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去刘兰家提亲可是喜事,左邻右舍的见着乐乐呵呵的一家人,一问之后都很惊讶,遇到的人都跟着去看热闹了。
以前这两家关系本就很好,现在再结成亲家,那可是好上加好的事呀,凭他们两家的关系,到时候不管好坏肯定是要请村里的相亲们吃顿饭的。
前段时间江家的水牛被火石村的罗老三治死的事,早在他们附近几个村里传遍了,也不知道最后是陪了多少钱,想着也得陪个十几两吧,不然谁家提亲会带上这么多提亲礼啊?
别的人家别说是提亲了,成亲时也拿不出这么多东西做彩礼呀!
江家每日早起去福启县做吃食生意的事,他们也是知道的,只是因为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卖,所以不知道他家卖的是什么吃食。
不过想着肯定是能赚钱的,这不,都有银钱娶媳妇儿了,他们得好好瞧瞧,同人家打好关系,之后能帮着自家点那就好了。
-
两家人欢欢喜喜地说定了结婚的日子——腊月二十八,这可是个好日子,宜嫁娶,宜祈福。
媒婆也高兴得很,他最是喜欢为这种两情相悦的汉子和哥儿说亲了,成的几率大不说,之后给的喜钱也高呢。
两家长辈挑好江畔俩人成亲的吉日之后,回到家,江畔又熬了一桶粥去福启县卖。
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得想法子多赚些钱,有了钱才有底气,成亲时才不会亏待了他媳妇儿。
他本不想这么早就结婚的,再说现在的他也没有积蓄,但这么冷的天气里,短短的半个月里,他却已经看到过两个媒人上徐柳家说亲了!
他心里急。
柳哥儿模样好,人又能干,想娶他的人家多了去了,还是得先把人娶回来,不然他都不能安心地出摊赚钱,不然哪天媳妇儿被别人拐走了,他都没地方哭去。
-
昨天收摊时他们同两边的客人交代过,今天的出摊时间改成午后了。这个点还没吃午饭的人应该没几个,又还没到晚饭时间,所以两种粥江畔都只熬了半锅,以免到时候卖不完了带回家不好处理。
其实他们家的这个小粥摊,两个人就忙得过来了。今儿卖的粥又只是往日的一半,于是就是江畔和江小爹俩人上福启县卖粥。
也是因为这几天江父接到的做推车的单子多,往日他都是收摊回来了才去赶制那些推车,不过这次的几个客人急着要,所以江父就在家赶工了。
虽然说这些日子天气都还不错,但毕竟是冬天,还是挺冷的,江畔就让江小爹待在家里,他和江父出摊就行。但江小爹不忍心看着他们父子俩寒冬腊月地在外面忙活,想着多一个人帮忙总能做点事,便一直没同意。
于是就拖到了今天,这都快半个月了,他们才第一次两个人一起出摊。
今天的时间充足得很,江畔和江小爹俩人不急不忙地来到布衣巷,却没想到他们往常摆摊的地方已经等着几个客人了。
他们才一出现,那几个等着的客人就看见他们了,开心地对他们挥着手,急吼吼地催他们走快些。
这几个哥儿就是昨天没舍得添两文钱买皮蛋瘦肉粥的,昨儿夜里把他们馋得哦,都忘记江家老板说过今天改到下午出摊了。
一大早他们就来等着,左等右等地等不到人,好一会儿才想起来这事,于是他们又馋了一早上,中饭都没好好吃,这会儿终于把人等来了。
终于买到皮蛋瘦肉粥的几个哥儿,在摊子上拿了个勺子,就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这让他们馋了一天的粥。
几人看着对方,兴奋地冲对方点头,嘴也没闲着,一口接一口地吃着碗里的粥,细细地品,细细地尝。
-
今天的客人虽然不如早上多,但他们的两个半桶的粥也都卖完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江畔突然想起来该买鸡蛋了,“小爹,我们村子里还有哪家有鸡蛋卖的吗?”
江小爹回想了一下,说:“你春阿么和盼阿么家都没卖完呢,一会儿到家了我去他们俩家买,还要多少啊?”
“小爹你看着买吧,多买些,咱都把它做成了皮蛋卖。”
他明天准备在他家的菜单里加一碟凉拌皮蛋,徐柳家的鸡蛋早几日就都被他全买回家做成了松花皮蛋,也可以出坛了。
开春之后江小爹孵的鸡蛋也该破壳了,到时要不要再去别家买一些小鸡回来养呢?
次日一早,江畔和江小爹都在厨房里忙活,一人熬粥,一人剥皮蛋。间隙里,江畔还把凉拌皮蛋需要的调料汁都配好了。
江畔爱吃香菜和陈醋,所以这两种料都放得挺多,不过有的人不爱吃香菜,他又另外做了一海碗不放香菜的调料汁。
他尝了尝,两碗都很不错,特别是里面切成了丁的嫩辣椒,干嚼都只是尝到一点辣,很适合就着皮蛋吃。
江畔满意点头,那些已经吃了近半个月的江家小菜的客人,对这点辣度定是接受良好的。
都准备好之后,江父来厨房把剥好洗净之后装到木盆里的皮蛋端了出去。江畔捞出沸水里的一把剪刀,端起小菜也出了厨房。
-
江家小粥摊的小菜一直以来都是不花钱,直接送给客人的,让他们慢慢地接受辣味,能爱上这个味儿的话当然最好了,江畔以后要做的吃食可是少不了辣椒的。
福启县现在做粥卖的人家也不是没有,他们见着江家小粥摊的生意那么好,难免不会动心,以后卖粥的人家肯定只会更多。
这粥想要熬得好吃也不难,所以江畔才会在一开始卖粥时就在小菜里加辣椒粒。
他仔细回想过了,这个世界并没有辣椒这种植物,这或许可以成为他起家的基石。
-
只要在江家小粥摊买粥的客人,都会带走这小一勺的小菜,毕竟免费的东西谁不爱呢,自是不舍得扔掉的,都带回家给了家里能吃的人。
几乎每天都会来打粥的胖阿嬷,都是一碗两碗的打,有时还会打上四碗呢,所以江家的三四个小菜他都尝过,都很好吃,就是家里在读书的大孙子都爱吃呢。
不过他那二愣子儿子杨大壮就吃不得这个辣味,第一次吃时直接激出了眼泪,在儿子媳妇面前丢了好大一个脸,之后再喝粥时就不敢碰江家的小菜了。但他看着家人吃得那么香,他又忍不住夹一点点尝尝,又每每都会被辣到。
昨晚刚通宵值了一个夜班的杨大壮,昏昏欲睡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到布衣巷子口时正好看到江家小粥摊也刚到,便打起精神过去打粥了,这个时辰他小爹应是还没出门。
最近这三俩天也不是没有别的小贩到布衣巷卖粥,之前江家小粥摊每天都出摊,就昨天早上家里有事,把出摊时间改到下午了。所以他小爹才会在别的粥摊上买了一碗粥回家,不过他小爹说看着那家的粥清汤寡水的,也就没敢多买。
杨大壮昨天早上吃过一次之后,就让他小爹以后别在那新来的小贩那里买粥了,他还是喜爱江家的皮蛋瘦肉粥。
吃过别家的粥后,杨大壮更爱江家小粥摊的皮蛋瘦肉粥了,听他小爹说,他还没见着有第二家卖这皮蛋瘦肉粥呢,他也好奇做出这粥的是何许人也。
“江老板,来碗皮蛋瘦肉粥,多加些折耳根!”杨大壮冷不丁地往摊前一站,因为困乏而皱着眉,使得本就没什么表情的脸更显凶恶了。
他现在不仅困,还很饿,打算先吃饱了再另外打粥回家睡觉。
江小爹听见声音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来人,不想却被杵在跟前的人吓了一跳,正把小菜往外端的手都抖了一下,还好没把小菜给摔了。
江畔倒是没被吓到,见他是空着手的,便从台面上拿来一个自家准备的木碗,麻利地给杨大壮打好粥,又拿过一个小碟子,加了两勺折耳根,这才递给他。
像杨大壮这样不带食盒的客人,除了刚出摊的那几天,江畔都是把粥和小菜分开装的,不然一会儿他回家腾碗时得把小菜压在碗底了,那可没有一口小菜一口粥吃得得趣。
“我们没有篮子,得就这么端着回去了,碗的话你一会儿或者明天送过来都行。”
杨大壮伸手接过碗,把小菜往粥上一倒,“有没有小板凳啥的?给我个勺子,我在这里吃。”
江父把摊子旁边的小板凳拉过来,放到离他们的摊子一米远的地方,“坐这儿吧,一会儿我们忙起来也不会伤到你。”
扬大壮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吃起了他惦记了一天的皮蛋瘦肉粥。
原本他是不常吃这个小菜的,但如今却是越吃越上瘾,恨不得顿顿都有这个小菜才好。
他有一日早上在家喝粥时,碗里的粥味道依然是很好的,可吃着吃着便越发觉得是差了点什么。抬头思索到底是差了个什么东西时,见着他大儿子一边张着嘴哈气,一边下手夹小菜的模样,眼疾手快地夹走小碟子里面的最后一口小菜,在他儿子还未反应过来时迅速塞入嘴里,当即双眼一亮,就是这个味!
虽然还是一样地刺激人的味蕾,但就是这个越吃越上瘾的劲儿才是精髓呢,慢慢地他也爱上了这口小菜。
同他一样爱上江家的小菜的人可不止他一个,听他小爹念叨说,有人想买他家的小菜回家还不行呢。
也不是人家不卖,而是因为他家每日带来的小菜,有客人想多要一些时就会多送一点,导致小菜才将将够配着粥卖,于是索性就不单卖了。
你说这小菜吧,送的时候不觉得啥,你一买吧又有点不得劲儿,再者人家江老板还没有多余的卖给他们,想买还买不着呢。
有常出门的人家早就发现了,在其他地方他是见不到江家这个小菜的,还就只有江家有。
于是好这一口的都乖乖去江家小粥摊买粥,也放弃了自己试着做出那个味儿的想法了。
就是家里手艺最好的老人,也做不出来那口小菜的滋味啊。
人家出来做生意的,肯定是有点自己的秘方的,哪里那么容易仿了去啊,还是老老实实地去江家小粥摊买吧。
杨大壮吃着粥时,人也清醒了,脑子里就没停下来过,想着这些从他小爹那儿听来的话,吃一口粥,又看一眼已经忙碌起来的江家三人,吃一点小菜,好不美哉。
越来越精神的杨大壮不经意间扫到小粥摊台面上的一个盆,刚才他困迷糊了,没注意到这个盆,他有些好奇,端着粥起身过去瞧了瞧。
只见那个木盆里装着的是一盆黄色的、晶莹剔透的 ,像蛋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吃的吗?”
江畔手里动作不停,嘴上跟他介绍道:“这是松花皮蛋,就是我们皮蛋瘦肉粥里面的皮蛋,大哥你喜欢的话我切一碟给你尝尝,七文钱一碟,浇上我特制的蘸水,那才是真好吃呢!”
江畔说完还看了眼杨大壮,长得还真挺凶,不知道是做啥的。
已经吃了半碗粥的不怎么饿了的杨大壮,看到江畔那副自信的模样,好奇心起,便点了一碟。
他倒要看看是怎么个好吃法。
嗒吧:已回,想我了否?
我:啊啊啊啊朋友们,你们想我了吗想我了吗想我了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 3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