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被骤然挂断的忙音,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穿了顾朝瑾最后一丝强撑的镇定。空旷华丽的大厅里,她像被抽走了所有骨头,瘫软在地。
“她不要我了……她要再婚了……她不要我了……” 破碎的呜咽不受控制地从喉咙深处溢出,在冰冷的空间里反复回荡,空洞得令人心慌。可此刻的她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有母亲最后那些决绝、伤人的话语,如同淬毒的利刃,一遍遍在她脑海里疯狂切割、回响。
意识模糊间,似乎是父亲赶到了。她像一个失去灵魂的布偶,被小心翼翼地抱起,带回了那个对她而言依然陌生得令人窒息的“家”——父亲千秋纯一郎的宅邸。接下来的几天,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恍恍惚惚。父亲、继母和奶奶似乎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给她空间,只让佣人将一日三餐默默送到门口。
阳光透过玻璃肆无忌惮闯入昏暗的房间,顾朝瑾蜷缩在遮光的窗帘后,目光呆滞的看着光里飞舞的粉尘,屋内一片寂静。
打破这死寂茧房的,是一道极其细微的声响——门被推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
顾朝瑾迟钝地、毫无焦距地转动了一下眼珠。
一颗毛茸茸的小脑袋从门缝里小心翼翼地探了进来。是千秋琳。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盛满了纯粹的好奇和一丝怯生生的担忧。她像一只误入禁地的小鹿,无声地、一步一步挪了进来,停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歪着头,一瞬不瞬地看着缩在阴影里的顾朝瑾。
没有言语。那个才六岁、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偷偷溜进了她的房间,眨着纯真的眼睛,笨拙地递给她一块拼图碎片。也许是那纯粹的童真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也许是积压的情绪需要一个无害的出口,顾朝瑾慢慢伸出手,接过了那块小小的彩色塑料。她们就这样,在沉默和简单的拼图游戏中,建立起最初的、小心翼翼的联结。
琳的陪伴像一束微弱但温暖的光,悄然驱散了浓重黑暗的一角。顾朝瑾的情绪开始一点点缓和,终于在一个清晨,她推开了紧闭多日的房门。
继母泷川奈奈显然注意到了她的变化,几天后,继母泷川奈奈以一种恰到好处的、不显突兀的方式出现在她面前。依旧是那副精致优雅、带着距离感的面容,声音平静无波:“朝瑾,考虑到你需要适应这里的生活,我们为你请了一位日语老师。明天开始上课。” 不是商量,是告知。却也是一种变相的、冰冷的接纳。
顾朝瑾没有拒绝。她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
或许是骨子里的语言天赋在陌生的环境里被激发,也或许是强烈的融入意愿驱动着学习,顾朝瑾的日语进步神速,连老师都忍不住称赞她的聪慧。
父亲千秋纯一郎依旧公务繁忙,早出晚归,与她碰面的机会不多。但偶尔在晚餐桌上,他会用他那生硬的中文,或者缓慢清晰的日语,询问她学习的进度,语气平淡得像在过问一份文件。顾朝瑾会简短地回答,声音很轻,带着不易察觉的试探。父亲听完,也只是微微颔首,不再多言。没有温情脉脉,却也没有刻意为难。一种建立在冰冷规则上的、默认的共存。
她第一次来时因重要工作缺席的爷爷千秋纯也,终于在某天傍晚回到了这座大宅。作为防卫厅长官,他身上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久居高位的沉凝气场。他只是坐在主位,目光如实质般在顾朝瑾身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锐利而深邃,带着评估和审视,仿佛要将她从里到外看透。顾朝瑾紧张得手心冒汗,几乎不敢呼吸。最终,爷爷只是用低沉而威严的日语说了一句:“来了就好。” 便不再多言。
没有亲近,却也没有排斥。一句“来了就好”,像一道赦令,确认了她在这个庞大而冰冷的政治家族中,一个模糊却真实存在的“位置”。
她渐渐拼凑出这个家族的轮廓:政治世家。爷爷千秋纯也,防卫厅长官,是这个家族真正的权力核心和精神支柱。父亲千秋纯一郎,农林水产大臣,是家族在政坛的现任掌舵者。继母泷川奈奈(婚后随夫姓千秋),出身名门,与父亲的结合是典型的政商联姻,利益共同体。弟弟千秋泉(11岁,就读于精英小学),妹妹千秋琳(6岁,就读于帝丹幼儿园附属幼稚园),是这个家族未来的希望和延续。而她,顾朝瑾,或者说千秋朝瑾,是一个半路闯入的、带着异国烙印的、尴尬的“意外”。
是累赘,无论是父亲的家庭,还是母亲的家庭,其实她都是多余累赘的,朝瑾自嘲。
大多数时候,这座宅邸是空旷而安静的。爷爷、父亲、继母因繁重的公务早出晚归。弟弟泉在学校,妹妹琳在幼稚园。真正与顾朝瑾相处时间最长的,是奶奶千秋玉子。
老人家安静而优雅,开始教她礼仪、插花、泡茶、制作精致的和菓子。她上手极快,偶尔还能做出让奶奶眼中掠过一丝赞许的、颇具灵气的作品。奶奶的态度,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从最初的客气疏离,渐渐变得柔和亲近。
当她的行李终于从大洋彼岸寄到时,里面包含了陪伴她多年的乐器。于是,悠扬的旋律也开始在古板的宅邸里流淌。周末闲暇时,爷爷、父亲、继母,甚至连警惕她的弟弟千秋泉和妹妹琳,也会安静地坐在一旁聆听。音乐仿佛具有奇妙的魔力,消融着无形的坚冰,那些因血缘和过往而产生的生疏与隔阂,在无声的共鸣中悄然淡化。
继母泷川奈奈的态度始终得体而周全。作为政治联姻进入千秋家的女主人,她对丈夫前女友留下的女儿保持着一种理智的接纳。她会主动带顾朝瑾出去购置新衣,为她量身定制昂贵的和服,跟她提一些世交关系,履行着一位继母在社交和家族体面上应尽的职责。
这个家,每个人各自忙碌于自己的轨迹——父亲、爷爷和继母总是早出晚归,弟弟妹妹也有自己的学业。顾朝瑾大部分时间与奶奶相伴,在花道、茶香和点心的甜味中,在偶尔流淌的乐声里,她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在这个显赫而复杂的千秋家,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栖息的角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