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暮叹气气,因为他这段时间唯一的乐子大唐群聊,整个“贞观群”乃至关联的“开元群”,在经历了一场关于国运的惊天动地的大悲恸后,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一连数日,光幕上都罕见动静,仿佛那些曾经激昂慷慨的英灵们,都被那“大唐将亡”的预言抽干了所有精气神。
李暮通过光幕旁敲侧击地听到些零碎消息:他老祖宗李世民据说急火攻心,被孙思邈连着灌了好几碗降火汤药,才勉强缓过劲儿来;那位以务实干练著称的救时宰相姚崇①,更是悲愤之下差点去跳了忘川河,幸好被眼疾手快的玄奘大师给捞了上来。
直到今日,群里才重新有了999 的消息提示,点开一看,尽是些骂咧咧的诗文,抒发着愤懑与不甘。只是,那个平日里最为活跃、ID为【太原公子】的老祖宗,却始终沉默着。
老祖宗不在群里的第五天,想他想他。
“唉……”李暮被乳母抱着在廊下晒太阳,看着庭院中尚且繁盛的花木,内心却叹了口气。
这群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心理承受能力超猛,现在又闹腾了,真有劲儿,总比他这一潭死水强。
他小小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拉着,最终,还是带着几分试探和心虚,点开了那个标注为【太原公子】的头像,发送了一条好友申请。
祖宗是大好人,几乎是秒过。
【昕光奴】:祖宗安好。小子李暮,小字昕光奴。
【太原公子】:朕知道呀,昕光奴,真是个好听的乳名,乖孩子,找朕有什么事呀?[凤凰摸头.jpg]
李暮没想到祖宗这么快回复,而且语气十分亲热,亲热到不正常。李暮略感意外,但转念一想史书中对其爱才、待人接物往往推心置腹的记载,以及平日里在群中热情洋溢的表现,便也觉释然,或许这位老祖宗本性便是如此。
【昕光奴】:那个……小子冒昧,祖宗您那边……有那种能让人速速长大的灵丹妙药吗?(猫猫作揖.jpg)
他现在最迫切需要的,是一副能自主行动的成年人的身体,而不是这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婴孩躯壳。
消息刚发出去,对面的李世民眯起了眼睛。
【太原公子】立刻发来视频邀请。
李暮深吸一口气,立马接通。
光幕上,再次出现了李世民的身影。
与几日前那悲痛欲绝、甚至晕厥过去的形象不同,此刻的他,虽然眉宇间仍残留着一丝沉重,但那张脸已恢复了惯有的健气飞扬,剑眉星目,顾盼间自有勃勃英气,仿佛炽热天光洒落人间,不愧是史书盛赞的“天日之姿”。
李世民没有太多威压,反而笑起来十分有感染力,看到祖宗状态好转,李暮心下稍安,又见到祖宗在笑,他也努力回以一个灿烂笑容。
然后,他就听到他家祖宗用一种带着神秘兴奋感的、压低的声音说道:“昕光奴,你有没有想过……取而代之?”
李世民的眼睛亮晶晶的,里面像是盛满了碎星,闪烁着一种李暮极为熟悉的光芒——那是属于野心家、属于开拓者的光芒。
昕光奴,朕看好你!
昨夜,李世民从巨大的打击中稍稍恢复后,便连夜用特殊渠道请教了地府行政区划意义上的的隔壁最靠谱的秦始皇嬴政。
始皇帝陛下听完,十分靠谱的分析道:“此子情况特殊,或是系统识别其身负宿慧,又或其本身便是天道予你李唐的一线生机,于危亡之际显现。当然,亦可能是……一锅坏了的菜,早早就馊了,上天要收了他。
李暮能进来这个群并非纯粹的意外或系统故障。他要么是你李唐的力挽狂澜之人,要么是老鼠屎,你自己看看办吧。
李世民自动忽略了老鼠屎这个选项,认为李暮,这个身处开元末年、知晓未来惨剧的幼童,就是李唐江山那唯一的一线生机!
既然拨乱反正的人选已经到位,李世民连夜拉上房玄龄、杜如晦等核心心腹,拉了小群,又动用自己明君权限,悄悄修改了部分群规和任务导向,正式准备把李暮养成帝王预备役,接李隆基的班。
而现在,他正准备把李暮接过去,没想到孩子主动过来找他。
真是知情知性,天生的好苗子!
而这头,只想要丹药的李暮听到“取而代之”四个字,先是一愣,随即那双琥珀色的眸子也“唰”地一下亮了,如同点燃了两簇小火苗!
不愧是二凤祖宗!思维就是跳跃,就是彪悍!
“我想!祖宗,你真懂我!”
李暮用力地点头,小脸上满是找到知己的兴奋。他早就把他爹玄武门了。
李暮想的“取而代之”,目前还仅限于取代他那个不靠谱的爹,成为郡王府的实际主人,好整顿家业,积攒实力跑路润。
但这话听在李世民耳中,含义就截然不同了。
李世民大喜过望,笑得更灿烂了:“好小子!有志气!你放心,朕这就给你安排上!”
李暮美滋滋地以为马上就能拿到长大丸,眼睛闪成星星:“好呀好呀,谢谢祖宗!”
一场典型的鸡同鸭讲就此达成共识。
下一刻,李暮就被李世民直接拉入了一个新群——
【AAA帝王速成班(学习群)】
李暮以为卖丹药的,下意识打开群成员列表,群成员列表看得李暮眼花缭乱: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秦琼、尉迟恭……
贞观全明星阵容。
祖宗们,在地下还兼职卖药啊!这么多人都卖啊!这地下日子不好过呀!
他正欲问丹药事情,那头信息喷了出来。
【AAA帝王速成班(学习群)】
群主李世民发来一条@全体成员的消息。
【太原公子】:诸卿静听!昕光奴既入此群,便是吾等共同的学生,亦是挽救我大唐江山的关键所在!朕已连夜与房、杜、魏等几位爱卿商议,拟定了一份《帝王必修基础课业纲要》(试行版),旨在为昕光奴打下坚实根基!诸卿皆乃一代人杰,各有专精,望尔等倾囊相授!”
紧接着,一个名为 《帝王必修基础课业纲要(试行版)- 昕光奴专用》 的群文件被上传,李暮下意识点开,光幕上立刻展开一份结构清晰的表格,涵盖了从帝王心术、治国方略到经济民生、军事韬略、律法吏治乃至文化教化的方方面面。
老鼻子长了……
李暮还没看完,众人已经按捺不住,纷纷@李暮。
【群主】【太原公子】:@李暮昕光奴,你且看此表。为君之道,包罗万象,非一蹴而就。然万丈高楼平地起,朕与你诸位先生,便从这最基础的教起!今日,便由朕为你上这第一课——《帝王之志》!
【人镜魏征】:@李暮郎君,立志需正! 若为满足一己私欲,则与暴隋何异?殿下当立志如尧舜,以天下为公!老臣这里有一份《历代明君昏君言行对照录》,郎君需每日诵读,以史为鉴!(附件:《明君昏君对照录.pdf》)
【房谋】房谋:@李暮郎君可有想好立下什么样的志向,要不要老臣帮郎君?[狐狸摸头.jpg]
……
李暮:……,妈妈,他们骗我!他们不卖丹药!他们讲情怀!
李暮觉得所有人扑面而来的全是孩子,你快立个当皇帝的志向吧。
可是,他都快要破产了,三岁的幼子立下再高的志向,长不大一样白搭。况且,他为什么一定要当皇帝?
所以…
【昕光奴】:不学!无志!我家将亡,可有长大的丹丸,我只欲重振家声。
众人:哇!会拒绝的小孩,更爱了。
群内的众臣并没有被李暮吓到,甚至更觉喜欢。
说实话都一两百岁的老鬼,除了李唐亡了以外,其他的他们真的习以为常。加上李世民一夜的“战略动员”,此刻都统一了思想:此子既是天赐良机,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
所以李暮一出现,表现的再聪明,他们都不害怕,甚至越来越快活,李唐的天命之子就是聪明好啊,不聪明怎么是天命之人,怎么夺位,怎么执掌天下?
无志就是心中有更大的大志向!
重振家声,是孩子不上理论,孩子直接实践!
三岁夺家产,十三岁他可夺江山!
好崽!
于是众大佬纷纷在群里表态:
【太原公子】:好!昕光奴,咱们就先夺你的郡王府!
【房谋】:小郎君志存高远,虽年幼,已见锋芒,臣等定当竭力辅佐。
【杜断】:可。从家事练手,正合宜。
【人镜魏征】:殿下既有此心,可有策法?
……
李暮听他们愿意帮助,便把自己之策一五一十说了下去。
【昕光奴】:欲借机出府,亲眼观察各产业状况;再设法查核账目,揪出为首蠹虫;最后依靠母亲信任之人,逐步约束父亲用度,开源节流。
众臣:好!大有可为!
于是,一场针对河东郡王府产业的远程诊断会议,在地府“AAA帝王速成班”里热火朝天地展开了。房玄龄教李暮产业结构和人事关系,杜如晦提出风险点和突破口,连魏征都开始引经据典,论述“齐家”与“治国”的关系……
李暮听着光幕里传来的各种或激进或稳妥的建议,什么“查账立威”、“更换管事”、“引外力介入”,甚至有人提议“制造事端让你的兄弟暂时失权”……听得他心惊肉跳。
“不不不,祖宗,各位先生,不用这么凶残!”李暮发声,“我爹就我一个儿子,倒也不用给兄弟们都来一下……”
李世民那边沉默了一下,但很快又调整过来:“无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调查情况也是帝王基本功!昕光奴,刚才房先生和杜先生说的调查要点,听懂没?”
李暮点头,谢谢各位先生。
【成功完成上课任务,任务奖励:明君积分 100,大力buff(临时,增强体魄便于行动)一枚。】
【系统任务①发布:您的监护人武氏身体不适,请借此机会,陪同其外出散心,并实地考察家中位于西市的产业至少三家。任务目标:发现问题,评估经营状况。任务难度:三颗星。】
光幕上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转盘虚影,啪嗒一声脆响,指针落在了“考察产业”上。同时,李暮感觉一股暖流涌入四肢百骸,原本软绵绵的小身子似乎瞬间充满了力气,连眼神都清亮了几分。
“嘿!”李暮下意识地挥了挥小拳头,感觉现在能自己打十个。
“大力”buff加持下,他顿时雄赳赳气昂昂,就要找他阿母。
这几日,王妃武氏确实因连日操劳府中琐事,又要应对李瑾时不时的闹腾,精神越发不济,脸色苍白,时常恹恹地倚在榻上。太医来看过,诊脉后说是“思虑过度,肝郁气滞”,建议“宽心悦志,适当散心,莫要总困于府中”。
李暮立刻抓住时机。这日午后,他依偎在武氏身边,用刚学会不久、还带着奶香气的话语,软软地哀求:“阿娘,整日在府里闷闷的,昕光奴陪您出去走走好不好?就去西市看看热闹,听说有胡人卖好看的宝石呢,给阿娘打新簪子。” 他记得乳母闲聊时提过,武氏年轻时也曾喜爱这些璀璨之物。
武氏本无心情,但低头看到儿子那双充满期盼的漂亮眸子,又想到太医的嘱咐,心下一软,想着或许散散心真能好些,便轻轻点了点头:“也罢,就依我儿。”
为了不引人注目,又怕被人瞧着失了体面,她只带了最贴身的两个婢女和一名沉稳的老苍头作为护卫,乘坐一辆府中最不甚起眼的青毡小车,悄无声息地从侧门出了王府。
马车辘辘,驶入繁华的西市。时值午后,西市内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各族商贾的叫卖声、顾客的议价声、驼铃马嘶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世俗的活力与喧嚣。空气中弥漫着香料、皮革、熟食和各种未知货物的复杂气味。
李暮立刻表现出孩童应有的好奇,趴在车窗边,小手指着窗外,忽然嚷嚷起来:“阿娘阿娘,快看!那家绸缎庄的门脸好气派!挂的匾额真大!我们进去看看,给阿娘做件新衣裳吧!”
他指着的,正是武氏陪嫁产业之一,锦绣轩的招牌。
他在武氏屋中是听过锦绣轩的管事叫苦的。
武氏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那熟悉的招牌,眼神不由得一黯。这铺子曾是她的骄傲,如今却因经营不善和管事中饱私囊,成了她最大的心病之一。她本想拒绝,但李暮已经转过身,拉着她的衣袖,眼巴巴地望着,小脸上写满了“想去看看嘛”。
武氏叹了口气,心想儿子只是孩童心性,好奇铺子里的热闹和鲜艳绸缎,看看也无妨,便让车夫在附近停下,戴好遮蔽面容的帷帽,抱着李暮下了车。
一踏入“锦绣轩”,李暮立刻像个真正不谙世事的贵戚小童,挣脱母亲的怀抱,蹬蹬蹬跑到货架前,这边摸摸光滑如水的蜀锦,那边碰碰色彩鲜艳的吴绫,嘴里还发出“哇哇”的惊叹声,引得店内几个闲站的伙计侧目。
武氏看着他天真烂漫的样子,脸上也难得露出一丝虚弱的笑意,小心地跟在他身后,防止他碰坏贵重织物,同时也下意识地拉了拉帷帽,不愿被可能认识她的管事撞见。
或许是因为武氏戴着帷帽、气色不佳,衣着也朴素,加之管事此刻并不在前堂,店里的伙计们并未认出她们的身份。他们对这对看似普通的母子态度有些懒散,爱答不理,反而对几个穿着体面、像是熟客或富商模样的人异常热情。
李暮一边装作玩闹,一边将店内情形尽收眼底:货架上的绸缎虽然花色繁多,但不少显然是积压的旧货,色泽暗淡,甚至有些边角出现了轻微的霉点。账台后的伙计打着哈欠,算盘上落着灰。而当一个伙计点头哈腰地送走一位看似大主顾的客人,并低声说着“李管事吩咐了,您要的那批最新湖绉,一定给您留着,价钱好说”时,李暮的小耳朵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信息——“李管事”、“留好货”、“价钱好说”。
他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又玩闹了一会儿,便跑回武氏身边,拉着她的手往外走:“阿娘,这里不好玩,我们去别处看看吧!”
武氏本就精神不济,见儿子没了兴趣,便带着他离开了锦绣轩。
接下来,李暮如法炮制,凭着“大力”buff带来的超强精力,又拉着武氏“偶然”逛了自家在西市的两处产业——一家生意冷清的酒肆和一家货品杂乱、伙计惫懒的杂货铺。他同样用孩童的方式观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管理松懈,货品滞销,伙计对待普通顾客和“关系户”态度迥异。
一圈逛下来,虽只是走马观花,但李暮心中已对自家产业的窘境了然于胸。武氏则更是疲惫,心情也因亲眼所见产业的萧条而愈发低落。
回到王府,将疲惫不堪的母亲安顿歇下后,李暮立刻将自己关在内室,将今日所见所闻,条理清晰地向“AAA帝王速成班”的师长们做了汇报。“……综而言之,人浮于事,货品陈旧,客户歧视,积弊已深。当务之急,需彻查账目,摸清底细,方能对症下药。”
说完之后,就亮晶晶的看着所有人。
“那个祖宗们,可以再大力一下吗?”
有劲儿的感觉太好了,昕光奴有多少要多少!!!
群内都在笑,随后,评价接踵而至:
【房谋】:观察细致,能于细微处见问题,善。
【杜断】:问题已显,还思对策。可。
【人镜魏征】:郎君年幼,便知体察民情,心系家业,甚好!
【太原公子】:干得漂亮!昕光奴果然有天分!奖励就给大力!昕光奴继续加油!
李暮眼睛几乎弯成月牙,在床上滚来滚去,“祖宗,祖宗,昕光奴爱你!”
【叮!系统提示:任务①完成度评估:优秀。奖励发放:明君积分 100,大力buff三次。请小宝贝再接再厉!】
看着积分到账的提示,李暮当即从榻上出溜下来,稳稳站在地上,用力踩了踩脚,感受着身体里那股新生的、持续存在的力量。
“好啦!有劲儿了!”他握紧小拳头,“我要干大事去了!”
下一章,邪恶猫猫头出世!
现在,昕光奴:我喜欢玩狗!
魏征:好!
后来,昕光奴:我想养只狗!
魏征:你小子!贪图享乐!
众人正稀罕他呢。
姚崇(公元650年-公元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是唐朝著名政治家???。
姚崇出生官宦人家,为嶲州都督姚懿之子,二十岁以科举入仕,最初担任挽郎,后又任濮州司仓、司刑丞等职???。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攻陷河北数州,姚崇上书陈说对策,得到武则天赏识,破格升为夏官郎中,后逐步升任宰相???。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姚崇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逼迫武则天让位于唐中宗李显,因功获封梁县侯???。
唐睿宗即位后,姚崇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但因和宋璟联名上奏弹劾太平公主,被贬为中州刺史???。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任用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上书提出“十事要说”,整顿吏治,又劝谏唐玄宗抑制佛教等???。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山东等地发生蝗灾,姚崇力排众议,下令灭蝗???。不久,姚崇辞去宰相之位,朝廷准许其开府仪同三司???。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姚崇病逝,终年七十二岁,死后追封扬州大都督,追谥文献公???。
姚崇开元辅政三年,被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AAA帝王速成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