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没有署名、来源诡异的匿名邮件,像一根淬了毒的细针,悄无声息地扎进了虞归晚看似逐渐平静的心湖。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猛地点了关闭键,仿佛那样就能将那张具有冲击力的影像从眼前抹去。电脑屏幕暗下去,倒映出她有些苍白的脸。然而,那张照片却如同烙印,清晰地刻在了她的脑海里。
照片像素不算高,带着些许年代感。背景是某个海外知名大学标志性的图书馆前,爬满了深绿色的常春藤。年轻的周叙白,穿着一件看起来柔软舒适的浅灰色高领毛衣,头发比现在稍长,几缕随意地搭在额前,削弱了他如今刀锋般的冷峻。他微微侧着头,目光落在依偎在他身边的女孩身上。那是林薇。虞归晚在一些陈年的财经报道里见过这个名字,知道她曾被誉为投资界的天才少女,却在数年前一场意外中香消玉殒。
照片里的林薇,穿着简单的白色连衣裙,笑得灿烂而毫无阴霾,眼神里充满了智慧和一种近乎张扬的自信。她微微歪着头,靠向周叙白,姿态亲昵而自然。而周叙白,他的嘴角竟也噙着一丝浅淡的、真实的弧度,眼神不像如今这般深不见底、冰冷锐利,反而透着一股松弛的、甚至可以说是……温柔的光晕。那是虞归晚从未想象过会出现在他脸上的表情。他们站在一起,沐浴在异国的阳光下,俨然一对灵魂契合的璧人。
“认清自己。”邮件标题这四个字,此刻像冰冷的嘲讽,在她耳边回荡。苏晚晴的警告是当下的、可见的威胁,如同摆在明处的刀剑。而这封邮件,则像一把更阴险的匕首,精准地刺向了她内心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悄然滋生的某种微妙情绪,并指向了一段她无法触及、或许对周叙白而言刻骨铭心的过往。那个叫林薇的女孩,像一面光洁明亮的镜子,瞬间映照出她此刻处境的尴尬、短暂和某种意义上的……不自量力。
这一夜,虞归晚睡得极不安稳。梦里光怪陆离,一会儿是拍卖会上周叙白举起号牌时毫无温度的侧脸,一会儿是苏晚晴端着红酒、优雅笑容下暗藏机锋的眼神,最后画面定格,反复闪现的,都是那张照片上,周叙白带着罕见温度的笑容,那笑容却像水中月镜中花,在她试图靠近时骤然破碎,重新凝结成她如今熟悉的、拒人千里的冷漠。
第二天清晨,她用冷水反复拍打脸颊,试图驱散眼底的青黑和浑身的疲惫感。出现在书房时,她努力挺直脊背,维持着表面的平静无波,仿佛昨夜那封邮件从未存在过。
周叙白已经端坐在书桌后,晨光勾勒出他利落的轮廓。他抬眸看了她一眼,目光依旧如鹰隼般锐利,似乎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停留了半秒,却什么也没问,直接切入正题:“星耀工厂参观的观察记录,整理好了吗?”
虞归晚将打印好的文件递过去,声音控制得尽量平稳,不泄露一丝异样:“初步整理了三点可能与报告描述存在出入的细节:一是原材料和半成品流转区的标识不够清晰明确,现场观察有少量混放现象,存在管理漏洞;二是在B区生产线,我发现至少三台型号较老的设备仍在高负荷运转,这与他们宣传的‘全面升级自动化新产线’的说法有出入;三是午休时段,有部分工人聚集在消防通道附近闲聊,可见日常行为管理并未如报告所述那般严格规范。”
周叙白快速浏览着纸上的文字,指尖划过一行行打印体,未作任何评价,转而问道,语气平淡:“还有吗?任何细微的异常,哪怕只是直觉。”
虞归晚犹豫了一瞬。关于那位CTO在回答关键问题时,眼神与CEO有短暂交流、语速微不可察加快的那一点,太过主观,她没有写在正式记录里。但关于那篇开源论文的疑点,她决定再次提出,这毕竟是相对客观的线索。“关于他们宣称的核心算法独创性,我之前的怀疑依然存在,线索指向一篇可能相关的开源论文。但我必须承认,以我目前的专业背景,无法进行深度技术验证,这需要更专业的工具和知识。”她谨慎地补充,避免显得武断,“目前这仍然只是一个基于信息交叉对比产生的推测,需要进一步证实。”
周叙白放下记录,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皮质椅背,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审视着她:“发现疑点,提出推测,这是合格的第一步。但投资不是靠猜测取胜。下一步是动用一切资源去验证它。陈序团队的技术专家会重点跟进这一点。你要清楚,你的价值在于敏锐的观察力和敢于质疑的思维,而不是要求你立刻成为全能的技术专家。”他的话语依旧冷静得不带感情,但虞归晚隐约感觉,比起最初的纯粹冰冷,似乎……多了一分难以察觉的、针对她目前阶段的耐心?他话锋微转,目光落在她眼底那层淡淡的阴影上,“你脸色不好。昨晚没休息好?”
虞归晚心中猛地一紧,像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她下意识地垂下眼睑,避开他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伸手整理着桌上原本就十分整齐的文件边缘,低声回答:“可能……有点认床,还在适应期。过几天就好了。”这个借口拙劣而无力。
周叙白深邃的目光在她低垂的睫毛和微微绷紧的下颌线上停留片刻,没有再追问。他端起手边的咖啡杯,抿了一口,才淡淡地说,像是在陈述一条铁律:“保持绝对专注。个人情绪是理性决策最大的敌人,它会蒙蔽你的判断,让你做出愚蠢的选择。”他顿了顿,空气中仿佛有瞬间的凝滞,然后,他像是无意间提起一个案例,语气平静无波,“林薇当年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她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在任何外界干扰和压力下,摒除杂念,保持绝对的理性聚焦。”
林薇。
这个名字,被他用如此平淡无奇、公事公办的语气,如此自然地提起,像一颗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石子,却在虞归晚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她几乎是猛地抬起头,猝不及防地撞进他深邃难辨的眼眸中。他是在试探她是否看到了那封邮件?还是仅仅在用一个“前辈”的例子来教导她?他的眼神平静无澜,看不出任何端倪。
“是吗?”她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不认识林小姐,不太了解。”
“你不需要认识。”周叙白的语气没有任何起伏,仿佛在谈论一个与当下毫无瓜葛的陌生人,甚至带着一丝刻意的疏离,“我只是在告诉你,想在这个残酷的行业里生存乃至胜出,必须锤炼出这种素质。个人情感、过往阴影,都是需要摒弃的负担。”他抬手看了眼腕表,结束了这个话题,也打断了虞归晚所有翻腾的思绪,“去准备一下,下午跟我去个地方。”
他用最直接、最冰冷的方式,将“林薇”这个名字,从一段可能引人遐想的暧昧过往,硬生生剥离成了一个纯粹的、关于职业素养和成功要素的冰冷案例。可这种过于刻意的、公事化的剥离,反而让虞归晚觉得更加不对劲,仿佛他在掩饰着什么,或者说,在划清着什么。
下午,周叙白亲自开车,带她去的地方,并非任何写字楼或商业会所,而是一家隐藏在老城区深巷里的、门脸毫不起眼的私房菜馆。青砖灰瓦,木门虚掩,仿佛与世隔绝。老板娘是一位气质温婉的中年女子,看到周叙白,脸上露出熟稔的笑容,并未多言,安静地将他们引到一个僻静的、带着小小庭院景致的包间。
“这里的清汤挂面做得不错,汤底清澈,味道清淡,适合没什么胃口的人。”周叙白将古朴的菜单推到她面前,自己只点了一壶上好的龙井茶。
虞归晚确实感到胃里沉甸甸的,没什么食欲,但还是依言点了一碗招牌挂面。环境清幽雅致,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和茶壶煮水的细微声响,这与周叙白平时所处的那个高效、冰冷、充满算计的商业世界格格不入。她忍不住暗自猜想,他是否也曾带林薇来过这里?这个念头刚一冒出,就被她强行压了下去。
“别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无谓的内心戏和猜测上。”周叙白忽然开口,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包间里的静谧。他执起紫砂茶壶,动作流畅地斟了一杯清澈透亮的茶汤,推到虞归晚面前的梨花木小几上,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无论是苏晚晴当面说的那些话,还是某些来路不明的、意图扰乱视线的信息,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干扰你,让你自乱阵脚。如果你因此方寸大乱,影响了判断力和行动力,就等于正中别人下怀,不战而败。”
虞归晚握着那杯温热的茶水,指尖传来的暖意却无法驱散心底泛起的寒意。她心跳骤然加速。他知道了?他果然知道那封邮件的存在?是陈序监控了她的工作邮箱?还是他仅仅凭借对她今天细微异常的观察,就精准地看穿了她内心的波澜起伏?这个男人敏锐得可怕。
“我……”她想辩解,想说自已没有受到影响,但话到嘴边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最终只能化为一个无声的抿唇。
“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周叙白打断她,声音不高,却每个字都清晰地敲在她的耳膜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选择在你身上投入时间精力,是因为在你身上看到了某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与你的家族过往无关,与任何其他人的看法无关,更与任何已经成为历史的、无关紧要的人和事无关。”他的目光锐利地锁定她,仿佛要将这些话刻进她的脑海里,“不要让外界任何试图干扰你的声音,定义了你未来能走的路,以及你能达到的高度。”
他的话,像一盆混合着冰碴的冷水,从头顶浇下,瞬间浇熄了她心中那些杂乱无章、纠缠不清的情绪,同时也带来一种奇异的、刺骨的清醒。是啊,她来到这里,住进这栋冰冷的别墅,忍受着高压的学习和严苛的对待,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陷入儿女情长的猜忌或无谓的嫉妒比较,而是为了获取力量,为了强大自身,为了有朝一日能夺回失去的一切,让父亲安心,让虞家重新站起来。周叙白的过去,苏晚晴的威胁,甚至那封匿名邮件,都不应该是阻碍她前进的绊脚石,而应该是磨砺她心志的试金石。
面条上来了,盛在素雅的白瓷碗里,汤色清亮,几根翠绿的青菜点缀其间,热气腾腾。虞归晚拿起筷子,摒弃杂念,安静地、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味道清淡鲜美,莫名地抚慰了她空荡许久的胃和纷乱疲惫的心。
回程的路上,两人依旧沉默寡言。周叙白专注地开着车,侧脸在窗外流动的光影中明暗不定。但虞归晚的心态,却已经发生了微妙而坚定的变化。她不再反复纠结于那张照片上周叙白罕见的笑容,也不再沉溺于对未知过往的臆测,而是开始反复咀嚼周叙白那番冰冷刺骨却又现实无比的话——“不要让外界任何声音,定义你能走多远。” 她要做的,是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足以无视这些干扰。
几天后,关于星耀科技的初步尽职调查报告终于完成定稿。在项目组内部的最终评审会议上,虞归晚提出的几个观察疑点,尤其是关于核心技术可能涉及开源论文、存在知识产权隐患的推测,得到了技术团队后续初步调研的侧面证实,并被作为重要的风险提示项,写入了报告的显眼位置。
周叙白在听完陈序条理清晰的总结汇报后,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坐在角落认真记录的虞归晚身上,突然开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关于这几项风险因子的最终权重分配,你怎么看?”
这是第一次,在正式的项目评审场合,他直接点名询问她的综合判断意见。一时间,陈序和其他几位资深团队成员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虞归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那些审视的视线,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她摒弃所有杂念,根据自己这段时间的理解和分析,清晰、有条理地回答:“我认为,知识产权风险是核心隐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根本价值和长期存续,权重应调到最高,作为一票否决项来对待。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和管理上的瑕疵属于次一级风险,但也需要在后续谈判中重点跟进解决。因此,建议在下一轮与星耀的正式谈判中,必须就算法原创性问题获得对方具有法律效力的绝对澄清和充分保障,否则,建议极度谨慎,甚至考虑终止投资。”
她的回答逻辑清晰,重点突出,风险排序合理。周叙白听完,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赞许的表情,只是几不可察地微一颔首,未做评价,便转向下一个议题。但会议结束后,陈序在走廊上私下对她说:“虞小姐,周先生认可了你对风险优先级的判断顺序,这对接下来的谈判策略很重要。”
这一刻,虞归晚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实实在在的充实感和价值感。这种凭借自身努力、敏锐观察和理性分析所获得的专业认可,远比任何虚无缥缈的情感猜测或外界干扰,更让她感到踏实和有力。
然而,命运的齿轮似乎总喜欢在人们稍感安稳时,再次拨动悬念。当晚,虞归晚回到房间,习惯性地打开电脑准备查阅最新的行业资讯,浏览器却像是被无形的手操控,自动弹出了一个多年前的网络新闻链接——标题触目惊心:《天妒英才:沉痛悼念青年投资家林薇小姐意外离世》。
鬼使神差地,一种强烈的预感驱使着虞归晚,移动鼠标,点开了那个链接。报道详细回顾了林薇短暂却无比辉煌的投资生涯,称赞其眼光独到、风格犀利,被誉为华尔街升起的新星。然而,报道的重点落在了三年前,林薇在欧洲参加一次金融峰会期间,于阿尔卑斯山區遭遇一场离奇而惨烈的车祸,最终香消玉殒的悲剧上。报道的配图,正是那封匿名邮件里的那张合照。
她的目光快速扫过文字,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直到看到报道的最后一段,她的呼吸几乎停滞了。那段文字写道:“……据接近项目的知情人士透露,林薇女士去世前,正与当时的事业合伙人周叙白先生,共同运作一个规模空前、风格极为激进的海外新能源并购基金,该基金因其超高的杠杆和复杂的结构,在当时备受争议,也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事业合伙人?共同运作?三年前?虞归晚的心猛地一沉,像坠入了冰窟。三年前,这不就是周叙白之前向她提及的、他遭遇那场“惨痛失败”、失去了“一位老朋友”的时间点吗?
林薇的死,和周叙白口中那次导致重大损失、甚至牵连好友的失败项目,以及他那位“承受不住打击的老朋友”……这三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甚至可怕的关联?那位“老朋友”,会不会就是林薇?他的那次失败,不仅仅损失了金钱,还……间接导致了林薇的死亡?
这个突如其来的、可怕的联想,像一条冰冷的毒蛇,倏然缠上了虞归晚的脖颈,让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寒意,从脊椎尾骨悄然爬升,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周叙白那段看似轻描淡写的过往,此刻被蒙上了一层浓重而诡异的阴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