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帝王聊天群 > 第15章 西洋人士

第15章 西洋人士

潇湘馆内,翠竹的影子透过碧纱窗,在花岗石的冰凉地面上,画出几笔疏疏落落的淡墨。

林黛玉斜倚着一只填满了花瓣的引枕,身上那件浅紫色的软纱睡袍,袍角松散垂落于湘妃榻的边缘。

她手中未捧诗卷,只捏着一卷泛黄的碑文拓片,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微拢,凝着神思。

【我的姑娘哟,您这美人思忖的样儿,可支了有三刻钟了。那怡红院的宝二爷,只怕是南柯梦都做了两回,您这儿还没参悟出个所以然来呢?】

黛玉将那纸卷又翻过一页:“谁说我摆样儿?我是在格物致知。”

【格什么物,致什么知?莫不是在琢磨那大周的圣神皇帝,今日又要私下里传您几回话,诉几句衷肠?啧啧,这一代女帝独一份的偏爱,真真是叫人眼热。】

“噤声。”黛玉声音放低,那白玉耳垂,却透出一层薄红。“再胡言乱语,就把你格式化了,叫你尝尝寂寞的滋味。”

话音刚落,窗外便传来一阵人声,跟着是银铃般的笑语:“林姐姐!我得了新酿的桃花露,特意给你送来尝鲜,保管你爱喝!”

“云丫头来了,倒是正好。”黛玉坐直身子,眸光一转,唇边便含了笑,“紫鹃,把我那对点犀的杯取来。”

史湘云像一阵香风卷进屋里,人已立在跟前,满室皆是她带来的明媚。她一笑,便露出一对玲珑的小虎牙。

“姐姐又在看什么天书?哎哟,这字写得可真好,铁画银钩的,倒不似咱们如今常见的笔法。”

【警报,警报!有两位新人申请入群。身份核验……通过。一位是唐时权倾天下的太平公主李令月,另一位嘛,是她的红粉知己,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啧啧啧,这可是正史里都盖不住的一对儿,有好戏看了!】

黛玉心头微微一动。

“哪里是什么天书,不过是前人的一篇碑文罢了。”

黛玉将那拓片递给湘云,声音平静,“你瞧这一句……‘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写得很有意趣。”

湘云接了,凑到光亮处细看,忽地一拍手:“好文采!真是好文采!‘椒花’不是元日贺岁的颂辞么?这意思便是,纵然过了千年万岁,每逢新年,后人还要传颂她的美名……哎?姐姐,这通篇的追忆与思慕,怎的不像写给寻常故人的?倒像是一首剖心沥胆的情诗!”

“你这丫头,眼光越发毒了。”黛玉伸出玉指,点那拓片的落款处。

“这是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亲撰的墓志铭。正史不敢录,野史里才漏出这一鳞半爪。”

【我的姑娘,您可真会装。这拓片不就是方才从群文件里头下载的么?啧啧啧】

【再说一句,武皇已在群里发了三个催促的表情包了,原先他们还论谁在历史上的功绩大,大抵是每天都有的无聊讨论了,如今话头全转到这两位新人身上去了。对了,武皇那表情包帖子,图样全是她自个儿穿着龙袍画的,千姿百态,热闹得紧。】

黛玉听见这话,胸中一口气没理顺,险些笑出来。她忙端起茶盏,借饮茶的姿势,将那笑意压住。

与此同时,她的心神已沉入另一方天地。

【历代帝王群】

【武则天】:@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朱元璋 @康熙 诸位,朕的女儿太平,携了她的伴读申请入群,烦请诸位议一议。

【秦始皇】:???朕眼花了?太平公主?上官婉儿?此二人,非帝非王,何以入群?

【汉武帝】:@武则天陛下,这又是你的主意?

【武则天】:朕亦是方才知晓。不过……能在此处见到女儿与婉儿,倒是一桩天大的喜事。

【朱元璋】:等等,咱记得这群不是只纳帝王的么?那太平公主,虽说差点就登基了,可‘差点’,终究不是啊。

【康熙】:朕对上官婉儿,倒是闻名久矣。才思敏捷,有‘巾帼宰相’之名,不知是何等风采。

窗外,静得只闻竹叶簌簌。

黛玉眯眯眼,继续看。

【唐太宗】:朕想着……既是媚娘的女儿,又是朕的子孙,或可先进来瞧瞧,旁听一二?

黛玉瞧着水镜里你一言我一语,那素日紧锁的眉毛之下,水波流转,漾开个迷人的笑容。

她晓得,唐宗与武皇近日刚刚和睦,这话自然是向着武皇说的。

【系统:哟嗬,我说什么来着?这群里要变天。两个美人儿一进群,管保把这群老皇历迷得找不着北。】

【秦始皇】:子孙?群规第一条,非帝王身,不得入内。

【武则天】:嬴政,你倒与朕说说,林妹妹又是哪座金銮殿上的女皇?

【秦始皇】:……林姑娘是为延揽之才,特别邀请,自然不在此限。

【汉武帝】:哈哈哈哈!始皇兄这脸皮,竟比阿房宫的墙还厚几分!也有说不出话的时候!不过,太平公主确有储君之才,可惜了。

【唐太宗】:媚娘,莫要为难朕。你的女儿要进来,朕岂敢说半个不字?

【朱元璋】:李世民!咱没看错吧?你怕她作甚?

【唐太宗】:你懂什么!此为审时度势。况朕与媚娘才消了前日的闲气,犯不着为这点子小事再生枝节。

【康熙】:朕倒觉得,这群里终日是我们几个说军国大事,也闷得慌。添两个姑娘家,说些新鲜话儿,调剂一番,倒是好事。

【系统:听听,听听康熙爷这话,什么叫调剂,就是想看美人,说得倒好听。】

黛玉看着面前凉透的残茶,提起湘云送来的花酿,自斟一盅。酒液在玉杯中轻晃,甜香四溢。

黛玉轻咳一声,指尖在水镜上划开一行清隽小字,叫那鼎沸人声戛然而止。

【林黛玉】:诸位陛下,我以为,太平公主虽未登基,却曾监国摄政,其功业不输男儿。上官婉儿更是千古第一才女,历相两朝,堪为帝师。若论才识,在座诸位的后宫妃嫔加在一处,也未必及得上。

这话说得极有分量,尺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武则天】:说得好!不愧是林妹妹,这话说到朕心坎里了!

【秦始皇】:……罢了。朕看林姑娘面上,暂且,允了。

【汉武帝】:只是须约法三章,不许在群里眉来眼去,卿卿我我!

【朱元璋】:???和谁卿卿我我?

【康熙】:老朱,你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那段风月事,野史都能编一部书了。

【朱元璋】:!!!俺老朱是个庄稼人,只知道那元朝郡主和峨眉派掌门,哪里晓得你们唐宫内院竟也这般……热闹!

【系统提示: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已加入群聊】

【太平公主】:见过各位陛下!母皇,女儿来了。

【上官婉儿】:婉儿拜见各位陛下,拜见武皇。

【武则天】:都起来。@太平公主你给婉儿作的那篇墓志铭,林妹妹方才还赞不绝口。

【太平公主】:母皇!女儿私下写的,当不得真……

【上官婉儿】:公主文采,婉儿实不敢当。

【汉武帝】:哎哟,这就开始了?朕的眼睛都要花了。先备下三斤蜜饯来!

【秦始皇】:刘彻,收敛些。

【汉武帝】:哼,不知是谁,当初为见林姑娘,仪态又在何处?

【系统:汉武帝真是个妙人!不过平心而论,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写的墓志铭,确是千古一绝。“千年万岁,椒花颂声”,这里头的情意,可不是寻常笔墨能写出的。】

【朱元璋】:咱说句公道话,这两个女娃娃文采再好,咱们这处也是帝王群。阿猫阿狗的,如何能随意进来?

【太平公主】:朱陛下此言差矣。本宫虽未登大宝,然论及权谋,自信不输男儿。当年若非天意,这大唐江山……

【秦始皇】:妇人干政,也敢在此饶舌!朕一统天下,何曾见过女子指点江山?

【系统:哎呦喂,这经典的帝王心术啊!明明刚才已经和武则天谈妥了,但是两个女娃娃进群,还是要给一份下马威。皇帝的基本操作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

【上官婉儿】:陛下息怒。公主所言,并非虚词。当日朝堂之上,公主权柄在握,若非李三郎行险,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武则天】:太平之才,朕心中有数。婉儿之心,朕亦信得过。

【朱元璋】:罢了罢了,咱倒觉得,这群里阳气太重,添两个女眷调和一二也好。上回说起那后宫用人之法,咱们几个大老爷们儿说来说去,全是外行话。

【听听,听听这借口,多冠冕堂皇。老朱就差把‘我想瞧新鲜美人儿’刻在脸上了。】

黛玉差点要笑出声。

【汉武帝】:哦?则天陛下竟如此看重。那便让她们暂留三日。三日之内,若言之有物,便留下;若是言过其实,便请自去。如何?

【康熙】:朕附议。只是,朕更想听听林姑娘的看法。@林黛玉林姑娘以为如何?

水镜上,康熙皇帝的话悠悠显现,点名道姓,偏偏要问她的意思。这人瞧着温润,心思却深,总爱做这隔岸观火、顺手推舟的勾当。

黛玉端起小碗,将花酿送到唇边,闻那清甜的香气。

【林黛玉】:黛玉浅见,既是英才,何论男女。两位姐姐才情见识皆非常人,又与群中陛下渊源深厚,留下也无不可。况且……

她指尖停在水镜边缘,不再言语。镜中众人皆在静候。

过了片刻,她才送出后半句话。

【林黛玉】:这群里阳盛阴衰,终日谈论的无非是江山社稷、兵戈铁马。除却则天陛下与黛玉,再无旁人。多两位姐姐在此,我们女儿家也能说些贴心话儿,岂非一桩趣事?

【哟,瞧我们林姑娘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还顺带拉拢了武后。这小算盘打得,紫禁城的掌事太监都得跟您学两手。】

“聒噪。”黛玉在心中淡然回了二字,撇撇嘴,眼角已含了笑意。

【武则天】:黛玉此言,正合我意。日日与这些须眉浊物共处,确是烦闷。有太平和婉儿在,正好与我作伴。

【唐太宗】:咳……朕也觉得,人多热闹。终归是朕的后人,朕理当照拂。

水镜上的议论就此定了。黛玉不再看,将碗中余下的花酿一饮而尽,随手把空碗放在身侧的梨花木小几上。与湘云闲聊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三号风球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