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嗡嗡声还在耳边响着,这次我却觉得特别安心。曙光号已经穿过那片怪兮兮的星云,船身稳得很,就像压舱石一样。窗外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就像有人随手撒了一把钻石出去。
星云的余波还在慢慢翻腾,好像刚经历了一场宇宙大风暴。曙光号毫发无损地冲了出来,这多亏了船身造得先进,也离不开船员们配合默契,判断冷静。我感觉整艘船都松了口气,连空气都变轻快了。
背后传来小七的声音:“指挥官,你说咱们是不是该想想下一步干啥了?”
我转过头,瞅着她手里那杯咖啡,居然还冒着热气,真不知道科技局咋弄的。在零重力的环境里,液体还能是液体,这技术比煮火锅还神奇。
我问她:“你昨晚又梦到它了吧?”
她点点头:“它说……‘别忘了,你们不是唯一的守望者’。”
我没说话,直接朝舰桥中间的全息投影台走去。跃迁路径图已经调出来了,那些星星点点的数据,好看是好看,可谁也不知道哪个里面藏着危险。
我说:“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战术会议室不大,人挤得满满当当。导航官、机械族技术官、语言学家、外交顾问,还有那个在‘每日交流圈’提过失落传统的外星代表,都围坐在桌子前,气氛紧张得像要拆炸弹。
我敲了敲桌面:“各位,咱们虽然已经上路了,但前面除了啥都不知道,就是麻烦事儿。”
我扫了一圈,眼神挺坚定。
“所以,咱们得定个完整的远航计划。”我打开全息投影,跃迁航道图慢慢展开,“不光要解决技术问题,还得防着文化误会、心理崩溃这些看不见的麻烦。”
导航官皱着眉:“指挥官,你是说咱们要同时应付三个方面?”
我笑了笑:“不止,是四个。”
机械族技术官问:“第四个是啥?”
我指了指隔离舱那边:“信任。包括咱们自己对彼此的信任,还有……对它的信任。”
大伙沉默了几秒,没人反对。
我接着说:“那先从技术优化开始。导航官,你那边跃迁数据有没有啥不正常的?”
他调出一串波形图:“有段航道的能量波动不太对,像是……有人在那儿打了个结。”
我挑了下眉:“结?你确定不是系统出毛病了?”
他摇摇头:“排除了。这段区域之前标记是没探索过的,现在却有了能量活动的痕迹。”
我眯起眼:“也就是说……有人或者啥东西,在等着咱们?”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小七喝咖啡的声音。
我拍了下桌子:“那就更得小心了。定个三级响应机制:一级自动修正,二级手动干预,三级紧急脱离跃迁。”
“明白。”
我把话题转到语言学家身上:“接下来是文明互动预案,你有啥建议?”
她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文化误会。就像上次的火锅事件,差点闹成外交危机。”
我赶紧解释:“那次是意外,而且后来咱们用毛肚把矛盾解决了。”
我接着说:“所以咱们得弄个‘文化预判数据库’,提前分析可能碰到的文明特点,定好接触指南和应急预案。”
小七插了句嘴:“听起来像给外星人写本《如何优雅地不惹毛对方》。”
我点点头:“差不多,不过内容得专业得多,像‘别盯着他们的触须看’‘吃饭时别用筷子戳他们眼睛’这些。”
大伙都笑了。
我宣布:“成立‘文明守望小组’,由语言学、社会学、外交专家组成,负责定接触规范。”
外交顾问递过来一份资料:“名单我都弄好了,里面有个在‘每日交流圈’提过失落传统的外星技术官。”
我看了眼名字,点点头:“很好。”
我又转向小七:“最后一个问题,你刚才说的那个心理预警系统,咋回事?”
她放下咖啡杯,表情严肃起来:“我在梦里感觉到……有股压力在靠近。不光是身体累,还有心里的焦虑、害怕,甚至会产生幻觉。”
她顿了顿:“这不是普通的航行压力,更像是……一种共鸣。”
我皱了皱眉:“共鸣?”
她指着隔离舱那边:“就像它一样,情绪同步、意识投射……要是咱们长时间待在这种环境里,可能会集体心理波动。”
我问:“所以你建议加个心理监测模块?”
她点点头:“对,它能实时分析船员的情绪变化,预测可能的精神风险,还能给出干预办法。”
我调侃了一句:“听起来像船上装了个‘心灵按摩师’。”
她认真地说:“准确说是‘精神防爆阀’。”
我点点头:“好,这个模块加到评估流程里。”
会议结束后,我一个人站在舰桥边上,望着窗外无边无际的星空。
我轻声问:“你觉得……咱们会成功吗?”
没人回答。
但我知道,它在听。
就在这时,舰桥的警报突然响了。
导航官猛地站起来:“报告!跃迁路径上出现新的干扰源!”
我赶紧走过去,屏幕上显示着一段异常波动的曲线,像心跳,又像警告。
导航官语气挺重:“不是自然现象,是……某种信号。”
我眯起眼:“信号?是谁在跟咱们打招呼?”
他说:“还不清楚,但咱们得做好准备。”
我深吸一口气,转身看着大伙。
“看来,咱们还没到地方,就被盯上了。”
说完,我按下通讯器:
“全舰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屏幕上的曲线还在跳动,像心跳,又像警告。
曙光号在星海里划出一道耀眼的轨迹,朝着不知道啥样的未来冲过去。
(未完待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