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峤域长一声令下,域政府这台庞大的、锈迹斑斑的机器,终于被强行注入了润滑剂,发出了嘎吱作响、不甚情愿的启动声。
政务改革的浪潮,以行政办为试点,迅速向其他部门扩散。林洵的名字,连同他那套名为循理诀的奇特功法以及据此开发的云政通一体化政务平台,开始频繁出现在各部门负责人的案头和口中。
这场改革,远非一帆风顺,更像是一场无声的拉锯战。
林洵成了最忙碌的技术顾问。他不再是那个只蜷缩在联委办角落处理废弃文件的助理秘书,而是穿梭于各个部门之间,像一个精密仪器的调试员,耐心地解释、演示、调整着他的云政通。
人事处依娜是林洵在云边结识的第一位同事,潦泽族姑娘的热情爽朗依旧,但面对堆积如山的干部档案数字化录入和即将到来的年度考核,已经捉襟见肘得是个人就想抓来用。
“林洵,快来救命!”依娜指着墙角几大箱泛黄的纸质档案,“这些老档案,录入标准变了好几次,光是核对出生年月和族籍归属就能要人命……还有今年的考核系统,联委要求又加了新指标,我们那套老掉牙的系统根本跑不动!”
林洵召出随身玉简,指尖在虚拟光屏上快速划动。云政通的人事管理模块投射出来。“试试这个,依娜姐。档案扫描录入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关键信息,并按照不同时期的标准进行逻辑校验和提示纠错。考核指标可以自定义模板,支持在线打分、自动汇总和数据分析。”
他演示着,“比如这个‘族籍归属模糊’的档案,系统会标红,并关联相关的历史政策文件供参考。”
依娜试着操作了一下。一份复杂的交叉任职履历被系统自动梳理清晰并生成时间轴图表。忍不住拍了下林洵的肩膀:“好小子。这比我们原来靠脑子记、靠手翻强多了!就是这操作……我得学一阵子。”
“没关系,我做了零基础操作指引,有问题随时找我。”林洵笑了笑。技术只是工具,最终解决问题、做出判断的,还是像依娜这样熟悉人事规则、了解干部情况的活字典。
云政通的价值,在于把依娜从繁琐的重复劳动和记忆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她能将精力集中在更核心的研判和沟通协调上。
几天后,林洵路过人事处,看到依娜正对着屏幕,手指如飞地处理着考核数据,旁边还放着半杯凉掉的潦泽咖啡。
她头也不抬地抱怨:“林洵,你这系统好用是好用,就是太循理了,一点人情味儿都不留,老张头今年明明带病坚持工作,贡献很大,但硬指标差一点,系统打分就是上不去,我得手动写报告说明情况,这不是增加工作量吗。”话虽抱怨,语气里却带着一种高效工作带来的飘飘然。
林洵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在系统后台加了个“特殊贡献说明”的备注功能。冰冷的逻辑需要人情的温度来调和,这正是循理诀和系统平台的局限,也是人脑不可替代的地方。
财务处长姜明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州学修,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永远埋首于各种报表和数据之中。他对云政通的态度最为谨慎,甚至有些抵触。
“林助理,财务数据是域政府的命脉,容不得半点闪失。你这套新东西,安全性如何?流程合规性怎么保证?万一出了岔子,谁负责?”姜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
林洵想起了学校里那些高要求高姿态、钟爱挑刺难以沟通的老教授,卑躬屈膝的学生本能瞬间上线。
他没有急于展示功能,而是调出了由沈执协助联系中州专业机构出具的云政通的底层架构说明和安全审计报告。“姜处长,安全性和合规性是平台设计的核心。所有操作留痕可溯,关键节点设置多级复核和电子签章,权限划分到最小颗粒度。数据采用多重加密和分布式存储,核心服务器物理隔离。”
他指着复杂的权限树和审计日志,“比如一笔超过十万灵币的支出,必须由经办人发起,部门负责人审核,您这里复核,最后还需要联委办或委员秘书进行最终电子签批,任何环节修改都会触发预警和记录。”
姜明仔细看着,紧绷的下颌线略微放松。他提出了几个刁钻的财务场景让林洵现场模拟操作。林洵不慌不忙,在测试环境中一一演示系统如何自动校验预算额度、关联合同信息、匹配报销标准、生成合规凭证流。
“嗯……”姜明沉吟半晌,“功能设计……逻辑上倒是严丝合缝。但实际运行起来,各部门那些大爷的配合度……”他摇了摇头,显然对域政府的工作作风深有体会。
“所以需要姜处您这样的防火墙坐镇。”林洵诚恳地说,“平台只是工具,规则的执行和把关,还得靠您。它最大的作用是堵住流程漏洞,让所有操作暴露在阳光下,减少人为干预的空间,也减轻您反复核对基础数据的负担。”
最终,姜明同意在预算管理和日常报销两个模块进行小范围试点。一周后,林洵再去财务处,发现姜明正对着屏幕上清晰直观的预算执行进度图和自动生成的月度分析简报发呆。
他难得地主动开口:“林助理,这个超支预警联动冻结功能……有点意思。”虽然语气依旧平淡,但林洵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姜明终于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等火烧眉毛了才发现某个部门预算早就爆了。
如同水滴石穿,云政通和它所代表的循理诀逻辑,开始在域政府各部门悄然渗透。效果是显著的:文件流转周期缩短了近三分之一,物资申领不再需要反复跑腿和扯皮,会议室冲突大幅减少,跨部门协作的信息壁垒被部分打破。虽然远未达到理想状态,懒政怠政依然存在,但至少流程上的混乱和低效得到了遏制。
更重要的是,它微妙地影响了中州干部与五族干部之间那堵无形的墙。当崩龙族的腊傲发现用云政通追踪文件流转,能让他那些堆积如山的待审文稿一目了然,避免被秋后算账时;当桑固族的召琅发现预设的直播模板能让她省去大量调试设备的时间,更专注于镜头表现时;当中州的姜明发现预算管控变得清晰可控时……
技术的实用性和效率提升,超越了地域和种族的隔阂。大家开始习惯性地问一句:“这个能上云政通弄吗?”
林洵成了各部门都乐意借用一下的技术能手。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被排斥的中州小助理,而是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态度谦和、不争不抢的小林。这份认可,是他在无数个深夜调试系统、编写指引、耐心解答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但卑微小林依旧很卑微。
他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变革和决策,远非一套系统可以解决。他提供的只是“器”,如何“用”,甚至用不用,决定权在那些或经验丰富,或尸位素餐的干部们手中。
就在政务改革初见成效,各部门运转似乎顺畅了一些的时候,云峤召集的核心任务——制定全域产业发展方案——却陷入了泥潭。
会议室里,气氛沉闷得如同暴雨将至。五大分管副域长,即五大种族首领代表,以及各主要经济部门负责人济济一堂,本该是群策群力,却成了互相推诿、固守己见的角斗场。
潦泽族代表强调坝区传统水稻种植和新兴水果产业的重要性,要求加大水利和冷链投入;崩龙族代表则大谈玉石产业是云边支柱,抱怨中州市场压价和技术封锁,要求域联体直接干预;桑固族代表希望能引进先进生产线改造传统作坊,但一提到经费就哑火;霜岭族代表则忧心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特色产品运不出去;魄山族代表干脆直言产业不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安全稳定才是根本,边境不稳,一切发展都是空谈。
一如往昔,每个人都只盯着自己盘子里的那点东西,极力争取资源,却对如何协同发展、如何开拓新市场、如何应对外部竞争闭口不谈,或者提出一些空中楼阁、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于之前好不容易提出的“整合资源,打造云边特色品牌集群”“利用星网开拓高端小众市场”“引入域外先进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等思路,反应更是冷淡,要么质疑可行性,要么要求“先给钱给人”。
前期铺垫那么久的工作成果,再次被全部推翻。
云峤坐在主位,面容沉静如水,淡琥珀色的眸子扫过一张张或激动,或漠然,或算计的脸。他修长的手指在光滑的会议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节奏平稳,但坐在他侧后方做会议记录的林洵,却敏锐地捕捉到他指尖落下时,那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停顿。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毫无实质性进展。散会时,众人鱼贯而出,留下满室狼藉的茶杯和凝结的空气。
云峤没有立刻起身。他沉默地望着窗外暮色渐沉的魄山轮廓,侧脸的线条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冷硬。
林洵殿后收尾,正低头整理着混乱的笔记,忽然感觉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他抬起头,正对上云峤深邃的眼眸。那眼神里,有一股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林洵。”云峤的声音低沉,打破了沉默。
“域长。”林洵立刻放下笔,恭敬应道。
“纸上谈兵,吵到明年也不会有结果。”云峤的语气淡淡,“这些人靠不住。”
林洵心头一紧,不知该如何接话。
云峤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庭院里枝繁叶茂的灵植,沉默片刻:“下周开始,我带队实地调研。五大区,所有重点产业项目,走一遍,看一遍。”
他转过身,目光再次锁定林洵:“你准备一下,随行。”
林洵的心脏猛地一跳,像被重锤敲击。
随域长调研?这突如其来的任务让他瞬间有些懵。
忐忑如潮水般涌来:自己经验够吗?能适应艰苦的调研环境吗?会遇到什么突发状况?更重要的是,域长为何点名要他?是因为云政通和循理诀?
但紧随忐忑之后的,是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他终于可以走出这栋大楼,去看看文件和数据背后的真实云边了。
这是第一次,他可以去触摸那片他为之服务、却还十分陌生的土地。那些他只在文件稿纸上见过的各区风光,终于可以去实地体会。
“是,域长。”林洵压下翻腾的心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专业,“我立刻准备。”
“把你循理诀里关于各区产业现状、资源禀赋、现存问题的分析报告整理一份,简明扼要。其他的,”云峤终于转过头,目光落在林洵身上,那眼神深邃如渊,“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脑子去想。纸上得来终觉浅。”
林洵对上那目光,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他读懂了那份期待,沉重而隐秘,压在了自己肩上。
这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辅助,而是要深入云边的肌理,去触碰那些盘根错节的难题。“明白,域长。”
“嗯。”云峤站起身,那温厚的水泽气息似乎比平时更沉凝了一些。他走到门口,脚步顿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留下一句:“早点回去准备。”身影便消失在走廊的阴影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