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天气预报说“多云转晴”,可午后第二节课刚上到一半,窗外的天就突然暗了下来。风卷着沙尘拍在玻璃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谁在窗外哭。第三中学的老教学楼年久失修,天花板的角落开始渗水,水珠顺着墙皮往下淌,在黑板旁边洇出一片深色的水渍。
林砚舟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转着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乌云压得很低,像块浸了水的灰布,沉沉地罩在教学楼顶上。他摸了摸书包侧面的口袋,那里空空的——早上出门时看天色不错,就没带伞。
“林砚舟,这道题你来解。”数学老师敲了敲黑板,粉笔灰在昏黄的光线下簌簌往下掉。
他猛地回过神,站起来接过粉笔。黑板上的函数题像条扭来扭去的蛇,看得他眼晕。大概是心思没在这上面,他算了两遍都没算对,脸颊有点发烫,听见后排传来低低的笑声。
“坐下吧,上课认真点。”老师皱着眉摆摆手,继续讲课。
林砚舟坐下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桌肚里的一个东西——是早上陈小禾塞给他的茶叶蛋,还温着。蛋壳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和上次那个一模一样。他捏着茶叶蛋,心里有点发暖,刚才的窘迫淡了些。
自从周一早上那场“争执”后,他和陈小禾之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变了。她不再骑着自行车追着给他送吃的,只是每天早上在包子铺门口等他,把热乎的早餐递过来,笑着说句“路上小心”;中午在食堂打菜时,也只是多给他舀一勺肉,不再大声喊他“小林同学”,免得引来旁人的目光。
这种恰到好处的关心,让林砚舟觉得很舒服。他甚至开始期待每天早上的包子——尤其是豆沙馅的,甜丝丝的,一点鱼粉味都没有。
“轰隆!”
一声惊雷炸响,教室的灯闪了两下,灭了。
“停电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数学老师拍了拍讲桌:“安静!大家别慌,可能是跳闸了。课代表去教务处看看,其他人在座位上坐好。”
窗外的雨已经下了起来,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很快就连成了线,像道透明的帘子。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带着股潮湿的凉意,吹得人脖子发痒。
林砚舟往窗外看,操场上已经积起了水,低洼处像面小镜子,映着灰蒙蒙的天。他想起自己没带伞,心里有点犯愁——舅舅家离学校不算近,走路得四十分钟,这么大的雨,肯定会淋成落汤鸡。
“通知!通知!因暴雨导致电路故障,今日提前放学,请各班同学有序离校,注意安全!”广播里传来教导主任的声音,带着点电流杂音。
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呼,同学们收拾书包的声音此起彼伏。林砚舟也开始收拾东西,把课本往书包里塞时,指尖又碰到了那个茶叶蛋。他犹豫了一下,把它放进了口袋——说不定等会儿饿了能吃。
走到教学楼门口时,他停住了脚步。雨下得比刚才更大了,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很低。校门口挤满了撑伞的家长和学生,五颜六色的伞像朵巨大的花,在雨里晃来晃去。
林砚舟没在人群里找见熟悉的身影——他早就料到了。舅舅不会来接他的,上次下小雨,他淋着回去,舅舅还骂他“矫情,男子汉淋点雨怎么了”。
他深吸一口气,把书包顶在头上,刚想冲进雨里,就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
“小林同学!”
声音穿过雨幕,带着点熟悉的清亮。林砚舟循声望去,看见校门口的老槐树下,停着一辆吱呀作响的自行车。车后座绑着个保温桶,车把上挂着把黑色的大伞——是陈小禾。
她穿着那件碎花围裙,外面套了件雨衣,帽子没戴好,露出的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脸颊上。她正踮着脚往教学楼这边看,看见林砚舟,眼睛瞬间亮了,像在雨里点亮了两盏小灯。
林砚舟的心跳漏了一拍,下意识地往她那边走。雨水很快打湿了他的校服,冰凉的感觉顺着领口往里面钻,但他没在意。
“阿姨,你怎么来了?”他走到树下,才发现陈小禾的半个肩膀都湿透了,雨衣的接缝处在往下滴水,显然是淋了很久。
“我看天气预报说有雨,就猜你没带伞。”陈小禾把手里的大伞递给他,又解下车后座的保温桶,笑着说,“给你送伞来了。对了,还带了点排骨汤,是‘暴雨驱寒汤’,照着手册第63页的方子做的,加了生姜和红枣,喝了不容易感冒。”
她边说边打开保温桶,热气混着肉香冒出来,在雨里凝成一团白雾。汤里飘着几块排骨,还有玉米和胡萝卜,炖得烂烂的,看起来就很入味。
林砚舟看着那桶排骨汤,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个雨天。那时外婆还在,也是这样的暴雨天,外婆踩着雨鞋去学校接他,手里拎着个保温桶,里面装着热乎乎的排骨汤。他也是这样,站在树下,看着外婆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心里暖烘烘的。
“阿姨,你怎么知道我没带伞?”他的声音有点哑。
“我猜的。”陈小禾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眼睛弯成了月牙,“你上次下雨也是淋着跑回去的,手册上说,淋雨会导致钙流失,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对长个子不好……”
她又开始念叨手册上的话,但这次,林砚舟没觉得烦。他看着她眼下的青黑,突然想起昨晚烧烤摊收摊时,她蹲在炭炉边翻手册,打了好几个哈欠,说“明天要早起给你做豆沙包”。
“阿姨,你不用天天这么麻烦的。”他说,“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那怎么行?”陈小禾立刻皱起眉,把保温桶往他手里塞,“你还在长身体,怎么能马虎?我爷爷以前总说,养……养孩子就得细心,一点都不能偷懒。”
她差点又说漏嘴,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雨衣。
林砚舟接过保温桶,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一直暖到心里。他打开桶盖,舀了一勺汤递到陈小禾嘴边:“阿姨,你也喝一口。”
陈小禾愣了愣,下意识地躲开:“我不喝,我在家喝过了。”
“喝一口吧,”林砚舟坚持着,“你淋了这么久的雨,也该暖暖身子。”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往下滴,落在校服领口上,晕开一小片深色。他的眼睛很亮,带着点少年人特有的执拗,像在说“你不喝我就不罢休”。
陈小禾拗不过他,只好低下头,喝了一小口。汤有点烫,带着点生姜的辛辣,却格外暖心。
“好喝吗?”林砚舟问。
“好喝。”陈小禾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雨水,像落了星星。
这时,雨好像小了点。林砚舟收起伞,把保温桶放在自行车筐里,又把自己的书包背在肩上:“阿姨,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陈小禾赶紧摆手,跨上自行车,“你快回家吧,汤凉了就不好喝了。”
“我帮你扶着桶,不然会洒出来。”林砚舟不由分说地扶住了车筐里的保温桶。
陈小禾的脸有点红,没再拒绝。自行车在湿漉漉的路上慢慢往前走,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林砚舟扶着保温桶,能闻到里面飘出来的肉香,还能感觉到陈小禾的后背偶尔碰到他的胳膊,带着点雨衣的潮湿。
雨还在下,但不大了,像牛毛似的,轻轻落在头发上。路边的积水里映着两人的影子,被自行车的轮子搅碎,又慢慢复原。
“阿姨,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林砚舟突然问,声音很轻,像怕被雨水冲走。
自行车顿了一下。陈小禾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带着点犹豫:“我……我以前有个弟弟,跟你差不多大,也总爱淋雨,不爱好好吃饭……后来他生病了,没养好……”
她的声音有点哽咽,没再说下去。
林砚舟的心突然揪了一下。他想起自己那个远房舅舅,从来没问过他冷不冷、饿不饿,只会催他干活、嫌他吃得多。原来真的有人会因为“没养好”一个人,而对另一个陌生人这么好。
“阿姨,”他轻声说,“以后我会好好吃饭,不淋雨了。”
前面的陈小禾没说话,但林砚舟能看见她的肩膀微微动了一下,像是在擦眼泪。
到了巷口的包子铺,陈小禾跳下车,把保温桶递给林砚舟:“快回去吧,汤还热着。”
“嗯。”林砚舟接过桶,又把那把大伞塞给她,“伞你留着,我家离这儿不远。”
“那你怎么办?”
“我跑回去就行。”林砚舟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我跑得快,淋不了多少雨。”
陈小禾还想说什么,却被他推着往包子铺走:“快进去吧,别再淋雨了。”
看着陈小禾走进店里,林砚舟才转身往舅舅家跑。雨已经停了,空气里带着泥土的清香。他拎着保温桶,跑过积水的路面,溅起一串水花,心里却像被排骨汤烫过一样,暖烘烘的。
他没看见,包子铺的门帘被悄悄掀开一条缝,陈小禾正站在门后看着他的背影,手里攥着那把大伞,眼眶红红的。虚拟面板在她眼前亮起:
【目标人物情绪稳定,营养摄入意愿提升。信任度 10(当前29/100)。评价:“饲养员”形象已初步建立,建议持续保持关怀。】
陈小禾抹了把脸,转身走进厨房。锅里还温着给林砚舟留的豆沙包,她得赶紧装起来,明天早上还要给他带去学校呢。
窗外的天慢慢放晴了,一道彩虹挂在巷口的老槐树上,像座甜甜的桥。林砚舟拎着保温桶,跑在彩虹下的样子,突然让她觉得,这本养猪手册带来的,好像不只是任务数据——还有点别的什么,暖暖的,像此刻锅里的豆沙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