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起,我们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混合着紧张、期待与淡淡离愁的气息。每个人都埋首于最后的复习,试图抓住最后的分秒。
班主任推门走进来,脚步比平时慢了一些。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开始强调注意事项或者分发卷子,而是静静地站在讲台上,目光缓缓地、逐一地扫过我们每一张脸。
我们疑惑地抬起头。
他脸上没有往日凝重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极其慈和甚至带着一点感伤的笑容,眼角的皱纹也仿佛变得柔和起来。
他轻轻敲了敲讲台,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同学们,今天……是我们这个学期的最后一堂课了。”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翻书的声音都停止了。
“也是各位人生中,高中生涯的最后一节课。”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但努力维持着平稳,“明天,你们就将踏入高考的考场,去面对那场可能会决定你们未来方向的考试。”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在看一幅漫长的画卷:“这三年来,我见证了在座的每一位的努力,你们的汗水,你们的泪水,你们的欢笑,还有你们的成长。我作为班主任,也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看到你们一步步走到今天,我真的……感到无比自豪。”
他的眼眶开始泛红,声音也染上了更浓的情绪:“今天,我不再讲题了。最后,我想送给大家几句话。”
“我希望你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是你们未来最硬的底气。要迎着阳光走,勇敢地把阴影抛到自己的身后,永远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不要再愁眉苦脸了。”
“同学们,你们未来的路或许不甚坎坷,也永远不可能笔直。希望你们能用你们的青春和善良,用你们的努力和汗水,去塑造你们属于自己的、辉煌的人生。”
“记住,不管高考的结果是成功或者是失败,这场你们为之倾尽全力的考试,终究会成为你们人生路上最浓厚的一笔色彩,在未来无数的回忆里,熠熠生辉。”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用轻松的语气冲淡感伤,却更显真挚:“最后啊,老师有个小小的私心……我希望大家以后的朋友圈,不要屏蔽老师。”他笑了笑,眼里闪着泪光,“因为我见证了你们这三年的成长,以后……我也不想错过你们的未来。朋友圈一定要为我打开,不管你们以后过得怎么样,飞得多高多远,你们永远都是我最爱的那个、需要人照看的学生。”
“另外,”他声音哽咽了一下,“高考结束后,我就不再当你们的班主任了。我想……成为你们的知心朋友。以后有什么开心的事,烦恼的事,都可以来找我这个老朋友聊聊。”
“我想说的话,其实还有很多……”他抬手擦了擦眼角,“但我想留着,留着以后和各位单独聊天的时候,再慢慢说。”
他最终哽咽着,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说出最后一句:
“我会永远……支持你们!”
说完,他再也忍不住,泪水从眼眶中滑落。他没有回避,只是站在那里,任由情绪流淌。
台下,我们所有人都红了眼眶。三年来的点点滴滴——他严厉的批评、苦口婆心的劝导、在我们取得进步时比我们还开心的笑容、在我们疲惫时悄悄放在桌上的糖果……无数画面瞬间涌上心头。他不是学校里最厉害的特级教师,我们也不是学校里最顶尖的学霸班级,但在外面,他总会骄傲地说:“我们班的孩子,是最棒的!”他为我们操了太多心,鬓角的白发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三年,他早已不仅仅是班主任,更像是一位为我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的大家长。
这时,王旭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明显的鼻音,却故意用大大咧咧的语调喊道:“老班!别光说啊!把你的电话号码写下!等我考完回去就加你微信啊!必须第一个通过!”
他这一嗓子,瞬间打破了凝重的气氛。
“是啊!老班快写下!”
“我们要加好友!”
“以后还要给您点赞呢!”
同学们纷纷起哄,带着哭腔的笑声在教室里回荡。
班主任破涕为笑,看着王旭那副样子,无奈又宠溺地摇摇头:“你这家伙……还没放学呢,这就忍不住拿出手机了?规矩呢?”
王旭已经掏出了手机,笑嘻嘻地说:“反正现在您也不会收了!快写快写!记得给个备注啊!第一个加您的人:王旭!”
全班哄然大笑起来,笑声里夹杂着抽泣声,复杂却真挚。
我看着眼前这喧闹又温情的一幕,看着黑板前那个一边擦眼泪一边笑着写下电话号码的老师,看着身边这些朝夕相处、即将各奔东西的同学,心中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我无比厌恶这看似枯燥乏味、被试卷和排名填满的高中生活——一个人机械地刷题到深夜,一个人麻木地往返于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每一天都像是在重复着前一天的疲惫和压力。那些做不完的模拟卷、考不完的周测月考、墙上那串不断减少却仿佛永无止境的倒计时数字……它们曾像沉重的枷锁,让我喘不过气,只渴望早日挣脱,奔向所谓的自由。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某些东西悄然改变了。
是千莎带着她那笨拙却真诚的关心、带着草莓糖的甜香和那双盛满星光的眼睛,不由分说地闯了进来,在我灰白的世界里投下第一抹亮色;
是王旭用他咋咋呼呼的吵闹、看似没心没肺却总能精准戳中我软肋的陪伴,以及关键时刻毫不犹豫的力挺,硬生生挤了进来,成了我身边最吵却也最可靠的兄弟;
还有惠祺,那个总是用冷静甚至带刺的话语鞭策我、却又在离开时留下全部心血的对手与挚友;
还有林小鹿,那个安静细腻、总能察觉他人情绪、默默给予支持的温柔存在……
是他们,是她们,一点一点,用争吵与和解,用欢笑与泪水,用无声的陪伴和有力的支持,将我从那个只有习题和分数的孤岛上拉回,让我真切地触摸到了青春的温度与脉络。
原来,高中的底色不仅仅是疲惫和竞争,还有那些藏在试卷下的悸动、走廊里的追逐、天台上的倾诉、困境中的扶持……这些酸甜苦辣咸交织的滋味,才是这段岁月最真实的模样。它们或许曾让我烦恼、困惑,甚至痛苦,但此刻回味起来,却都镀上了一层名为“珍贵”的光晕。
现在,当离别的钟声真的在耳边敲响,当黑板上那个鲜红的“1”变得无比刺眼,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那些我曾迫不及待想要结束的“煎熬”,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编织成了我再也无法复刻的、独一无二的青春。
我似乎……真的有点不想和这段时光,和眼前的这些人,说再见了。
随着班主任将最后一个考场的安排念完,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我们的名字和对应的考点。教室里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夹杂着对陌生考场的些许不安和对同伴分离的淡淡失落。
我和王旭伸长脖子,在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六中…六中…找到了!46考场!”我率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在四中,31考场。”王旭也很快定位了自己。
王旭走过来,用肩膀撞了撞我,脸上又挂起那副熟悉的、略带欠揍的调侃表情:“哟呵,看来这最后一次考试,哥就不能陪着你喽?自己一个人可别慌啊。”
我看着他强装轻松的样子,毫不客气地回敬:“得了吧你。我在考前给你临阵磨枪,给你划重点讲错题,你真的能行?我表示深度怀疑。”
“嘿!你小子别不信!”王旭像是被踩了尾巴,立刻跳脚,“这次我就考出个样儿给你看看!让你刮目相看!”
“行行行,”我笑着摇头,“那我就拭目以待,看看王大少爷最后能交出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答卷。”
短暂的玩笑过后,气氛忽然沉默了下来。离别的实感,随着考场的分离而变得更加清晰。我们互相看着对方,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在眼神交汇中无声流淌。
突然,王旭毫无征兆地张开手臂,猛地一步上前,结结实实地给了我一个用力的拥抱。他的手臂勒得我有点喘不过气,声音也闷闷地响在我耳边,却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浩溪!”他喊我的名字,“加油!这次…就证明给所有人看!你可以的!你一定可以的!”
我愣了一下,随即也用力回抱住他,拍了拍他的后背,将所有翻涌的情绪都压进这个拥抱里:“你也是!王旭!加油!给那些曾经看低你的人看看,你绝对配得上林小鹿,配得上更好的未来!”
我们像两个即将奔赴不同战场的士兵,用这种方式传递着最后的鼓励和信念。
几秒后,王旭松开我,眼眶有点发红,但他迅速别开脸,再转回来时,已经换上了一副“老子天下最牛”的表情,举起拳头,铿锵有力地说道:
“高考加油!”
“高考加油!”我也举起拳,与他重重一碰。
就在这时,宣告高中时代正式结束的下课铃声,前所未有的悠长而清晰,响彻了整个校园。
“铃——铃——铃——”
像是一个开关被按下,教室里瞬间忙碌起来。大家开始最后收拾行李,将桌肚里、抽屉中积攒了一年的,甚至三年的书本、试卷、笔记,一股脑地塞进一个个大大的行李袋或收纳箱里。空气中弥漫着纸张摩擦的哗啦声和拉链开合的声响,告别的气氛变得浓烈而具体。
我将所有的书和资料塞进早已不堪重负的书包和一个巨大的塑料收纳盒里,抱起来,步履有些蹒跚地走向宿舍楼。走到寝室门口,发现父母早已等在那里。
母亲立刻迎上来,心疼地从我肩上卸下那个沉得离谱的书包。我和父亲对视了一眼,他依旧话不多,只是沉默地接过我手里沉重的收纳盒,手臂上的青筋微微隆起。
带着他们来到我住了三年的寝室,我开始最后整理我的个人物品。被子要卷起来,洗漱用品要收好,墙上的海报要撕下…每一样东西都带着回忆的温度。
等到王旭他们也回来整理时,我差不多已经收拾妥当了。母亲上前,十分感激地对王旭他们说:“小旭,还有大家,这几年真的太谢谢你们了,谢谢你们平时对我们家浩溪的照顾和迁就,阿姨真的…”说着,她就要拉着王旭他们去小卖部买水买吃的。
王旭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连连摆手后退:“阿姨!阿姨您别这样!真不用!平时都是浩溪帮我们更多!要不是他带着我们复习,给我们讲题,我们成绩哪能进步这么快!要说谢谢,也该是我们谢谢他!”
他说着,目光看向我,眼神干净又真诚。母亲闻言,也转过头,用那种混合着惊讶、欣慰和更深沉关爱的眼神看着我。而一向严肃的父亲,此刻也目光复杂地落在我身上,仿佛第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儿子。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表彰”弄得有些手足无措,为了缓解这尴尬又温馨的场面,我提起最后两个袋子,率先朝门外走去:“行了行了,妈,别耽误他们收拾了,咱们快走吧,堵门口像什么话。”
父母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拿起其他东西跟上。
行李来回搬运了三次,才全部装上车。我站在车旁,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宿舍楼,然后看向送我到车边的王旭和林小鹿。
“走了!”我挥挥手,努力让语气听起来轻松,“高考之后见!”
“一定!”王旭用力点头,林小鹿也微笑着挥手。
我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位。车子缓缓启动,驶离生活了三年的地方。
透过车窗,我看着外面人来人往的宿舍门口,家长们和学生们还在忙碌地搬运着行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告别与期待。路上,还有穿着高一高二校服的学生嬉笑着走过,谈论着周末的计划;操场上,依然有人在不知疲倦地奔跑、投篮,挥洒着似乎永不枯竭的青春。
曾几何时,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觉得高考遥远得像天边的云。也曾坐在教室里,看着高三的学长学姐们行色匆匆,觉得那样的日子与自己无关。或许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高考还是未来某个需要仰望的模糊概念,还需要很久很久才会到来。
但对于我而言,高考不再是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它具体成了——
是今天晚上睡觉前最后一遍默念的古诗词;
是明天早上睁开眼睛就需要立刻面对的现实;
是笔尖划过答题卡时的沙沙声响;
是决定未来无数种可能的、近在咫尺的岔路口。
下意识地,我的手伸进了校服口袋。指尖触碰到一个硬硬的小小塑料包装。我把它掏了出来——是那根草莓味的棒棒糖。糖纸因为长时间的摩挲已经有些起毛,边缘甚至微微泛白,但依旧完好地包裹着里面圆滚滚的糖果。
这是我和千莎在考场上第一次相遇时,她塞给我的那颗。当时她紧张又笨拙,眼睛亮得像藏着星星,小声说着“怕你有压力”。
我的拇指指腹轻轻抚过糖纸光滑的表面,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初她递过来时,指尖那微凉的触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颗糖,我一直没舍得吃,它像一个小小的护身符,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和焦虑不安的时刻。
它见证了我的挣扎,也即将见证我的最终战役。
时间,原来真的可以过得这样快。
快到你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一段最珍贵的岁月,就已经被压缩成了身后渐渐远去的风景。但总有一些东西,像这颗小小的糖,固执地留了下来,成为贯穿始终的温暖线索。
我将棒棒糖紧紧握在手心,那坚硬的触感仿佛传递着一股微弱却坚定的力量。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重新放回口袋最内侧,紧贴着胸膛。
车子驶出校门,汇入车流。我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感慨、不舍与紧张都压回心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逐渐清晰的、沉甸甸的决心。
现在,不是回味的时候。
战斗,即将开始。而这一次,我不是一个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