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曹爽的府门前依然门庭若市,官员们争先恐后的给这位辅政的大将军送礼,此时曹爽依然在和何晏、丁谧、邓飏花天酒地。
曹爽指着婀娜多姿的舞女说道:“侍奉皇帝的舞女又怎样,不照样乖乖地过来给我跳舞,先帝的后宫佳丽也是任由我挑,哈哈哈。”
何晏附和道:“那是当然,皇上那里也没有这样排着队给他送礼的,您现在威望甚高。”
旁边的丁谧立马说道:“不不,不是威望高,各位如此对待大将军,是因为大将军的位置和权力,若说威望,司马懿门生故吏遍布朝野,钟会、邓艾是他的学生,长安二十万兵力的大将也是他的人,凭着他四朝元老的资历,哪怕没有兵权,也是不怒自威,一言九鼎。”
曹爽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眼含冷意地问道:“司马懿现在主要在忙些什么?”
邓飏回道:“前日我派人打探,司马懿每日下朝后就回家,没发现接触什么人,只不过步履蹒跚,踉踉跄跄,已经弓腰驼背,显露出老态。”
曹爽大笑道:“哈哈,毕竟老了,看他还能再熬几年!”
丁谧谨慎的劝他:“大将军,不可大意,司马懿向来老谋深算,我们要拉拢位高权重之人,同时除掉最大的威胁,如此才可以共图大计,高枕无忧。”
曹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时坐在曹爽身旁最得宠的女人一脸娇媚无辜的说道:“昨日给太后请安,看到太后穿的蜀锦做的衣服,甚是华丽,妾好生羡慕。”
曹爽立马搂着她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太后有什么你就有什么,你想要的,本将军都能给你。”
接着吩咐身边的小厮道:“把宫里最好的蜀锦给我取来,就说是我大将军的命令,如果主管仓库的御府不识抬举,就说本将军一声令下就可以把他换掉。”
小厮听令照做。
司马昭和阮籍不止性情相投,两人都保持着一个相同的习惯,早起喝杯凉水,引阳气入胃,然后练半个时辰的剑术,
多年如一日,除非有要事或身体不适,少有间断。
这日司马昭照例练剑毕,回房换衣,然后与夫人孩子围坐吃早饭。
司马昭在饭桌上问起儿子司马炎和女儿司马慈最近学业如何。
儿子说;“昨天先生讲了触龙说赵太后,虽然先生一直在强调与人沟通的方式,可是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我觉得一个诸侯国的继承人一定要对国家有所贡献才可以服众,最终赵太后答应将小儿子送去齐国作人质也是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最好解释。”
司马昭和夫人王元姬对他投去赞赏的目光。
女儿说道:“我记得先生讲过皇帝选接班人时要立嫡立长,如果嫡长子是个傻子怎么办?”
司马昭和王元姬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一脸惊愕,小女孩却平静地眨了眨眼。
司马府宅院房廊相连,宽阔恢弘,司马师和司马昭虽已成家,但不必另立别院,与父亲司马懿同在司马府。
司马师与夏侯徽已经有了四个女儿,司马昭和王元姬也已经生了三个孩子。
司马家族人丁兴旺,恰在这个时候,夏侯徽又怀了他们的第五个孩子。
逢年过节时,司马懿携老妻张春华和儿孙团聚一堂,一家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子时,夜深人静,明月当头,偶尔听得几声鸟鸣,又归于沉寂。
司马府一片静谧,众人在梦乡中,府院轮值巡逻的护院也在例行公事后准备放松休息片刻。
只见一群黑衣蒙面人持刀快速翻墙而入,几名护院来不及反应,就被抹了脖子。
随后这群黑衣人火速直奔司马懿的卧寝之地,其他几名护院立马大喊有刺客。
所有的丫鬟小厮皆被惊醒,惊慌失措中准备迎敌。
司马师司马昭穿着白色的里衣,拿上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司马懿的门前与黑衣人展开厮杀,
紧接着司马府的小厮,管家,护院们都赶过来一起对抗黑衣人。
黑衣人皆武艺高超,总共不超三十人,大抵不想声势太大,以防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
他们今夜行动的唯一目的就是把司马懿解决了。
眼看这隐秘的行动已然暴露,他们便迅速撤离。
司马昭一马当前擒住一个黑衣人,撕下面巾询问:“谁派你们来的?”只见那黑衣人当即自刎。
其实众人心中都清楚是谁背后策划的这一场暗杀行动。
司马昭也只是想抓住一个人保留证据,奈何他们早有防备,便不再追那群黑衣人。
司马懿看着这满院厮杀后的一地狼藉,吩咐道:“清点一下死者,好生安葬,通知家属,伤者好好照料,收拾收拾,大家先去休息吧。”随后唤司马师和司马昭来到自己的茶室。
此时他们正在密谋一场关乎司马家族生死的大事,深夜,烛光摇曳,三人脸色凝重,家人孩子在安睡,外面星光灿烂。
院内一片血腥,大魏的政局开始剑拔弩张。
次日早朝,众臣穿戴整齐,列队完毕。
曹爽转头睥睨旁边的司马懿,司马懿恭敬自持,不动声色。
司马师和司马昭面有愠色,扫了一眼不怀好意的曹爽。
随后皆纷纷站定。
司马师出列:“禀报皇上,昨夜司马府遭几十名蒙面刺客入侵,意在杀害当朝太尉,请皇上下旨明察。”
众臣皆面面相觑,疑惑地看向司马懿,只见司马懿依然不动声色,
司马昭这时出列禀报:“司马府遭遇如此危机,请皇上恩准司马府再增加一百个护院,并准许对所有护院严加训练。”
曹爽立马恶狠狠地看向司马昭,心想暗杀司马懿这个老狐狸不成,却成了他们增加护院的合理理由。
可是现在无法提出反对意见,众人皆心知肚明谁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曹爽只能在愤怒中暗暗忍耐。
这时郭太后提醒皇帝恩准司马家族的请求。
十二岁的皇帝曹芳道:“责令廷尉即日起严格审查司马府遇刺事件,准司马府增加一百护院。”
嵇康看到这朝局的斗争已经如此白热化,更加坚定了自己隐退的决心。想尽快远离这阴暗嘈杂之地。
他转头看了看阮籍,阮籍还是一副身在朝堂,心在海外的不理世事的样子。
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悠然物外,悠游天地。
散朝后,嵇康和阮籍如往常一样在皇宫内的花园散步聊天。
嵇康表达了自己的退隐之意。
阮籍说待山阳的嵇公竹林修好后,备好琴阮诗画和好酒,他一定第一个造访,不醉不归。
正聊着,走到一处花草茂盛之地,此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这里的桃花杏花茉莉杜鹃开的正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将本来就不宽阔的小路挤压的只能单人侧身通过,忽然听到对话的声音,两人再往前走,看到在这种花丛隐秘的地方,曹爽正堵在郭太后回宫的去处,
曹爽和郭太后并没有发现嵇阮二人。
只听曹爽对郭太后说:“太后,你是先帝遗宠,先帝那么多的女人都投入我的怀抱,我也仰慕你许久,不如我们暗结情愫,大将军和太后里应外合,这大魏。。。”
还没等他说完,郭太后疾声厉色道:“休得无礼!没想到你这堂堂大将军却是浑身糟粕,不知羞耻之人!若与你勾结,我太后的威严何在!何况,你根本没有先帝的气度!。”
曹爽此时气急败坏,恼羞成怒,说道:“这个不要脸的娘们儿,真是给脸不要脸。”随后转身回府。
嵇康无奈冷笑的看向阮籍。
阮籍缓缓道:“手握重权,操控时局的大将军竟然生出这份心思,大魏的悲哀啊,你是一刻也不想踏入朝堂了吧?”嵇康无奈的摇摇头。
两人继续踱步聊天。
嵇康说道:“现在我就去写辞呈,麻烦嗣宗大哥帮我呈给吏部郎,明日我就不来上朝了。”
这就是名士作派,辞官也不要亲自出面。
本来这官就是冲着与阮籍的惺惺相惜才答应就任的,离开时也不需要通知其他人。
阮籍回应:“辞官后立马去山阳吗?”
嵇康笑道:“不急,还要跟嗣宗大哥谈玄论道,醉酒啸歌呢!”
两人豪放大笑,继续边走边聊。
到了尚书台,阮籍这位从事中郎办公的地方。
阮籍看到十岁的小孩子王戎朝他跑过来,兴奋的说道:“嗣宗大人,有热闹可以看了,你跟我来。”
嵇康不是爱凑热闹的人,跟阮籍告辞后回家。
阮籍跟随古灵精怪的王戎来到尚书令的门前。
只见一颇有姿色的女子嚎啕哭诉:“侍奉大人近两个年头,终究不能给小女子一个名分,我怀了大人的骨肉,夫人却灌我喝下红花汤,致使胎死腹中,大人一定要为我主持公道啊,一定要给小女子一个名分,哪怕不能为大人生儿育女,小女子也要陪在大人身边,离开大人我可怎么活啊!大人若不答应小女子,小女子就死给大人看!”
这尚书令的夫人是征南将军王昶的妹妹,家世显赫,王昶屡立战功,在魏明帝曹叡时就被封为关内侯。
这尚书令若想纳妾,那得遵照内宅的规矩,需要夫人点头同意,夫人明显不满意这小妾狐媚作闹的模样,于是让她喝下红花汤做掉孩子,给她些银钱逐出家门去自谋出路。
尚书令可不敢为了一个无家势的女人得罪出身将门的夫人。
如今这小妾竟然闹到尚书令办公的官署来了,这可了得,看尚书令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王戎赶忙把他拉过来说道:“大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刮不了整整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整整一天,谁创造的这狂风暴雨呢?是天地。天地尚不能长久维持这动荡的局面,更何况人呢?所以你不用着急,让她闹,她能不吃饭不睡觉没日没夜的闹?不出几天,她就拿着银钱去找下一个归宿了。”
尚书令说道:“可若是出了人命呢?”
王戎回道:“看她这么在乎名分,这么想嫁入你这三品大员的家族,她不会寻死的。”
阮籍在旁边听着王戎的这些话,不觉啧啧称赞,心想这十岁的孩子竟然有这般见解,着实不简单,便拉着王戎回屋继续聊,王戎的父亲王浑与阮籍同为从事中郎。
这时来到阮籍和王戎身边唤王戎回家,阮籍立马说道:“哎,王大人,你这儿子聪明伶俐,博览群书,可比你有趣多了,以后我只与你儿子聊天,你不要靠近我,因为我不会搭理你的。”
王浑早就习惯了阮籍这种风流倜傥的名士做派,无奈的摇摇头走开便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