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做一名贤后是一种什么体验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挑选了这么多天,我看,张监生家的孩子还不错,品貌俱佳,和梅儿很般配。”某朝某年某月某日,洛阳某地一乡绅谢文渊于家中与妻子张月话家常,言语中很是松了口气。

夫人张月手头打理着插瓶的花,说:“还有两个月朝廷就要选秀了,赶紧请官媒人去说亲吧!早早把梅儿嫁出去,好避开选秀。”

姑娘谢小梅一手牵着弟弟,一手拿着今日写的课业,来找父亲品评,走在门外听到了父母对话,很感恩爹娘疼爱,不忍她陷入深宫,但她却有不同的抱负。

谢小梅让丫鬟照看着弟弟,自己扣门进了屋内,先将课业给了爹娘过目。谢文渊读过后,见女儿大有长进,十分欢喜骄傲。

谢小梅看父亲对自己的课业十分满意,赶紧提出了自己心中与爹娘截然不同的想法。

“你愿意去选秀?”谢文渊张月夫妻俩听了又惊讶又着急,忙劝她:“梅儿,京城路远迢迢,一去一回好几月,为父怎么忍心叫你孤身一人去呢?”

谢小梅说:“秀女们不是由专门的官员和宫里来的嬷嬷护送吗?再加上本县其他秀女,怎么算孤身一人呢?况且女儿能照顾好自己的衣食起居的。”

张月说:“如果没有中选,还能回家来;如果中选了,可就一辈子锁在宫里,为娘就再见不到你了。”说道此处,她不禁红了眼睛。

谢小梅也哽咽着说:“爹娘生我养我,女儿本应该在爹娘身边侍奉尽孝,只是,女儿……”她说到这,停了下来,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张月把女儿揽入怀中,问:“你心里怎么想的,尽管说就是。”

谢小梅犹豫地搓了搓自己的衣角,说:“其实,女儿一直十分向往古代贤妃,崇敬她们贤良淑德的品行,她们实在是女子典范,我,我想成为那样的人!”她坐直了身体,目光熠熠生辉,全是对自己未来成了青史留名的贤妃的憧憬。

谢文渊长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劝女儿:“梅儿,你不能只看着那些有名的后妃,而看不到白头宫女啊。况且,伴君如伴虎,妃嫔的生活可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

谢小梅将两杯茶捧给父母亲说:“半年前女儿在于府遇见了一个新女使,她是宫里出来的人,如今在于府做于家两姐妹的先生,我跟她打听了,现在普通宫女满25岁就放出来了,有品级的女官到了45岁也能回家。这位女使在宫里负责管理天家朝服。她说宫里放出来的人都能领抚恤银子的。女儿若选不上妃嫔,成了宫女,将来是能出宫回家的。”

谢小梅顿了顿,看向了自己写的那首七律,说:“且我读了十来年的书,又不能像男人一样上考场,就这么辜负了学问,实在可惜。如果能选上嫔妃,我可用学识辅佐君王,如果成了女官,也能做一点事,不是挺好的吗?”

夫妻二人听罢,沉默不语,心里却生出了同一个念头,如果当初没让女儿读那么多书,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的事了?用心教导的女儿有自己的志向,该不该支持呢?

谢小梅言辞恳切地说:“爹,娘,张家那不是还未说亲吗?就答应女儿去参加选秀吧!秀女佼佼者一定很多,女儿未必一定选上,让女儿试一试,选不上的话,女儿就死了这条心了。”

张月心疼的握住女儿手说:“梅儿,你给自己选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眼泪伴着话语,簌簌落下。

谢小梅用手帕给母亲擦泪,说:“娘,再难得路,女儿都不怕的。”

谢文渊叹道:“你既有志气,那就去吧!”

“多谢爹娘成全。”

两个月后,官府照着本县户籍,遴选年满16岁,出身良家,品貌俱佳者,护送入京。

此次参选秀女,共计三千,女孩们分批次入京,先由女官筛选一遍,又经太后相看,最后留下了一百名女孩,最终等待她们的是皇帝考校,选中的秀女有机会成为妃嫔或被指给宗世子弟,余下的秀女是返回家乡还是留在宫中做宫女就全凭皇帝心情了。

“姑娘们快快都装扮好了!行动举止更是不得有一丝一毫差错,殿前失仪者发往北方皇庄服劳役一年!别你们没选上,又吃了罪!”秀女们在皇宫西北角一个院落里做最后的准备,负责选秀的五名女官挨个检查大家的衣着打扮。

秀女每十人排成一队,静待最后的选择。

站在谢小梅旁边的有秀女低声念叨着:“不要选上不要选上,我想回家我要回家。”谢小梅瞧瞧看了她一眼,这才发现此秀女穿了身颜色极不和谐的衣服,发饰故意杂乱无章的堆叠着,这身打扮显得她十分刺眼。

谢小梅想着女官方才的警告,担忧地劝她:“你这样打扮好吗?算不算殿前失仪?殿前失仪下场很惨的。”

那秀女回答说:“我方才还想给自己画个痦子呢!这样打扮顶多算不会穿衣吧?只要我小心行礼扣头,应该没事。”

谢小梅轻轻叹了口气,说:“那祝你如愿以偿。”

周围其他秀女转身看了看这个特殊的妆容,不禁小声议论:“早知道我也穿丑点了。”

“唉……我也想回家,真羡慕第一轮就回去的人。”

“我身上要是长点瘢痕、痦子什么的就好了。”

谢小梅低头看着自己仔细穿好的衣裳,心想:难道只有我这么一个想要中选的异类吗?我想要走的路,到底值不值得?

“肃静!肃静!”女官大声呵止了秀女的议论,说“时间到了,第一排跟着我走,到了皇上面前,不准四下乱看,更不准出声。选上的,会赐绒花给你们,选不上的,是有机会回家去的。”说道最后,女官的语气也温和了许多。

姑娘们跟着女官鱼贯而出,谢小梅站在第6排,老老实实等着。也许是被其他女孩影响,也许是到了最后关头心生怯意,她此刻心乱如麻:还是回家去,宫里的生活太陌生了,前途未卜;不不不,都走到这里了,打起精神好好选;但是也不一定就选上,就这么回家去不好吗?那巴巴跑一趟不白来了……

女官的话打断了谢小梅的思绪:“第六排的秀女,跟着我走。”

谢小梅深吸一口气,跟上队伍往前走。

离了院落,这个小队伍,走了挺远一段路,拐过几个弯,路上遇见一些忙碌的宫女太监,他们个个脚步匆匆,深情严肃,没有哪些人边走边说闲话的。

谢小梅走进一个绿意葱葱,流水潺潺的花园,到一个亭子前停下脚步,面朝亭子里的人站着,她盯着地上青青的石板,隐约闻到了淡淡的熏香。

皇帝会问什么问题吗?会考教诗文吗?谢小梅脑中飞速回忆往日学过的文章,期望能好好表现一番。

一切都没有发生,亭子里的皇帝扫过这十个女孩,目光落在谢小梅脸上,这个秀女容颜姣好,皇帝满意的点点头,抬手指了指。

身旁伺候的太监,捧着绒花来到谢小梅:“姑娘谢恩吧。”

谢小梅照做了,接着有另外一个女官领着她来到一个更精致的殿宇,让她先安置下来。

没有任何对品行才学的考察,只是看容貌颜色吗?谢小梅呆呆看着绒花,那父母教导的妇德算什么?史书上赞颂的贤妃故事又算什么?

谢小梅想不通。

她很快就安慰自己,虽然以容貌中选,但是以后也是有展现德行才学的机会的,但愿皇帝不是贪恋美色的人。

或许是老天突然眷顾,谢小梅被指给了东宫太子做太子妃。皇帝赏了谢家京城一处小宅子,谢家迁居北京,谢小梅就在这个新家出嫁了。

张月心里有喜有悲,喜的是,太子年方二十,比梅儿大了5岁,侍奉年轻储君到底比伺候老皇帝强些,年少结发夫妻间的感情也会更深;悲的是,一年只能在春节时进宫见女儿一次,虽然都在京城居住,骨肉分离,痛彻心扉。

她不能为女儿缝制嫁衣,婚礼的一切事务,用品,都由礼部和内廷司负责,却能趁着大婚前这段时间,一家四口好好享受最后的团圆。

太子大婚当日,太子妃谢小梅在家中受父母训诫教诲。

堂上,谢家夫妇坐在主位,谢小梅跪在下头听训。宫中执事女官六人分列两旁。

张月未语泪先流,离她近的女官高声提醒:“大喜的日子,夫人哭什么呢!”吓得张月一个激灵,赶紧擦干眼泪,强打起精神,展露笑颜。

另一个女官温和地劝道:“奴婢知道做老爷夫人舍不得闺女出嫁,民间也有哭嫁的风俗,但是与天家结为婚姻是极大的恩典,夫人这么哭倒叫人疑心是不满陛下赐婚了。”

夫妇俩赶紧说:“不不不,陛下赐婚我们全家上下心里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好了,不要耽误太子妃醮戒。请姥爷示训。”

两口子也不敢说什么舍不得女儿之类的话了,只捡着妇德之类的话说了。

谢小梅亦是不敢流露伤心的神色,绷着脸,叩头拜谢父母。

醮戒后,女官陪同谢小梅返回闺房,更换礼服。

这礼服层层叠叠,礼冠又有些重量,谢小梅一点也不舒服,心里暗自叫苦。

“离太子迎亲还有些时候,太子妃且安心等着。”

谢小梅坐在床榻上,女官们静悄悄站立两旁,四下里连声咳嗽也没有。她盯着那窗户的影慢慢的慢慢的移动,不知过了多久,她感到似乎有一种冰凉的液体从脖子沿着脊椎蹿了下去,这一刻,谢小梅恍惚中看到了她未来的日子。

新人第一次发文,感谢阅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