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昭雪引 > 第23章 长公主起居录

第23章 长公主起居录

两人骑着马从京兆府出来,魏寺丞骑在马上问沈知意:“这京兆府尹的话能当真吗?”

沈知意骑马的速度慢了下来,拿着手中娘亲的仵作手札,晃了晃,道:“我娘的仵作手札总是真的。”

魏寺丞看了眼沈知意晃着的手札,突然开口:“方便给下官一观吗?”

沈知意将手札递给给魏寺丞:“给!”

魏寺丞就着昏暗的暮色,飞速扫过手札,待看到那句批注时,眉头皱紧,叹息一声:“可惜了!批注上没写沈侯爷杀害伏俟人的动机,包括作案手法、推理过程,这些通通没写!若是拿来当呈堂证供,未免单薄了些。令堂业已归天,这份证据与其说是证据,不如说是死无对证!”

沈知意骑马靠近魏寺丞,将手札拿回一看,确然如此,上面没有动机、没有手法、没有环环相扣的推理,只有一个冰冷的结论,仿佛故意略过了这些,后面更是字迹模糊不清、语焉不详,就像是在思索时随手涂鸦留下的。

沈知意将书页一合,有些不甘心,但此时再回京兆府,怕是京兆尹已经反应过来,她方才不过借了裴昀的势,趁着裴昀的消息没有扩散,狐假虎威罢了。

她心下一横道:“先不管京兆尹那边,去鸿胪寺!沈墨康只要做了,总会露出马脚的!我不信他能把一切抹得干干净净!”

话音未落,她猛地一抖缰绳。

“驾——!”

跨下的骏马仿佛感应到主人心头的急切与愤懑,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尘土飞扬间,已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鸿胪寺的方向疾驰而去。

魏寺丞不敢怠慢,低喝一声,策马紧随。

急促的马蹄声在鸿胪寺朱红的大门前戛然而止。

尘土尚未落定,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门廊的阴影处快步冲出,正是小武。

他脸上带着急切,老远就朝沈知意用力挥手,声音穿透空气传来:

“夫人!这边!有发现!”

沈知意快速跳下马来,动作利落,稳住身形后立刻迎上前:“快说!”

小武喘着粗气,语速飞快:“照您的吩咐,我查了长公主在鸿胪寺这边的起居录和接见记录。寺里存档的册子,主要是记录正式接见的外邦使臣的。”

这时,魏寺丞也已勒马赶到,利落地翻身下马,几步跨到近前,眉头紧锁,催促道:“捡要紧的说!查出什么了?”他眼神怒视小武,目光里还压着几分对他之前诬陷裴昀行径的怒火。

小武被魏寺丞的目光刺得脖子一缩,不敢再铺垫,连忙道:“起初确实一无所获,翻遍了记录册,都没见着‘伏俟’二字,毕竟伏俟国都亡了,谁会留意一个亡国的遗民?后来属下不死心,又私下里寻访了好几位鸿胪寺的老吏员、还有在寺内伺候过茶水、跑过腿的丫鬟小厮,一个一个问过去……”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庆幸,“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个管库房的老吏,还有两个曾在偏殿侍奉的丫鬟,他们回忆起来,长公主殿下在薨逝前约莫一个月光景,确实秘密接见过几个形貌特异、口音古怪的异族人!只是时间隔得久了,这事儿当时又寻常得很,他们也是费了好大劲儿才从犄角旮旯里把这段记忆翻腾出来!”

沈知意的心猛地一跳,她下意识攥紧了拳头:“所以……长公主私下接见过伏俟人,此事确凿无疑?”

“千真万确!”小武用力点头,“那几个老吏和丫鬟的说法都对得上,时间、地点、人物,都吻合!”

“那这伙人呢?”沈知意急问,“接见之后,他们去了哪里?落脚何处?”关键是,这伙伏俟人是否跟被杀的伏俟人有关!

小武脸上的兴奋瞬间僵住,划过一抹尴尬,他挠了挠头:“夫人恕罪,属下只查到这一步。那些下人们只负责外围洒扫传话,具体接见谈了些什么,那些人后来如何,他们一概不知情。线索,线索好像又断了。”

“断不了!”沈知意将缰绳随手塞给旁边候着的鸿胪寺小吏,迈开步子,大步迈向鸿胪寺,背景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进去!查!外邦人来长安,我不信半点线索都不会留下!”

“对啊!”小武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外邦人来长安,都会有公凭记录的!”

“走!”沈知意干脆立断道。

魏寺丞、小武两人紧随其后进入鸿胪寺。

寺内官员们见到这三人,尤其是魏寺丞和小武,纷纷侧目。

有人交头接耳:“怎么大理寺还没结案呐?”

“可不……查案查着查着人进牢里了。”

“嘘……”

各种窃窃私语声在鸿胪寺作响。

沈知意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径直向摆放公凭档案的方向走去。

裴昀入狱,每分每秒都如黄金般宝贵,闲言碎语又算什么!

档案室门口,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吏正伏案打盹,听到脚步声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

“大理寺查案。”魏寺丞亮出腰牌,金属在烛光下泛着冷光。

老吏慢吞吞站起身,佝偻着脊背:“可有手令?”

魏寺丞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份该有大理寺印的文书:“请老丈行个方便。”正是当初调查长公主的通行文书。

老吏接过文书,就着烛光眯着眼睛看了半晌,才不情不愿让开身子:“速查速离,莫要扰了清净。”

档案室内光线更为昏暗,一排排木架上堆满了竹简和账册文书,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墨香和灰尘的味道。

小武打了个喷嚏,连忙捂住了口鼻。

“伏俟……”魏寺丞喃喃自语,手指在架子上快速移动,“应当在西域诸国这一栏。”

沈知意已先一步找到相应位置。

她抽出一本本标着“伏俟”字样的书册,纤细的手指迅速翻阅着一册册记录,动作快速,指尖跳跃搜寻。

忽然,她的手指停在一页崭新的纸上。

“找到了!”沈知意的声音有些激动,声音清脆地念着:“二十三年秋寒露,伏俟国使团五人入长安,为贺太后寿宴而来。”

魏寺丞凑近查看:“领队的是伏俟王子阿史那贺鲁,副使名为哈单……”他的声音陡然戛然而止。

沈知意也看到了后面的记录:“离境记录上只有四人!”她惊讶道,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找到了!

哈单没有随团离开,他就是那个死在沈墨康手中的伏俟人!

小武不知原委,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少了一个人?大变活人吗?”

沈知意也不欲多做解释,魏寺丞更是直白地白了他一眼。

两人继续翻看记录。

“哈单,伏俟国副使……”她念道,“哈单……死的应当就是这个人!”

却见老吏闻声慢悠悠踱步过来,眯着眼睛看了看记录:“哈单?”他古怪道,“你们查他做什么?”

沈知意闻言眼前一亮:“老人家记得这个人?”

“这个人古怪的很!”

“如何古怪?”沈知意急切问道。

老吏捋着胡须回忆道:“此人既非皇族也非大将,在伏俟似乎地位不高,可偏偏行为颇为怪异。他带着幅佛像,以探讨佛法为由,私下求见过长公主殿下。”

“佛法?”魏寺丞皱眉,“伏俟国信奉草原神灵,何时开始信佛了?”

“正是如此!”老吏点头,“更古怪的是,他死后没几日,他的同伴们,那位伏俟王子便称水土不服,提前离开长安返回伏俟了。走得那叫一个匆忙,连行李都没收拾,倒像是……”他压低声音,“倒像是在逃离什么。”

沈知意脸色骤变吗,急切道:“他们是什么时候走的?”

老吏掐指算了算:“五日前,天刚蒙蒙亮就出了城。”

“五日……”沈知意喃喃自语,突然转向魏寺丞,“魏大人,烦请你即刻带人追赶!他们身上一定带着秘密,这个秘密关乎裴昀乃至整个荣国公府的性命,决不能让他们回到伏俟,否则再难追赶!”

“我要知道真相!”沈知意眼中灼灼如光。

魏寺丞沉吟片刻,点头:“我这就去安排快马!”

他转身大步离去。

小武丈二摸不着头脑,挠了挠头:“夫人,那我们……”

“继续查,这个哈单在长安城接触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老吏忽然道:“这位……夫人。老朽记得那位哈单曾多次前往西市一家书画铺子。”

沈知意急问细节:“哪一家?”

“名为‘芜蘅堂’的,他献给长公主的佛像好像就是出自那一家!”

沈知意眼中精光一闪:“小武,记下这个线索。”她又转向老吏,“老人家,哈单的同伴离开时,可曾留下什么物品?”

老吏思索片刻:“倒是有些杂物留在驿馆,鸿胪寺按规定收存了。”

“带我去看看!”沈知意严肃道。

在鸿胪寺的储物间内,沈知意仔细检查着伏俟使团留下的物品,不过几件破损的皮甲、半罐发霉的茶叶和一个皮质的画囊,其他毫无所获。

沈知意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个皮质的画囊,羊皮的质感停留在指尖,到底是什么佛像,值得如此珍重?

沈知意心跳加速,她小心地将画囊收入袖中:“小武,我们去‘芜蘅堂’!”

小武看着天色皱了皱眉,天色已完,大雨将落未落,山雨欲来风满楼,着实不宜再奔波了:“夫人,这天色……”他欲言又止。

沈知意叹息一声:“也好,都休息一下。我去趟刑部,将晚膳给裴昀送去。”

“轰隆——”一声冬雷,大雨终于倾泻而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