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 第62章 平安州

第62章 平安州

太上皇驾崩了。

林如海变得忙碌起来。

他身为太常,本来就掌管礼仪和祭祀。

皇帝的大丧,他们太常寺要挑头负责。

顾文宁和黛玉都有级别,要入朝随祭。

太上皇的棺椁停放在大明宫。

短短几月,大明宫已是物是人非。

等国丧一过,皇帝就要搬进来了。

压在头顶的大石头终于被搬走了,当初在铁网山受的伤也早就痊愈了。

皇帝去哭丧的时候,手脚敏捷的很。

光看他的表现,这绝对是头等的大孝子。

大明宫外的血早就被洗干净了。

一片缟素遮住了当初发生的所有不可言说的事情。

当顾文宁与黛玉在灵前行完礼,准备退下的时候,皇后叫住了她们。

皇后未施脂粉,日夜忙碌国丧之事,脸色很憔悴,但她比当初的自己更加威严刚毅。

这天下终于是她丈夫说了算了。

但这当然还不是终点。

皇后对顾文宁和黛玉说:“国丧过后,玉儿接着给阿越做伴读吧。”

顾文宁和黛玉只有叩头谢恩。

这的确是对他们家最珍贵的恩赐。

当顾文宁见到二嫂方晴的时候,却没有听到好消息。

永蓁跟皇后堂弟的婚事依旧悬而未决。

永蓁早就过了大家闺秀的婚龄。

卢家不说操办婚礼,也不说退婚,永蓁也不能另嫁别人。

反正皇后的堂弟是不怕没有好亲事的。

就算拖得大一点也没关系。

永蓁的婚事一直没有消息,顾文宁先听到的是迎春的婚讯。

先是说跟一个叫孙绍祖的人议亲,大老爷有些意动,被老太太骂回去了。

孙绍祖现在连个实缺也没有,还要巴着贾家给他运作,怎么配得上贤德妃的妹妹。

议来议去,当顾文宁听说贾家要把迎春许配给周瑞福的儿子的时候,她是彻底惊掉下巴了。

孙绍祖不是良配,难道有个太监亲家很光彩吗?

说好的贤德妃的妹妹不能低嫁呢?

难道周瑞福的儿子跟当今皇帝做连襟吗?

虽说周瑞福这个老滑头不知什么时候投靠了当今皇帝,顺利地转换了阵营,不仅没有跟着太上皇一起完蛋,还越混越好了,如今已经有些戴权当年的声势了。

但来往归来往,巴结归巴结,结亲可不是一回事啊。

林如海也难得的动了气,跑到贾家去了。

不过等他回来,一看林如海的脸色,顾文宁就知道他肯定没说服老太太。

本来现在贾家神气,林家遇到了难处,贾家人就鼻孔朝天了,哪里还会听这个女婿的话呢?

难得婚礼那天,周瑞福还邀请了顾文宁她们。

看来这个大太监消息灵通,知道黛玉又要接着给大公主做伴读了吧。

林家还没倒,大家就都是朋友。

曾经的冷眼就当没存在过。

林如海去了贾家,参加了娘家人的送亲宴。

顾文宁直接去了周瑞福家。

嫁妆是头一天就送过来的,难得他们给迎春准备的嫁妆很丰厚,这个经常被忽视的丫头这次没有被慢待,大概是为了讨好周瑞福这个权宦吧。

顾文宁进入喜房,凑到新娘子面前,跟她说话,让盖头下的迎春知道自己来了。

迎春握紧了她的手,她的手冰冰凉。

顾文宁陪了迎春许久,才出去同众人吃席。

迎春出嫁了,下一个就该轮到贾宝玉了。

探春是妹妹,总不能抢在哥哥前面。

但贾宝玉的婚事,是贾家几个主子争执的焦点。

就这么拖拖拉拉的,总也定不下来。

黛玉又恢复了以往进宫伴读的生活。

回家来的她不爱讲宫里的事。

她跟英莲两个做了许多诗,还在院子里折腾那些花,把它们搜集在花囊里,埋进土里,又写诗赞叹。

她们两个还时不时把诗整理一下,搞得像个文集似的。

顾文宁问她们的时候,她们坚决不承认。

“我们哪有资格搞什么文集?”两个人异口同声的。

顾文宁笑笑,戳戳两个人的额头,没有拆穿她们。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又过了一年,林如海照常上衙去,却没有准时回家来。

太常寺平常挺清闲的。

林如海事先又没有告诉顾文宁有什么事。

顾文宁紧张得不行。

天擦黑的时候,好不容易才把林如海盼回来。

看林如海眉头紧皱,顾文宁就知道又出事了。

果然,林如海还来不及换下衣服,就告诉顾文宁:“平安州反了。”

这些年全国各地都有些大大小小的叛乱。

但都没闹出什么太大的动静来。

这次不一样。

平安州的长官准备得十分充分,还勾结了南方边境的几个小国,直接杀掉了属地内朝廷派来的监察官员,不赞同起事的其他属官也都被屠戮殆尽。

平安州是矿藏极丰富的地方,历来是赋税重地,况且还要靠它供应全国所需的金银铜铁。

平安州的长官直接造反,与底下的小民不可同日而语。

搞不好,朝廷要出大乱子。

朝廷连日开大小朝会讨论如何平乱。

连林如海这个闲职也变成大忙人了。

更要命的是,平安州一乱,其他地方也有异动。

江南听说又有人举旗造反了。

朝廷忙着平安州的乱子,自然分给别的地方的资源就要更少了。

这些举旗造反的虽然出身于草莽,但也不是傻子。

朝中连日争执不下,但时间不等人。

皇帝终于还是决定由南安郡王领衔出征。

南安郡王不是皇帝日常信重之人,但他确实有打仗的经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周瑞福被派去做监军。

这才是帝王的心腹。

卢皇后的堂弟卢建明也随军出征。

若是功成,卢建明只怕要封爵了吧。

他跟永蓁的婚事,成还是不成,到时候也该见分晓了。

不过这些乱子很快就波及到自己家了。

林如海也被派了任务,去江南巡查,平定江南之乱。

虽然不是他带兵打仗。

但这任务怎么听还是很危险啊!

要去巡视,就不可能不深入前线。

多少能征善战之人都死于战场上的流矢,更何况林如海完全是个文臣啊。

林如海试图安顾文宁的心:“圣上知我熟悉江南之事,才派我去的。这是为圣上效力的好机会。况且我又不用带兵打仗。”

他的确需要一个为圣上效力的机会。

不然,作为太上皇心腹的他,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他年纪已经不小了,在官场上沉浮这些年,又不是迷恋于权势之人,这倒也罢了。

不过林家没有儿子,女儿又年幼,他还不能倒下,必须庇护林家。

顾文宁也知道这个道理。

她们没得选。

她开始给林如海收拾行李。

“这几年别的没干,南来北往的,光折腾了。”顾文宁一边打点衣服行装,一边念叨着。

顾文宁想了想:“也不知道你多久能回来,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带上吧。”

林如海无奈地看着妻子:“哪里用这么麻烦?况且咱们老家都在南方,家里有的是正当用的东西。”

林如海结束巡盐御史的任期前,在扬州的许多东西都送回苏州老家了,要一路运到京城来太麻烦,也没那个必要。

林如海也不是那种挑剔的人。

家里日常的器具,够用就行了。

不过顾文宁到底还是不放心:“谁知道你去了遇到什么情况。要是公事紧急,哪有时间回姑苏取,还是带上吧。”

离开之前,林如海批改了黛玉和英莲的诗,又给她们的文集提了字。

林如海急匆匆往南方赴任,又剩下顾文宁带着两个孩子在家里过日子。

有时候黛玉进宫去,就剩下英莲一个人。

有了母亲疼爱的英莲更像个小姑娘了。

她还是那么天真善良。

她明明比黛玉大好几岁的。

黛玉是一日日更像个小大人了。

顾文宁问她宫里的事情,她总是说一半留一半的。

侍奉宫里的主子们,终究是不容易的,顾文宁自己亲身体会过。

顾文宁心疼黛玉,不过黛玉倒是扛下来了。

一天,黛玉从宫里回来,很兴奋地对顾文宁说:“母亲,我今天见到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了。他还会说咱们的话呢。”

黛玉自从有了望远镜,就一直盼着找外国人问问。

顾文宁也很高兴,问了一堆问题:“他是哪里来的?多大年纪了?离咱们这里多远?什么时候学会的咱们的话?到这里来干什么?”

黛玉叽叽喳喳跟顾文宁说了好久。

顾文宁也跟着听了一脑门外国的事。

据说这外国人来,总想着传教,就是很少成功。

不过皇帝把他留下,可不是让他干这个的。

现在这人成了御用的皇家顾问,有时候还给皇子皇女上课,教她们外国话。

兴许给皇帝打工日子还是很舒坦的,他现在不急着跑出去传教了。

怎么说现在各地的乱子太多,也不安全。

老百姓也难免成了惊弓之鸟,谁愿意在自己家看到一个黄毛的外国人,到时候怕不是把他当成叛乱分子打死。

日子一天天过去,偶尔林如海寄信来,报平安。

看来江南还是稳的。

不过平安州就不一样了。

平安州的节度使可不是准备了一日两日了。

中秋佳节的好日子,平安州就传来了噩耗,南安郡王兵败被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平安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我寄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