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带走了造纸术,然后立刻下旨令人采伐竹子,赶紧送来琅琊台。他必须把造纸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制造出足够的纸张。一旦成功,这将是文化上巨大的进步,也会帮助他控制思想。
从前,嬴政并不把控制思想放在自己统治的首位,因为其成本高昂,而且难以实现。对于一个相对落后,却依靠统筹与暴力征服了其他地域达成统一的文明来说,军事是立国之本,思想上的转变紧急程度排序远在维持稳定统治之后。或许他之后的二世三世皇帝可以实现王化归心。
嬴政没想到的是大秦并没有那么多时间,一口吞下偌大地域需要付出的代价便是拼命地消化。有些事还是自己做起来最放心,灭绝胡亥登基残害手足祸害大秦的可能后,嬴政也就不去考虑到底谁才是适合的下一任君主,他决定自己干。
毕竟胡亥不行,不代表别人就行。不然的话怎么没有一个争气的崽能够推翻胡亥?难道李斯和赵高就那么牢不可破吗?
由于并不知道自己是巡游途中猝然驾崩,也不知道胡亥抢占了何等先机,同时以己度人,认为任何时候都有操作空间和夺权的可能,所以嬴政现在对所有儿女都很不爽,怜爱,但不爽。
闻蘋的态度几乎是明着告诉他错误答案是什么,因此嬴政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固有思路,吹着海风监工造纸进度。由于获得了足够详细的答案,进展很顺利,半个多月后,同时进行的两批造纸尝试,其中之一就已经成功。
刚造出的竹纸有着因为不熟练造成的粗糙,厚薄不一,不够白之类的缺点,但已经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科技进步,嬴政喜不自胜,当即试用,李斯更是迅速反应过来,盛赞一定是嬴政得到了上天的认可——这不是废话?技术就是神赐予的!
由于知道李斯后来的行为,嬴政现在怒气未消,对李斯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即使是普通的拍马屁,他看了也有一万个批评的角度。李斯全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只感觉自己要从幸福的996变成悲惨的007且随时可能断头,而且揣测嬴政的思想是越来越摸不准。
难道他的智商忽然消失了吗?
李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很肯定自己一定做错了什么,于是更加兢兢业业,更加呕心沥血,做起事来更加贴心,卖命。嬴政就知道会这样,李斯胆大包天,精力旺盛,野心勃勃,可以说是和油锅里的钱也敢捞出来花的资本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油锅里的权都敢伸手抓。
他有着明显的性格行为缺陷,但同时却很好用,暂时还无可取代。所以嬴政决定让他这么战战兢兢地超负荷工作,直到榨干再行处置。
闻蘋明显也不推崇法家思想,嬴政近日最为心烦的就是这件事。摒弃法家思想,他不能说是舍不得,但问题在于,法家明显和大秦契合度很高,十分适合当初大秦的需求,就像是战车配上骏马。现在骏马老矣,他要去哪里找新的骏马继续带动大秦?
嬴政当然还不能总结出路线和指导思想对政权重要性的理论,但不妨碍他知道其中的原理。现在的大秦就是在重要转型期,旧的思想跟不上,全靠君臣一心来暴力支撑,这种消耗又能支持多久?
由于没有前代的成功经验学习,也没有失败教训吸取,全都得靠他们自己。
闻蘋也收到了新做出的纸,嬴政兴致勃勃前来:“政欲为元君在天下扬名,立生祠,命臣民祭祀!”
传统神明的待遇就是香火。
闻蘋料到了这一点,却拒绝了他的建议:“传扬我名即可,无需立祠供奉——我已成圣,无需香火。”
她看来确实没有什么兴趣,嬴政也就不再坚持。不过双方其实都明白,一旦纸张等技术传开,闻蘋势必会遭到读书人和民众自发性的崇拜,这是难以避免,也无需特意去制止的事。因此闻蘋只是又补充了一句:“供奉我无需牺牲,随尔等欢喜,论心不论迹,不要铺张浪费。”
又不是真的需要香火供奉的神,要那么大排场徒然劳民伤财而已。
嬴政早知道她温和善良仁慈宽容,泽被世界,因此也答应了下来,没有进行什么三请三让最终无奈接受的流程。他记挂着冶铁术呢,见闻蘋对造出来的竹纸似乎满意,道谢后便立刻问道:“如今竹纸已经造出,不知元君何日可以允许誊抄冶铁之道?”
这半个多月闻蘋也没闲着,除了持续性竭泽而渔,跑去东海零元购,研究怎么在农家乐里提早开辟海洋养殖,就是删改冶铁技术书籍,再让小乐转换打印成秦朝无障碍阅读版本。这其中不只包括高炉炼铁,还有相关的合金制造,甚至铁矿勘探采集,甚至燃料煤炭的相关内容,包括勘探、开采、加工。
毕竟很多技术没有达到足够的温度根本出不来。
不做不知道,一整理闻蘋才发现要从科技树底端输出顶端产物多么艰难,别看好像纯理论性的在古代制备青霉素、做水洗煤脱硫,甚至自制□□都轻而易举,毕竟化学物质是在就存在于自然界的。
然而……没有现代仪器,不能保证土法制备产物的纯度,也没有现代化设备排出毒气保护工人,实际上手搓任何现代化产物,很大可能不是自己被炸死,就是工人被毒死,想要有稳定的大量的工业化产出……也完全是痴人说梦。
历史用了几千年走完的路,就算是掌握答案来快进,也不可能三年建厂,五年风靡全世界。
闻蘋也无意太逆天,更不想呕心沥血为大秦,顺势而为推一把,拿出一些这时代能做到的技术足矣。所以,她拿出来的基本都是现有条件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在答应抄书之前,闻蘋仍然肃容警告道:“秦皇,你要知道,你如今所获得的一切,皆是你命中本不该有的。逆天改命非常人能为,欲取之便要付出代价。这代价不是给我,而是给冥冥之中注视着你的上天。你获取了好处,就要回报这个世界。我愿意随你而来,也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生民百姓。你获得此术,若不能为黎庶筹谋,定当遭受天诛,便是天不诛你,我也来诛!你可明白?”
冶铁之术,在这个时代是会让整个秦军更新迭代的。但假如得到了它,只想着开疆拓土,看不到百姓饥馑困苦,那便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也出离了闻蘋的本意。她终究还是更在乎普通人的安全与幸福。何况在闻蘋做了二十多年现代人的观念中,国富民安这是应有之义。
当官不为民做主,还不如回家卖红薯。封建统治者眼里看不到具体的卑微黎庶的悲欢这可以理解,但如果完全不为他们考虑,踩在他们的血肉上还习以为常,只看得见宏大的胜利,与远扬的武德,无疑也是失败的。
大秦长久地发动战争,当然是有自己的考量,可客观上来看,这虽然减少了一部分社会矛盾,却也是个持久的隐忧。
嬴政要求来冶铁之术,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军队考虑,可是他现在逐渐认识到整个大秦都在转型的关键期,因此一经闻蘋警告,虽然有一种被更强大力量威胁镇压的不适,却也很快明白了闻蘋的意思:“元君赐予大秦此道,是否意在裁军?”
闻蘋不置可否,只反问道:“田总要有人耕吧?没有粮,你便是想要打仗,怕是也做不到的。何况,如今天下已定,正该养民生息,一味苦战,你要活活拖死你的大秦吗?六国遗民思念故国,你就给他们心向于你的理由。”
不得不说,秦汉时期,贵族和平民根本就是两种生物。就算是秦始皇,也没怎么认识到平民的重要性。毕竟六国遗民中的贵族,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都是巨大的。他通过各种强迫搬迁打散原先的地缘关系,但这种办法终究失于粗暴,逃跑的人不在少数。
比如什么张良,项羽之类的抗秦中坚力量。在地方上也多的是愿意藏匿保护他们的人。
嬴政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不过他也没有办法。
此刻见闻蘋再度提起粮食,想起土豆红薯玉米,以及这几种粮食可以做出的多种美食,嬴政便想起一系列基于此的政策设计,更明白了闻蘋所指。
他也不是不想收买六国民心,主要是实在做不到啊!闻蘋的出现,不久解决了这一难题吗?大秦和他,果然都是有福的!
闻蘋松了口,嬴政很快安排了一波心腹进来抄书。这些人都是专门为新的官方冶铁机构准备的技术中坚,匠人的身份不高,而且一直受到严格的控制,这些都是老秦人,忠诚度很高,也最能迅速吃透新知识。
大概吧。
看到这些匠人,闻蘋忽然想起一事,对站在新建的抄书场所廊下,和自己一起看匠人入内的嬴政问道:“秦皇身边那些方士,最近还在研制丹药,沟通神明吗?不知可否一见?”
那些人其实想见闻蘋很久了。
古代统治者可能思想上进步程度不如后代,但是认知水平没问题的话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到底有什么问题,但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根本解决不了,碍于现实。比如谁都知道百姓想吃饱饭,但直到今天也有很多地方很多人吃不上饭。是因为他们不想吃饭,还是因为政府不想好好过?就算是最邪恶最贪婪的政府也知道想发财吧,但很多人类极限国家的政府问题就在于,这个破国家根本没有任何资源,没法发财。除非突破人类认知极限。
反正我是这样想的。
要是还需要女主来指出一些基本的思想上的问题,然后嬴政宛如油锤灌顶啊不醍醐灌顶猛然开窍,就还是觉得挺……不始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9章 谪仙在大秦,18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