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从王家出来,回到薛宅后便闭门不出,专心读书。
等到了正月二十七,林黛玉到了京城。她没有去贾府,而是按照薛宝钗给的地址找到了薛宅。
二人叙了一会闲话,林黛玉说道:“还是按老规矩,考前三天,我给姐姐做法。”
“好。”
一切都和前几次一样,薛宝钗也越来越适应男子的身体和身份。二月十二开考,四月初一放榜。
薛宝钗高中头榜第二。
京中,薛家的亲朋得到这个消息,都亲自到薛宅庆祝。此时,薛姨妈也已经进京,薛宝钗便让薛姨妈去接待他们,自己则全力准备殿试。
到了四月十六这天,通过会试的三百名贡士按次序坐在宫门外,专心答着皇帝出的题目。
四月二十九,殿试出榜。薛宝钗被点为探花。送捷报的官人亲自薛宅报喜,并送来属于探花的红色官服,通知五月初一进宫谢恩。
待官差离开,薛家上下一片欢腾。
薛姨妈摸着薛宝钗的头反复的说,“我的儿你出息了,我的儿你受苦了。”
薛宝钗不停的安抚薛姨妈的情绪,到感性处,自己也难掩激动的心情,和薛姨妈一起落泪。
到了五月初一这一天,薛宝钗换上探花官服,一大早就来到宫门前,和状元,榜眼一起被前来接引的公公引入朝上。
皇帝依次问话,最后封状元为翰林院编修,榜眼和探花为翰林院修纂。三人叩谢过圣恩,就出了大殿。
但他们并没有出宫去,而是由太监引着去了偏殿,等着晚上的宫宴。
三个人无事,索性坐在一起谈古论今。然后又陆陆续续的有人来。等到了下午,来参与宫宴的进士们就都到了。
晚上,申时末刚过,有太监过来偏殿领着所有进士去往正殿入座。殿内,同时就座的还有皇亲国戚以及一品和二品的大员。
忠顺王世子高坐在前面,皇帝下首的位置。当太监领着进士进来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薛虹。
他早已得了薛虹高中探花的消息,不免赞叹此人还真有些本事,竟然能在一年的时间就连过四场。此刻看着精神倒是比以前好些,只是还是瘦小。
世子正想着,就听外面太监高声道:“皇上驾到。”他便也顾不得注意薛虹,起身行礼。
皇帝步入殿中,让众人坐下。随后高兴的说了几句选才纳贤的话。立刻就有大臣说正是皇帝如天之恩,仁德惜才,才有这些士子们愿意为皇帝效命,才有越来越多的有才之士忠心于圣上。又有大臣提到今年选拔出来的进士,整体平均年龄比前一科的要小上五六岁,这正是皇帝治理有方,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读书科举。
皇帝听了十分高兴,因而提到了进士里最年轻的薛虹。
“不过才十七的年纪,就已经是探花了。”
薛宝钗赶紧起身行礼道:“仰赖皇恩浩荡,非臣之能为。”
皇帝笑道:“薛卿不必谦虚。”皇帝见她样貌人品端方,好奇道:“不知薛卿可有妻室?”
薛宝钗听了,心里咯噔一下,皇帝问这样的话,是她没有意料到的。难不成是要给她赐婚?那可万万不行。一旦被发现真实身份,可就是欺君之罪,连累九族受害。
薛宝钗脑子快速转着,只是停顿了一下,便回答道:“回圣上的话,臣幼时已经定了一门亲事,约定过了十八成亲。”
皇帝听了,点头笑道:“甚好。”他本来也只是随便问,并没有指婚的意思,故而就没有细细的追问下去。
问过了薛虹,因为不想厚此薄彼,皇帝就让薛宝钗坐下,又问了状元和榜眼几个问题。然后又挑了几个其他进士问问题。
薛宝钗坐下后,尤自惊魂未定。她当着皇帝,已经把假话说出口,那她就真得在十八岁娶一个妻子才行。可是她上哪去找一个妻子呢?她又如何能承担秘密被发现的风险呢?
薛宝钗陷入纷乱的思绪中,没有注意到对面有人在注意着她。
世子在听到薛虹说已经定过亲后,第一反应就是和林黛玉定亲。不觉再一次评断起薛虹来,“出生虽一般,但文采还算出众,也不是一无是处,好歹中了个探花。样貌也尚可。另外的一点可取之处就是,瞧着为人还算谦虚。整体下来,虽配不上老师高洁,也不算辱没了。”
世子内心强行夸了一会,觉得心里烦闷。因为无论如何勉强自己想,他还是觉得薛虹根本一点都配不上林黛玉。
他越想越气,不等宴会结束,就找了个借口早早的离席了。
而薛宝钗熬到宴会结束,也是马不停蹄的赶回薛宅,找到林黛玉和她商量娶妻的事情。
“怎么办?我根本不可能真的娶一个妻子。即便要假成亲,那么随便找一个不知底细的外人肯定是不可信的且危险的。若是认识的,更觉荒谬。真是左右为难。”
林黛玉听罢,稍一思索,就有了主意。
薛宝钗敏锐的注意到林黛玉的表情,问道:“难不成妹妹有主意?”
林黛玉开门见山道:“不知姐姐考不考虑迎春二姐姐?”
“迎丫头?”
“正是。”林黛玉点头,说道:“二姐姐的性格,宝姐姐也知道,说好听是善良不计较,说的难听了,就是懦弱无能,连自己房里的丫鬟婆子都管不住,让她们反倒欺起主来。即便骗她,笑她,二姐姐也一概不理,你说说,她这样的性子,将来嫁出去,能得了什么好?但若是嫁给了姐姐,那性子软就有了软的好处。因为她一贯是懒得理会什么的。”
薛宝钗皱眉道:“这是不是对迎丫头不公平?”
“真要让二姐姐嫁出去,受了迫害,难道就好吗?”林黛玉说完,想到她给迎春卜的卦,是一个履卦,且爻词有言,能力不足的人跟在虎的身后,有被咬伤的风险,是大凶之象。此卦正对应迎春的性格和能力,以及所嫁者是小人的事实。若是真等到那一天,那么等待迎春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林黛玉想着,见薛宝钗犹豫,便说自己有些神通看到迎春前路凶险,应在婚姻上,然后接着对薛宝钗说道:“总而言之一句话,二姐姐若嫁给别人,必定得不了好。只有和姐姐,才是双方利好的事情。当然了,这件事也没有欺瞒二姐姐的道理,一定是她同意了方才进行下一步。”
薛宝钗听了低头沉思道:“你得让我想一想。”
“当然。”林黛玉说完,就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薛宝钗早早的等在林黛玉的屋外,只等她一开门,就走了进来。
“我昨天晚上一夜未睡,想来想去,果然你的这个办法最稳妥。迎丫头虽软弱,可总归是个自己人,心也好,不会害人。虽然懒得理闲事,却也不会操闲心,无端生事。于我而言,确实便利。”
林黛玉问道:“那姐姐?”
“我会让人去贾府提亲。但是在此之前,我会将真相说出,若是她不同意,此事就作罢。”
林黛玉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
薛宝钗皱眉道:“只是我如今的身份,不好见她。该如何告诉她这些?”
林黛玉笑道:“那就少不得我亲自去一趟了。”
“那就拜托妹妹。”
林黛玉点头,离开了薛府,往贾府而来。她进入大观园,一路来到缀锦楼。此刻是五月,天气暖和,林黛玉一过来,就看到迎春在水边简单支了一个棋盘,正一个人对弈。
林黛玉来到近前,见她身边并没有人伺候,知道那些丫鬟婆子又不知道跑哪里躲懒去了。不过这正便利了她与迎春说话。
“二姐姐,好雅趣。”
迎春抬头,见到是林黛玉,起身让座道:“什么趣,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说着,她就叫人倒茶,结果没有人应。
林黛玉说道:“不必麻烦了,我也不是为了喝茶来的。”
迎春听了,便懒得再叫丫头们,而是问道:“林妹妹找我什么事?”
林黛玉想到迎春的性子,稍委婉的问道:“二姐姐可想过自己的未来,比如嫁什么人家,或者嫁给什么样的人?”
迎春淡淡的说道:“问我,我也不知道。这事,不过按太太的意思,让我嫁人我便嫁。要我嫁给什么人家,我也不挑拣也没话说。便是不给我说亲,让我留在家里,不嫁也就是了。我的想法又有什么紧要呢,我是再没有想法的了。”
林黛玉见迎春是这个态度,接着问道:“那总有个愿景儿吧,比如想过什么日子?”
“我也不知道。不过你非要问我,总归能和现在差不多也就是了。若是求安静舒心便是不敢想的了。”
林黛玉听了,笑道:“我知道二姐姐不是个糊涂人,相反看事情比其他人还要清楚些。也知道二姐姐心性善良,只是性子软,懒得管事罢了。如今有一件事求到二姐姐头上,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了,不管二姐姐同不同意,还请保守秘密。”
“既是秘密,又何必和我说,我也不一定保证守的住。”
林黛玉笑道:“那也没事,我自然有办法。”
迎春笑道:“那你就说吧。”
林黛玉就将薛宝钗的事情从头到尾的说给了迎春,最后说道:“若是二姐姐同意,宝姐姐就去找太太提亲了。”
迎春听了,只略微吃了一惊,随后就没有太大的反应了,只是笑道:“我也不知该做个什么决断,还是那句话,都凭太太做主。反正我们生来就要嫁人,婚事并不由自己做主,嫁男嫁女又有什么所谓,嫁给谁也是嫁,一样不过是过日子罢了。我只求个安稳,省心就好,其他的又有什么相干,到底不过是那样。再者说来,只我所知的,也不见得嫁男就好,嫁女就坏。若是你们的事情真成了,也求的太太那里同意了,我自然不会反对,也觉得与其嫁给不知根底的人,不如成全你们的心意。‘太上’有言,救人急难,最是阴骘事。丫头婆子们我尚且不为难,何况是帮宝姐姐。”
‘太上’有言,救人急难,最是阴骘事——《红楼梦》原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3章 林花不别春红26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