么,别人的目光和评价很少能影响她。但她捕捉到了宋知雨话里的“姐妹聚会”和“带你邻居朋友一起”,这让她意识到,她和宋知雨的关系,在别人眼里,或许正在被归类到某个新的范畴里。这让她心里泛起一丝极其微妙的、陌生的感觉,不是反感,而是一种……需要重新定位的茫然。
“我们再去那边看看挂画吧?”宋知雨适时转移了话题。
“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