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在古代努力奋斗奔小康的日子 > 第10章 进山与卖米花糖

第10章 进山与卖米花糖

李老太太的丧事是村里人帮衬着办的,丧事简单,她这后半辈子丧夫失子失孙,老年过的艰难,只和小孙女相依为命,如今孙女有了着落,她也能去的安心了。

待办完了丧事,便从李家给李圆圆收拾东西搬到了沈家,虽只隔着几步远,可给门上锁的时候,李圆圆还是哭的不能自已。今后她在这世上便没有血缘至亲了,可她会有一家新的家人。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李老太太丧事后的三天,沈新平便来叫沈宁羽进山了,沈宁羽一口答应。

这个组合是这样的,沈新平家是沈新平和他媳妇,还有他弟弟沈新和,沈新和平日在县里做学徒,明日正好休息回家,也跟着一起去。还有另一条街上赵木匠的儿子叫赵七木,他爹断了一条腿,媳妇刚怀了身孕,他家便是他和他娘一起去。沈宁羽家便是沈宁羽和赵绣娘了。

一人一个大背筐,沈宁羽还拿了两个大布兜,一行人便说笑着进山了。

山里树叶好些已经黄了,前些日子的大雨,又长了许多的的蘑菇木耳。一行人都摘了些便继续走。

待走到沈宁羽之前摘柿子的地方,发现柿子已经没多少了,想必是其他人抢先一步,沈宁羽深觉可惜,上次多摘些好了。赵绣娘安慰道:“前边还有别的好东西呢,家里的柿子也没吃呢。”

赵七木跟着道:“对,去年我和新平哥还找到好几棵榛子树,只是路远不好走,咱们去找找吧,看还能找到不?”他想弄点回去给他媳妇吃。

榛子价贵,大家也都乐意多走些路去找,山里多野兽,可这些天进山的人多,野兽也会避着些。山路崎岖,基本没路,靠几个男人轮流用砍刀在前边开路。沈宁羽来了这么多次青牛山,从没进这么深,难怪都说深山危险,沈宁羽一个人是真的不敢来,怕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走了好一会,大家都是一身大汗,才听沈新平道:“找到了。”沈宁羽忙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就见有七八榛子树挨在一起,树上满满当当的榛子,气氛一下子欢快起来,一扫之前的疲累。

几人轮流用附近找到的一段枯木击打榛子树,待榛子落的差不多了再去捡榛子。榛子不少,他们按人头大概分了下,一人得了十来斤,县里一斤榛子三十多文,有这些榛子,这次便是不白来了。

他们几个又在附近转了转,发现了板栗,又是一番收获,还找到了一棵山葡萄,这东西不好放,一人拿了几串回家哄孩子,沈宁羽还挖了一棵幼苗打算回去丰富院子。又遇上一颗山楂树,得了不少山楂……

待回程个个收货满满,沈宁羽带的布袋里都装满了木耳和蘑菇。

待回到家,几个孩子吃着葡萄看着大人收拾东西都高兴的不得了,沈宁羽也兴奋的不行,这大山就是个宝藏啊,进去一趟跟进货一样。现在进山的人多,他们得抓紧时间了,今天已经约好,明天早起继续去!

第二天没有第一天的好运气,也收获了不少的蘑菇山楂还有一些止血的草药,大家打算第三天再接再厉,没想到却未能成行。

又下雨了,这场雨断断续续下了三天,雨停了山路湿滑也没人敢去,等再能进山估计果子都烂在地上了,沈明羽很是可惜。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雨过了气温降了很多,两层单衣都觉得有些冷了,赵绣娘忙着给家里人改冬衣,沈宁羽则和沈新平一起去县里卖山货。除了自家留着吃的,沈宁羽带了大半筐的干木耳和蘑菇,还有那天进山找的榛子。

沈新平见了都道:“羽哥儿什么时候攒了这些木耳和蘑菇?”

“哈哈,羡慕吧。”沈宁羽得意的笑。这可是他那一阵日日进山打柴的收货,他就像一只努力囤货的仓鼠,每次进山都绝不空手而归。

“那可是的羡慕,我今年羡慕你羡慕的可得睡不着了。”

“新平哥,你说我这些东西能卖多少钱?够我买个铁锅不?”他又炸了一个陶锅了。

沈新平想了想说道:“一口铁锅得一贯钱左右。这十几斤榛子差不多能卖四百文,干木耳和蘑菇价格差不多都五十多文一斤,这东西轻呢,你这些,嗯……差不多有二十来斤,这就是……”

没等他算完,沈宁羽已经欢呼着往前跑了:“哈哈,够了,我的铁锅已经在呼唤我了。”

再炸几个陶锅他就要有心里阴影了。

和沈新平估算的价格差不多,杂货铺老板一千五百文把沈宁羽的东西都收了,不过钱都没拿出来,便又回到了老板手里。沈宁羽砍价九百八十文买了一口铁锅,二十文买了一包饴糖,剩下的钱都买了油和白糖。

沈新平偷偷和沈宁羽说锅买的好,赵七木家前些天买的时候就花了整一贯,沈宁羽更快乐了。

沈宁羽这些日子时常能给家里弄点进项,可铜板还没热就又花出去了,没办法家里什么都缺,他想置办的东西还多着呢。

回到家里沈宁羽照例和赵绣娘说了今天的资金流动情况,纵使每次赵绣娘都心疼花出去的钱,还会劝沈宁羽几句,但沈宁羽还是会告诉她,他觉得她是有权知道这些的。

待铁锅洗净放到灶上,赵绣娘爱惜的摸了摸,口中道:“真好,就是太贵了,不过也能用很久呢。杏花家的铁锅还是杏花的陪嫁呢,用了这些年也没坏。”

“啊,还用铁锅陪嫁啊?”沈宁羽惊讶道。

“疼闺女的才给陪嫁铁锅呢,多体面啊。”赵绣娘道。

也是,一贯钱呢。“那等以后圆圆和翠翠出嫁,让她们相公一人背一口锅走。”

赵绣娘听了想了下那场景也笑了。院子里李圆圆和沈翠翠两人一人一块饴糖自己吃,一手还要拿一块喂小的。

这些天李圆圆都很沉默,沈翠翠知道她很伤心,一直陪着她,逗她开心,晚上还要把胳膊抡长了抱着李圆圆睡。

“小时候我哭了,娘亲便这样抱着我睡觉,我就觉得不伤心了,我也想让圆圆姐快点不伤心。”小姑娘这样说。

几个孩子在院里吃糖玩耍,赵绣娘和沈宁羽在厨房蒸米。

“这是我在书上看的方子,把粟米蒸熟,再晒干,放在锅里慢慢炒成米花,再熬糖浆一炒便能做成米花糖,书里说香酥可口呢。”反正赵绣娘不识字,沈宁羽便用书当借口,他之前就想着做这个了呢,就是苦于没有铁锅。还是幸亏他小时候爷爷也让他上过两年学堂这才能识字有个借口。

赵绣娘不疑有他,羽哥儿机灵,说要做来卖钱呢。

晒了一日米便干了,小火慢慢炒,不一会锅里便出了白色的米花,沈宁羽不敢贪急,慢慢炒了好一会才把蒸的米炒完,看着白白的米花,沈宁羽也松了一口气。

又放油熬糖,待糖浆从大泡转成小泡,这才把米花和芝麻和提前切好的红枣碎倒进去,开始快速翻炒,直到胳膊都有些发酸,才停下,把一锅米糖倒入一个长方形的木头模具里,趁热用擀面杖来回压实。

待一通活做完,沈宁羽额头上已经一层细汗了。赵绣娘和孩子见他专注,也都一脸严肃的看着,见他做完也都跟着舒了一口气。

沈翠翠走近些看着模具里的米花糖惊喜道:“它可真香,又香又甜的。”

沈宁羽笑了:“你都没吃呢,怎么知道它甜。”

沈翠翠道:“放了那么多糖哩,闻着就甜啦。”

李圆圆也站在她身后笑。

待把晾凉了的整块的米花糖倒出来,沈宁羽便让赵绣娘操刀,切成两指宽的小块。一家六口一人吃了一块。

“嗯,跟之前在奶奶家吃到的味道差不多,我果然是得到了我奶的真传”。沈宁羽默默想,看旁边几个吃的都香甜,沈宁羽又在心里给自己追加了个大赞。

门口沈平安闻到想味想进来看看,被他娘拉着要走,怎么好去上门占便宜呢!骂了几句,沈平安便哭起来了,赵绣娘忙出去把娘俩拉进来,沈平安进来的时候还在掉金豆子呢。

第二日吃过早饭歇了一会沈宁羽才带着自己的米花糖去县城里。

“米花糖嘞,一文钱一块,又香又脆,隔壁小孩馋哭了啊。”

沈宁羽到县里的时候已经过了晌午,巷子里有许多妇人看着孩子玩耍,沈宁羽便开始叫卖起来。

这个年代大多数人都是吃两顿饭的,一早一晚,中午连县里的食肆都不开门,若是饿了,有钱人吃点心,没钱人吃剩饭,凑合凑合。沈宁羽到的这个点,正是大家腹中空空想要吃点东西的时候。

若是有人好奇,他便把手里拿着的一个小的木托盘递上去,上面有他特意切的小块块,还用包饴糖的纸垫着,笑着让人尝一尝。

“你这米花糖是自己做的?之前倒是没见过呢。”

“是,老辈传下来的方子了,您尝尝,里面有红枣芝麻都是好东西呢。”

众人见他年纪不大,笑意盈盈的,不少便拿一小块尝了尝,觉得味道好,便给家里孩子买些。

“不买尝一尝也没事呢,就当给捧个人场了。”

见有人买的多,沈宁羽又吆喝道:“开业大酬宾,买十块赠一块嘞!”

沈宁羽直到太阳快下山才回到家,米花糖都卖干净了,又买了些糖回家。待细细一算,抛去成本,净挣的有四十文。

第一次做的少些,趁着还有些光亮,沈宁羽便多蒸了些粟米晾上,明日又熬糖浆做米花糖……

沈宁羽隔一日便要出去卖一天的米花糖,这东西也不是粮食,人要日日吃,有时见县里生意不好,便也去县城附近的村里卖,他人长得好嘴又甜,还总让些便宜给旁人,因此倒是能次次卖的干净。

卖了将近一个月,天越来越冷,这天回来竟下起雪来,沈宁羽晚上回来的时候被冻得脸色发白。天冷以后,米花糖越来越不好卖了,沈宁羽决定以后多隔些日子再去卖一次。

在家数了数铜板,这些日子挣了一贯多。农家闲月,能有这样的收入已经是件大喜事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替身A在求生综艺被前任她姑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