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身边的女官贾元春在重阳节上当着宫中所有贵人的面晕倒了,这事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来众人还以为这个女官不过是生病了。虽然在两位圣人面前这样,实在是失礼,况且又搅了重阳节的好兴头。
但她毕竟是皇太后宫中的人,太上皇都不说什么,众人自然也没有向皇太后问罪的道理。
谁知道元春被抬到万寿山下一座小阁中,请了太医前来诊脉,太医居然说她怀孕了。
消息传到皇太后耳朵里,太后怀疑的目光自然望向了老圣人。
自从新皇登基之后,太上皇占着原来的大明宫不肯搬出。但他的后妃还是将六宫让了出来,统一搬迁到了大明宫西侧的一组宫室内。如今皇太后与太上皇住的非常近,有什么动静都能马上得到消息。
这太上皇是什么时候不声不响的睡了她身边的女官?而且睡了之后还不负责,这不符合太上皇一贯的脾气秉性啊。就连周瑞福从江南搜罗来的歌女出身的黄美人,他不照样正经给了位份放在身边吗?
在皇太后一番非常委婉的暗示之后,太上皇勃然大怒:“那什么贾元春不是朕让她怀孕的!”
太上皇平时说话都不喜欢“朕”来“朕”去的,这可见是真的生气了。皇太后立马觉得更恐慌了。这宫里是进了贼人了吗?难道是哪个太监没割干净?
还是郑太妃提醒皇太后,这不会是她的皇帝儿子干的吧?
这果然是亲妈才会一直想着自己的儿子。
皇太后瞬间反应过来,这好像更合理一点。
主要是这时候的习俗,妻子身边的侍女,一般默认是给丈夫预备的。不独民间这样,宫里也有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所以要是晚辈将长辈身边的人摸上手了,实在是不像话,有的甚至会被认为是不孝。还有当长辈的若是要了自己儿女身边的人,也会被认为是老不修。
皇太后身边的女官就更特殊了。毕竟一般的皇太后都死了皇帝老公,而她的皇帝老公却好好的活着呢。太上皇虽然没有表露过这方面的意思,但太后一直默认这些女官和宫女是属于太上皇的。
皇太后对郑太妃说:“我怕他害臊,不如你问问他吧?”皇太后还想着给皇帝留面子。郑太妃自然答应了。
听到皇帝涂昊承认了,郑太妃难得发了火:“你现在贵为一国之君,难道还缺了女人吗?怎么把你父皇的人也摸上手了?我可怎么给你父皇交代?”
太上皇性格强横霸道,就连皇帝都怕他呢,何况郑太妃。
皇帝沉着脸不说话。
谁能想到一夜**就会怀孕呢?他天天在皇后那里努力耕耘为什么没有动静?这世界上的事未免太没道理。
还是当妈的人心疼儿子,郑太妃又去求皇太后,皇太后便说:“你也不要哭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说贾女史是我赐给皇帝的也就罢了。”
晚辈不能主动去要长辈身边的人,但长辈主动将她的人赐给晚辈,这就不是丑闻,而是美谈了,是当长辈的慈爱,关心晚辈。
当年唐高宗要纳武则天,便撒谎说这是自己父皇赐给自己的。
这事也是源远流长了。
郑太妃对着皇太后感激不尽。其实皇太后这也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在太上皇身边侍奉了这么多年,皇太后自觉自己对太上皇有几分了解。他不会在意一个女官。自己主动将这女官赐给皇帝,省的有人在里面借机挑拨,又挑起太上皇与皇帝的矛盾。之前官场上的腥风血雨才结束没多久。她们后宫中的人看着也难免会心惊胆战。皇太后又没有自己的儿子。她只希望世界和平。
况且皇太后还有一句做梦都不敢说出口的话,但太上皇已经老了,他总有死去的一天。皇太后却比太上皇年轻二十岁,将来她还不是要靠着皇帝给自己养老吗?主动给皇帝卖个好,对她没什么坏处。
皇帝当然领了皇太后这份情,他回到凤仪宫便与卢皇后商议如何安置贾元春。
卢皇后脸上淡淡的,皇帝担心她生气了,又觉得她确实生气了,但他又不敢确定。
但卢皇后还是给出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既然说是太后娘娘赏赐的,不如把戏做全了,先将她调任凤藻宫担任女官,再说以后的事。”
就像当年唐玄宗要纳自己的儿媳,先将她送到道观出家,斩断了与之前的联系,这就把身份洗白了一次。
凤藻宫处于六宫之中,将贾元春从皇太后宫中调出来,她就不再是皇太后的女官,可以算是皇帝的人了。
皇帝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六宫中主位娘娘身边都有女官,但日常名额是没有空缺的。毕竟娘娘们不能缺了人服侍,有谁病了死了,或者出宫去了,自然马上有人补上的。
也只有这凤藻宫,日常作为祭祀之所,现在没有住人,也没有安排单独的女官,是由皇后直接管理的。
皇后的懿旨下来,贾元春被平级调动到凤藻宫,担任尚书一职。
尚书是一宫女官之首,女史作为辅助,平常以文书、记录等工作为主。但皇太后宫中的女史与皇后宫中的女史品级是最高的,为正四品。既然贾元春被平级调动,那她现在就是四品尚书了。而二品妃位才会有四品尚书为自己工作。这不免就引人遐想。
刚刚跟随贾元春搬迁到凤藻宫的抱琴就悄悄在元春耳边说:“将来——圣人是不是要封你妃位啊?”
贾元春刚刚受了惊吓,又得知自己有了身孕,短时间内情绪经历了极大的波动,现在总算暂时安置下来,她心里也重新燃起了火焰。她多年未竟的梦想,难道真的能实现吗?然而初封妃位毕竟太罕见了,就是她身怀有孕,也不敢做这样的梦。
她斥责抱琴:“别瞎说了,咱们好容易走到今天。”她现在还是女官呢,别管什么位份,早点成为后宫中正式的一员,把自己的身份敲定下来,才是最要紧的。
她又对抱琴说:“我要早点养好身体,多去皇后娘娘身边伺候……”
抱琴自然也心领神会,讨好了皇后,才能有她的前程。
元春在宫中专心调养身体,期待早日康复。不过忙乱之中,她似乎忘了一件事。她的祖母史老太君还准备着要将元春接出宫呢。
这一日是皇帝的生母郑太妃的生日。庆贺的规模自然比一般太妃的寿辰要隆重许多。皇太后也在坐,待了一会儿之后,她主动离开,将主位让给今天的主角郑太妃。
贾母便瞅准这个机会,跟在皇太后身后,将请求元春归家的意思说了。皇太后诧异的看着她:“怎么贾尚书想回家去吗?”
贾母也蒙圈了,元春不是女史吗?什么时候变成尚书了?
不过已经怀有龙种的贾元春怎么可能归家去?皇太后也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误会。她也不想再多问了,她非常体贴的把这件事处理掉,是为了给皇帝面子,可不是给贾元春面子。
还是贾母相熟的另外一个女官言简意赅的告诉了贾母发生的事情。贾母也是大喜过望。虽然搞了个乌龙事件,在皇太后面前丢了脸,但元春能够怀有身孕,今后必然能够成为皇妃,这比什么都强。
不过贾母又忍不住想到,元春怀有身孕这件事,宫里这么多人都知道,居然连一个到荣国府报喜讨赏的人都没有吗?难道荣国府现在已经混的这么差了?她之前不还刚负责过给二皇子洗三吗?
贾母哪里想到,与荣国府相熟的,都是服侍太上皇的旧人。而贾元春与皇帝的事情,虽然太上皇没有追究,但他老人家终究是不高兴的。这些太上皇身边的宦官们自然非常有眼色的不去沾惹这件事。
贾母回到家便将这件事与儿孙们说了,贾府的众人自然也是喜之不尽。贾府这便要摆开宴席,庆贺一番。
虽然贾元春目前还是个女官,按理说他们应该低调谨慎一点,等大事确定了再庆贺不迟,但贾家的人是很难忍得住的。
当下宁荣二府的人便齐聚一堂,庆贺元春身怀龙种,席间的男人们又做起国舅梦的可不止一人。
在这满堂的喜气之中,宝钗稳重的坐在那里,做着与自己贾府客人的身份相符的事情,给众人敬着酒,说着吉祥话。
但她又忍不住想到之前阳城郡主对她说的:“你以为皇后娘娘是好心吗?明明皇太后已经将贾元春赐给了皇帝。她完全可以直接让贾元春成为正式的后宫中的一员,现在却让她换个地方做女官,同时又怀着身孕,这身份不尴不尬的。她这么处置,皇帝还觉得她是真心为自己着想,我们这位皇后娘娘,段位才是真的高呢。”
虽然阳城郡主是个疯子,但宝钗不得不承认,她从阳城郡主这里学到了很多。
以前的自己也抱着能够进宫当贵人的梦想。但这些后宫娘娘们争宠的手段,她确实不大看的明白。如果那时候的她侥幸成功了,恐怕也会下场很惨吧。
但阳城郡主好心教给了自己这些后,又开始了对她的嘲讽:“你那块金锁还说要捡一个有玉的来配呢。你那表姐却已经攀上了这天下最尊贵的玉了。她还是比你厉害的多呀。”
是呀,皇帝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玉,谁能不动心呢?与皇帝相比,阳城郡主的弟弟又算什么呢?一个被废掉的前太子的儿子,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三国红楼拉郎]曹丞相与凤辣子》已开文[紫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凤藻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