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酒店的宴会厅金碧辉煌,水晶吊灯将室内照得如同白昼。李正勋法官站在人群中央,七十岁的他依然腰背挺直,银灰色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接受着各界名流的祝贺。他的笑容恰到好处,既显得亲切又不失威严,像一尊精心打磨的大理石雕像。
喻思南站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蓝宝石袖扣。按照计划,K警官应该已经将全息投影设备安装在了宴会厅的四个角落,而林骁则负责带着那些曾经的受试者在外等候信号。
“紧张?”
喻情病的声音从身侧传来。他今晚穿着剪裁完美的黑色西装,右肩的伤疤被巧妙地遮掩起来,看起来就像任何一位来参加宴会的精英人士。只有喻思南能看出他眼中那种捕食者般的专注。
“只是好奇李正勋会如何反应。”喻思南低声回答,目光扫过宴会厅,“他看起来完全没察觉到危险。”
喻情病轻笑一声,端起香槟抿了一口:“最优秀的猎手总是以猎物的姿态出现。看,他正在看我们。”
果然,李正勋的目光穿过人群,与喻氏兄弟短暂相接。他的眼神中没有惊慌,反而带着某种诡异的期待,就像一位等待学生交卷的老师。
“不对劲。”喻思南的直觉突然警铃大作,“他知道我们会来。”
“当然知道。”喻情病的语气平静得可怕,“我上周就给他寄了匿名信,详细描述了今晚会发生什么。”
喻思南猛地转向哥哥:“你什么?”
“嘘,开始了。”喻情病看向宴会厅中央。
李正勋敲了敲香槟杯,清脆的声音让全场安静下来。
“尊敬的各位来宾,感谢你们来参加我这个老头子的生日宴会。”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完全不像古稀老人,“在切蛋糕之前,我有一些特别的娱乐节目要分享。”
他做了个手势,宴会厅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喻思南立刻看向喻情病,但哥哥的表情在昏暗中也难以辨认。
“不是我们安排的。”喻思南低声道。
“当然不是。”喻情病的声音带着奇怪的兴奋,“这是他的反击。看下去。”
一道光束突然从天花板射下,在宴会厅中央形成一个全息影像——但不是喻思南准备的实验资料,而是一段监控录像。画面中,少年喻情病坐在一间办公室里,对面正是年轻二十岁的李正勋。
“你确定要签这个?”录像中的李正勋问道,“一旦加入‘天赋激活计划’,就不能回头了。”
少年喻情病抬起头,眼神坚定得令人心惊:“只要能治好思南,我什么都愿意。”
全场哗然。喻思南的血液瞬间冻结。录像继续播放,少年喻情病在一份文件上签下名字,而文件标题赫然写着《实验性神经调节治疗同意书》。
“他在撒谎!”喻思南抓住喻情病的手臂,“这录像被剪辑过!”
喻情病却出奇地平静:“不,这是真的。我确实签了那份文件。”
灯光重新亮起,李正勋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各位刚才看到的,是二十年前喻氏长子自愿参与医学实验的证明。很遗憾,后来那场悲剧的车祸夺走了喻先生夫妇的生命,而幸存的两兄弟似乎对历史有些不同的解读。”
他的目光直指喻氏兄弟所在的位置,所有宾客都转头看向他们。喻思南感到无数视线像箭一样刺在身上。
“现在,”李正勋提高音量,“让我们看看喻情病先生所谓的‘证据’。”
这是挑衅,也是陷阱。按照原计划,此刻应该播放的是受试者的悲惨遭遇和药物副作用报告。但喻思南突然意识到,李正勋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甚至可能做了手脚。
他看向喻情病,等待哥哥的指示。但喻情病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仿佛在说:该你了。
这一刻,喻思南明白了哥哥的用意。从始至终,喻情病都在逼他做出选择——是继续活在哥哥的阴影下,还是站出来为自己而战。
喻思南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取出微型控制器。当他按下按钮时,宴会厅的四个角落同时亮起,真正的全息投影开始了。
巨大的三维影像占据了整个宴会厅中央,是那些被“天赋激活计划”摧残的受试者。他们有的肢体扭曲,有的眼神空洞,有的身上布满了电极烧伤的疤痕。最令人心惊的是一组对比脑部扫描,显示正常儿童与被实验者的大脑萎缩对比。
“这是李正勋法官资助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喻思南的声音在寂静的宴会厅中格外清晰,“八十一名儿童受试者,其中二十九人死亡,其余大部分终身残疾。而这一切,都隐藏在合法的药物试验外衣下。”
李正勋的脸色终于变了。他示意保安上前,但K警官已经带着一队警察封锁了出口。
“李法官可能忘了告诉大家,”喻思南继续道,走向宴会厅中央,“这些实验从未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文件上的签名,都是伪造的。”
他按下另一个按钮,投影切换到一份签名字迹比对分析。李正勋的签名被证实是模仿少年喻情病的笔迹。
“至于刚才那段录像,”喻思南看向李正勋,眼神锐利,“如果播放完整版,大家会听到我哥哥明确拒绝让弟弟参与实验,只同意自己作为受试者。”
全场再次哗然。李正勋的面部肌肉微微抽搐,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有趣的表演,喻先生。”他慢条斯理地鼓掌,“但你忘了最关键的一点——你哥哥确实参与了实验,而实验数据证明,他本身就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
他示意助手播放另一段录像。这次画面中是少年喻情病被连接在各种仪器上,而研究人员记录着他的脑部活动。
“受试者YSB表现出异常的共情缺失和高度控制欲,”画外音冷静地陈述,“建议进行前额叶抑制治疗...”
录像突然中断。宴会厅大门被推开,林骁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他们是成年的受试者,有的坐着轮椅,有的被搀扶着,但每个人都直视着李正勋,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谎言说够了,法官大人。”林骁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些人才是真相的见证者。包括我父亲在内的七名医生试图揭发这个计划,结果全部‘意外’死亡。”
现场一片混乱。宾客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拿出手机拍摄,有人则悄悄向出口移动。李正勋环顾四周,突然大笑起来。
“你以为这样就能打倒我?”他的声音因疯狂而扭曲,“我有整个司法系统和医药界做后盾!你们算什么?一个疯子和他的傀儡弟弟!”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巧的手枪,直接指向喻思南。时间仿佛凝固了。喻思南看到K警官拔枪的动作,看到林骁扑向受试者的身影,看到周围宾客惊恐的表情。但最清晰的,是喻情病闪电般挡在他面前的背影。
“开枪啊,李正勋。”喻情病的声音异常平静,“就像你杀我父母那样。就像你杀那些医生那样。”
李正勋的手指扣在扳机上:“你以为我不敢?”
一声枪响。
但倒下的不是喻情病,而是李正勋。他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胸口涌出的鲜血,然后看向开枪的人——喻思南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枪,枪口还冒着淡淡的烟。
“这一枪,”喻思南的声音冷静得可怕,“是为了我父母。为了我哥哥。为了所有被你毁掉的人生。”
李正勋踉跄着倒下,周围的尖叫声此起彼伏。K警官迅速控制了场面,而林骁则冲上前检查李正勋的情况。
“他还活着!”林骁喊道,“叫救护车!”
喻思南放下枪,转向喻情病。哥哥的脸上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表情——纯粹的震惊,混合着某种近乎崇敬的情绪。
“你...”喻情病的声音微微颤抖,“你开枪了。”
喻思南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他,那个一直被保护、被控制的弟弟,刚刚为了保护哥哥而开枪。这个认知让他胃部一阵翻腾,但奇怪的是,并不感到后悔。
“我们该走了。”他简短地说,拉住喻情病的手臂,“K警官会处理这里。”
他们从紧急出口离开,避开了闻讯而来的媒体和警察。喻情病的车停在后巷,黑色的轿车像一头蛰伏的野兽。
上车后,喻思南才允许自己颤抖起来。肾上腺素退去后,恐惧和震惊如潮水般涌来。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双手刚刚结束了一个人的生命,尽管那是个罪有应得的人。
“看着我,思南。”喻情病的声音从驾驶座传来,“呼吸。”
喻思南抬起头,在后视镜中与哥哥四目相对。镜中的两张脸如此相似,却又如此不同。喻情病的眼中不再有那种掌控一切的神情,而是某种近乎脆弱的东西。
“现在怎么办?”喻思南问,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平静。
喻情病发动车子:“现在,你回家,正常生活。李正勋的势力会随着他的倒下而瓦解,所有证据都已经安排好会送到相关部门。”
“那你呢?”
车子驶入夜色中。喻情病沉默了很久,久到喻思南以为他不会回答。
“我要离开一段时间。”最终他说,“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喻思南突然明白了。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喻情病早就计划好的。复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清算,包括对他们父母遗产的清算,对那些参与实验的人的清算。
“多久?”他问。
“不确定。几个月,也许几年。”喻情病的声音很轻,“这次,我不会监视你,不会干涉你的生活。你可以自由地活着。”
这个词从喻情病口中说出来如此陌生,却又如此珍贵。自由。喻思南望向窗外飞逝的城市灯光,试图想象没有喻情病阴影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车子停在喻氏大厦前。喻情病没有下车的意思,只是递给喻思南一个小盒子。
“生日快乐,思南。”他说,声音里带着喻思南从未听过的温柔,“虽然晚了几天。”
盒子里是一把钥匙——不是保险箱或密室的钥匙,而是一栋海边别墅的钥匙。地址刻在钥匙环上,是南方一个小镇,远离城市喧嚣。
“这是...”
“一个选择。”喻情病看向前方,不让他看到自己的表情,“如果你想找我,我会在那里。如果你不想那也是个适合重新开始的地方。”
喻思南握紧钥匙,金属的冰凉触感让他确信这不是梦境。二十五年来,喻情病第一次给了他真正的选择权。
“谢谢。”他最终说道,然后推开车门。
“思南。”喻情病叫住他,“无论你信不信,我所做的一切,包括那些错误和伤害,都是为了...”
“我知道。”喻思南打断他,不需要听完整句话,“晚安,哥哥。”
走进大厦电梯,喻思南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那张脸上仍有喻情病的影子,但不再让他恐惧。有些羁绊无法切断,有些烙印无法抹去,但这不意味着他必须重复过去的模式。
顶层的公寓空荡而安静。喻思南走到落地窗前,俯瞰整座城市。在某个角落,喻情病的车正驶向未知的远方。而他,喻思南,终于可以决定自己的方向。
手中的钥匙沉甸甸的,既是邀请,也是考验。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使用它,但知道这一次,选择权真正在他手中。
窗外,黎明前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喻思南站在光与暗的交界处,既不是囚徒也不是看守,而是一个终于挣脱过去枷锁的自由人。
【6.29】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