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玉烬成霜 > 第52章 52、

第52章 52、

52、

通传声未落,一道藏青蟒袍的身影已迈过门槛。

雍王年约四旬,气质儒雅,眉眼间带着久居江南的柔和,他进门时目光平和地扫过殿内,落在萧御尘身上时,微微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恭敬的笑意:“臣给太后请安,陛下圣安。”

可宋瑜微知道,在这副温润如玉的皮囊之下,藏着的是何等锐利的、鹰隼般的眼睛。

而雍王身侧,仅落后半步的雍王妃,一袭深青色翟衣正合亲王妃品阶,衣上金银双线绣就的云纹与翟鸟繁复交错,华贵却不张扬。她身形略显清瘦,容貌极是端庄秀美,只是眉宇间总萦绕着一抹清愁,那愁绪像初春未散的寒雾,轻轻覆在她眼角眉梢,连抬眸时眼波流转,都带着点化不开的朦胧,仿佛心里压着千斤重的事,连呼吸都透着几分轻颤的滞涩。便是唇边弯起得体的笑意,那笑意也似沾了露水的花瓣,柔弱堪怜。

她举止娴雅,屈膝时动作轻柔:“臣妾给太后请安,给陛下请安。”

太后脸上的笑意顿时深了几分,金步摇随着点头的动作轻晃:“王爷与王妃一路风尘,快免礼。”她指着萧御尘左手边的首位,语气亲昵,“刚还说你们该到了,来人,给王爷和王妃布菜。”

宴席正式开了场,暖阁内顿时热闹起来。银壶倾酒时发出叮咚脆响,玉箸碰击瓷碗的轻响此起彼伏,廊下的乐师奏响了轻快的《霓裳曲》,丝竹声缠上梁间的灯影,将满室的暖意都搅得活泛了。萧御尘端着酒盏,偶尔与雍王说上两句朝政,沈贵妃与淑妃不时向太后进言,连宋瑜微都被良妃敬了半盏酒,瞧着倒真有几分天家和睦的景象。

酒过三巡,雍王忽然搁下玉箸,藏青蟒袍袍的袖口扫过桌面,带起一阵微风。他侧头看向身侧的雍王妃,眉头微蹙,语气里的关切拿捏得恰到好处:“王妃,你的脸色怎么这般难看?莫不是路上受了风寒,又见了风,身子不舒坦了?”

雍王妃闻言,忙抬手用袖口掩住唇角,苍白的面颊上泛起一丝病态的红晕。她虚弱地摇了摇头,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眼底的神色,再开口时,声音细得像风中飘着的蛛丝:“劳王爷挂心,许是有些头晕…… 怕是要扫了大家的兴了。”

这两句对话刚落,主位上的太后已皱起了眉,金步摇随着探身的动作轻轻晃动:“这怎么行?”话音未落,斜下首的良妃已起身,浅粉色宫装的裙摆扫过地砖,带起一阵淡淡的脂粉香。她脸上堆着温婉至极的笑意,声音柔得像浸了蜜:“太后娘娘莫急,王妃身体要紧。臣妾宫里恰好备着西域进贡的安神香,最能舒缓头晕。不如让臣妾陪王妃去偏殿暖阁歇片刻,点上香让她缓一缓?”

“还是良妃细心。”太后满意地颔首,“快去吧,仔细照料着,可不能委屈了王妃。”

“臣妾省得。”良妃屈膝行了一礼,她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搀住雍王妃的手臂,指尖还特意替她理了理微乱的衣襟,两人姿态亲昵得仿佛多年的闺中密友,一同踩着锦垫向偏殿走去。

雍王妃的脚步有些虚浮,被良妃搀扶着时,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眼角的余光飞快地扫过雍王。雍王正端着酒盏与萧御尘说话,唇边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对身后的动静毫不在意。而宋瑜微端着酒盏的手停在半空,望着两人消失在暖阁门后的背影,忽然觉得廊下的乐声不知何时变得有些刺耳。

她们这一去,哪里是为了什么安神香?良妃那副急切模样,雍王妃眼底藏不住的惊惧,分明是借着“歇息”的由头,要去偏殿说些不能见光的话。

宋瑜微捏着酒盏的指节泛了白,心头猛然紧缩。可他能如何?那是女眷歇脚的偏殿,他一个男子,还是个被册封的“贤君”,断无可能追随而去。

正心乱如麻时,他的目光不受控制地扫过全场,只见雍王与萧御尘仍在虚与委蛇,沈贵妃正低头用银簪挑着碟中的蜜饯,太后闭目听着廊下的乐曲,谁也没留意那道偏殿的门。直到视线一转,猝不及防撞上了邻桌淑妃晚儿的眼。

他没说话,也不能说。只定定地望着她,将所有的焦灼、试探,连同对往昔那点情分最后的指望,都揉进了那一眼里。像溺水者伸出的手,明知渺茫,却还是想抓住点什么。

晚儿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顿,茶沫在盏沿晃了晃,她微微垂目,也不知在寻思什么,然而侍立在她身后的两名宫女的其中一人,悄无声息地退了开去。

不多时,那名穿青碧色宫装的小宫女“慌慌张张”从殿外跑进来,在晚儿耳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

晚儿猛地站起身,脸上血色褪了几分,对着主位匆匆一福,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慌乱:“太后娘娘恕罪!方才宫人来报,小公主夜里受了惊,此刻正哭闹不止,臣妾……臣妾实在放心不下!”

“哦?竟有这事?”太后睁开眼,眉头微蹙,“孩子年幼,哭闹不得,你快去看看吧。”

“谢太后恩典!”淑妃匆匆行了礼,转身时裙摆带起一阵风,竟也快步朝着偏殿的方向去了。

宋瑜微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后,捏着酒盏的手缓缓松开,指腹已被冷汗浸得发潮。廊下的乐声依旧悠扬,可他耳畔,却仿佛听见了偏殿方向传来的、无声的暗涌。

他闭了闭眼,顺势端起酒杯,想借着仰头饮酒的动作,掩饰刚才那片刻的情绪外露。冰凉的酒液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头残留的燥热。

然,就在酒杯即将触到唇边的那一刹那,一股如有实质的视线骤然落在他身上,带着沉甸甸的压迫感,像块冰砖压在了后颈。

宋瑜微心中一凛,端着酒杯的手顿在半空,缓缓抬起眼。

斜对面的客座上,雍王正端着酒杯,他既没有为自家王妃的“不适”流露半分担忧,也没关注淑妃方才的匆忙离席,那双看似温和的眼睛里,此刻淬着鹰隼般的锐光,竟穿透了满室摇曳的灯火与人影,一动不动地锁着他,唇边还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带着几分看透一切的玩味,又藏着一丝猎人盯住猎物的冰冷。

那眼神分明在说:你盯着她们的动向,而我,自始至终都在看着你。

宋瑜微的心跳漏了一拍,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将酒杯稳稳送到唇边,仰头饮尽了杯中残酒。酒液入喉时带着些微的辛辣,像根细针,刺破了方才那瞬间的侥幸。这暖阁里,谁也不是真正的看客,每个人都在别人的注视里,演着自己的戏。

雍王见他回望,非但没有移开视线,反而微微扬了扬下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玉杯落在桌面时发出清脆的一响,在丝竹声里格外刺耳。

玉杯落桌的脆响像一道暗号,瞬间压过了廊下的丝竹声。

雍王放下酒杯,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着,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润的笑,目光却越过萧御尘,直直落在宋瑜微身上。

“说起来,”他开口时声音不高,尾音却带着穿透力,确保在座每个人都听得真切,“本王此次回京,听闻皇嫂亲自晋封了位‘贤君’,还赋予彻查六宫的重权,当时便觉,这是一步绝妙好棋。”

这话刚落,主位上的太后眉梢微挑,似有所动;斜对面的沈贵妃则撇了撇嘴,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冷笑,像在等着看好戏。

雍王又转向萧御尘,语气颇显诚恳:“不知陛下作何想法?”

萧御尘端着茶盏的手稳若泰山,只垂眸吹了吹浮沫,茶汤泛起细密的涟漪。他声音平淡无波:“母后为朕分忧,朕自然感激。”

由太后懿旨晋封,虽不常见,但并非殊例,雍王见萧御尘轻描淡写,无意接话,便又将目光转向宋瑜微,脸上笑意更浓,他道:“说起来,本王还听闻,宋贤君的父亲,在沧州任知府,官声极好,贤名远播,百姓们提起他,没有不称颂的。”他顿了顿,目光在宋瑜微身上打了个转,带着几分玩味,“令尊在朝堂上堂堂正正做着清官,宋贤君却身在后宫,虽都谓‘贤’,可一个在朝堂为民谋福,一个在后宫伴君左右,这差别可就大了去了。宋贤君以为然否?”

话音落时,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瞄向萧御尘。

暖阁内霎时像卷入一股寒风,生生将沈贵妃脸上的冷笑僵住,随即化为掩饰不住的惊愕;便连太后的目中也禁不住露出了些许的讶色;萧御尘垂着的眼帘猛地抬起,眸底的平静被彻底打破,翻涌着骇人的怒意,只是碍于场合,才没当场发作。

宋瑜微脸色煞白,双手在袖中紧握至生疼。他深吸一口气,微一垂眸,缓缓起身,对着雍王拱手,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王爷此言差矣。臣入宫,是奉太后与陛下之命,协助清查六宫事宜,并非王爷所想那般。臣父教导臣,无论身处何地,皆要行得正、坐得端,臣从未忘记。至于尊荣,臣所受之‘贤君’称号,是因差事而来,绝非其他。”

他抬眼望向雍王,目光里带着不屈的锋芒:“王爷若是对臣的差事有疑问,尽可直言,何必用此等污言秽语揣测?更不必借此影射陛下,污辱皇家颜面!”

雍王没想到他敢当众反驳,还敢维护萧御尘,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随即又换上那副温润的面具,轻笑道:“贤君何必动怒?本王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看来是本王失言了。”

萧御尘此时缓缓放下茶杯,瓷杯与桌面相触发出一声轻响,他看向宋瑜微,语气听不出喜怒:“瑜微,皇叔是朕的长辈,你既为朕身边之人,怎可用这般不敬的口气?还不快给王爷请罪?”

宋瑜微还未开口,雍王已然大笑两声,道:“不必,不必,本王失言在先,反倒是该向宋贤君致歉才是。”

说罢,他忽然从袖中摸出个物件,递向宋瑜微。那是枚巴掌大的玉佩,羊脂白玉雕成的麒麟模样,玉质温润,雕工精湛,麒麟的眼瞳处还嵌着两颗鸽血红宝石,在灯下泛着莹润的光,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这是本王最近得的小玩意儿,”雍王笑得温和,语气却不容拒绝,“方才言语冲撞了贤君,便用这玉佩赔个礼,贤君可千万别嫌弃。”

宋瑜微望着那枚玉佩,指尖微微发紧。他知道这玉佩烫手:接了,便是领了雍王的“情”;不接,便是不给对方面子,反倒坐实了“不敬”的罪名。

萧御尘的目光在玉佩上扫了一眼,淡淡开口:“皇叔的心意,瑜微便收下吧。”

有了这句话,宋瑜微再无推脱的余地。他上前一步,双手接过玉佩,指尖触到玉面的温润,却像触到了块寒冰。他垂眸躬身,声音平稳无波:“谢王爷厚赠,臣愧不敢当。”

雍王看着他将玉佩收入袖中,眼底的笑意深了几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52、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