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荒林,浓雾。
雾气氤氲中,一个长发披散的少女,正慌乱的奔逃着。
少女容貌生的极美,柳眉杏眼,肌肤如玉,散落到腰的黑发柔亮如缎,一看就是大户人家金尊玉贵养出的小娘子。
但是这样一个娇娇柔柔的贵女,此时此刻,却独自一人出现在荒林中,她一边奔逃,一边回首看着身后,似乎有极可怕的人在追寻她。
渐渐的,少女跑不动了,这时她绊到一根枯枝,重重跌倒在地,身后几个蒙着面的黑衣男子已经赶到,他们手中的刀剑在冰凉月色下泛着森冷寒光。
少女瑟缩着,绝望问着:“你们……你们到底是谁?为何要杀我?”
“你们杀了我,不怕受到国法处置吗?”
“你们若放了我,金银财宝,任你们索取。”
但是黑衣男子却不言不语,只是刀剑齐齐往少女身上砍去。
寒光中,少女绝望的闭上眼睛。
她没有办法带阿兄回家了,她要辜负阿耶阿娘期望了。
-
半日前,兴州城外。
白马拉着的油軿车里,霜照撩开车帘,踏着马凳下了车,十五岁的少女穿着素色衣裙,梳着双髻,髻上简单插戴着宝钿式样象牙梳,打扮的很是朴素,但早已等候的兴州刺史却在见到她时,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见过公主。”
眼前这个打扮朴素的十五岁少女,正是大齐的琅琊公主,霜照温声道:“起来吧。”
兴州刺史起身,他是探花出身,如今不过二十来岁,若在前朝,这般年岁的郎君,是断然当不上三品大官的,但大齐建国不过四十年,其中十年还是与各地节度使打仗,待统一全国后,已经是百废待兴,亟需人才,所以二十来岁的探花郎才能被委以三品刺史的重任。
但兴州刺史虽然年轻,在兴州政绩却颇为不错,是出了名的忠心耿耿,廉洁奉公,他拱手道:“禀公主,兴州与民生息,公帑都为百姓修建桥梁去了,故而驿馆年久失修,不便公主下榻,臣已将刺史府腾出,供公主休憩。”
“不用了。”霜照婉拒:“此行不宜扰民,我就不进兴州城了,在驿馆休憩即可。”
兴州刺史默然,他垂首道:“臣明白……公主,节哀。”
节哀一词一出,霜照也垂了眸,眼中已有点点泪光。
她此行,是要接自己兄长的尸骸归家。
一年前,大齐为了收复失去四十年的朔北,与戎狄交战,大齐惨败,领军的皇太子战死沙场,戎狄拒绝交还太子尸首。
大齐使臣几番奔赴戎狄交涉,戎狄人终于同意送还太子尸首,但却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让大齐的琅琊公主齐霜照亲自去往朔北,接回太子尸首。
消息一出,朝野哗然,须知琅琊公主乃是帝后嫡女,太子亲妹,帝后甚爱之,戎狄人让弱质纤纤的公主亲赴朔北,绝对不怀好意。
到时候,恐怕是赔了公主又折兵。
百官纷纷上书,力劝帝后拒绝戎狄所请,帝后也坚决不愿,但出人意料的,向来长于深宫、娇娇柔柔的公主在惶恐之后,却下定决心,对帝后道:“阿耶阿娘,我愿意去朔北。”
她说:“如果我不去,戎狄人就会毁了阿兄的尸首,阿兄是为了大齐战死的,我怎么忍心他死后尸首还被侮辱?”
“我知道,你们担心戎狄人不怀好意,或许我踏上的,是一场注定失败的路途,但是,难道知晓会失败,就什么都不做吗?做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做,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霜照平日胆子很小,春狩秋狩从来不敢去,但居然主动提议去朔北,而且谁劝都无用,帝后无奈,只能同意。
-
车驾从都城洛京出发,一路来到兴州,沿途中,霜照都没有进城,而是歇在驿馆,阿兄曾说,大齐建国不久,百姓辛劳,他们皇族受百姓奉养,万事以不扰民为先。
阿兄说的这些话,她都记下了。
她想她阿兄。
每天都很想。
她因早产之故,从小就身体孱弱,没办法像寻常贵女一样恣意游乐,还好有阿兄陪着她,给她讲外面的世界。
阿兄去出征的那日,她偷偷穿着侍卫的衣服去送他,阿兄也在人群中看到她了,但是他没有说她胡闹,而是骑着高头大马,越过人群,马蹄哒哒,来到她面前,笑着看着她。
她顿觉心虚,刚想转过身去,阿兄去在马背上俯身,宠溺拍了拍她的头,说:“偷跑出来都不怕,还怕阿兄发现?”
她张口结舌,刚想说什么,阿兄就朗声一笑,说道:“阿兄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放心,阿兄一定会收复朔北的,你啊,就在洛京,等着阿兄,得胜归来!”
她眼角含泪,用力点了点头,在她心目中,阿兄是个盖世无双的英雄,那些戎狄人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呢?他一定会得胜归来的。
可没想到,她没等到阿兄,却等到了阿兄的死讯。
戎狄人指名要她去接回阿兄尸首,她何尝不知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阿耶阿娘劝她,文武百官劝她,就连前来兴州的途中,她遇到了一个相士,相士并不知晓她的身份,一定要让她测测吉凶,她便让相士测,相士卜了一卦后,说:“不宜向北。”
她问:“为何?”
“向北,定有血光之灾。”相士顿了顿,又神秘道:“不,只怕是血光之灾更严重的灾难,那灾难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只怕会生不如死。”
她沉默了很久,她知道他的意思,但她只是拍了拍手,站了起来,然后取出几枚铜钱,当作相金。
接着,她又上了油軿车,一路向北。
不宜向北,但北方,有她阿兄的骸骨。
那是她的阿兄,是从小到大对她最好的阿兄,她怎么忍心置之不理。
不管接下来有什么艰难险阻,她都一定要去朔北,要去接阿兄回家。
-
兴州的驿馆,的确像刺史所说,年久失修,但霜照并未在意,她长途跋涉,甚是疲惫,早早就歇下了,按照宫中规矩,婢女要为她守夜,但霜照却对几个婢女道:“你们也很是疲累,不需为我守夜,自行歇息去吧。”
婢女们面面相觑,霜照只是温声道:“接下来还有几千里路程呢,你们歇息去吧。”
婢女们这才胆怯答应,霜照让婢女歇息后,她也上榻休息,只是她心系阿兄,根本就无法入眠。
到三更时分,霜照仍然没有入睡,她索性起身,穿了鞋履,披上外衫,然后下榻,从妆匣中取出一根象牙白色的笛子。
她抚摸着这支笛子,笛子用白鹤翅骨所做,这是阿兄出征途中,让人带给她的。
这些年,无论阿兄去哪里,是下江南还是上漠北,只要看到她没见过的稀奇玩意,都会带回来给她,这骨笛,应该就是戎狄部落的物事。
她当时拿到骨笛的时候,还有些害怕,心想等阿兄回来后,她一定要好好说说阿兄,怎么将骨头做的笛子送给她?难道不知道她胆子很小么?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阿兄回不来了。
霜照泪水簌簌而落,她凝视着骨笛,传说夏商时期,巫觋用白鹤翅骨做成骨笛,以行巫术,骨笛可以连接阴阳,跨越生死,让亡者复生。
她是不信的,亡者如何能够复生?但如今,她真的很想阿兄。
是不是吹响这骨笛,阿兄就能回到她身边了?
骨笛有七孔,霜照将笛子横在唇边,轻轻吹响。
-
只是一曲吹完,却毫无动静,霜照黯然垂眸,一滴眼泪,落在骨笛之上。
她枯坐良久,忽然之间,她听到门外传来细微动静。
霜照将骨笛放回妆匣,然后起身,想开门看看,但却看到门缝钻进浓浓黑烟,这是……走水了?
霜照大惊失色,立刻打开木门。
不打开还好,一打开霜照更是目瞪口呆,只见驿馆四处,都已火光冲天,几个婢女跌跌撞撞跑过来:“公主,有刺客!快跑!”
刺客?霜照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夜色下,十几个刺客穿着黑衣,蒙着面,手执刀剑,涌了上来,那几个婢女忠心护主,抖抖索索张开手臂挡在霜照面前,喝道:“这是琅琊公主!你们胆敢行刺公主,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
为首的黑衣刺客桀桀笑道:“琅琊公主?我们杀的就是公主,尔等让开,我们不想殃及无辜!”
一婢女喊道:“你们为何要杀公主?”
刺客目露凶光:“因为她该死!”
说罢,十几个刺客就扑了上来,一心要取霜照性命,恰在此时,刚被大火冲散的侍卫赶了过来,和刺客奋力缠斗在一起。
一个婢女推了把霜照:“公主快跑!”
她们虽不会武功,但霜照对她们很好,身为一个公主,她从来不打她们,也不骂她们,她仁慈的都不像一个公主了,所以她们愿意为霜照去死。
这些婢女扑上去拼命阻拦刺客,抱腿的抱腿,咬胳膊的咬胳膊,霜照红了眼眶,她咬了咬牙,扭头就往驿馆外跑去。
是的,开文啦,留言前五十送红包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