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第二日便是院试。
薛姨妈早已经给薛宝钗准备好了所需的干粮和水,还有生活用品。临走前,拉着手不放心的一个劲的叮嘱。
薛宝钗一一应过,和林黛玉一起出了府。林黛玉对薛宝钗说道:“我送姐姐进去后,就会就近住下,时刻观察情况。姐姐放心就好。”
“那一切就拜托妹妹了。”
二人坐着薛府的马车,很快就来到了贡院。此刻贡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考生们挨个接受检查,有序入场。
薛宝钗临下马车时,林黛玉又说了几句定心的话。薛宝钗点点头,深呼吸一口气,下了马车,走入考生的队列里。
林黛玉将轿子的窗帘掀起,一直留神看着薛宝钗的情况,只等她排到门口检查的兵丁那里,就开始对那两个士兵施幻术。
另一边,世子很快就得到了这一消息。
“贡院?”
“没错。她二人到了贡院,属下便让其他人派人盯着,然后先行回来报信。”
世子想了想,决定亲自去看看。
等他来到贡院,看到的就是马车里的林黛玉一动也不动的看着“薛虹”的场景。
世子看了一会,这才想到自己骑马站在路中。他赶紧打马来到路旁,眼睛看向林黛玉,暗道:以老师的警觉,不可能离这么近都发现不了他。只能说现在老师的心都被那个男子牵动着,根本顾不上周围的环境。
世子想着,老师对那个男子的关心超乎寻常,竟然大老远从京城下来金陵,只为送他参加院试,只怕关系不是那么简单。
他看向薛虹,开始打量起来,过了一会暗暗评价道:长像倒是可以,只是看着弱不禁风。这样的能行吗?
跟着世子的侍卫,并不知道世子此刻心里所想,只感觉周围冷了几度,世子的脸色看起来也更臭了。
他们小心的顺着世子的目光看去,然后默契的互相对了个眼前,觉得破案了,那个男人一定是世子的敌人。
那个最开始盯梢的侍卫长更是暗中点头,心道:一定是林道长和世子的敌人有来往,所以引起了世子的警觉。侍卫长越想越觉得合理,暗暗佩服自己的机智。
世子不知道他的下属们已经脑补了一场恩怨情仇。他看了一会薛虹,觉得糟心,就将目光移向林黛玉,见她仍旧是一副十分专注的模样,更觉的糟心。便调转马头,说了句:“回京。”
“不用盯了吗?”
“多留无益。”世子说完,又说了一句:“本来昨天就该回京的,不是吗?”这句话说的极小声,也不知道是对谁说。侍卫们没有回答,跟着世子离开了贡院。
林黛玉根本没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她的心神都在薛宝钗身上。眼见着薛宝钗就要进去,她手指翻飞,不停掐诀做法。
直到薛宝钗顺利通过检查,进入贡院,林黛玉才放松下来。她又看了一会,估摸着考试开始,这才找了一个就近的旅店住下。
三天后,院试结束,薛宝钗从贡院出来。林黛玉早已经等在门口。
等薛宝钗上了马车,林黛玉问道:“感觉如何?可有把握。”
薛宝钗虽摇头,却神采奕奕道:“我也不敢说如何,只能等结果出来了。”
“宝姐姐还是如此谨慎。不过,反正五日后就会放榜,到时候我们就知道了。”
“嗯。”宝钗应了一声,吩咐车夫回府,又对林黛玉说道:“以前不知科举竟是这样,我这几天在里面待着累得够呛,吃不好也睡不好,回去不管如何,先休息十天。”
林黛玉笑着,说道:“只怕你是没有时间和机会。”
林黛玉的话十分灵验。五天后,院试放榜,薛虹的名字赫然再列。
“二公子考了第二名。”小厮从看榜的人群里挤出来,边跑边朝薛宝钗喊。
马车里,薛姨妈含泪道:“我的儿,真有你的。你的哥哥不争气,我自觉薛家无望,混够了寿数,归天了也就罢了。没想到上天把那钟灵毓秀的气都给了你。母亲为着你,也要好好的管理好家里,不让你分心。”
薛宝钗感动的拉着薛姨妈的手,“妈放心,我一定争气。”
薛宝钗考了院试第二名的消息,薛氏族人很快就都知道了。
薛家自薛蟠的父亲那一代的人开始还未在科举上有过建树。一下子出来这么一个,人们都表示赞叹惊讶。一时大家就都理解薛姨妈为什么非要认下这个十几年不曾理会过的妾室所生的孩子。这样出息的人,搁他们,他们也认。因此纷纷过来庆祝。
薛姨妈早已经安排下去,一时薛府内大排宴宴,接连庆祝了三天。薛宝钗作为主角,十分大方谦和,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赏。很多之前对她颇有微词,瞧不起她身份的人,也在与她的交谈中,对她改观。
人们俱夸赞薛姨妈有一个好儿子,暗中也把薛虹和薛蟠对比,都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的是个那样的流氓混蛋,小的却有这样的人品。
等这场热闹过去,薛宝钗就更加努力的学习起来,准备秋天的乡试。
乡试也是在金陵贡院考。林黛玉便决定留在薛府。期间,林黛玉等的有些无聊,还回了一趟扬州看望林如海。
林如海见到林黛玉十分惊讶,问道:“世子殿下没有把信给你吗?怎么还亲自来了?”
“什么信?”
“你托世子殿下给我带来的信,我已经写了回信,又交给世子殿下带回去了。你没收到吗?”
林黛玉这才想起来,说道:“哎呀,这段时间忙我给忘掉了。我没收到信,这几个月我一直在金陵来着,并不在京城。所以即便世子想给我,我也没有机会收。”
“原来如此。不过你在金陵干什么?”
“呃,办点事情。父亲就别问了,总之是正事。”
林如海点点头,转而问道:“这次回来,能待多久?”
“待到七月底吧,八月之前返回金陵。”
林如海点头,安排下人给林黛玉打扫房间。
林黛玉在林府的日子十分惬意。林如海事务繁忙,没多少空在家。她整日不是看书,就是静坐,十分的闲适。又加上是在自己家里,更添了其他地方比不了的自在。
等遇到林如海在家,林黛玉就和自己的父亲聊天,吃饭,兼给他调养身体。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七月底,林黛玉要往金陵去了。林如海将林黛玉送到码头上,交代她注意安全,看着船渐渐远去才转身离开。
四天后,船停靠在金陵码头。薛家的人等在岸边,接了林黛玉进府。
晚上,林黛玉问薛宝钗道:“姐姐准备的如何了?”
“还可以。”
“初九开始,十八考完。那我初六给姐姐做法。”
“好,那就劳烦你了。”
等到了初六做过法,初九送考之后。一切同院试一样,薛宝钗顺利的参加了乡试。一个月后,乡试放榜,薛宝钗高中第三。
薛家上下及亲朋故旧都前来道贺自不必说。
按例,巡抚亲自举办宴会,并请金陵府各级官员作陪,邀请乡试中举的举人参宴。薛宝钗坐在头列,凡有问话对答如流,大方得体。一席下来,她的谈吐,学识,得到了包括巡抚在内的众人的称赞。
接下来,轮到本地的大乡绅,大富户举办宴会,邀请中举的人参宴。
等一圈吃下来,已经是一个月后。
薛宝钗难得的抱怨道:“这样累人的事情,我只做了一个月就觉得烦,也不知道以前我哥哥是怎么样做到一年竟有三百多天都在外面吃喝的。”
“姐姐是当交际应酬,你哥哥是当玩乐,当然感受不同。”
“那倒也是。我得好好在家休息几天。然后再上京。”
林黛玉疑惑道:“明年二月才春闱,干嘛这么早就上京。不在家中过年吗?”
“时间上有些紧凑,也怕临期过去,有些准备不及。不如早早上京,稳妥些为好。”
“嗯。”林黛玉点头,“那姐姐去了京城还是住贾府吗?”
“薛家有宅子。我如今这个样子,还是另住为好,去了只拜访一下姨夫也就是了。”
“合该如此。”林黛玉笑道:“那姐姐去吧。我收拾东西回扬州陪我父亲过年。不过你放心,等到了一月底我会到京城的。”
“嗯嗯,你去吧。”
于是十月底,二人从薛府出发,在渡口分手,一人北上京城,一人去往扬州。
林黛玉回到林府,安静闲适不提。
薛宝钗到了京城,早已经有自己的仆人来接。她回到薛宅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去贾府拜访。因为贾政还在外地任上,与贾府有亲的又只有王夫人,所以薛宝钗这一次来只见了贾母和王夫人。
王夫人听说她乡试第三,高兴的夸奖了一番,又把贾宝玉喊出来,让贾宝玉跟着薛宝钗读书。
薛宝钗委婉拒绝道:“宝兄弟若是想跟着我读书,我自然是十分欢迎,只是会试之前我要专心闭门读书。还请姨妈见谅,等会试过后,我再邀宝兄弟过去。”
王夫人听了,说道:“是我说的不对了。如今确实是会试要紧。”接着王夫人问道:“好孩子,可有了住处?”
“有。我母亲早早的就命人将京中的宅子收拾出来了。”薛宝钗答完,便道:“我还要去王家舅舅那里拜访,就先告辞了。”
王夫人便道:“好孩子你去吧,有空再过来玩。”
薛宝钗行礼,告辞离开贾府。
到了王府,也是一样。大家一听说她乡试第三,本来暗带鄙夷的态度一下子变的热情起来。
薛宝钗看着众人的嘴脸,不由得心底发凉。以前做薛宝钗的时候,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今日做了薛虹,倒是亲身感受了一把人情冷暖。
她淡淡的回应着每个人,越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正确的,也感叹林黛玉远见卓识。关键时刻,谁也靠不住,只有自己立的起来,才是第一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