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柳干起活来比江畔还要利索,江小爹和江父俩人一时间都没有活干,只得坐在一旁帮徐柳看着鸡蛋篮子,不时开口问问来买粥的客人需不需要鸡蛋,倒也帮徐柳卖出去不少鸡蛋。
江畔和徐柳二人一顿忙活,一人打粥,一人舀小菜。徐柳在完成自己手里的活计的同时,甚至还能分出精力去留意客人有没有少给或者多给了铜板,嘴里还不停地与来人说着些家常。
布衣巷的客人大都是在同一时间段出门买吃食,这倒方便了江畔一家人,集中地忙碌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休息一会儿。
今日送走布衣巷的最后一位客人的时间,比昨天晚了点,因为今天的客人不但没有因为不再送粥而减少,反而还增加了几个生面孔。
送走客人后几人一起收拾了台面,江小爹开心地说:“我们今天没送粥都还卖了一桶呢!果然!我们家的粥就是好吃!”
“是呀!畔哥的粥熬得就是好,大家都爱吃呢!”说着徐柳感觉嘴巴有些饿了,可以再喝一点点粥。
江畔好笑地看着俩人,“是呀是呀,我熬得最好吃了,那你们要不要再吃点?已经午时了,或者要不要去吃碗馄饨?”
徐柳立即表态,“我想喝粥!”
江小爹和江父也喝粥,自家就是卖吃食的,哪里还有跑去别人家吃东西的道理。
江畔无奈,跟着几人一起喝粥。
从明天开始就再带些吃食来吧,刚开始几天还好,但如果天天喝粥的话就是粥再好吃那也受不了呀。
吃过午饭后,江畔一行人收拾摊子准备换个地儿卖,还有一桶粥没卖呢。
布衣巷里目前来江家小粥摊买粥的人家,大概是三十户的样子,一桶粥应该足够供应这个巷子里有需要的人家了。
布衣巷这边暂且就是一锅的量,他们以后也不会长期在布衣巷支摊。他今天熬的两锅粥,有一锅就是为了去别的地方卖而准备的。
-
布衣巷里面住的多是家里有读书人的人家,这个巷子虽然偏了些,但它的租金却也不比其他的巷子低了。
住在这里的人家可比普通人家的家境好得多,不然怎么租得下这里的房子?而且普通人家可供不起一个读书人的开销。
所以住在布衣巷的哥儿夫郎们虽没有大钱,却也是有余钱出去买些零嘴或是一些吃食的。这也是江畔会选择到这里卖吃食的原因。
之前不是没有人打过这里的主意,但关于吃食方面的话,那些小贩都是只在夏天才过来走动的。因为在冬天,即使他们尽力做好了保温措施,食物也会很快就冷掉。
为着这个,哥儿和夫郎他们都宁愿走远些去买热乎的吃食,慢慢地,就不再有人会在冬天来布衣巷卖吃食了。
同样的原因,有同样困扰的巷子并不少,不过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些地方便会热闹起来了吧。江家小粥摊的保温方法并不难,或许明天,或许后天就会有第二个“某某家小粥摊”了。
-
江畔没有多耽搁,把东西都装进推车里后便离开了,一同离开的还有徐柳,以及他的半篮子鸡蛋。
江畔心想,“那自然是不可能让他离开的,刚刚好不容易才同他说上话的呢。这让他走了,下次还不知道啥时候才有机会见面呢。”
当然,江父俩人以及嗒吧必定是同他一起离开的,让他没有把握说服,且没有合适的理由让他同行的人,是徐柳......
新年快乐呀各位,今日的超轻键盘被我跪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