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晚上八点五十七分,黎映棠站在“夜色”酒吧门口,她罕见地犹豫了。
她手中的手机显示着三条未回复的工作邮件,明天上午九点有个重要会议需要准备,此刻她最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回家完成工作,但她的脚步却不由自主地走向了这个地方。
三天前段舒扬的邀请像个种子,在她心中悄悄发芽。
作为时尚编辑,她习惯了被邀请参加各种新品发布会、时装秀和品牌活动,但一个调酒师邀请她品尝实验性酒品,这倒是头一遭。
最终,她推开那扇熟悉的黑色玻璃门。
周四的“夜色”比周末安静许多,只有几桌客人低声交谈。
黎映棠一眼就看见段舒扬站在吧台后,正在仔细擦拭一组玻璃杯,他今天穿着一件深灰色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扣子,显得比前两次见面都要休闲几分。
段舒扬抬头,目光与她在空中相遇。
他似乎并不意外她的到来,只是微微点头示意,继续完成手中的工作。
黎映棠选择了吧台尽头的座位,这个位置可以观察整个酒吧,又不会太过显眼,她放下手里的包,注意到吧台上已经放置了一份特别的酒单,手写字体列出三款名称旁标注着“实验品”的鸡尾酒。
“欢迎参加周四实验之夜。”
段舒扬走到她面前,声音比平时柔和些许,“有兴趣做我的品酒顾问吗?”
黎映棠挑眉:“我以为这只是个邀请,没想到还有头衔。”
“每个品酒师都需要正式头衔,”段舒扬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否则反馈不够权威。”
他取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放在吧台上,动作认真得像是要进行什么科学实验。黎映棠忍不住笑了:“需要我签署保密协议吗?关于这些...实验品的配方?”
“只需要你的诚实意见。”段舒扬开始准备调酒器具,“从哪款开始?”
黎映棠浏览酒单,最终指向一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的饮品:“实验品三号听起来很神秘。”
段舒扬点头,转身从酒架上取下一瓶淡紫色的利口酒。
“刚刚研发的,还没命名。”他解释道,开始熟练地量取各种酒液。
黎映棠观察着他的动作。
与之前两次不同,今晚段舒扬的调酒过程更加精细,几乎像在进行某种仪式,他用量杯精确测量每一滴酒液,用温度计检查冰块的冷却程度,甚至用秒表计算摇动的时间。
“你平时都这么精确吗?”黎映棠好奇地问。
“只有周四实验之夜会这样。”段舒扬没有抬头,专注地摇晃雪克杯,“平时靠经验和感觉,但新配方需要数据支撑。摇动时间差两秒,冰融程度不同,口感就会有细微差别。”
最终,他将成品倒入一个预冷过的宽口杯中,酒液呈现出优雅的淡紫色,杯缘装饰着一朵精致的可食用兰花,花瓣上甚至能看到细微的脉络。
“令人惊叹。”黎映棠由衷地说,几乎舍不得喝下这杯艺术品。
“尝尝看。”段舒扬递给她一张品酒笔记卡,“如果有感受,可以记下来。”
黎映棠小啜一口,让酒液在口中停留片刻,味道层次丰富得超乎想象,先是清甜的果味,随后是淡淡的花香,最后留下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却意外地令人回味。
“怎么样?”段舒扬问,声音里带着一丝罕见的期待。
黎映棠又喝了一小口,闭上眼睛感受:“前调是黑加仑和某种...接骨木花?中调有紫罗兰的香气,后调有一丝苦橙的味道。苦涩感很微妙,但平衡得恰到好处。”
段舒扬眼中闪过惊喜:“很少有人能分辨出苦橙成分,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普通的柑橘类。”
“时尚编辑的必修课之一就是香调分辨。”黎映棠微笑道,“我们经常需要为香水专题写稿。”
段舒扬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继续。”
“酒体平衡得很好,但花香可能稍微压过了果香。”黎映棠专业地分析,“如果再增加一点酸度来平衡甜度,可能会更加清爽。”
段舒扬点头记下:“有意思的建议。我原本担心酸度已经够了。”
他们就这样一款接一款地品尝、讨论、记录。
黎映棠发现自己完全沉浸在这个过程中,工作的压力不知不觉消散了,她惊讶地发现段舒扬不仅是个调酒师,更像个风味科学家,对每种成分的化学性质和感官特性了如指掌。
“你学过食品科学?”黎映棠好奇地问。
段舒扬摇头:“自学。调酒是我的热情,而我的热情需要知识支撑。”他擦拭着一个玻璃杯,眼神专注,“就像时尚对你而言一样,我猜。”
黎映棠微微一愣,很少有人能理解她对时尚的热情不仅仅是表面光鲜,而是艺术、文化和商业的复杂交织。
时间在品酒和交谈中飞逝,黎映棠注意到酒吧里的客人渐渐减少。
当墙上的时钟指向十一点半时,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位客人了。
“看来我占用你太多时间了。”她不好意思地说,开始收拾东西。
段舒扬摇摇头:“周四通常关得早。”他犹豫了一下,似乎在下什么决心,“事实上,我有个不情之请。”
黎映棠抬头,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段舒扬拿出手机:“如果你不介意,可以加个联系方式,下次有新酒品,方便通知。”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纯粹是为了专业交流。你的品酒反馈很有价值。”
黎映棠看着他的手机,脑中迅速权衡。
她通常不轻易加工作之外的联系人,但段舒扬的提议听起来确实专业且合理。
“纯粹专业交流。”她重复道,取出自己的手机,扫描了他的二维码。
段舒扬的头像很简单,是一杯鸡尾酒的剪影,背景全黑,看不出具体是什么酒,微信名就是简单的“SY Duan”。
“段舒扬。”他通过验证后发来自己的全名,像是正式介绍。
“黎映棠。”她回复,虽然他知道。然后她补充了一句,“今晚的酒很棒,特别是那杯紫色的。”
段舒扬很快回复:“暂时叫它‘昙花一现’,感谢你的命名。”
黎映棠看着手机屏幕,忍不住微笑,她收起手机,提起她的包:“那么,下次见。”
“需要帮你叫车吗?”段舒扬问,陪她走向门口。
黎映棠摇摇头:“我走一走,今晚的天气很好。”
走出酒吧,初秋的晚风清凉舒适。
黎映棠深吸一口气,感到一种难得的轻松,她走出几步,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段舒扬还站在门口,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挺拔,他抬手做了个再见的手势,然后转身回到店内。
黎映棠继续向前走,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她以为是工作邮件,打开却发现是段舒发来的消息:
“忘了说,兰花是可食用的,下次可以尝尝看。”
黎映棠忍不住笑出声。她回复:“建议添加到品酒笔记中,装饰物可食用。”
几乎立刻,段舒扬回复了一个简单的笑脸表情。
那一刻,黎映棠意识到,某种超越专业交流的东西,已经在他们之间悄然建立,都市的夜空下,两条平行线似乎开始了微妙的交汇。
而吧台后,段舒扬看着手机屏幕上黎映棠的回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小心地收起品酒笔记,在那杯紫色鸡尾酒的配方旁写下:
“命名:昙花一现,灵感来源:黎映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