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玉王府内。
易文君今天早上才看到洛青阳匆匆进了宫。今天就是苏长安要问斩的日子了。
王府内也许是第一次看管着她的人这么少。但是易文君心里总有些烦躁。那个苏长安……那个总是好像天底下没什么事情能难得住她的苏长安,她今天能不能逃的出去呢?
“明明长的不如我好看,剑法没我高,性格也不怎么有趣……却偏偏怎么一眼就笃定有法子救我。可恶,我竟也一直因此怀揣着一丝希望。明明之前就已经快要完全失望认命了。”
“哎,还是希望你能逃出去吧,逃出去,活下去。”
易文君撑着下巴喃喃道。
“若是这样的绝境困难你都能挣出一条生路来,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你真的有法子也让我逃出天启?”
忽然,有一道光影猛然在阴暗处扭曲。
宛如平生了鬼魅一般。一个面色苍白的黑裙少女忽然从房间中迈步走出。
“有兴趣做个交易吗?”
慕雨墨走出来,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了易文君的脸上,她轻轻抬起染着红指甲的手指,放在唇边轻呵一声笑了。
眼波从她那张绝色的脸上流转,
“呵,也没有比我美多少嘛!都说是个影宗宗主的独女是个绝色美人,易卜那老头宝贝的不得了。”
“美人儿。你被送来这王府,听说是要联姻。可我怎么听说虽然下人都叫你王妃,其实你就算嫁过来也只是个侧妃。这么个大美人可不是这么糟蹋的。”
易文君一瞬间抽出了桌子上的剑,戒备的握在了手里:
“杀手?”
慕雨墨的一只手柔柔软软的搭在了易文君手上,明明上一瞬间人还在五步开外。她轻吐一口气,一张同样美的精心动魄的脸靠近她,
“说对了呢。这样的美貌,如果跟我一样做个杀手,业绩一定不错。”
易文君刚想说什么,就听慕雨墨一道声音就飘了过来。
“你希望苏长安能顺利逃出去是吧?”
“苏长安”这三个字被她念的格外漫长,慕雨墨眼神微微一闪,“美人儿,你也一直很想逃吧?逃出去你就可以拥抱自由。我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帮你逃出去,但是——”
“我的目的是帮苏长安活,苏长安肯定知道怎么帮你逃走。咱们俩合作,事后你逃的时候我跟着出手帮你。”
一些不知从何处涌来的人,悄无声息的涌入了天启城。
八方而动。
两处风暴眼。各自分别为了两个人。
一个是救下苏长安。
一个是设计叶鼎之。
天启城外。
一个魁梧的壮汉躺在城外的一个路边茶摊的椅子上剔牙。屋子里躺着一个昏迷养伤的人。这人正是之前被打伤的诸葛云,叶啸鹰带着他一路出城找了城外军营的熟悉军医治了治。
但军营里不好养伤,再说他也已经调任了。
来自那个五大监麾下的太监的警告,让他们这些在那天出手帮苏长安出城的人不要回城。
叶啸鹰本没有听人威胁的道理。结果将事情传信给头儿,头儿那边却说是让他安心在城外待着,他自有安排。
自有安排。
有了这四个字在。叶啸鹰便什么也不担心了,随意的很。
穿着素色衣裙样貌清秀的姑娘端着木盆从房间里出来,前一刻脸上还带着含羞带怯的人儿,下一刻往叶啸鹰这边儿看来就满是惧怕。
叶啸鹰啧了一声,摇了摇头,果然人长的好看就是有优待啊!
他摸摸自己的脸,那诸葛云长的一副世家公子温文尔雅的模样,是挺白白净净的。不过他长的也没有多吓人吧?
在战场上往哪儿一站骇得能吓退敌人的杀神,一身煞气,魁梧雄壮。在自家绕远逃开的姑娘怕是会直摇头,可怕,实在是太可怕了。
正在这时,
听到了马蹄声,叶啸鹰耳朵不由得微动。
仰着身看着远处南边儿有两点烟尘被扬起,然后一路冲过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叶啸鹰嘿笑一声,咂咂嘴道:
“又是两个过路的公子哥,里头这有个比屋内那个长的还好看,他娘的也不知道能招多少小姑娘喜欢……”
“哎?比屋里那个长的还好看?”
叶啸鹰一下子翻身坐起来,定眼一看两个人就要跑到跟前了。
他连忙抬手握住自己的两把金刀,一跃拦在那两匹马面前大喝一声。
威武霸气直直喝住那两匹马。
叶啸鹰往那个长的过于好看的少年脸上看去:“年龄对的上,长相描述也差不多。你是叶鼎之?”
叶鼎之和顾剑门急急控住马,叶鼎之没什么耐心的皱起眉:“你是谁?拦路做什么?”
“你是叶鼎之?”
“我是。”
叶啸鹰长舒一口气,听到确定答案才开口:“头儿让我在这儿等着你。跟你说,一定要从西城门进城。一定一定。”
“从其他城门进你不一定能活着到法场,只有西城门,头儿也安排了人接应你。”
叶鼎之戒备的看向他:“你是谁?你的头儿又是谁?”
叶啸鹰咧开嘴笑了。
“我叫叶啸鹰。跟你同姓,我的头儿你也认识。萧若风。”
顾剑门一直在旁边看着,闻言一惊却也不是特别震惊。
“哟,是小师弟啊?哦,不对,现在我又有新的小师弟和小师妹了。是七师弟了。”
叶啸鹰看了他一眼:“你也是北离八公子?”他想了想,“凌云公子?”
“是我。”顾剑门点头,“顺道来的。”
叶鼎之着急赶路,时间也确实快要到午时了。叶啸鹰不多做纠缠,两三句说了诸葛云重伤在这儿养伤的事情,便连忙让开了路。叶鼎之一点头,表示就让他在这儿养着就是了。
天启城内。
阴影中,有人悄无声息隐匿着身形。
人群脚下,匍匐隐藏的蜘蛛也悄悄往前爬去。
寂静的人群早已不会永远寂静,窃窃私语的传出,在无知无觉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苏长安还没出现之前的人声鼎沸。苏长安就那么淡然垂眸站在行刑台上,心中却渐渐有一股气压不住的往上翻涌。
按照刑律侯刑示众,苏长安庆幸她听到的声音大多都是对她抱有善意的。
哪怕只是对于她所做的事情的一种听说者的善意,非常浮于表面,那也够了!是的,够用了。够让苏长安还在在这个行刑台上压抑的住的自己。
走过来的时候,有点嫌雪太大于是便出了太阳;站在这台上的时候,她又有点嫌弃天有点儿热了。还是下雪比较好吧?
苏长安知道太安帝要的是什么。
那一道恩旨明晃晃的彰显着太安帝的意图。他厌恶这些人推着他硬是要翻了叶羽旧案,他更不想要叶家再次成为民众心中的英雄,甚至绝对不甘叶家声望的最后一笔还要他亲自做出加冕和补偿。
可是太安帝能做的事情却有限。因为一切她在青王身边卧底周旋背刺一刀,在他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把这件事撕的不得不平反。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叶家的事情最终尘埃落定。
所以,太安帝现在做的就是两件事。随手做下两件小事。按照礼法不是追封叶羽补偿后人吗?好啊,那他就补偿。只是能接下补偿的是死人和活人就不关他的事了。他将意欲离开的苏长安扣在天启城,更给苏长安扣了个杀人犯的罪名。哦,也许本来是真的要苏长安实打实杀了人的。为此,甚至不惜挑选了一个跟他们短暂同盟过的赵御史的独子作为死者。
谁要苏长安才是推动叶羽旧案翻案的真正幕后呢?太安帝一个示意,便恶意扭曲的让人实行了报复。他要同盟过的赵御史恨透了她。他要她双手染血百口莫辩在胜利之后死在行刑台。他更要以扣住的苏长安为筹码,把一入江湖海阔天空的叶鼎之重新诱回布满杀机的天启城。
若是这两个人太过无能,太安帝的想法就是正好能一下子杀两个。能翻案又怎么样?他要让所有跟皇权作对的人心中都留下抹不去的阴霾。一个死于律法杀人偿命,一个死于劫囚路上。任谁都无法说理。
但若是叶鼎之当真来到了这法场上,那么众目睽睽之下,一个来不顾律法劫囚的叶羽后人,又有什么资格接下他追封恩赐的一切补偿?
天启围杀,李先生离开了,雨生魔也不可能跟着再来一次。上一次的天启围杀,雨生魔带着叶鼎之硬闯出去,他就不信雨生魔没有受一点儿的伤。这么短的时间内,又怎么能再来一次?
苏长安和叶鼎之,他为这两个人设的局,就是十死无生的局。
只可惜,太安帝设毒计让苏长安成为杀人犯,可偏偏苏长安竟然硬是忍住了没杀他。这是最可惜的地方了,又需要嫁祸了。
不过也没多费什么事,提线的傀儡不肯按照设定的路线走,操控的人自然有办法让事情继续进行。
苏长安在行刑台上站了这么久,心里一直不敢想象叶鼎之会怎么做。不管叶鼎之怎么做,她都不忍心。
但是叶鼎之一定得到这法场上,若是叶鼎之来了,只有到了这法场上才会有跟太安帝对话的资格。
苏长安轻轻抬起头,目光看向那高台。看到高台上被迫垂手侍立在太安帝身边的萧若风,师兄,我可以信你吧……
时辰差不多了,差役来押苏长安跪下。
苏长安却带着镣铐向旁边掠开一步,身上传来叮里咣啷的声音。差役见她异动也是招呼了人,上前要将苏长安摁住。
苏长安被架着手臂翻折到背后,硬要把她按下去。可苏长安却怎么也不肯跪。
“罢了。不用押她。”
景玉王的声音从后面稳稳传来,差役退下去。
苏长安当即挣脱开后,抬手整了整衣衫,正好一阵冷风呼啸刮过,她抬眼看了眼太阳,目光直直看向了那高台说了到法场之上的第一句话。
她停顿片刻,似乎是隔着帘幕遥遥的跟那帝王对视上,掷地有声的说了第二句。
“我不是来赴死的。”
“太安帝。我无罪。”
一共两句话,极为大胆。让几乎所有的朝臣与百姓都目瞪口呆。
“大胆!”
景玉王反应过来,象征性的在后面拍了一下桌子,“午时三刻准时行刑,你到此刻还在狡辩?”
苏长安就在风云变化之前卡着点轻笑一声,傲然说道。
“可惜现在不是夏天。见不到六月飞雪彰显着冤屈。我在来的时候还嫌雪下着路难走,让太阳出来,现在太阳这么盛,想想,其实还是下着雪比较应景啊!”
果然,就在她说话,天上顿时风云变化。刚刚刮过的一阵冷风再次呼呼刮了起来,而这会儿不过一会儿便天色沉了下来。
有穿的不是很厚实的人打了个哆嗦。
站在高台上的齐天尘没忍住笑了笑,甩了下拂尘,轻轻说了句:“要下雪了啊!”
苏长安冷脸冷眸,傲然站着。
在刑台上安然迎接着一场暴风雪的到来。
直到午时三刻,雪忽然下到了最大。这有点偏向灵异的事情,竟然真的在人群中有点燃了一点新的轰动。
苏长安内心忍不住有些自得,也是万分感慨。今天本来就是会下雪的。
只是套着些由头,在最好的时间说出来,便在听的人心里也会变了味道。
“午时三刻,还没到时间。”
她忽然抬起手接了一片雪花。微微一笑。
“太阳还是有些晃眼了。还是下雪好。”
苏长安转过头,看着景玉王笑靥如花,开口道:“景玉王,这雪也下了。正昭示着我的冤屈,待会儿砍头的时候,能不能让我站着死?”
景玉王看着苏长安这轻松的样子,嘴角微微一抽,暗自按捺下不该有的表情和动作,按部就班的问道:
“你还有什么遗言吗?”
苏长安似笑非笑,似是想了片刻,拎着牵绊着她行动的镣铐,在台上走动着扬声说道: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我以道论,以利利谋。漂泊不过十六载耳,然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出自欧阳修《朋党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8章 我以道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