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掷地有声 > 第4章 夏至日

第4章 夏至日

程希珏更新“三餐与四季”系列。

她生于玉石世家,从小耳濡沫染,在玉石堆里长大。

程家产业涉及与玉石相关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其中,琢玉是程家的家传手艺。

老一辈对程家女孩多有宠爱,常讲“驴不进磨坊,人不进琢坊”,可程希珏周岁抓阄,几十个摆件里,愣是左手抱着一把石刻刀玉饰,右手握着一箜篌玉佩,爱不释手。

于是,程希珏八岁时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石刻刀。

掌心和指腹上的薄茧是天赋之上,是时间对她的褒奖。

可生活总有不期而然,在重寻本我与回归日常的跋涉里,程希珏用食物和影像作为载体,记录她走过的四季点滴。

从注册账号至今快四年,程希珏以“小九姑娘”发布了上百个视频,关注者也超过了500万。其中,“三餐与四季”作为频道里的第一个系列,随记她在厨房琐碎中一日三餐与好好生活的俗常。

该系列一周一期,每周五中午12点稳定更新。

等频率更新是计划中的事,粉丝裂变却是意料之外,这份意料之外也在日月中滋养着她。

一周后,夏至日。

程希珏又有更新,不过这次是“廿四节气”系列。

此系列虽也从食俗而入,视角更为细腻大气,如她在该系列的简介所示: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上古文明,斗转星移定岁时,四时院景感食俗。

这是该系列的第十四期 ——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夏至也;日夏至,阴气萌作,繁荣微变。

程希珏的“廿四节气”系列更新没有特定的规律,因此也被网友调侃为“季度视频”系列,第一期发布至今两年半的时间,程希珏更新了十三期视频,每集平均6分48秒。

近900个昼夜,程希珏对“以岁时顺序,不误农时”有了更具象的时间体验,也对节气文化特征的传承性、变异性和寄托性有了更为具体的节律。

这些具象的变换是在亲历对自然和生命的珍视和尊重后,深埋土壤的意识和意想破土而出。她将自然本性与心灵合而如一,以纯净真实的想象与作品技巧相辅而成,磨而不磷,雕凿印刻成名为程希珏的玉雕作品。

而这,也是程希珏启动“廿四节气”系列不为大众所知的原因。她试图在时间流逝中感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观察物候变化与自然节律,为她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系列海派玉雕作品找寻创作灵感。

五天前,程希珏忙到半夜仍无睡意,卧在庭院的躺椅上,听蝉鸣震颤。

这栋位于西子深处的低密度宋式宅院是家人赠予的成年礼。

四年前,房子装修完,而后这里 —— 云熙园 ——成为她的常住地。

一曲溪流一曲烟,粉墙黛瓦围住一方天地;阶柳庭花、水榭苗圃独得四时之躯,庭院秉承古法营造,幽雅私密。

院子里的花苑,几株昙花已收拢,围着它的绣球和风铃倒是开得相得益彰。

那原本是个荷塘,她让人敲凿填埔成了花栏,无因其他,荷塘不大,赏莲不过瘾。

只是当下,突然很想看荷塘月色。

映着蟾光,程希珏驾车出门。

车停在湿地公园南停车场,扫了辆共享单车,继续前行。

在夜灯的指引下,程希珏行入天山路,穿过西泠隧道,途径杨堤,抵达目的地 —— 麯院。

天色微朦,程希珏进入麯院,与白日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同,此时渟膏湛碧,水面莲叶田田满芰荷,上百品种的芙蓉花,有风欲语犹微绽,无风亦有袅娜姿;一旁亭榭掩映,沁走夏日喧噪。

天际线方漏出瞳光一缕,河面水波微潋滟,无声胜有声。

水上朱阑石拱桥,金光穿洞映镜明,鸳鸯相对碧波漾,程希珏后觉首夏犹清和,心旷静无边。

从帆布包里抽出相机,程希珏将朝阳未吐,夙雾才醒后的一隅夏色悉数收入胶卷里。

踏过九曲桥,迈过水月廊,跨入“没有围墙的近现代建筑博物馆” —— H市的山北街。

关于山北街不同时令下的浪漫,相比与如今被网络哄炒为“网红打卡点”,程希珏以长大为时间线,体略过它的变与不变。

此刻的山北街,梧桐惬意满地荫,偶有车辆驰而过;云中抱阳,晨雾未歇,赫光落在左侧的民国建筑群上,而另一侧坐拥整个西子湖,光影成片,重重叠叠的山雾里,比翼双飞戏莲蓬,菡萏灼灼已敞怀,一步一风景,争一翻水佩风裳映塘。

相机声渐歇,程希珏将好风光聚在眼底,又一次将它描摹。

转入白沙堤,内堤杨柳垂丝千万条,又是另一翻旷阔视野,。

程希珏站在堤岸处,没有像追日的人群那般,寻找所谓的最佳观日点,等待云开月隐,东方既白。

金轮展真颜,浸染天际一线,延而不绝,江遥水合天,而一时红。

群山含翠,湖水潋滟,浮光跃金,好一个风月无边。

直至天边再也觅不见一丝光耀,仅有的一两夏风褪,二分热意升,程希珏才返程。

她已然捕捉到夏至的气韵与细腻,也抓住了瞬息而过的灵思妙想,暂时将这一切都储存在手机备忘录里。

没直接回云熙园,程希珏回了趟父母家 —— 她长大的地方。

房间阳台上种的白兰花开了,伴着白兰花独有的沉浸式香甜,程希珏狠狠地补了一觉。

梦里,她回到了小时候。

那时候,大街小巷里总能听到听到老太太叫卖白兰花的吴侬软语。

“小姑娘,白来华要伐?”

她正停下脚步,转头一瞧,那人不是个老阿婆,而是宋聿。

梦醒后,程希珏盯着天花板,放空了很久。

取了壁柜上那颇有分量的匣盒,拿走一正开花的白玉兰盆栽,又搬过张姨准备好的两大筐食材,程希珏咬着三明治,发了几条消息,匆匆赶回了云熙园。

进屋前,她特地去花圃里看了看种的木槿花。

果然开始收拢垂败。

江南地区的老一辈人说:夏至食三鲜,安康一整年。

“夏至三鲜”并非三种海鲜,而是埋于土壤或拔土而出的地三鲜,游在水里、活在海边的海三鲜,以及长在树上的树三鲜。

在H市,地三鲜分别为蚕豆、芥菜和黄瓜,海三鲜是黄鳝、海虾和(海)咸鸭蛋,树三鲜则是荔枝、杨梅和樱桃。

食材准备就绪,手艺人小程变身程大厨。

一切都是老样子,开放式厨房,一个手机镜头,一个相机镜头,一盏打光灯。

手指在乌饭叶中翻飞,掐掉老叶和叶柄,留选最初颜色的嫩叶,冲洗后放入搅拌机,纱布滤出杂质,汁水分盒而装,再倒入洗净的圆糯米,于通风处静置。

随后,取已脱皮去骨的山黄鸡,鸡胸置一边,其余可食肉部分用绞肉机嚼碎后,并虾壳姜片入汤锅,水开后,继续小火熬制。

熬制的空档,蚕豆、荔枝剥壳,芥菜切段,杨梅沥干,樱桃摘蒂去核,杨梅沥干分类放置,荔枝壳浸至淡盐水。

黄瓜切片杀水,加适量砂糖、白醋和蒜末,搅拌均匀。

浸过盐水的荔枝壳放入矮汤锅,煮至荔枝壳表面渐软,水转淡琥珀色后关火,注于玻璃水壶,送入冰箱冷藏。

关上冰箱门折返,宋聿提着个盒站在相机后,侵入她的视线里。

为了不打扰程希珏的拍摄,宋聿没穿拖鞋。

以神色示意后,宋聿静默到餐桌边,将盒里的餐盘小心脱膜取出,冲洗后搁放在镜头的一处死角 —— 岛台左下侧。

程希珏将新鲜河虾洗净,正去头剥壳留虾肉,虾壳置备用。见状,宋聿在相机后示意他来,接过钢盆,坐在镜头外的餐桌上,长腿一伸,慢条斯理地照要求剥虾。

空了手,程希珏将已去核的樱桃下锅,洒砂糖,坠蜂蜜,煮至糖汁沸腾,转慢火煎熬,直至果肉析出充足水分,捞起控干再次入锅,加入少许蜂蜜,重复步骤,至汤汁收稠,果肉呈晶莹剔透的琥珀色[2]。

程希珏从宋聿拿来的瓷盘中拣了只“赩炽”,装盘蜜煎樱桃。

宋聿处理完河虾,暂离厨房。

虾肉搅泥扔进和面盆,添少许盐,逐量加入面粉,至面色为青红色,静置醒面。

矮汤锅恰水沸,放入已处理的鳝鱼,半熟后捞出,划丝去骨。

此时,高汤锅熬制恰时,关火前加新鲜河虾和鸡胸肉,嫩熟即捞出,再依次调入适量黄酒、酱油、胡椒粉和海盐[2]。

宋聿从酒窖返回,将白酒搁岛台边侧,又接过已捞出汤渣的高汤沟,熟练地将汤底过滤。

由此,面汤成。

灶台前,爆炒起。

鳝鱼丝重新入锅,加真金菜、冬瓜、长葱,以酒、秋油煨之,[1]。

取“朱湛”装之,鳝羹起。

不疾不徐,面团醒得恰时。

面板上撒适量面粉,取出面团,分切几段,揉搓后擀成面皮,面皮切成面条,筋道抖开。

同时,从凉水中取出焯熟的鸡胸肉,顺纹理撕成丝。

随后,锅中再起油,葱姜爆香,滚入蚕豆和芥菜段,快炒调味,出锅前勾芡。

取“大繎”置之,蚕豆炒芥菜,打卡。

听到院子中嬉笑声,程希珏才将面条下锅。

取数个青山汤碗,待红丝面滚至淡红色,沿水涡转筷卷面捞出,缀河虾、鸡丝、芫荽叶,浇入清汤。

岛台前,沥干水分的杨梅已被置于消杀过的广口瓶,程希珏抖适量细砂糖,再倒入52度纯粮白酒至瓶口,密封保存。

从冰箱中拿出荔枝壳水,又取“石榴裙”拼盘凉拌黄瓜与端午日腌的咸鸭蛋。

庭院灯明,Delay几个成员带着家属围桌谈笑。

见程希珏终于出场,胡宇拍手扬声,“欢迎我们的小九大厨!”

小九,程希珏的小名。

“会不会说话,”姜哲手肘撞了下胡宇胳膊,“明明就是祝贺我们小九离完成‘“廿四节气’又迈进了一步!”

姜哲,胡宇的太太,在场所有人中唯一能镇得住胡宇的人(没错,Delay已经镇不住胡宇撒泼了)。

围坐的七个老友,都是程希珏“廿四节气系列”的见证人。

程希珏在姜哲身边坐下,另一侧是宋聿。

“这面绝了。”陈燮林一改舞台上八风不动的姿态,吃面的姿势颇符合鼓手的既定印象。

“小九,这是什么面?”唆了口汤,与段潇同坐的张楚问,“面皮看着是青红色的,口感上像河粉,很爽滑,但又比河粉要筋道点。”

张楚和段潇是小夫妻。

剩余几人也持筷望着程希珏,面带好奇。

这其中,胡宇一眼就看出答案,假装不知,他们都清楚这些节气食俗,每一样都查找了不少古籍,含了不少祖宗吃的智慧。

“这是‘红丝馎饦’,就是面条,它就是宋元十期的一种虾汤面[2]。”程希珏说,“这面基本按照《事林广记》里记的方法做的。”

“酒店又有新菜品了!”胡宇夹了拨了勺鳝鱼羹,才心满意得地开口,“咱老袁的鳝鱼羹,果然名不虚传。”

“人袁老先生同意和你称兄道弟了吗,就老袁。”姜哲揶揄。

胡宇是餐饮世家,H市百年中华老字号宴会厅就是胡宇家族企业之一,清代袁枚大师的《随园食单》是他的童年“绘本”。

自然,除了家族餐饮,他也自己创业开了不少风格迥异的餐饮店,这几年紧跟程希珏脚步,战略性添加老祖宗菜品。

“怎么没有?”胡宇又吃了口樱桃煎,“每逢我吃上好吃的,袁老就会来我梦里跟我探讨探讨,还让我弹几段贝斯,助助兴。”说着,思绪转到樱桃煎上,“这樱桃煎色泽透亮,酸甜适宜,果肉饱满,不甜腻。小九,你这‘造蜜煎诀’,掌握得是这个!”

胡宇竖起一个大拇指。

所谓“造蜜煎诀”,实不过是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记载,煎煮果物时要随其本随性制之的tips。

“所以,Bass手也给我们来几段?”程希珏也打趣。

“饭桌上无Bass。”胡宇摇头晃脑,坦然拒绝,“让宋聿唱几首还比较现实。”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宋聿眼眸微睨,嘴角吊着笑。

紧接着,就听i人段潇补刀,“姜哲才能堵上他的嘴。”

胡宇:“......”

倒也没错。

月挂枝头,珍馐扫尽,畅谈欢乐,也意犹未尽,大伙儿自觉帮忙收拾干净。

程希珏把宋聿新拿来的四个瓷盘置在墙柜上,

陈漫环着程希珏,看着这面专属节气置碗柜,悄声问:“小九,你给我透个底,你跟宋聿......”

话说了半截,直接被段潇圈着脖子带走,“回家了。”

当然,也没忘了小九给他们准备好的乌米饭。

H市人对这一口乌米饭的钟情,要从立夏的第一口迟到夏至的最后一口,不然,浑身泛难受。

[1] 徐鲤,郑亚胜,卢冉. (2024).《宋宴》. 中信出版社.

[2][清]袁枚, 《随园食单》,江苏凤凰文艺时出版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夏至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替身A在求生综艺被前任她姑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