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秦]始皇父女今天抽卡了吗 > 第10章 九野

第10章 九野

入夜后,考工室的官署渐渐静了下来。

自从去岁**一统,曾经的军中官员,除了少数留守军队建制,大半各有新的职位去处。

这时候秦朝的军功制的公平性就体现出来了。

军功挣到的爵位是铁打的:九野爵位是右庶长(秦朝军功爵位一共二十级,右庶长是第十一级),拥有每年550石粮米的岁俸,76顷田地和相应的宅居。

只要她不傻到主动放弃军功,自己把自己关到宫墙里做等着嫁人的公主,她的军功和爵位,就能为自己换来一个想要的官职。

她选了考工室。

‘工’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在此时人概念中,重要性不如‘农’‘战’‘祀’等国之大事。九野选了这里,许多官员还觉得大公主蛮低调随和,不自恃身份去占清贵之处。

但对九野来说,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考工室就是她最想握在手里的——且如同冯安替她筹算的那样,唯有考工室这种技艺为先的地方,才容得下她许多手下。

秦律《工人程》里规定,‘女子用针为缗绣它物*,女子一人当男子一人。”也就是说,在纺织业上,男女计工作量是一致的。

九野到了考工室后,又将这一条的范围扩大了许多:诸如瓦匠、木匠等,凡女工能在一定时限内做出同样的活,自然便计一样的工,再比如近来如火如荼的养殖业,女工们都学的很上心。

只要有一技之长,便总有立足之地。

——随着陛下抽到的卡片越来越多,‘工匠’的重要性必然逐渐加重。

她之前攒下的班底,也不必都挤在这小小考工室。

比如廪牲令最近就已经串了好几次门,拉关系走人情的预约两位精于禽类养殖的女工过去做吏。

*

九野正在给论文收尾,就见一张鹅蛋脸从门口出现,手上还‘笃笃’敲着门。

“公主,再忙饭还是要吃的。”来人是个健壮的姑娘,行动起来又非常灵敏,像是林间一只挺胸抬头跃过溪水的鹿,嗯,驼鹿。

这是九野自军中带回来的亲信。

九野庆幸她生的早,生在一个还来得及给自己攒班底的年月。

战争时期很多事情就不必走流程,可以事从权益。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战争男女都要上战场的,就像《墨子》中提到的三军,便是“壮男之军、壮女之军、老弱男女之军”,壮女之军不但肩负警戒奸细、挖掘沟壕,运输武器等后勤工作,也常‘丁女子、老少,人一矛’直接上战场!

九野身边的亲信女兵都是战时攒起来的。

人不是大榕树,独木能成林。

这些女兵就是她的基本盘,就像项羽的江东子弟,刘邦的沛县团体一样。

有句话说得好‘“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世上少的不是人才,而是时机。汉朝起于沛县的重臣,也并不是个个天生就会做丞相将军,也是在时势中历练出来的,是乘风而起遇到机会的人才。

就像如今站在她面前的精明强干的壮女,从前也只是流离失所的孤女。

林好是九野最信任的左膀右臂,是她第一个短兵。

秦的律法规定凡军官身边都有短兵,也就是亲卫:五百主,短兵可有五十人;千人令,短兵就有百人。

这些短兵与跟随的军官的性命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为防止短兵为了自己的军功,嗷嗷冲出去不管长官死活,军法规定,如果长官战死,短兵通通连坐!

这就注定了她们利益甚至性命都捆在一起。

这些人,就是九野最重要的资本。

*

而对林好来说,她能活着就是因为大公主救了她。

她原本就是无姓无氏的黔首,又是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原楚国女子,“如同肉落在犬中”,很有可能不是一种比喻,而是一种实情,她真有可能变成旁人丰盛的一顿肉餐。

至于她的名字,也是公主给起的,在林中捡到她,就做了她的姓,女子二字合一,做了名。

两人对坐用饭。

桌上饭食样数简单却份量十足:一大甑黄梁饭,一碟子酱肉,烤的皮酥脆焦香的一条羊腿,甚至还有从前冬日罕见的水灵灵的小青菜吃——托陛下的氪金能力,宫中和咸阳城内各官署如今都有自己的温室,种着些菜蔬,只是今年来不及多种,只有葵菜葱韭。

林好吃的又香又多。

最后碟子里剩下的一方酱肉和汤汁也全都被她拌着黄梁饭吃下去了,油脂混和米香,在舌尖翻滚,令人安心熨帖。

女人要强掐尖,难免会被人说吃相急吼吼。

但在林好看来,吃相不重要,吃到才重要。

反正林好觉得,从自己吃饱喝足尤其是吃上肉后,自己的脑子好使多了,原本许多时候都是迷迷糊糊,只能像羊羔一样蜷缩在一角,全部的心神都在抵御饥饿的侵蚀,现在觉得精气神十足。

她曾是楚人,曾听楚地的歌谣里赞颂大王和贵族们的宴饮,有黄梁炮羔,现在她也吃上了!

以后还想吃的更好。

她跟着大公主回到咸阳,不只在府上做幕僚,还在考工室做吏。

秦朝在吏员的选择上是很给官员自由权的——比如一县之中,朝廷经常只任命县令、县丞、县尉这种一二三把手,其余的吏员允许一把手自己去挑,可自行考察决定使用当地人士,有地头蛇的帮助便于管理本地居民——刘邦就是这么考上亭长,成为了一名秦吏。

*

林好不肯浪费一粒米,包圆了桌上食物后,两人就在院中溜达消食。

近来林好听说了好多小公主的传言,简直是霸榜咸阳城第一头条。

九野:“外头都传成什么样了,你说给我听听。”

林好本来就是九野放在外面的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很注意打听着咸阳城里的风声,此时立刻滔滔不绝起来。

首先便是方士大批失宠事件。

原本,这三百方士(侯星气者)里,除了个别真有本事懂得历法气候,担得起‘古代天气预报员’的,其余靠的都是摇唇鼓舌,舌灿莲花,精准抓住客户需求痛点留下来的。

陛下心病是什么?

除了秦昭襄王七十岁高龄才龙驭宾天外,其余秦王过世的时候都不过四五十岁,而陛下的生父庄襄王,更是只活了三十四岁就走了。

寿数——方士们一直是围绕这一个基本点来开展工作的。

有的方士工作重心放在自行摸索炼制延寿丹药上,有的更侧重于寻找古籍中记载过的只言片语,要访求真仙为陛下求仙药。

诸如徐福、卢生等人都是后者,他们平时也确实没闲着,各处搜寻古籍、探访民间传言。

比如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曾派人出海寻仙人,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为何这几位诸侯都特意令人往东出海去?

终于在齐、鲁故地的几卷竹牍上,发现了端倪:东海上曾出现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影像,高悬天上,许多黔首都见过再做不了假的!

据记载,也曾有仙人走下云端,给齐王送上仙药,至于齐王为啥还是死了……古籍记载是身边侍卫偷了仙药自己吃了,登时白日飞升。

方士来回禀的时候,姜乐在也在旁,心道:这若是抢了主君的仙药,是主动白日飞升的吗?估计是被动物理飞升的吧……

令方士们郁闷的是,这回他们献上【海外仙药】的珍贵线索,陛下竟然兴致缺缺,完全没接他们‘申请资财,啊不,是愿舍身忘我为陛下出海’的话茬。

方士们百思不得其解:这可是传说中的仙药啊,古籍中清清楚楚记载它能医治百病,延年益寿,陛下怎么不在意呢?!

始皇帝:太和汤、仙人杖……都是这么说的。

他已然不是一月前的他了。

于是他给方士们下发的最新任务是,懂气候的,就好生去研究天气变化,与田官一起去推算来年春日京畿地区的耕种日。

其余人……去研究古籍中,有无提升运气之物,多给朕弄来些。

方士们:??

仙药有记载,有来历,而且是个实实在在的品类,药。

提升运气之物是什么啊?

一群搞玄学的人,被始皇帝的命令逼的都很想磕头,求求陛下讲讲科学吧!

*

对这些方士的困顿,咸阳城的秦官秦吏们,多半持有看热闹的心态。

但对于小公主本人,说起来就都是惊讶与羡慕了。

朝中重臣(有资格单独面圣)的,近日从御前告退后都感慨:小公主真是横空出世却远超旁人的受宠。

——陛下此前从未带过别的子嗣见朝臣不说,居然还不拘束公主,允许她自行在纱帘后面摆弄章台宫的竹简玩!而且据说公主如今随驾御前,一呆就是半日,陛下亲自教导其读书!

更有本朝三大书法家之一的太史令胡毋敬亲自作证:他去面圣的时候,陛下还特意叫出小公主来,让她书写新学的字给自己看呢。

殊荣!从未有过的殊荣啊!

九野听笑了:是实情不假,只是这里面多少有点美丽的误会。

——就像是巫祝从神灵处求来的卦象,只会呈给帝王,公布与否也是皇帝来定。

封建王朝所有的玄学,根本上来说是帝王专供。

朝臣们倒是知道陛下亲口称公主为‘仙童’,也知因她有些神奇‘仙术’面世,但具体怎么来的,就不能知道了。

故而姜乐在章台宫整理仙缘,是要遮挡一下的。

原本章台宫东侧并不是朦胧软纱帐,而是几扇璀璨美丽的高大云母屏风。

只是有一日午后,姜乐在屏风后面,听着外面官员长篇论述着陌生的政务,就仿佛回到了她睡眠质量最好的时间地点——大学下午第一节的高数课上。

上下眼皮都跳过了打架这一步,而是立刻亲密地合在了一起。

于是始皇帝见完朝臣,本觉得女儿懂事,一点儿不发出声音打扰君臣对谈,结果溜达过去一看,发现姜乐已经在温暖的火盆旁,柔软的厚裘绒上倒下睡过去了。

始皇帝第一个念头居然是:这会子倒也不嫌床低腰酸背痛,非要做个炕床来睡了。

于是,章台宫的屏风就换成了隐约能看见人形轮廓的纱帘。

不过考虑到女儿年纪小,始皇帝也非常慈父的做出让步,让她每日睡个午觉再来。

但朝臣们自然不知这些。

只认眼见为实!

要知道伴陛下左右,是多难得的一条晋升天梯啊。

这咸阳城内的官家子弟(家里得有爵位继承的),十七岁能进学室(青少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学完三年通过初级考试才能成为文法吏,被分配到各个官署当值;而经过三年实习,还会有个高等考试,要考到第一名,才能进入宫廷做尚书吏,成为始皇帝的文秘团的一员。

但这就能常伴圣驾了吗?那还不够,前面还有更早考第一名的前辈们呢!

故而姜乐现在的待遇,属于这福气,给谁谁都要啊!

*

九野没跟林好说起里面小小的乌龙,她只是点头赞同:“陛下确实很喜爱小乐。”

顿了顿又道:“这是应当的。”

她从来不意外——在亲情上,她或许是最能够体会始皇帝心情的人。

或许世上真有好的家人,是能一起抵御风险,但对她来说,家人就是风险。

如果说九野的双亲与弟弟是重男轻女,是漠视她的残疾以便于吸她的血,那么始皇帝的亲人就是plus版本:甭管是父亲把他们孤儿寡母作为质子扔在敌对的赵国,还是母亲站在嫪毐那边坐视其在咸阳城发动叛乱,亦或是弟弟公子成峤起兵谋反——这些威胁,都是要命的。

何为骨肉至亲,难道便是把自己拆骨吃肉的人吗?

亲情,也不过如是!

而姜乐不同,她一看就是被家人好好爱过的孩子,九野甚至都能想象到,姜乐是那种闲着没事就在家里嚎几声‘妈——’,哪怕她在床上蛄蛹一天,家长都会带笑拍着她起来吃饭,然后夸她‘这孩子觉真好’的幸福小孩。

她的感情真挚而丰盈,人也总是舒展快活的——当然,除了被动加班的时候。

哪怕姜乐与始皇帝相处时间并不久,但接收到来自长辈的善意后,她立刻就很自洽融入了进去,以至于敢在章台宫摸鱼睡过去。

与之相对,九野与始皇帝相处的时间明明多很多倍,但却更像性情相合的君臣。

让她恭敬道出陛下功绩她能磕绊都不打,说出一千字来,但那种与家人亲近的话,她根本说不出口,若要逼她……都不用少府造宫舍,她就能尴尬到抠出一座宫城来。

因此,九野对于姜乐得到始皇帝的疼爱,一点儿也不意外:陛下一直更喜欢年幼的孩子,只有最初的亲情才来不及掺杂刺骨的背叛。

在姜乐之前,他最宽纵的还是敢于在他跟前撒娇讨好的幼子胡亥……

想到晦气东西,九野便停下了思绪。

她抬头看着十月将尽的,秦的夜空。

天上挂着小小月牙儿。

林好则有些惊讶地望着九野,在她心里,主君永远是冷静理智甚至摒弃情绪的,但此刻,九野的语气是罕见的温柔,甚至柔到了一种略显伤感的地步。

“我也是很喜爱这孩子的。”

方士们:为我发声!!

备注:

“隶妾及女子用箴(针)为缗绣它物,女子一人当男子一人” 出自《秦律》

《商君书·境内》短兵:五百主’,短兵五十人。‘二五百主’,将之主,短兵百……战及死吏,而轻短兵。

三军以及壮女之军的职责,见于《墨子》。

刘向《说苑·谈丛》中也有类似表述:“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九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空中孤岛[末世]

三号风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