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伯渊的密信如同暗夜中的灯塔,为迷失在太湖迷雾中的虞倾寒和周澈指明了方向。那几句偈语般的提示——“林屋洞天,非止一洞。阴脉潜行,阳窍通天。”——在虞倾寒脑海中反复回响。她站在林屋洞天主洞口侧上方陡峭的岩壁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被茂密藤蔓覆盖的山体。
周澈的肩伤在持续攀爬后隐隐作痛,汗水浸透了他的冲锋衣内衬。他靠在一块巨岩后,快速操作着加固平板,将顾伯渊提供的古籍扫描图与实时地形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根据记载,‘阳窍’应该位于主洞口的正上方,对应星图中‘紫微垣’的位置。”周澈指着平板上闪烁的光点,“热成像显示这片区域有异常热源,但分布规律,不像天然地热。”
虞倾寒举起高倍率望远镜,仔细审视着那片看似普通的岩壁。午后的阳光以特定角度照射时,她敏锐地捕捉到几处不自然的反光——那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金属表面才有的光泽。
“伪装得很巧妙,”她低声道,“但藤蔓的分布有人工引导的痕迹。看那里——”她调整焦距,指向一处藤蔓特别密集的区域,“那些藤蔓的根部有微小的固定装置,是为了掩盖后面的入口。”
两人沿着险峻的岩壁继续向上攀爬。山路越来越陡峭,尖锐的岩石划破了他们的手套,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极大的体力消耗。周澈的呼吸变得粗重,旧伤处的刺痛感越来越强烈,但他咬紧牙关,紧紧跟着虞倾寒敏捷的身影。
一小时后,他们终于抵达目标区域。近距离观察下,伪装的痕迹更加明显。岩壁上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缝隙,勾勒出一扇约两米高的门形轮廓。门表面被处理成与周围岩石完全相同的纹理,连苔藓的生长模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生物识别锁,”周澈用探测器扫描后得出结论,“而且是高级别的基因锁。需要特定的DNA序列才能开启。”他的目光落在虞倾寒身上,“可能……需要你的基因密钥。”
虞倾寒点头,从贴身口袋中取出那枚散发着幽蓝光芒的“蓝钥”。当蓝钥靠近门扉时,其上的宝石突然发出柔和的脉动光芒,与门上几乎看不见的纹路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门上悄然滑开一个微小的取样口。
就在她准备进行基因验证时,周澈的探测器突然发出急促的震动警报:“内部有人员接近!距离约十五米,两人!”
虞倾寒立即收起蓝钥,拉着周澈迅速躲进旁边一处被灌木丛掩盖的岩缝中。几秒钟后,那扇伪装门悄无声息地滑开,两个穿着白色全封闭防护服的研究员走了出来。他们推着一辆装载着样本箱的小推车,正在交谈。
“……第三次相位同步测试的结果还是不稳定,”较矮的研究员说道,“‘烛龙’核心的能量波动超出了安全阈值。”
高个子研究员叹了口气:“上面催得紧,要求在下个月底前完成所有校准。但现在的数据表明,意识载体的稳定性只有72%,远未达到实战要求。”
他们的对话随着脚步声远去而逐渐模糊,但每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在虞倾寒和周澈心上。这不仅证实了这里确实是“烛龙计划”的重要基地,还揭示了该项目已经进展到涉及“意识载体”的危险阶段。
待两人走远后,虞倾寒迅速行动。她再次取出蓝钥,将指尖按在取样口上。微针刺痛传来,基因验证开始。几秒钟令人窒息的等待后,门上亮起一道柔和的绿光,厚重的金属门悄无声息地向内滑开。
门后是一条向下的金属通道,墙壁散发着幽蓝色的冷光,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特殊合金的混合气味。温度明显低于外界,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空气成分正常,但检测到高强度能量辐射,”周澈看着探测器上的读数,“来源在前方深处。”
他们小心地沿着通道前进,避开墙壁上每隔十米一个的监控摄像头。虞倾寒凭借出色的空间记忆能力,在脑海中构建着这个地下基地的结构图。通道呈螺旋状向下延伸,坡度平缓但深度惊人。
走了约五分钟,前方出现一扇气密门。透过门上的观察窗,可以看到里面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巨大地下空间。
空间高达数十米,中央矗立着一个庞大的环形装置,由无数发出幽蓝光芒的管线和晶体结构组成。装置中央悬浮着一个模糊的光影,那形态与星图中“烛龙”的图案惊人相似,仿佛一条沉睡的光龙。四周布满了各种精密的仪器和设备,数十名研究人员在全息投影前忙碌地工作。
“这就是‘烛龙’……”周澈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撼,“这规模……这技术层级……远超现有科技水平。”
虞倾寒的目光却落在实验室一角的大型显示屏上。上面正在滚动显示一系列复杂的基因序列图和神经电信号模式分析。她认出那是母亲笔记中曾经详细描述过的“意识编码”理论——将人类意识数字化上传的技术基础。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显示屏一角,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电子签名——苏晚晴。签名日期竟然是在母亲“意外”去世前三个月!
这一刻,虞倾寒如遭雷击。她一直坚信父母是“S.C.F”的受害者,但现在看来,母亲不仅与这个神秘计划有关,可能还是核心研究人员之一。
“我们需要主控室的数据,”虞倾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那里应该有完整的实验记录。”
她仔细观察实验室的布局,发现主控室位于环形装置的正上方,通过一条悬空走廊与他们所在的气密门相连。但走廊上有两名全副武装的守卫,而且沿途有多个监控点。
就在她制定潜入计划时,实验室内的警报突然大作,红色的警示灯开始旋转。显然,他们的潜入已经被发现。
“安全漏洞!未经授权访问!”广播中传来冰冷的电子音,“启动一级封锁程序!”
气密门开始自动关闭,虞倾寒和周澈迅速闪入门内。几乎在同时,整个基地的防御系统启动,一道道隔离门落下,将空间分割成多个封闭区域。
“必须拿到数据!”虞倾寒果断说道。她迅速规划出一条通往主控室的路线——需要先下到实验室底层,然后利用维护通道绕到主控室下方。
周澈已经行动起来,他用特制的电磁脉冲装置暂时干扰了最近的监控摄像头:“我给你们争取九十秒时间!”
在混乱中,虞倾寒如同幽灵般穿梭在设备之间,利用研究人员四处奔走的混乱作为掩护。她注意到实验室中央的“烛龙”核心装置发出的光芒变得不稳定,时而明亮刺眼,时而暗淡闪烁,显然他们的闯入触发了某种安全机制。
到达主控室下方时,她发现通往上面的唯一通道是一根维护用的垂直管道。没有任何犹豫,她开始攀爬。管道内壁光滑,几乎没有着力点,全靠臂力支撑。爬到顶端时,她的手臂肌肉已经酸痛不已。
主控室内,一名技术人员正在紧急备份数据。虞倾寒悄无声息地制伏了他,将特制的存储设备插入主控台。数据开始快速下载,进度条缓慢地向前移动。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控制台上有一个标注着“苏晚晴——最终实验记录”的加密文件夹。心跳加速,她尝试用蓝钥进行解密。令人惊讶的是,解密过程异常顺利,仿佛这个文件夹一直在等待她的到来。
文件夹内是一段视频日志和大量实验数据。虞倾寒快速浏览,震惊地发现母亲早在十年前就发现了“烛龙计划”的危险性,并试图阻止该项目的某些应用方向。记录显示,苏晚晴因为反对将意识上传技术用于军事目的,与项目主导者产生了严重分歧。
“数据到手!”周澈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他已经破坏了部分安保系统,为他们争取到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虞倾寒迅速拔下存储设备,沿着原路返回。在底层与周澈会合后,他们沿着来时的通道快速撤离。但基地的安保人员已经封锁了主要出口。
“走这边!”周澈发现了一条标有“紧急出口”的通道。但通道尽头不是通向外界,而是一个小型的地下码头,一艘电动快艇停泊在那里。
他们跳上快艇,周澈迅速启动引擎。快艇悄无声息地滑入一条地下暗河,向着未知的方向驶去。
在昏暗的光线下,虞倾寒查看刚刚获取的数据。除了“烛龙计划”的技术细节外,她发现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事实:母亲在最后的研究记录中提到,太湖底下隐藏着一个远古的“意识网络”,而“烛龙计划”的真正目的是激活这个网络。
“我们拿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虞倾寒望着前方黑暗的水道,“这个计划的真相,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惊人。”
快艇在黑暗中快速前进,而身后,S.C.F的追兵已经启动了水下追踪装置。新的逃亡开始了,但这一次,他们手中握有了可能是改变整个局面的关键信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