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牛津校园里弥漫着花香的气息。
沈玥顺利通过所有期末考试,物理成绩出人意料地拿到了A。
德斯克毫无疑问地获得了全系最高分,但他似乎更关心另一个消息——沈玥同意成为他的女朋友。
学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德斯克早早来到沈玥的公寓楼下。他手里提着两份早餐,略显傻气的站在太阳下。
沈玥推开窗,看到他站在那里的样子,一下笑出了声,“等一下,我马上下来。”
他们坐在公寓附近的小公园长椅上吃着早餐,德斯带的是热腾腾的英式早餐茶和刚出炉的可颂面包。
“今天有什么计划吗?”沈玥小口喝着茶问道。
德斯克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票,“牛津植物园今天有特别展览,我想你可能会喜欢。”
“我下个月就要回国了。”沈玥突然说道。
“我知道。”他顿住,“我申请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项目。”
沈玥睁大眼睛,“什么时候的事?”
“一个月前。”德斯克笑了,“我记得你说过毕业后想回北京发展。我想,也许我们可以一起。”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他脸上,沈玥注意到他耳根微微发红。
每次他紧张时都会这样。
“你是为了我才申请的吗?”
德斯克点点头,“当然。”
“我父母想见你。”沈玥继续说,“他们听说我交了个英国男朋友,非常好奇。”
德斯克看起来有些忐忑,“真的吗?什么时候?我需要准备什么?也许我应该开始更认真地学习中文……”
沈玥被他一连串的反应逗笑,“放轻松,他们一定会喜欢你的。”
“我希望如此。”德斯克认真极了,“因为我希望你能见见我的家人。我父亲和妹妹都很想见你。”
许久,德斯克从包里翻找着什么,“毕业礼物。”
沈玥拆开包装,里面是一本精美的相册。
翻开第一页,就是他们在爱丁堡那家老照相馆拍的照片。往后翻就是在图书馆学习的场景,在圣堂音乐会后拍的合影,甚至有一次在咖啡馆讨论功课时不知被谁抓拍的照片。最后几页还是空白的。
“留给原来的你和我。”德斯克指着空白页说,“我希望是你和我一起填满它。”
-
七月来临,沈玥开始打包回国的行李。德斯克经常来帮忙,虽然更多时候是在添乱。
他总会发现某本书或某张CD,然后陷入回忆,忘记手头的工作。
周六下午,他们坐在地板上整理着一叠乐谱。
“记得这个吗?”德斯克抽出一本德彪西的钢琴曲集,“你第一次在迎新会上弹的就是这首《月光》。”
沈玥接过乐谱,“那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对我来说就像昨天。”德斯克轻声说,“那天你穿着蓝色的裙子,头发挽起来。”
你记得这么清楚?”
“每一个细节。”他点头道,“从那以后,我经常去音乐系大楼附近,希望再次遇到你。然后在物理课上,当我看到那个迟到的女孩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
沈玥靠在他肩上,“而我以为你是个奇怪的跟踪狂。”
德斯克笑起来,“从某种角度来说,我确实是。”
-
八月初,沈玥回国前一周,德斯克带她去了苏格兰的家。克拉德家住在一栋传统的石砌房子里,面朝一片广阔的绿色丘陵。
德斯克的父亲是一位退休的工程师,有着和儿子一样的金发和蓝眼睛。妹妹莉莉则完全相反,有着一头火红的卷发和满脸雀斑。
“所以你就是那个让我哥哥神魂颠倒的姑娘。”莉莉打量着沈玥,眼中闪着狡黠的光。
“莉莉!”德斯克警告地瞪了妹妹一眼。
克拉德先生热情地欢迎了沈玥,“德斯克在电话里谈得最多的就是你。我们几乎觉得已经认识你了。”
晚餐时,莉莉不停地讲述德斯克童年的糗事,而德斯克则只能无奈地任由妹妹爆料。
饭后,德斯克带她到屋后的小山坡上看星星。苏格兰的夏夜凉爽宜人,满天繁星清晰可见。
“谢谢你。”德斯克突然说。
“为什么谢我?”
“为了一切。”他做了个手势,“为那天在医院帮助一个陌生的男孩,为在物理课上容忍我的笨拙接近,为给我机会证明自己……为了是你。”
沈玥靠在他怀里,“我也要谢谢你。谢谢你没有因为我的拒绝而放弃,谢谢你的耐心和理解,谢谢那盒苦巧克力,嗯……虽然它确实很苦。”
德斯克笑了,“我保证以后只买甜巧克力。”
在苏格兰的最后一晚,克拉德先生拿出家族相册给沈玥看。
在一张旧照片前,沈玥停住了——照片上是一位优雅的女士坐在钢琴前。
是德斯克的母亲。
“她很美。”沈玥轻声说。
“她一定会喜欢你。”德斯克的声音很温柔,“相信我”
-
回到牛津后,沈玥的航班比德斯克早两周,因为他需要时间处理毕业事宜。
临走前夜,他们沿着泰晤士河散步。夏末的微风拂过河面,带来清凉的水汽。
“两周后北京见。”德斯克握着她的手,“我已经找到住处,离北京大学不远。你应该会喜欢那个区域,有很多书店和咖啡馆。”
……
“我会想你的。”她轻声道。
德斯克停下脚步,“这两周我会每天给你打电话。不,每小时。”
沈玥笑了,“那你会打扰我睡觉的,有时差记得吗?”
“那就每分钟。”他夸张地说,然后又认真起来,“说真的,在这见不到你的两周时间里,我的心脏可真的会痛死。”
-
机场。
沈玥的父母通过视频电话见到了德斯克。令人惊讶的是,德斯克用练习了许久的中文向他们问好,虽然口音有些古怪。
“看来他是认真的。”沈玥的母亲在挂断电话后评论道,“愿意为你学习中文的英国男孩可不多见。”
飞机起飞时,沈玥翻看起德斯克送的相册。
在北京的两周过得既快又慢。
沈玥忙着与家人朋友相聚,适应回国后的生活,但每一天都在期待与德斯克的到来。
他们确实每天都通话,有时是视频,有时是语音信息。德斯克的中文以惊人的速度进步着,已经能进行简单的对话。
德斯克抵达的日子到了。
沈玥早早来到机场等候,手中举着一个写着他名字的牌子,那是为了报复他最初那些“偶遇”。
当德斯克推着行李车出现时,他看起来略微疲惫但精神很好。看到牌子时,他笑起来,然后快步走向沈玥,将她拥入怀中。
“我想你了。”他用中文说,发音标准得让人惊讶。
“我也想你。”沈玥回应道,注意到周围不少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德斯克在北京的公寓正如他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街区。
房间宽敞明亮,书架上已经摆满了他从英国运来的书籍,但还有很多空位。
“留给你的书。”他解释道,“我知道你有很多书要放。”
让沈玥最惊讶的是,客厅里放着一架电子钢琴。
“给你的。”德斯克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知道你想念弹琴的感觉。虽然不是真正的钢琴,但在这个公寓里应该够用了。”
沈玥坐在琴凳上,“你真是我见过最好的男朋友。”
“难道你还有其他男朋友吗?”德斯克不满的把她揽进怀里,“你可是我的初恋。”
沈玥笑出声。
接下来的几个月,德斯克迅速适应了北京的生活,甚至学会了使用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他们拜访了沈玥的父母。德斯克紧张得前一天晚上几乎没睡,反复练习中文问候语。但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刚见面,沈玥的父母就立即喜欢上了这个礼貌又真诚的英国年轻人。
“他看你的时候,眼睛里有星星。”饭后,沈玥的母亲私下对她说,“好好珍惜这样的人。”
十一月的一天,沈玥接到一个来自英国的电话。艾莉兴奋地告诉她,德斯克曾经的朋友,那个总是在图书馆遇到他们的男生终于鼓起勇气邀请她出去了。
“你得感谢德斯克。”艾莉在电话里说,“他离开前鼓励马克勇敢一点。”
当沈玥问及此事时,德斯克只是耸耸肩,“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只是有时需要一点推动。”
年底时,德斯克的研究生课程开始了。他很快融入北大的学术环境,甚至加入了学校的交响乐团,偶尔担任客座指挥。沈玥则在一家音乐出版社找到了工作,负责外国音乐的引进工作。
一个周末的下午,他们在家附近的公园散步。秋叶飘落,走着走着,他们听到一阵微弱的喵喵声。
循声找去,一只小橘猫从灌木丛中钻出来,怯生生地看着他们,小橘猫微微发抖,似乎已经饿了很久。
德斯克去附近的商店买了猫粮和小碗。小橘猫狼吞虎咽地吃着,不时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看来它很喜欢你。”沈玥看着小猫蹭着德斯克的裤脚。
德斯克抱起那只小猫,“想不想养一只小猫?”
“好。”
“玥,我想我可能真的要爱你爱到天荒地老了。”
他忽然蹲下身拉住沈玥的手,“所以,不要放开我。”
沈玥还没反应过来,德斯克已经吻上她的手,“一辈子不许放开。”
——致德斯克/全文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